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应该知道的100个道家典故
27182200000087

第87章 利令智昏

【出处】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官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耳。”

——《列子·说符》

【释义】

从前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大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去了集市。他到卖金子的地方时,正好见到有个人拿着金子,就一把抢了那人的金子离开。官吏把他逮住,问他:“人都在这儿,你还抢人家的金子,怎么回事?”那人回答说:“抢金子时,我没看到人,只看到金子罢了。”

【故事】

赵孝成王四年,韩割上党地给秦国,守将冯亭不愿投降秦国,献上党十七邑给了赵国,想让赵国帮助抗秦。赵孝成王大喜,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平阳君赵豹认为,没有缘由地接受好处会招致祸殃,认为不好。但平原君赵胜却认为,不费任何代价地得到一块好地方是一件好事。最后赵孝成王采纳了赵胜的意见,并派他前去受地,令廉颇领军驻于长平,引发了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六年,赵王以赵奢之子赵括替代廉颇为将,秦军包围赵军,赵括投降,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万。赵孝成王九年,秦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

秦军围邯郸后,魏安釐王让令晋鄙前往救援,在秦国的威胁之下,令晋鄙在荡阴按兵不动。魏王派新垣衍进入邯郸,向平原君说秦国发兵攻打赵国,只是为了劝平原君尊秦昭王为帝。平原君犹豫不决,鲁仲连正好游历至赵国,见到平原君,请求与新垣衍相见,最后鲁仲连说服新垣衍不再提尊秦昭王为帝的事情。于是,平原君转而向他国求援救赵国。

平原君出使楚国,在门下食客毛遂的协助下,说服楚国谛结盟约;同时,平原君夫人为魏国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多次派人前往魏国请求他救助赵国。平原君动之以情,信陵君多次请求魏王下令发兵,魏王害怕秦国,没有听从建议。信陵君听从了侯嬴的建议,杀了晋鄙夺得兵符,发兵救赵。平原君回国时,楚国和魏国援军未到,秦国加紧攻击邯郸,邯郸告急。邯郸传舍吏之子李同让平原君夫人以下的人都帮助守城,把家里的东西拿出来犒劳士兵。平原君于是将家财散尽犒赏军队,募得敢死之士三千人,由李同率领攻击秦军,秦军退却三十里,李同战死,楚、魏的援军赶到后,解了邯郸之围。

平原君散家财让李同领兵退秦,用毛遂与楚国定盟。但是他不识大体,利令智昏,贪图上党之地而使赵国四十万军队败于长平,邯郸几乎覆亡。

【启示】

一个人如果唯利是图,利欲熏心,往往会丧失理性,丧失起码的行为准则,什么坏事都敢干,进而让自己变成一头疯狂的野兽,走上不归路。这是所有利令智昏者留给世人的教训。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多一份清醒,多一点理智。古人说的“淡泊明志”“无欲则刚”才是正确的处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