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现代人的观念中,与人为善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积极和有意义的行为,是怀有善意地和他人相处,并帮助别人,这样我们就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使自己有一个能够实现自我的广阔天地。与人为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
第二,作为与人为善的原始出处,孟子在这里的观念更为深刻,那就是“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也就是说,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要“见贤思齐”,积极地吸纳过来,从而完备自身的善。这和孟子的“善与人同”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者具有一些共同的因素,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前者讲的是人际关系的原则;后者讲的则是人的修养问题。
既然两者的解释都具有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那么我们这里不可偏废,对两者都作一些考量。
首先,我们要看的是人际关系中的“与人为善”。人作为社会中的人,他的所有活动几乎都是在与人的关系中展开的,所以处理好人际关系是我们和谐共处的必要的基础。古人留给我们的这句话成了指导我们友善待人的箴言,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有句俗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非常生动地体现了“与人为善”的效果,从而也让我们“通过换位思考”,进一步体察“与人为善”对于我们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人是情感的动物,你的善意必然会换来别人的笑脸。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如果我们对他人多一份善意和宽容,自己就会多一份他人的支持与帮助。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并使我们可以享受到一种施惠于人的快乐,因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历史中有不少这样的事例:
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是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两个人。
阿姆斯特朗在迈上月球时,因一句“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富有智慧和哲理的名言而家喻户晓。但一同登月的还有奥尔德林,却少有人知道。
在庆祝登月成功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位记者突然提了一个很令人尴尬的问题:“作为同行者,阿姆斯特朗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人,你是否感觉有点遗憾?”在众人有点尴尬的注视下,奥尔德林风趣地回答道:“各位,千万别忘记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从别的星球上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大家在欢愉的笑声中,给了他最热烈的掌声……奥尔德林善意地化解了人们的不平和现场尴尬,同时也赢得了在场者的尊重。
宋代的寇准与王旦,曾同朝为官,当时王旦为宰相主管中书省,寇准为副相主持枢密院。两人性格相左,一个柔和,一个刚直,故常有摩擦。一天,中书省有档案送给枢密院,不合文书格式,寇准便把这件事报告了宋真宗,王旦受到了责备,中书省的官吏也受到了处分。没出一月,枢密院有档案送到中书省,也违反了文书格式,中书省的官吏很高兴地呈送王旦,认为报复的机会来了。王旦却叫人返还给枢密院。寇准知道后十分惭愧,立即拜见王旦说:“您真有天大的度量啊。”王旦与人为善,宽容对待同僚间的摩擦,不仅消除了彼此隔阂,确保了政坛稳定,而且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影响了寇准。
可以看出,“与人为善”是社会的润滑剂。它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相助,更是一种博大无垠的爱,当它充塞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就能够感到春天的温暖。
然后,我们来看个人修养中的“与人为善”。
孟子是通过三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来引述这论题的。他先从子路说起。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孟子说子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给自己指出过错就高兴。然后孟子提到夏禹,他一听到别人对他说有教益的话,不仅高兴,而且还要向他人致敬。伟大的舜帝更是了不起,善于向别人看齐,抛弃自己的缺点,吸取他人的长处,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发展自己的善行。
孟子在文中多次提到大舜,对他的仁德修养佩服不已。
传说,舜的父亲是个糊涂的瞎子,人们叫他瞽叟。舜的生母死后,瞽叟续弦。后母对待舜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为人傲慢,品性恶劣,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却非常好。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当时打算把帝位禅让给舜,为了考察大舜,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舜的后母和弟弟见了,很是嫉妒,于是便和瞽叟一起谋划,想杀害舜。
有一次,瞽叟让舜修补粮仓。当舜顺着梯子爬上仓顶后,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看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早已被撒掉了。幸亏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各夹一笠帽,像张开翅膀的大鸟一样跳了下来,一点也没受伤。也许这是人类第一次飞行的实验,不过是为了逃命罢了。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到井下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填土,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扬扬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牛羊财物归你,他的老婆和武器归我。”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你呀!”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这个关于舜的例子多是仁孝的东西,但也是“与人为善”在亲缘家族中的体现。大舜之所以被称颂,被认为是仁德的化身,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他能够将别人的善行变成自己的善行,把别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优点,把善行普及推广开来,所以孟子认为,“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齐宣王与孟子谈治理国家,谈天下归心的大欲,也谈了与邻国交往之道。齐宣王问孟子:“交邻国有道乎?”即与邻国交往有什么好的策略吗?
孟子回答说,当然有。“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这里孟子提出了两个原则:一种是“以大事小”,这是仁者的风范,是顺应“天地万物”的乐天心理,不愿意去欺负弱小,这样可以使天下太平。另一种是“以小事大”,这是明智之举,顺从比自己强大的国家,则可以保护国家臣民的安全。
这里的“天”,在“天人合一”的哲学上,是包括了人事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要注意这一原则。也就是说,在人之上要以人为人,在人之下要以己为人。
首先,居上位时,一定要谦虚,切不可仗势欺人,人生总是盛极而衰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风光无限,繁华过后总会凋零。对于一位真正悟透人生的仁者来说,谦卑才是他们应有的心态,而以恭敬心去尊重和对待每一个人,则是他们的特征。
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新约》里曾经提到,耶稣说过,“凡自己谦卑得像个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侍人的”。而谦卑的人就是能够以大事小的仁者。
据《桐城县志略》和姚永朴先生的《旧闻随笔》记载:清康熙时,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一吴姓人家为邻,中间有一条属于张家的空地,向来作为过往通道,后来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张家不服,张吴两家遂发生纠纷,闹到县衙,因两家同为显贵望族,县令左右为难,迟迟不予判决。
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遂驰书京都,向张英告状。张英阅罢,认为事情简单,便提笔在家书上批诗四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得诗,深感愧疚,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感不安,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曰“六尺巷”。两家此举也成为美谈。
李渊
一条六尺巷,一封家书,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描画出了能够以大事小的仁者张英的形象。张英的宽宏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使得邻里之间的关系得以缓和,既利他又利己,值得称道。但有些时候,居人之下,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时,则需要以小事大的智慧。否则就会自身难保。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统治时期,骄奢淫逸,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对朝中大臣们处处防范,疑心很重,尤其对外藩重臣更是顾虑重重。
当时唐国公李渊曾多次担任朝廷和地方官,每到一处,都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前来归附。因此,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猜疑之心顿起。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晋见的原因,王氏如实回答,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王氏把这个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自己迟早会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继续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说了李渊的所作所为后,就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不料隋炀帝的这一放松却成就了日后的大唐帝国。
李渊通过隐忍,从而达到了保全自己的目的,正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
生活中有不少人难忍一时之气,从而与人起了正面冲突,“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是两败俱伤。这又何苦呢?毕竟牺牲是一时的,保全却是一世的。牺牲是爆发,保全是维持。牺牲是激情,保全是平淡。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淡淡地融化在生活中。保全也许也是一种牺牲,牺牲狂热,牺牲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只是用最小的牺牲来求得更多的平和与幸福。
智慧金言
人生就是如此玄妙,人与人之间存在为人处世的大智慧,需要好好琢磨,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