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饮食宜忌一本通
27157600000038

第38章 食物饮食宜忌(37)

沙丁鱼的鱼肉中含有一种具有5个双键的长链脂肪酸,可防止血栓形成,对治疗心脏病有特效。

把沙丁鱼烤焦后,磨成粉,在香油里炸,敷在耳朵根上,可以治中耳炎。吃烤焦的沙丁鱼头,可止牙痛,十分有效。

饮食宜与忌

每餐50~100克。沙丁鱼脂肪含量高,清蒸、红烧、油煎及腌干蒸食均味美可口,也可加工制成罐头食用。

肝硬化病人忌食。肝硬化患者体内较难产生凝血因子,容易出血,如果再食用沙丁鱼,会使病情急剧恶化。

沙丁鱼的烹调方法与DHA的吸收有关系,沙丁鱼无论煎、煮、烤、干制或生吃,鱼肉中的DHA都不会发生变化,都可以被人体吸收,只是油炸的沙丁鱼DHA的比例降低了。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鱼肉中的DHA,烹调时应尽量少用油炸。

在烹调沙丁鱼时,先将其用盐腌一下,然后再放入啤酒中煮30分钟,可以去除沙丁鱼的腥臭味。

食疗方

水炖沙丁鱼

将适量的黄豆洗净,与切成小块的沙丁鱼一起加水炖食或红烧,每天或隔天吃1次。

功效:增强记忆力、延缓脑细胞衰老。

烤沙丁鱼头

把沙丁鱼头烤焦食用可止牙痛,效果显着。

功效:治牙痛。

金枪鱼

金枪鱼又称鲔鱼、吞拿鱼。鱼体呈纺锤形,酷似鱼雷,尾鳍呈新月形。鱼鳞已退化为小圆鳞,适于快速游动,最高游速达每秒20米。

由于金枪鱼必须时常保持快速游动才能维持身体的供给,加上只在海域深处活动,因此肉质柔嫩鲜美,没有污染,是不可多得的健康美食。新鲜的金枪鱼向来是海鲜料理之中的极品。

金枪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深处的鱼类,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广阔水域,是一种大洋性鱼类。我国南海金枪鱼的资源很丰富,台湾省的金枪鱼渔业比较发达。中国金枪鱼产量名列世界第四位,仅次于日本、美国和菲律宾。

金枪鱼属大洋洄游性候鱼,旅行范围远达数千公里,人们把它称做“没有国界的鱼类”。

金枪鱼的种群意识很强。如果从飞机上往下看,会发现成群的金枪鱼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前游动。体小的在前面,体大的在后面,最前面的是一条“领头鱼”。因此,在捕捞金枪鱼的时候,吸引住这条“领头鱼”是关键。

营养成分

金枪鱼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D,且钙、磷和铁等矿物质的含量也较高。

金枪鱼鱼背含有大量的EPA,前中腹部含丰富的DHA。此鱼所含的DHA比例为鱼中之冠,是极佳的健脑食品。

金枪鱼含有大量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等,脂肪酸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功效,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

金枪鱼能补虚壮阳、除风湿、强筋骨、调节血糖,对性功能减退、糖尿病、虚劳阳痿、风湿痹痛、筋骨软弱等症均有防治之效。金枪鱼的肉属高钙食物,经常食用有助于牙齿和骨骼的健康。

金枪鱼含有丰富的酪氨酸,能帮助生产大脑的神经递质,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金枪鱼的鱼眼中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该物质具有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延缓老人记忆衰退的作用。

饮食宜与忌

每餐50~100克。

金枪鱼肉质鲜滑柔嫩,入口即化,被称为“大脂肉”。食用方法很多,如生吃、油爆、红烧等。其中生吃被认为是最好的,鱼头、鱼尾烤着吃是经典吃法,制成罐头的油浸金枪鱼亦十分可口。

金枪鱼的针骨粗大,熬汤的效果特别好。用金枪鱼制作成的生鱼片,是同类产品中的最高级珍品,在生鱼片中也是价格最高的。

肝硬化病人忌食金枪鱼,因金枪鱼中含有大量的二十碳五烯酸,该物质会使肝硬化患者病情恶化。孕妇、哺乳期女性、幼儿和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不宜食用,金枪鱼含汞,会影响胎儿发育,对幼儿也不利。

