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用三国
27168800000004

第4章 借鉴篇(4)

客厅内的空气为之一震,所有的人都怀着期待,也怀着某种程度的好奇心,看毛泽东怎样解开这个微妙而又难解的结。谁都明白,对罗隆基“亲美路线”的批判,更符合中共的胃口,但是,如果惹翻了张澜老先生,却也是相当棘手的事情。大家习惯地拍起了手掌,但每个人的掌声所表达的意思却是不相同的。

掌声中,张澜睁开了眼睛。

毛泽东缓缓扫视四座,轻松地笑道:“我看在座诸位,是分三路来北平的。一路是由平山县李家庄来的,以楚图南先生为代表。另一路是由香港到东北解放区,再到北平的,这一路的代表人物是沈衡老(沈钧儒)和章伯钧二位先生。第三路是由蒋管区上海来北平的,这一路代表人物是张表老(张澜),还有罗努生(罗隆基),我看毛病就出在这里了。”说到这,毛泽东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吸一口,继续说: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古城会的故事。那个一直在根据地里跟着刘皇叔的张飞,对从敌人营盘里过来的关羽有警惕,关羽好不容易来到古城,张飞不让进城。张飞的行动是可以理解的,谁知道你变心没变心呀。后来关羽斩了蔡阳,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曹操的人,张飞立即开城门迎接,对关羽待之以兄弟之礼。这就是古城会的故事。起初兄弟之间闹了些误会,以后误会解除了,又重新团结起来。我看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同样性质的问题,是不是呵!”

客厅里响起会心的笑声,张澜的双眸闪烁出光彩,罗隆基僵板的脸上也呈现出生动的笑纹。

毛泽东接着说:“刚才张表老说,他一来北平就对我谈了他们在上海同美国人联系的情况,我当时说,对此事,我能够谅解。我看,对历史上的一些问题不要看得太重了,有些事如果硬是追出个子丑寅卯,也不见得好,关键是看现在,看今后。政协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这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大法,是我们团结的基础,只要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没有分歧,就应该团结起来。民盟这次会,开了几个月了,我们很关心各民主党派的团结,朋友们也很关心,我希望大家最终还是要团结起来。”

一团乱麻,被一个“古城会”的故事轻而易举地理清了。毛泽东亲自出面。平息了上海同香港的民盟之争。

住涿州谈刘备

“我们进了北平,决不做李自成,将来也决不可以学刘备。干革命决不可以感情用事。”

1949年3月24日傍晚,吉普车队开进了涿州县城,毛泽东一行人住在了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军部的大院里。

在毛泽东的身边,李银桥和卫士组的几个人又听毛泽东同他们讲起了《三国演义》的故事。

毛泽东饶有兴趣地对大家说,《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就是在涿州同关羽和张飞结拜成异姓三兄弟的,这里就是书中说的“桃园三结义”的地方;又说刘备的野心大,从一个织草席、卖草鞋出身的人,经过二十几年的风雨搏斗、军阀混战,才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临时占据了湖北的荆州,后来又夺取了四川,总算站稳了脚跟;但他志大才疏学识浅,好感情用事,在许多问题上用感情代替了政策。因为想报二弟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不听诸葛亮等谋臣的劝阻,贸然负气出兵,结果被东吴打得大败而归。自己无颜再回成都见诸葛亮和文武百官,死在了临近湖北的四川省东部奉节县城东的白帝城。

毛泽东以他渊博的知识侃侃而谈,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们津津有味地听着。毛泽东最后又语重心长地说:“历史上的教训应当注意呢!我们进了北平,决不做李自成,将来也决不可以学刘备。干革命决不可以感情用事,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是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每个同志都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但如果是为了个人的私利和亲戚朋友、为了自己的小家庭和老战友、老同学以及小团体的私利,我们每个人是万万不可以感情用事的。”

听了毛泽东的话,大家纷纷点头,牢牢记住了进城以后一不做李自成,二是将来不学刘备,三是对待革命工作决不感情用事……警卫战士们牢牢记住了毛泽东的谆谆教导,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证明了这三点都做到了。

诸葛亮“办事之人”

“这里有条小河叫蜀水,常使我想起诸葛亮。诸葛亮用兵不厌其诈,我们也来学学孔明,怎么样?”

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在《讲堂录》里就说诸葛亮是“办事之人”,他多次提倡人们要学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后而己”的精神。他自己曾经表示:“我也要鞠躬尽瘁,死后而己呢!”

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在战斗中借鉴诸葛亮的经验。他曾经说:“这里有条小河叫蜀水,常使我想起诸葛亮。诸葛亮用兵不厌其诈,我们也来学学孔明,怎么样?”

