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应该知道的100个道家典故
27182200000081

第81章 邯郸学步

【出处】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庄子·秋水》

【释义】

你难道没听说过燕国寿陵少年去邯郸学走路的故事吗?不但走路的姿势没有学会,反而连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都忘掉了,只好爬着回家去了。

【故事】

两千年前,燕国寿陵有一个少年,不愁吃不愁穿。他缺乏自信,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少年感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的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家里的人劝他要自信,他也不听。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越来越怀疑自己,竟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很笨。

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听到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明白。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回家后,他一直在想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到了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他认为邯郸的小孩走路活泼,老人走路稳重,妇女走路摇曳多姿。小孩、老人、妇女的走路姿势他都想学。就这样,不到半年,他路都不会走了,钱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启示】

邯郸学步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盲目模仿最终会迷失自己。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不善于学习,不加选择地学习,或者盲目鄙薄自己,一味崇拜别人,生搬硬套,结果必然是人家的优点没学来,自己的长处却丢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