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讲给儿子的真心话
27176400000007

第7章 稳重处世,智慧处事——做一个魅力无比的男儿郎(1)

社会复杂,要想一帆风顺,则必须要稳稳地操作处世之“舵”;做事难,难在方法,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做事的方法呢?这就要求你要多动脑子,发挥你的潜力和智慧,灵活准确的去做每一件事。

1.自持自制,不违背规则走

为所欲为,既堵了自己的退路,又不给别人留余地,只有自持自制者才能按规则办事,做到守矩、慎独不吃亏。

儿子,也许你会认为自持和自制会太限制自我发挥,是一种自设牢笼,自我封闭的方式。但是,今天,人们有了越来越大、越多的自由,有了更多的机会和表现自己的空间,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自持和自制作为一种稳重的处世智慧显得更加重要。

如果我们要明确规定什么是自持和自制,那么,这就是自己给自己立法,并以这种自己为自己颁布的法来自觉地约束自己,提高自己的自持与自制力,这便是这一原则的内涵。古代人之所以要讲究什么“慎独”实际上是说在那时候人们往往都是被一些客观的因素和伦理法则所被动地约束自己,而不能在独自一人、无他人在场监督时也自觉地遵守严格的律条。他所要求的也就是不仅在公共场合,而且在独处时都能够服从某种伦理观念和法律规范。而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自持和自制则是一种对自我立法的服从,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规定。对这种自我立法的服从程度,反映了一个人自制力的大小。

不难发现,大凡“守矩”,无非都是出于某一种规则或律令。由于这种规则或律令的要求,我们才决定止步不前,或接受某种自己不愿接受的事实。然而,作为这些规则和律令来说,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便是外在的;一类则是内在的。前者是别人为自己订立的,后者是自己为自己订立的。古人们之所以要强调“守矩”多半是出于对外在规则和律令的服从和惧怕。在现代社会中,真正的“守矩”则不是那样,它是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之下的“克制自己”,是真正地由衷地出于一种自我本身的需要,它不像传统社会那样,“守矩”是一种自我牺牲、是殉道或是一种所谓的忠诚。它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是对自己有利的。例如,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作家富兰克林在青年时代就为自己订立了十几条规则,其中包括节制,即食不过饱,饮酒不醉,沉默寡言,俭朴等等。显然,当我们有了这样一种自我立法,一种对自己的约束,并且能够始终如一地去遵守。

真心话:

自持自制并不是让你故步自封,屈服于权威规则之下,而是说遵循自己为自己所制定的规则,在自我约束下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2.敢于拒绝,勇于说不

做人难,做事难,拒绝别人更难,但为了成功,有时候必须来点硬的。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对象并不都是很友善、讲道理的,经常会遇到一些恶言相向颠倒是非黑白的人。

这种人在不该大声喊叫的时候,却偏偏叫嚣不停,甚至还拍桌子百般威胁。不过,这一类的人通常若不是虚有其表的纸老虎,便是还不够成熟,只要你稳住阵脚,其实是不难应付的。此外,有些人因自视过高,目中无人,不但对你提出无理的要求,甚至还强迫别人无条件地接受,事实上,这种人往往与前者一样,他们的能力并不如他自己所想象的那么高。

不过,当对方因过于自信、而表现出一副盛气凌人的高傲姿态时,你切莫摆出与他同样高的姿态来,这样只会把局面僵持下去,而无好的结果。明智的做法应当是:沉着、冷静,想方设法挫败其锐气。让他明白自身能力的极限。

一本美国小说中有过这样的一段描述,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卫有个叔父,是个农庄的庄主,拥有不少的黑奴。有一天的下午,大卫和叔父在磨坊里磨麦,正当他们磨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磨房的门静静地被打开了,一名黑奴的女儿走了进来。叔父回头看了看,语气恶劣地问她:“什么事”?

那女孩声清气朗地回答:“我妈让我向您要五毛钱。”

“不行!你回去!”

“是。”女孩率直的应着,可是一点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叔叔只专心埋头工作,根本没察觉她还站在那儿,好不容易再度抬起了头才看到女孩静静地候在门口,他火了,大声吼道:

“我叫你回去,你听不懂呀!再不走,我让你好看!”

女孩依旧应了声:“是。”但却仍然动也不动地站在那儿。

这可真把叔叔恼得火冒三丈,重重放下手头的一袋麦子,顺手抓了身边一把秤柄,气愤难当地往门口走去。大卫看了叔叔那副难看的脸色,再想想整个事件的过程,料到一定会产生严重的事情了。

然而,那个女孩毫无惧色,不等叔叔走去,反先迎着叔叔踏前一步,凛然的眼神眨也不眨地仰视着凶恶的主人,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妈无论如何都要拿到五毛钱!”

