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用三国
27168800000001

第1章 借鉴篇(1)

从小钟情《三国演义》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情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

毛泽东上私塾的时候,读经的方法还是死记硬背,老师不作讲解。另外,经书的内容大多是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难以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所以,无论是读经的方法,还是经书的内容,都令少年毛泽东反感。他后来在延安时和斯诺谈起当时的思想时说:“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按当时的教育思想,小说属于杂书,是不准学生看的。尽管老师严加防范,毛泽东小时候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毛泽东被小说中的英雄人物深深地吸引着。他不仅在家里偷着看,而且还常在学堂里看,当老师走过来的时候,他就用一本经书遮住。

中国的旧小说,大多采用章回形式,各章回之间环环紧扣,情节、内容曲折生动,能抓住少儿心理,因而容易被少儿接受。正如毛泽东后来所承认的那样,“我认为这些书对我大概影响很大,因为这些书是在易受感染的年龄里读的。”

小说中的主人翁,大多能力强大,气势盖人,人物形象鲜明。少年的行为大多以模仿为主,书中的人物形象是少年模仿的理想对象。

毛泽东爱看旧小说,是受中国民间传统的影响。在中国民间,普遍盛行神勇崇拜。中国旧小说中的英雄豪杰是神勇崇拜的主要对象。翻开历史画卷,就会清楚地看到关羽、魏延、秦琼、杨业等历史人物,以及孙悟空、猪八戒、哪吒等传说人物都曾代代相传。从清中叶的某些民间教会门,到晚清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间的神灵信仰呈现出某种共同的特征:崇拜威武强悍、敢于冲杀的英雄豪杰,他们企图借助这类神灵的显赫名声,谋求逃避灾难。

少年毛泽东生活的偏僻乡村,正是神勇崇拜最盛行的地方。因为生活的环境越是艰苦,就越需要借助超人间的神力来缓解生活的压力,维持心理的平衡。所以,毛泽东周围的乡民都喜欢小说中的故事。毛泽东常常和他们互相讲故事,由于年幼的毛泽东记忆过人,许多故事,他读后都能背得出来,有些故事,他和乡民们讨论过多次。

后来他回忆说:有一天我忽然想到,“我继续读中国旧小说和故事。这些小说有一件事情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

少年毛泽东对农民为什么不能成为书中的主人公这一问题,经过长达两年的反复思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他通过分析小说的内容,发现书中颂扬的全都是武将,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让农民替他们种田。他似乎感到农民和武将是处于对立的两个阶级。作为统治者的武将,正是通过对物质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去控制劳动者农民,去支配精神生产资料的。农民要成为书中的主人公,必须获得对土地等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必须上升为统治阶级。这一发现在少年毛泽东的心里涌起了巨大的波澜,成为他后来为广大劳动阶层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的最初思想基础,也是他以后闹革命的动力源泉。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使他增长了阶级意识和反抗精神,他的心灵翅膀飞出了家庭,飞出了韶山,开始飞向了社会,飞向了国家和世界的广阔天地,同时也使他的救国救民之情在心中油然升起。

初出茅庐第一功诸葛亮击退曹兵,守住了新野城;毛泽东消灭守敌,攻下了白沙镇。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中描写:诸葛亮出山后,曹操遣夏侯惇领兵十万,来攻新野。刘备请诸葛亮安排破敌。诸葛亮命赵云为前部诱敌;关平、刘封引五百军伏于博望坡后,准备放火;关羽、张飞各引一千军,分别埋伏于博望左右之豫山、安林,看见火起,即纵兵出击,并焚烧曹军粮草;又请刘备引军为后援;诸葛亮本人则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镇守新野县城。关羽、张飞皆疑其计是否灵验,众将初次见诸葛亮用计,亦疑惑不定。夏侯惇与副将于禁、李典等率军来到博望,赵云出战,诈败而退;刘备引兵接应,须臾亦退。夏侯惇欺其兵少力弱,放心追赶。时天色已晚,道路狭窄,李典、于禁恐遭火攻,忙提醒夏侯惇。夏侯惇猛省,但关平、刘封已开始放火,曹军顿时大乱。此时,赵云回军赶杀。关羽、张飞亦分头杀出,曹军尸横遍野,夏侯惇等狼狈逃窜。

这一仗完全按诸葛亮预计进行,关、张及众将皆心悦诚服,诸葛亮从此在刘备军中树立起威信。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秋收起义。9月11日,毛泽东和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长苏先骏带领部队向浏阳进军。这时,传来了一团四团拿下朱溪厂和平江龙门厂的消息,二团也按着起义军事行动方案发起了攻打萍乡的战斗。