1948年,他对警卫员说:“我毛泽东一不是释迦牟尼,二不是诸葛亮。说是诸葛亮,也有错用关羽和错用马谡的时候啊!”当警卫员问及马谡失街亭,害得诸葛亮只得冒险摆空城计时,毛泽东说:“这也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呢!”毛泽东以史为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在不断从诸葛亮的身上汲取经验教训。

1950年4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对董其武将军说:“有人害怕共产党,那有什么可怕呢?共产党心口如一,表里一致,没有私利可图,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把我们国家搞好。你看过《三国演义》吧?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

1956年4月,在与天宝(桑吉悦希)、瓦扎木基谈及有些民族地区出现有被俘的叛乱分子,放回后又叛乱的问题时,毛泽东又告诫说:

“诸葛亮就是七擒七纵,我们共产党为什么不可以八擒八纵呢?”据当时的凉山彝族代表瓦扎木基回忆,当他向毛泽东汇报凉山人民要求废除奴隶制度,实行民主改革时,“主席从三国时诸葛亮说起,引经据典,教育我们要有气魄,有胆略,搞好彝族地区的民主改革”。

1962年2月,他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孔从洲谈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时,又谈了诸葛亮的兵器改革,说:“我们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类属于进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发展。由于射箭误差大,于是又有了弩机,经诸葛亮改进,一次可连发十支箭,准确性提高了。他征孟获时使用了这种先进武器。可是孟获也有办法,他的三千藤甲军就使诸葛武侯的弩机失去了作用。诸葛亮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藤甲是用油浸过的,于是一把火把藤甲军给烧了。”

“挥泪斩马谡”

“非杀不可。挥泪斩马谡,这是万不得已的事情。”

京剧《失空斩》是毛泽东最爱看的戏之一。所谓《失空斩》,就是《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三部折子戏的合称,是根据《三国演义》

的故事改编的传统保留节目。其主角,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马谡了。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历来是作为严格执行法纪、军纪的范例而在民间和军中流传。毛泽东也常用这个故事教育、启发干部,形象地说明问题的实质。

1948年8月,毛泽东要王建安担任山东兵团副司令员。协助许世友攻济南。王建安立即作了保证。毛泽东满意地说:“好!我喜欢你的痛快。我们这叫演一场《失空斩》的戏。你是副将王平。失了街亭,打不下了济南,我先斩许世友,我也要打你四十军棍;我嘛,则向中央上表,官降三级,你看行吗?”王建安表示:“看主席说到哪里去了,如果拿不下济南,先斩我好了。”毛泽东最后说:“好好好,我们这是君子协定,就这么定了。”

1951年11月底,河北省委在省会保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在会上,李克才同志把刘青山、张子善的问题公开揭露了出来。天津地区的代表纷纷上台发言表示支持李克才,进而又揭发出刘、张的许多其他问题。省委组织部长代表省委当即在会上表态,要严肃处理。通过调查证明,刘青山、张子善严重触犯了党纪国法。12月4日,省委通过决议:开除刘、张的党籍,依法对其拘留审查。

“刘张事件”上报华北局。华北局又上报中央。那天,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彭真、薄一波等书记处领导在颐年堂开会,专门研究杀不杀的问题。毛泽东说:“非杀不可。挥泪斩马谡,这是万不得已的事情。”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特别法庭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

毛泽东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可见,“马谡”所犯的错误实在太大,罪不可恕。虽功勋卓着,也不得不杀。

“可以组织屯垦戍边么!”

“可以去海南岛、去北大荒、去新疆,上山、下乡、下海,劳动就业就是了。”

1955年元旦期间,王震将军到中南海见毛泽东。在菊香书屋会客室,李银桥给王震沏茶水时,王震笑着说:“当年的神枪手如今更英俊了,身材也魁梧了!”李银桥看了看毛泽东,然后对王震笑道:“王司令才是更英俊、更魁梧了呢!也比在陕北时胖了……”毛泽东这时说:“王震要能胖就见鬼了!”又说,“还是瘦些好,像我现在这样,再在陕北转战就拖累了!”王震对毛泽东说:“主席,我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现在战争结束了,那么多退伍军人需要安置,总得想个好办法解决。”

“可以组织屯垦戍边么!”毛泽东说,“中国古代就有屯垦制,管仲搞过,诸葛亮在汉中也搞过呢!开荒就业,治疗战争创伤,巩固边疆、建设边疆,应该是个好办法。”

王震高兴地说:“这真是个好办法!可以集体转业,集体安置,做到有组织有纪律,很可以减轻各级政府的不少负担。”毛泽东挥挥手说:“是么!可以去海南岛、去北大荒、去新疆,上山、下乡、下海,劳动就业就是了;我们这样做,一可以巩固社会治安,二可以巩固国防,三可以解决干部战士的就业问题和安置家属,四可以减轻政府负担。有这四个方面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呀?”

