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应该知道的100个道家典故
27182200000025

第25章 不争之争

【出处】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释义】

因此圣人要居于人民之上,必须言语谦下;要想做人民的领导,必须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人民之后。所以圣人虽位居人民之上,但人民不感到有负担;虽身居人民之前,但人民不感到有危害。因此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拥戴这样的人而不感到厌倦。不与人民相争,那么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故事】

曹操很注重接班人的选择,也一直在犹豫继承人的人选。长子曹丕虽为太子,但次子曹植更有才华。曹操很器重曹植,便产生了换太子的念头。

曹丕得知曹操的想法后,非常惶恐,忙向贴身大臣贾诩请教。贾诩告诉曹丕要修养自己的德行,做事情更要认认真真,不要违背礼数,曹丕点头称是。一次,曹操准备亲征,曹植为显示自己的才能,在曹操面前高声朗诵文章,歌颂父亲的功德。然而,曹丕却跪拜在地,不停地哭泣,一句话也说不出。见状,曹操忙询问曹丕哭泣的原因。曹丕哽咽着说:“父王年事已高,还要挂帅亲征,我很担忧您的身体,所以说不出话来。”听了曹丕的话,在场的人都为曹丕的仁孝感动了。大家觉得有文学才能并不表示有道德和治国才能,认为曹植为了扬名,违背作为人子的孝道,有些华而不实,难以胜任一国之君。最终,曹操决定还是由曹丕做太子。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地登上魏国皇帝的宝座。其实,曹丕很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会被曹植夺走,因他的才华远在曹植之下。经贾诩的点化,曹丕终于明白“争是不争,不争是争。与其争不赢,不如不争”的道理。最后,这场兄弟夺嫡之争,以不争者胜而告终。

【启示】

在现实社会中,争名夺利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有人为的圈套,也有自然的陷阱,它们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把无数人都卷了进去。到头来争得你死我活的人,大都落得遍体鳞伤、两败俱伤。对此,最聪明的做法是,迅速远离它。正如在横渡江河时,只有远离漩涡的人,才会是最先登上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