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应该知道的100个道家典故
27182200000014

第14章 知足不辱

【出处】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释义】

过分爱惜会导致巨大的付出,过多拥有会导致严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了。

【故事】

和珅,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

1769年,和珅参加科举考试,但名落孙山。他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后被授予三等侍卫。1773年,和珅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学,乾隆皇帝见他聪明机灵,非常喜欢他,任命他做了仪仗队的侍从。后来,和珅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他学会了如何理财,努力管理布库,布的存量大增,得到了乾隆的赏识。和珅善于察言观色,处处投皇上所好,乾隆对他越来越宠信。和珅因而飞黄腾达,一步步升上了军机大臣、大学士的高位。

和珅在朝廷内掌握官吏的任免、财政收支、刑法政令大权。他肆无忌惮地搜刮财物,贪污受贿,卖官鬻爵,敲诈勒索,侵吞贡品,无所不为。宫中一匹用整块和田玉雕成的玉马,被他公然偷回了府中。皇室永锡要承袭亲王爵位,也得先把前门外的两所房产送去“孝敬”他。一回,皇子永琮失手打碎了宫中的一只碧玉盘,担心受到乾隆的责罚,哭着去求和珅想办法。和珅微微一笑,命人从屋里取出一只碧玉盘,不仅尺寸更大,色彩也比打碎的那只更好。原来各地献给皇上的贡品,上等的都落到了和珅手中,送进宫里的只不过是他拣剩的货色。

1786年,御史曹锡宝参劾和珅的家奴刘全违反制度建造豪宅,服用奢侈,有仗势索贿的嫌疑。乾隆帝知道曹御史是想查处和珅,就把奏章发下给都察院处理,有心写上“追究明白,非为开脱和珅之故”的批语。手下官员理解乾隆的意图,将风声透露给了和珅,和珅让刘全一夜之间把新屋拆得干干净净。结果曹锡宝得了个“妄言不实”的罪名,降官三级。不久,乾隆帝又操办了女儿同和珅儿子的婚礼,对和珅的宠信反而有增无减。

1796年,嘉庆帝颙琰即位。和珅并不把年轻的皇帝放在眼里,照样飞扬跋扈,还把老师吴省兰安插在颙琰身边侦察动静。嘉庆帝明白还不是处置和珅的时候,小心行事,忍气吞声,故意听任和珅胡作非为。1799年,乾隆帝去世,嘉庆帝立即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削去和珅的官爵,把他投入了大牢,并且抄了他的家。在和珅家,抄得白银八亿两。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时人都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最后,考虑到和珅是前朝的大臣,嘉庆赐和珅在家里用白绫自杀。

【启示】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老子处世为人的精辟见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超出此限,则事物必然向它的反面发展。因而,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有清醒准确的认识,凡事适可而止。

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