局势一变,叔叔整个愣住了,细细地端详女孩的脸,缓缓放下了秤柄,从口袋里掏出五毛钱给了女孩。

女孩一边拿钱,一边直直地瞪着打败了的对手,泰然地一步步往门口退去。等她完全走出磨房,叔叔于是垂头丧气一屁股坐在木椅上,好长一段时间默默无语的望着窗外,思索着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

黑人小女孩面对凶恶的主人,不被他的气势所逼而是沉着应付,这种神奇力量的发挥,完完全全地挫败了主人那不可抗拒的锐气,彻底制服了一个有权有势的白人,使得他在万分愤怒的情形之下,绵羊般温驯下来,这其中不难看出小女孩获胜的法宝其实就是她的沉着、大胆,所以说睿智、沉着是我们获得胜利的慧剑。

真心话:

面对一个暴躁、粗俗、无知、甚至是不讲理的对手时,千万别因此就被对方影响,这时候更需要冷静、沉着,因为你如果被对方的气势所吓倒,往往就会在恐慌中订立城下之盟。

3.以德立身,泽己及人

人的品行、德行就是“德”,自古“才”与“德”并重,形容一个人最好的词语就是“德才兼备”。

一个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能结识真正的朋友,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这样的人很难有人能与之长期合作,因为这种人不是搞一锤子买卖,就是过河拆桥;这种人在家庭中,也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极有可能造成对方和孩子的痛苦和不幸;他们还甚至可能因为某种利益的驱动,铤而走险而落入法网……

要走向成功,需要以德立身,这是一个成功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的标准,人生之路就会失去支撑,最终导致失败将是必然的。

但必须知道,以德立身,还必须以自律为前提,一味讲“哥儿们义气”并不在以德立身之列。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社会上,缺德之友最终会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定时炸弹。例如,明知这笔贷款不合手续,但因为对方是朋友,所以大开绿灯;明知这个项目不能担保,因为受朋友的委托,所以还是办妥了。诸如此类经济犯罪案件多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他们重朋友、讲义气,交往中自以为彼此很了解底细,因此在合作中绝对信任对方,毫无防备,不能办的事也不好意思拒绝。如果被缺德之人利用,必然会毁了自己的前程。

以德立身贯穿于每个人的人生全部过程,是一个人做人最根本的原则。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道德对于人的要求虽有着不同的变化,每个人体验和经历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变的,它对每个人人生大厦起着支撑作用的定律是不变的。

富兰克林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民主主义者、著名的科学家,一生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但是,富兰克林早年的性格非常乖戾,无法与人合作,做事经常碰壁。

富兰克林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他为自己制定了13条行为规范,并严格地执行,他很快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不因为饮酒而误事。

2.缄默:讲话要利人利己,避免浪费时间的琐碎闲读。

3.秩序: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排出时间表,办公桌上永远都不零乱。

4.决断:决心履行你要做的事,必须准确无误地履行你所下定的决心,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改变初衷。

5.节约:除非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好处,否则不要乱花钱,不要养成浪费的习惯。

6.勤奋:不要荒废时间,永远做有意义的事情,拒绝去做那些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事情,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永不间断。

7.真诚:不做虚伪欺诈的事情,做事要以诚挚、正义为出发点,如果你要发表见解,必须有根有据。

8.正义:不做任何伤害或者忽略别人利益的事。

9.中庸:避免极端的态度,克制对别人的怨恨情绪,尤其要克制冲动。

10.清洁:不能忍受身体、衣服或住宅的不清洁。

11.镇静:遇事不要慌乱,不管是普通的琐碎小事还是不可避免的偶然事件。

12.贞洁:要清心寡欲,如果不是有益于身体健康或者是为了传宗接代,尽量少行房事。绝不做任何干扰自己或别人安静生活的事,也不要做任何有损于自己和别人名誉的事情。

13.谦逊:要向耶稣和苏格拉底学习。

要抵得住享乐的诱惑,要抵得住金钱的勾引,不要有非分之想,不为别人的行为而动,不为别人的言论而动,也不可能有任何诱惑和利益使你去做你明明知道是邪恶的事情。

真心话:

道德没有统一的标准,德的前提就是尽量帮助别人,做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事,而不损人利己。

4.要成熟而不要世故

生活中,大多数人觉得做人很难,人们渴望自己早一些成熟起来,可往往却又无法分清成熟与世故的界限,陷于世故的泥坑。那么,到底怎样区别成熟与世故呢?

