而在《孟子》中,孟子将仁的哲学,上升到政治思维当中,也许这和战国纷争、政事驳杂有着很大的联系,是孟子基于社会发展观的一种现实的思考。当然这和他的“王道”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在一个方圆百里的小国,只要推行仁政,省刑法,薄税敛,抚平人民疾苦,减轻群众负担,就能够完成对人民的教化,施行“王道”,使天下归一。孟子是在听梁惠王诉苦的时候,提出这个观念的。在两人的对话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梁惠王是基于对战争的考虑,而孟子则是基于对战略的考量。从总体看来,孟子的战争观是科学的,“仁者无敌”是一个包含了深刻政治智慧的命题,无怪乎自古以来那么多人对这一观念保有不竭的热忱,并提出了“民心向背是胜负的关键”这样的说法。
在这里,孟子将自己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国土的大小,武力的强弱上,而是关注整个社会的管理者是否具有行仁的施政行为。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上》中也提出了:“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意思是说:满口仁义道德,却以武力来压制百姓的是霸者;而施行仁德的是王者,王者不依靠国土的强大。
智慧金言
仁德教化人心,而权威有时是脆弱的。多少强大的王朝,横征暴敛,陷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最终在人民的呐喊声里灰飞烟灭。孟子说的仁政的措施中,省刑法,薄税敛,是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两大条件。我们知道,近些年我们的国家也在做这样一些事情,纠正公安司法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调整法律中的一些不合理条文,减轻农民负担,税费改革,这些做法其实暗合孟子的政治理念。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许多集体和单位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王道之路呢?
自知者明:聪明的领导善于自省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意思是说一件东西,用秤称过,才知道它的轻重;用尺量过,才知道它的长短。世间万物,也都是这个样子,要经过某些标准的衡量,才知道究竟。而一个人的心理,更应该如此,经常反省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己。
我们如果不及时反省,就会犯错误,而反省对道德修养的重要,就像秤与尺在权衡上所占的分量一样重要,所以,检讨自己的行为,多加反省,才可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合乎道德的标准。如不反省,就无法知道自己的思想、心理行为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过,有哪些地方需要发扬光大。
自省,简而言之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反省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有位哲学家在他晚年的时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别人都不理解他的这一举动。他说,我只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
上帝在每个人的肩上都挂了两个袋子,一个在胸前,一个在背后。前面的袋子装着自己的优点,后面的袋子则装着自己的缺点,结果,每个人只要一睁开眼睛,看见的就是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所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最优秀,而别人最愚蠢,因而对别人总是求全责备,对自己总是肯定赞扬。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的聪明人必须具备自知之明。何谓自知之明?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圣人都有自知之明,无非是因为他们都留着一只眼睛审视着自己。
有位家庭主妇,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她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中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
一天,当她送花到佛堂时,碰巧遇见智闲禅师从佛堂出来。智闲禅师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鲜花供佛,根据佛典记载,常以鲜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信徒闻言十分欣喜,又有几分疑惑:“我每次来您这里礼佛时,觉得心灵就像被洗涤过一样,清凉无比,但回到家中,很快就心烦意乱起来。作为一名家庭主妇,我该如何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凉纯洁的心呢?”智闲禅师反问道:“你以花礼佛,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为这一截花梗已经腐烂,腐烂之后水分不易吸收,花就容易凋谢!”智闲禅师说:“这就是保持一颗清凉纯洁之心的方法。我们生活的环境就像瓶中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通过不停地换水,即不停地自省、检讨,改掉陋习、缺点,才能净化我们的心灵,不断吸收来自大自然的养分。”
信徒听后,醍醐灌顶,翻然醒悟。
智闲禅师的话说得极对,我们的心灵在复杂的环境中,难免要沾惹灰尘,使灵性被掩盖,因此要时时清理。只有善于自省的人,才能真正明心见性、把握自己的人生。
因此我们要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能看住自己那一颗狂野的心和无限的贪欲,你才能明白自己到底是谁,你才能明白这世间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你才能看清人的本心,从而看清别人。因为你所思正是别人所思,你所欲正是别人所欲,你所苦正是别人所苦,这样推己及人,既看清了自己,又看清了别人。只有这样,才能明白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获得内心的自在和宁静。
智慧金言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那些认真审视自己,时刻反省自己的人,才可能真正觉悟。
反省是一棵智慧树,只有深植在思维里,它才能与你的神经互联,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让人生这条路变得简单、精彩起来。
领导底线:在其位,善谋其政
何谓领导,即其手中有一定的权力,可以指挥其他人为一个目标而努力、行动。一个领导手中有多大权力,就应该发挥多大的能力,否则就会出现孟子所说的“不能者”与“不为者”之间的矛盾。
一次,齐宣王问孟子:“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即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异?孟子答曰:“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意思是说,要人做背着泰山以超越北海的事情,如果他回答不能做到,那是真的不能,但是让他为长者折一段树枝,他如果说不能,那就是有这个能力而不去做了。
我国知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对孟子这一比喻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即一个普通人当然做不到“挟泰山以超北海”,但是如果领导集中天下人的力量,那就另当别论了。这里孟子是暗示齐宣王,你有施行仁政的权力和能力,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问题,只是你肯不肯做而已。正是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也。
中国自古就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说法,其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中“在其位,谋其政”,实际上是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相对应的,两个说法表面相反但内涵一致。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深谙此道。
三国时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亮身居丞相之位,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他一直坚持事必亲躬,处理政务通宵达旦,极度辛劳,以致身体日渐消瘦。虽然诸葛亮乃旷世之才,可他的事必亲躬,已经超出主管政事的权限。长此以往,健康不仅受损,办事效率也会降低。这时,蜀国主簿杨颙“以家论国”,诚心劝谏诸葛亮,“处理政务有一定制度,上下不能超越权限而相互侵犯”。
杨颙是如此劝谏诸葛亮的,他说:“一家中主人负责持家,男仆负责种地,女仆负责做饭,鸡负责报晓,狗专门吠叫防盗,牛的任务是驮运货物,马专门在出远门时使用。只要职责明确,主人的需求也就可以满足了。可是突然有一天,主人要自己包揽所有家务,不再分派任务给其他人。于是,主人耗时耗力,弄得身疲力乏。究其原因,是他丢掉了当家做主的规矩。”诸葛亮听后,觉得非常有理,放权于别人,并不失为政之道理。因此他欣然采纳了杨颙的建议。
纪晓岚
这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只有各司其职,才能出效率,出成绩!不在其位,可以不谋其政。相反,如果一旦身在其位,就必须善用其权,该做的、必须做的,不仅要做,还要做好。否则,于人于己,于家于国,有害而无利也。
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官员死了之后去见阎王,自称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水,不收一分钱,自认无愧于心。不料,阎王却大声训斥道:“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员辩解:“某虽无功,亦无罪。”阎王又言:“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
这个故事对古代庸官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庸官的形象放在今天,就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纪律涣散、政令不畅,虽然两袖清风,但却无所作为。庸官之害在于其“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误国误民。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领导必须剔除这种庸官逻辑。
古人说:“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为官者需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明君、清官也好,为民办实事的县长、局长也好,或者是各个企业的领导也好,既然有了一个足以施展抱负的位子,那么就应该在位子上尽心尽力,出谋划策,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
智慧金言
如果一个人在其位而善用其权,在复杂的竞争中,能适时放权,收敛自己的锋芒,本分行事与适时突破相结合,那么他就能在自己的生存圈子里游刃有余,且不会成为庸人,虚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