兄弟团的消息鼓动着三团指战员的心。上庄离浏阳的白沙镇只有30里地。战士们按捺不住战斗激情,纷纷要求立即攻打白沙镇。

毛泽东为了掌握敌军虚实,特派汤彩之和陈沾奇化装成卖猪仔的贩子,深入白沙镇察看地形,并抓回一个熟悉敌军内情的外号叫“卢阉鸡”的暗探。

毛泽东和团领导听取了侦察员的详细汇报,又从暗探口中获得了白沙镇敌军的内情,便开始研究和制定攻打白沙镇的战斗方案。

毛泽东说:“白沙镇位于湘赣交界处,是沟通铜鼓和浏阳两县的交通要道。这两县的群众很有革命基础,只是被许克祥镇压下去了。因此,打好白沙镇之战,对于振奋湘赣边界人民的革命斗志,激励农民响应秋收起义号召,推动土地革命,将有很大影响。我们三团一定要打好出师第一仗,不打则已,打则全歼,要打它个片甲不留。老苏,你布置吧。”

苏先骏听毛泽东要他布置战斗,就笑了笑说:“还是由毛委员布置吧,你是最高指挥嘛。你叫我们打哪,我们就打哪。”

毛泽东虽然身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却还从来没有指挥过一个具体战斗,如今面对着这么多久经战阵的指挥员,稍有差错便会闹笑话。毛泽东想起《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初出茅庐时所指挥的第一仗——“博望坡军师初用兵”,不由得吟道:“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苏先骏听毛泽东念念有词,便忍不住笑道:“毛委员念咒了。”说得张启龙等人都笑起来。毛泽东也笑了,他搓了搓手,摊开军事地图,诙谐地说:“我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喔,你们该推的推,该抬的抬,讲不得客气,你讲客气敌人可不讲客气哩!”

一圈脑袋围圆了,所有的目光都盯在毛泽东的指尖上,看这位书生如何运筹帷幄。“我建议,”毛泽东说:“派一营为左翼,从濠溪出发,经泉坑——水坳——黄家嘴——家槽——屙屎坳……”

笑声。

“好难听的名字。”毛泽东皱皱眉。众人笑得更欢了。

“笑什么!”苏团长板起脸,“严肃点。”

“也不要太作古正经呢,”毛泽东拍拍苏先骏肩膀,“‘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嘛。他指点地图说下去:

”“左翼从屙屎坳绕道直奔词王庙,先切断敌人退路,阻击逃敌。”“还没攻就想到敌人会逃。毛委员真是成竹在胸啊。”苏先骏觉得毛泽东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书生。

“这叫做‘关起门来打狗’。”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并非书生,毛泽东打了一个通俗化的比方,用来说明他的打法——这个打法后来发展成为非常有名的“布袋战术”。“现在谈进攻,”毛泽东并起五指做尖刀状,“派一个加强营——我建议加上直属机枪连作为中路,从濠溪沿溪口——朱沙桥——高段坳,直捣樟树坳,正面攻打白沙镇口。其余人马为右翼,悄悄出发,从濠溪绕道黄石岩——大洞岭——樟树坳,趁中路发起强攻吸引住敌人主力之时,突然袭击占领柞树岭高地,然后居高临下拦腰插入敌阵,打他个首尾难顾腹背受敌。另外,我已派人和白沙地下党组织接上了关系——他们已组织了农民鸟枪梭镖队,并有几门松树炮;我让他们埋伏在白沙左侧风山屋场的茶林里,随时狙击左逃之敌。同时,为了更有把握,我建议中路先派出一个尖刀班,由侦察过白沙的陈沾奇带领,先摸掉敌军设在龙进上和樟树坳的岗哨,以便趁虚而入,打他个措手不及,最好在傍晚时分敌人正吃晚饭的时候动手……”

毛泽东毕竟是毛泽东,第一次部署战斗,就显示出非凡的胆识和智谋。本方案的独特性、严密性和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团干部们感到既新奇又实在,真是神啦!