食疗方

红烧金枪鱼

取金枪鱼1块,芹菜、大葱各1棵,酒、酱油各1汤匙,淀粉2汤匙,酒、醋、酱油、砂糖、麻油各2汤匙,红辣椒2个,芹菜叶少许。

先将金枪鱼切成棒状,用酒和酱油调拌,再拌上淀粉。去掉芹菜筋,切成4厘米长,用刀纵向划开几个口。将烧肉汁混合。再用油煎金枪鱼、芹菜和大葱,呈黄褐色为止,趁热浇上烧肉汁。

功效:治头晕。

鲨鱼

鲨鱼,在古代叫作鲛、鲛鲨、沙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所以号称“海中狼”。鲨鱼食肉成性,凶猛异常,连“海中之王”鲸鱼见了它也得退避三舍。

鲨鱼在这个星球上已经生存4亿年了,它们广泛分布在全球海洋范围内,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起了重要的作用。鲨鱼的很多部分可以食用,包括肉、软骨、鱼翅等。

现在国内市场上出售的多是专供食用的养殖鲨。

营养成分

鲨鱼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胶原蛋白以及多种无机盐、维生素、脂肪酸。

中医认为,鲨鱼肉有益气滋阴、补虚壮阳、行水化痰的功效。科学家发现,在所有动物中,鲨鱼是唯一不会生癌的动物。而多项研究也发现,鲨鱼制品也确实有一定的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除了癌症以外,鲨鱼肉对于许多发炎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伴随有血管异常增生的情况,如风湿性关节炎、干癣、红斑性狼疮等皆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鲨鱼的鱼翅含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及抗凝成分。每天服用一些鱼翅粉可有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另外,鲨鱼的鱼翅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利于滋养、柔嫩皮肤黏膜,是很好的美容食品。

鲨鱼肝是提取鱼肝油的主要来源。鱼肝油能增强体质,助长发育,健脑益智,帮助钙、磷吸收,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用于婴幼儿及儿童成长期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及DHA。鱼肝油还能预防干眼病、夜盲症和佝偻病。

饮食宜与忌

鲨鱼肉每餐80克。心血管疾病、癌症、免疫性疾病患者适合食用。

鲨鱼肝脏有毒,不宜食用。人吃了鲨鱼的肝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两眼红肿、脱皮等症状,全身的肌肉、骨关节感到疼痛,甚至还有人发高烧,表现出一种中毒症状。

孕妇最好不要食用鲨鱼肉。由于环境污染状况的加剧,鲨鱼较容易受到污染,导致体内重金属含量超标。孕妇应避免食用,以防影响胎儿的发育。

食疗方

香附清蒸鲨鱼

鲨鱼肉1片,洗净,把姜丝铺在鱼肉上,抹盐,入蒸锅,隔水蒸约40分钟。

功效:对月经周期较不规则、月经来潮前多愁善感、烦躁易怒或情绪不稳定、乳房胀痛等症有疗效。体内燥热者不宜食用。

鳗鱼

鳗鱼又名鳗鲡,是名贵食用鱼类,滋补价值较高。

刚出生的鳗鱼体长6厘米左右,体重约0.1克。在淡水中生长1年,到翌年春,可长到体长15厘米、体重5克左右;第三年春可长到体长15厘米,体重15克左右;第四年可长到50克以上。

鳗鱼在深海中产卵繁殖,在淡水环境中成长。性情凶猛,贪食,好动,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强、喜流水、好温暖和穴居等特点。

鳗鱼具有很强的溯水能力,也能入洞潜逃。每年秋季,性成熟的鳗鱼下海产卵、排精,受精卵在深海孵化后发育,待春天来临,便集群从海口处进入淡水中生活。

在自然条件下,可捕到鳗鱼的最大个体为体长45厘米,体重1600克。

营养成分

鳗鱼含蛋白质、脂肪、钙、磷、维生素、肌肽、多糖等。每100克鳗鱼肉中含蛋白质19克,脂肪7.8克,钙0.166克和磷0.211克。鳗鱼的维生素A含量也很丰富。

鳗鱼有河鳗、海鳗两种。河鳗又称白蟮、蛇鱼,其特点是含脂肪量高,含胆固醇也较多。海鳗的脂肪含量要低得多,胆固醇含量也少。

食疗功效

鳗鱼能补虚壮阳、养血抗痨、除风湿、强筋骨、调节血糖,对性功能减退、糖尿病、虚劳阳痿、风湿痹痛、筋骨软弱均有调治之效,也是久病者、贫血患者、肺结核患者的良好营养品。

