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应该知道的100个道家典故
27182200000035

第35章 上德不德

【出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释义】

道德高尚的人不注重表面形式上的道德,因此他才真有道德;品德低下的人故意显示有道德,所以失去道德。

【故事】

韩信小时候是个市井流浪儿,常在别人家蹭饭吃,人们都讨厌他不能自食其力。一次,他在城下钓鱼,很多老妈妈在那里漂洗棉絮,有一个老妈妈看见韩信没饭吃,就把自己的午饭分给了他一些。十多天来,韩信都跟着那位好心的老妈妈一起吃饭。韩信非常感激,说要报答她,老妈妈生气地说她给韩信饭吃,不是为了回报,而是可怜他。实际上,老妈妈不是刻意为善,而是出于慈母的爱心,不求回报,是一种行善的行为。而韩信却发誓以后会报答她的恩情。韩信的行为就是不忘德的“下德”,不忘善的“下善”。

程颢和程颐两兄弟一起赴宴,座中有妓女侑酒。程颐见状,拂袖而去,而程颢却视而不见,谈笑自若,与客人们尽欢而散。次日,谈起昨晚赴宴的事情,程颐仍不高兴,认为主人慢客,程颢笑道:“昨天的宴席上,的确有妓女一起饮酒,但我心中却没有妓女。今天身边并没有妓女,你心中却还有妓女。”程颢的德行可以称得上为“上德”。程颢与妓女一起吃饭,只是视而不见,不与乱也。程颐的表现便是“下德”。程颐有意表现自己的清高,不与妓女同桌,而且过后还念念不忘,便是“不失德”,局限于表面形式的形而下的道德。

【启示】

上德不有意为德,是真正的品德;下德处处不忘表现有德,是虚伪的品德。正如“古之学者为己”是真正的学,是提高自己的境界;“今之学者为人”,是表面上做给人看的学,不是真正乐之者。助人为乐不留姓名就是“上德”,助人望报或别有目的则是“下德”。在当今这种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要提高修养,即使做不到无心为善,也要做到有心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