战斗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料。不到一个小时,白沙镇战斗就结束了。敌指挥官在词王庙被击毙,剩下一百多名敌军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缴械投降。毛泽东高兴地说:“果真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啊!三团出师第一仗,首战大捷,值得庆贺。”

诸葛亮击退曹兵,守住了新野城;毛泽东消灭守敌,攻下了白沙镇。他的威信飙起,威望陡升,得到了部属、同僚的信任和拥戴。

毛泽东的初始临战,从诸葛亮的“初用兵”中学习不少,最主要的,他学到了指挥若定,学到了以智取胜。这对后来成为大军统帅的毛泽东,真是一个绝好的开端。

活用《三国演义》

毛泽东的着作、报告、谈话中,引用《三国演义》的历史故事,赋以新意,多有所见,不胜枚举。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在美国学者R·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中有这样的描述:同学们都很敬佩毛对《三国演义》等小说的记忆力。他们喜欢听他复述其中的精彩片段。但是毛泽东认为小说描绘的都是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这使得每个人都感到震惊。关于这一点,他还和历史教师发生争论。对任何同意那位教师观点的同学,毛泽东都对其大加指责,甚至用椅子打了一个同学。关于小说的争论他甚至找到校长那儿。当这位博学的校长也不同意他的观点,即不认为《三国演义》是三国时期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时,他给湘乡县令写了一封请愿书,要求撤换校长,并强迫进退两难的同学签名。

毛泽东评价这部书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不是继承司马迁的传统,而是继承朱熹的传统。这里所说司马迁的传统,是指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时,是以“稽其成败兴亡之理”为原则,在对待历史重大问题上,他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在“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封建伦理下,他敢于肯定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体现了一位正直史学家的胆和识。所谓朱熹传统,是指南宋理学家、被明清两代人尊为儒学正宗、提倡正统思想的朱熹的传统。南宋时,异族为患,朱熹以蜀为正统;明朝时,北部少数民族经常骚扰,所以罗贯中也以蜀为正统。但毛泽东并不因为作者封建正统的历史观和宣传“王道”而予以全盘否定,他很重视作品中对人物的刻画,对战役战术的描绘,对复杂政治斗争的铺陈。

毛泽东认为读《三国演义》,既要看它对战争、对外交的描写,还要看它对组织的描写。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他又说:《三国演义》里有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知识分子,有高级的,也有普通的。那些穿八卦衣的或像诸葛亮那样拿鹅毛扇的就是知识分子。

在井冈山那样斗争环境十分严酷的日子里,在打土豪时,他还想在土豪家里找到《三国演义》之类的书来读。在延安时,他作报告,经常引用《三国演义》的故事借古喻今。1936年,他在给当时任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写信时,引用“《三国演义》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借以形容国共两党的关系。毛泽东在写作《实践论》时,又引用《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象地说明:“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他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说:“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他说:“要充分相信青年人,绝大多数是会胜利的。”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讲到:中国战史上有“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他举了中国古代几个着名战例,其中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都是浓墨渲染过的。毛泽东的着作、报告、谈话中,引用《三国演义》的历史故事,赋以新意,多有创见,不胜枚举。

在三国人物中,毛泽东最推崇的,大概要算诸葛亮。在他的着作中不止一次提起诸葛孔明。1957年,在《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

一文中,他说:“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也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中说:

“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这是中国的成语。中国还有一句俗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毛泽东认为诸葛亮虽可以未卜先知,呼风唤雨,但也有其局限性。

1975年5月3日,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上,毛泽东称赞孙权“是个能干的人”,“当今惜无孙仲谋”。

解放后,在他外出的专列上携带的大批图书中,《三国志》是必备的。

但毛泽东并不是一个唯知识论者,他还说过:三国时吴国的张昭,是一个经学家,在吴国是一个读书多、有学问的人。可是在曹操打到面前的时候,就动摇、就主和。周瑜读书比他少,吕蒙是老粗,这些人就主战。可见,光是从读书不读书、有没有文化来判断问题是不行的。

毛泽东读《三国》总是独立思考,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使《三国》里的智慧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曹操是超世之杰

横槊赋诗意飞扬(罗),自明本志好文章(毛)。萧条异代西田墓(毛),铜雀荒伧落夕阳(罗)。

1918年8月,毛泽东路过河南,特地与罗章龙、陈绍休三人到许昌瞻仰魏都旧墟,凭吊曹操,并与罗章龙作《过魏都》联诗一首:

横槊赋诗意飞扬(罗),自明本志好文章(毛)。

萧条异代西田墓(毛),铜雀荒伧落夕阳(罗)。

诗中表达出毛泽东对曹操的钦佩之意。在毛泽东看来,曹操是中国古代少见的一位集政治、军事、文学才能于一身的人。因此,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曹操,并给予高度评价。在凭吊古城许都,向北遥望远在邺城的曹操墓园时,他感慨古今变迁,吟出“萧条异代西田墓”。表示内心里对曹魏旧都物易人非的怀恋。

当时毛泽东正在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留学,就是为了造就人才,实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抱负。他环顾这片神奇的汉魏故都旧墟,联想起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肩负的重任,与同行的青年朋友一起吟诵起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渴望招纳贤才助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激励着胸怀宏愿的青年毛泽东投身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