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在兴旺时期,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的谈话中说:“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现在要周瑜当中央委员,大家就不赞成!团中央委员尽选年纪大的,年轻的太少,这行吗?自然不能统统按年龄,还要看能力。团中央委员候选名单,30岁以下的原来只有9个,现在经过党中央讨论,增加到六十几个,也只占四分之一多一点,三十几岁以上的还占差不多四分之一,有的人还说少了,我说不少。六十几个青年人是否都称职,有的同志说没有把握。要充分相信青年人,绝大多数是会胜任的。个别人可能不称职,也不用怕,以后可以改选掉。这样做,基本方向是不会错的。青年人不比我们弱。”

1957年4月上旬,在四省一市省市委书记思想工作座谈会上,谈到要提拔党龄短、年龄轻但有能力的干部时,毛泽东说:“赤壁之战程普四十多岁,周瑜二十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不如周瑜能干。大敌当前,谁人挂帅?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孔明27岁成名,也未当过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嘛!也是个青年干部嘛!赤壁之战前无名义,之后才当军师、中郎将。古时代可以破格用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破格提拔?”

1958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第一次讲话中又讲到周瑜:“周瑜、孔明都是青年人,孔明27岁当军师。程普是老将,他不行,孙权打曹操不用他,而用周瑜做都督。程普不服,但是,周瑜打了胜仗,周瑜死时才36岁。”

1958年6月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对陈毅、黄镇及刚回国的外交官说:“三国时关张开始因孔明年轻不服气,刘劝说也不行,没封他官,因封大封小都不好,后派孔明到东吴办了一件大事,回来后才封为军师。东吴程普是老将,但叫周瑜挂帅,打了赤壁之战的大胜利。自古以来多是年轻的代替老的。”

1964年3月20日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再以紧迫的口吻提出,现在必须提拔青年干部。赤壁之战,诸葛亮才27岁,孙权也是27岁,孙策起事时,只有十七八岁,周瑜死时不过36岁,那时也不过三十岁左右。曹操53岁,可见青年人打败了老年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1965年1月23日的一次谈话中,他又说:

“看起来,还是青年人行。群英会上的英雄大多是二三十岁人。青年人比老年人强,贫人、贱人、被人们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大部份发明创造,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他们干的。百分之三十的中老年而有干劲的,也有发明创造。这种三七开的比例,为什么如此,值得大家深深地想一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命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如果党再对他们加以鼓励,不怕失败,不泼冷水,承认世界主要是他们的,那就会有很多的发明创造。我们近来全民化的四化(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运动,充分地证明了我的这个论断。”毛泽东由王勃在南昌时的年龄的争论,想及一大堆。

1957年,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前往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在接见中国三千多名留苏学生时,毛泽东心潮滚滚,即席发表了一段演说: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在兴旺时期,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风趣而含义深刻的话语,博得中国留学生的阵阵笑声和掌声。毛泽东慈祥、深情地望着这批年轻人,这是代表中国未来的希望啊!当时在场的青年人,后来有不少人担任了中央和省部级的领导,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

毛泽东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使用,也是他从三国时代青年人在开拓创新所发挥的作用中,看到了未来和希望。这是他重视培养选拔年青干部的一贯思想。

诸葛亮的为政秘诀

武侯祠内楹联随处可见,以诸葛亮殿前清末赵藩所题最负盛名。

毛泽东历来对历代名联有着特殊的喜爱。特别是解放后,他常趁巡视各地工作之时,抑或从政之余,怀着浓厚的兴趣,浏览名胜古迹,鉴赏楹联匾额、历代碑刻。

1958年3月,毛泽东游览了成都西郊的杜甫草堂后来到武侯祠。先到碑亭详察了石碑,随后观看了二门和刘备殿的楹联。他对陪同的负责同志说:“你们走在前面,你们年轻,应该多看些。武侯祠内楹联随处可见,以诸葛亮殿前清末赵藩所题最负盛名。”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此联系赵藩游武侯祠时借诸葛亮治蜀针砭时弊。此联独特新奇,不落窠臼,提出了“攻心”、“审势”两个颇有见解的问题,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毛泽东非常认真地看了此联,反复吟诵。直到晚年,他还提议让四川负责同志好好研读此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