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山木》
【释义】
庄周将处在有用与无用之间。
【故事】
《人间世》说,南伯子藄到商丘游览,遇见一棵千辆四匹马拉着的大车都能在它的下边乘凉的大树。他认为那样的树一定有特殊的用途。结果,这棵大树的细枝,弯弯曲曲不可以为栋梁;这棵树的树干,疙疙瘩瘩、脆脆散散不可以为棺椁。舔尝叶子口烂舌伤,闻其气味则狂醉三日不醒。子綦说:“这是不成材的树。宋国荆氏适宜生长楸树、柏树、桑树。有一握二握粗的树,被想做拴猴子的木桩的人砍去了;有三握四握粗的树,被盖大屋的砍去做了栋梁;有七握八握粗的树,被富贵的人砍去做棺材了。它们都是有用的树木,所以还没长好就被人砍了。祭祀河神以祈福时,白额之牛、撅鼻之猪和长痔之人都不能投入河中做祭品,在巫祝看来它们是不吉祥的,但神人却认为是吉祥的,因为无材而免死。有个叫支离疏的人,脸部陷到肚脐之下,肩膀高过头顶,发髻上指,五官朝天,两条大腿贴到肋部而以臀为足。他靠缝缝补补才得以糊口,靠筛谷簸糠才得以养活十口之家。官府征兵,他可以大摇大摆在征兵场上游逛;官府征夫,他由于残疾而免于徭役;官府救济残疾人,他可以领到三钟小米十捆柴。畸形之人还足以养身尽寿,更何况支离心态的人呢?”
《人间世》又说,有个叫石的木匠去齐国,路过曲辕,看见一棵在土神庙旁供祭祀用的大栎树。它的树荫能遮数千头牛,树干很粗,可造十只船。观看的人很多,而匠人却不屑看一眼,继续赶路。弟子追上匠人说:“自从我拿起斧锛跟先生学艺以来,没见过这样好的大木材,先生为什么不屑一顾呢?”木匠说:“它是不成材的闲散之木。造船则船沉,造棺材则很快腐烂,造器具则很快损毁,造门户则流脂油,作为屋柱则被虫蛀。它是不成材的树,无所可用之处,才能如此长寿。”匠人回家后,夜里梦见栎树对他说:“楂、梨、桔、柚等结果的树木,果实熟了遭剥落,因采摘而被践踏,大枝被折断,小枝被扭下,它们都是因为能结果实而过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追求一无可用已经很久了,今天终于得到了这种无用保生之道,对我正是大用。假使我有用,能长这么大吗?”匠人醒后回味他做的梦。弟子说:“既然追求无用,为什么又作为土神的象征而受祭祀呢?”匠人说:“它只是特意寄托于土神,以至被不了解自己的人辱骂。它不作社树,十有八九被砍伐了。况且它保存自己的方法与众不同,你以常情理解它,不是太离谱了吗?”
【启示】
庄子反复说明有用祸身而不能长久,无用可以保全生命,有用之用是小用,无用之用是大用,得道之人就是无用之人。人和树木一样,破败无用之木可以长生,残疾无用之人可以尽寿,人的心智破碎无用,也就达到浑朴自然的大道之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