成熟者能看到社会或人生的阴暗面,却不被阴暗面所吓倒,表面上沉静而内心却有一腔热血。因为面对黑暗面,有不平而不悲观,既坚信希望在于将来,又执着于今天的努力。世故者也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但他们分不清主流和支流、本质和现象。他们因为曾在事业、理想、生活、爱情等方面遭受过打击或挫折便冷眼观世,觉得人生残酷,社会黑暗。在生活中,成熟与世故的具体区别表现为:

1.真诚与虚伪

成熟者知道社会是复杂的,因此人的头脑也应当复杂些好。遇事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不轻信,不盲从;与人交往,考虑复杂些而不失其赤子之心,“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如果遇见不熟悉的人,“切不可一下子就推心置腹”,因为这样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可以多听少谈,真正了解后才可以敞开交流思想。这是鲁迅先生待人的经验之谈。世故者由于过多地看到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因而错误地认为人世间没有真诚可言。与人做“披纱型”的交往,犹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妇女披上自己的面纱一样,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对人外热内冷,处事设防,奉行“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处世原则。同友相交,虚与周旋,别人的事自己探听尤详,自己的事隔墙难闻,说给别人听的,尽是些“不着边际”的话。

2.互助和利用

成熟者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坚持互惠互利,互帮互进的态度,有福共享,有难共当,患难时见真情。世故者考虑问题时以利益为先,交往的热情则同于已有用之程度成正比,即使是对同一个人也不例外,尤如果戈里小说《死灵魂》中的主人公乞可夫一样,在刚当小职员时,百般讨好巴结上司的麻脸女儿,当博得上司的好感,当上了科长,站稳了脚跟之后,便马上翻脸不认人,那个痴情的姑娘便成了他愚弄的对象。

3.坚持原则与看风使舵

成熟者遇事头脑冷静,坚持原则,有主见,自己该干什么仍干什么。世故者观风向,看气候,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投人所好,八面玲珑,采取“随风倒”的处世方法。就如有人所刻画的那样:当世故者同多愁善感的人交际,便把自己打扮成多愁善感的人,说话时,眼睛里有时还会泪光闪闪,转身同性格多疑的人交际,他又会俨然装得深沉起来,与对方一起分析别人如何有可能损人利己,奉劝对方应采取何种态度来对付;而同率直爽情的人谈话时,他又会马上变得疾恶如仇,马上为朋友打抱不平,两肋插刀;然而同喜欢息事宁人、凡事调和的人在一起时,又显示老谋深算,久经风霜的样子,把那些正直的举动说成“简单”和“幼稚”,仿佛发生的一切麻烦都是因他不在场而造成的。逢人迎合不吃亏,他中有我成“朋友”是变色龙者的秘方。

4.直面现实和玩世不恭

成熟者对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做敢当,有“舍我其谁”的大丈夫气概,往往小事糊涂,大事清楚。世故者游戏人生,采取滑头主义和混世主义态度,专搞中庸,惯于骑墙。他们和人可以谈天说地,但只是摆现象,不下结论,迫不得已时也有些不言而喻,“大家早已公认”的结论。遇有原则问题需要辨明时,则莫问是非曲直,要不然就是模棱两可,怎说怎有理的话。与人意见不一时,便以“今天天气……哈哈哈”的态度加以回避。所以世故者往往不动声色地冷眼旁观一些事情,不惹是非,明哲保身。

5.奋进与沉沦

成熟者和世故者也许都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人生的磨难。但前者把挫折当成奋飞的起点,重新认识社会与自我,奋进不已;后者则或者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或者干脆对一切无所谓,企求超脱社会,也许还会同恶势力同流合污。

真心话:

成熟是人生的一种气质,而世故则是人生的一种疾病。世故的人在交往中被人们认为精明。实则不然,这恰恰是不精明的表现。他们让人不可靠近,不愿意靠近,造成了做人的失败。

5.凡事三思而后行

作为人来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否则就会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

很久很久以前,在西班牙的某城有一个人,他以卖“忠告”为职业。有一天,一个商人知道后,就专程到他那里去买“忠告”。那个人问商人,要什么价格的忠告,因为忠告是按价格的不同而定的。商人说:“就买一个一元钱的忠告吧。”那个人收起钱,说道:

“朋友,如果有人宴请你,你又不知道有几道菜,那么,第一道菜一上,你就吃个饱。”

商人觉得这个忠告不怎样样,于是又付了两倍的钱,说要一个值二元钱的忠告。

“当你生气的时候,事情没有考虑成熟,就不要蛮干;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千万不要动怒。”

像上一次一样,商人觉得这个忠告不值那么多钱。于是又要一个值一百元的忠告。

那人对他说:“如果你要想坐下,一定得找个谁也撵不走你的地方。”

商人还是觉得这个忠告不理想,又要一个价值一百一十元的忠告。

那位好人就对他说:“当人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时,你千万不要发表议论。”

商人感到,这样下去会弄得身无分文。于是决定不买任何忠告了。他把已买来的这些忠告一一铭刻在心,就走了。

有一次,商人让怀孕的妻子留在家中,自己到外地经商去了。一连二十年都没有回家乡。妻子一直没有得到丈夫的消息,以为他亡命他乡了,感到万分悲痛。她在儿子身上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

终于有一天,已经发了财的商人,拍卖了他的全部商品,回家来了。他没有对任何人吭一声,就直接来到自己的家并闪身躲进一个难以被人察觉的地方,窥视着屋里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