鳗鱼在日本被称为“力气食物”,是滋补的上品,身体虚弱的人应多食。女性常吃鳗鱼,可以改善脸色苍白、手脚冰冷的状况,在增强骨骼柔韧度方面也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鳗鱼体内含有一种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具有很好的强精壮肾的功效。鳗鱼富含钙质,经常食用,能使钙质有所增加。鳗鱼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夜盲症患者的优良食物。

饮食宜与忌

每餐30~50克。年老者、年轻夫妇特别适合食用。鳗鱼为发物,患有慢性疾患和有水产品过敏史的人应忌食。

食疗方

鳗鱼汤

净鳗鱼切段,调以酒、盐、醋,煮汤食。

功效:用于骨蒸劳瘦及肠风下血。

又方:以本品蒸食,用于虚劳体弱。

山药鳗鱼汤

鳗鱼、淮山药,调味煮汤食。

功效:用于虚劳弱症。

炙鳗鱼

净鳗鱼切片炙熟,调以椒、盐、酱进食。

功效:用于五痔瘘疮,并有杀虫之效。

河豚

河豚学名暗纹东方,又名气泡鱼。属形目,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在我国各大海区都有分布,常见的就有数十个品种。河豚身体浑圆,头部、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和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

营养成分

河豚的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含量高达17.71%,脂肪含量仅为0.62%,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20%,其中DHA(脑黄金的主要成分)占15.36%,EPA为6.19%。

食疗功效

河豚的毒素可以止痛,河豚毒素的效果比常用麻醉药可卡因强16万倍,若制成强镇痛剂,对癌症病人止痛有效。

河豚毒素对痒疹、皮炎、气喘、百日咳、胃痉挛、破伤风痉挛、遗尿、阳痿等疾病也均有显着疗效。

饮食宜与忌

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都含有河豚毒素(TTX),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精巢有弱毒或无毒。

河豚毒素比较稳定,一般用加热烧煮等方法可消除。渔民们在对河豚进行加工处理前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洗净血污,或长时间烹煮,或腌制食用。如果一个环节操作不细致,毒素会很快发作,且一般无法抢救。

食疗方

煮河豚

河豚肉150克,芦根50克。

加水高温久煮,待熟透后,放食盐少许调味服食。

功效:本方主要取河豚肉补虚祛湿。用于久患风湿,腰腿酸软疼痛。

鲑鱼

鲑鱼是一类典型的洄游鱼类。又叫大马哈鱼、三文鱼。

营养成分

鲑鱼富含·棕-3脂肪酸及多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钠、铁、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等。

食疗功效

鲑鱼中的·棕-3脂肪酸能消除一种破坏皮肤胶原和保湿因子的生物活性物质,可润肤,防止皱纹产生;此外,妇女怀孕期间常吃鲑鱼,可以获得丰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及二十碳五烯酸(EPA)。

饮食宜与忌

鲑鱼肉质坚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炸、烤、烧、炖、蒸、浇汁等皆宜,老少皆宜,特别是对儿童、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脑力劳动者、应试学生更加有益。鲑鱼每次60~80克;生食每次30克左右;鲑鱼子酱每次约20克。痛风、高血压患者不宜食用鲑鱼;糖尿病患者忌食鲑鱼子酱。此外,新鲜鲑鱼肉中有寄生虫,要经过冷冻处理后再吃。

食疗方

鲑鱼片粥

粳米100克,鲑鱼50克,盐2克,胡椒2克,小葱3克。

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将香葱洗净切末备用。

锅内注入高汤,加热煮沸后放入粳米;至滚时稍加搅拌,再改小火熬煮45分钟,加盐调好味。

鲑鱼片洗净,放入碗内,倒入滚烫的粥。

将鱼片烫熟,然后撒葱末、黑胡椒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补虚养身,消除水肿,治疗营养不良。

鳝鱼

鳝鱼又称黄鳝、长鱼、海蛇,因肤色黄,故有“黄鳝”之称。

鳝鱼体圆,细长,呈蛇形,属温热带鱼类,分布于东南亚、印度、中国、日本、朝鲜。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地都有分布,尤其在长江流域的各干支流、湖泊、水库、池沼、沟渠和稻田中最为常见。

日本人爱吃鳝鱼,自古就有这方面的记载。例如日本古代着作《万叶集》中就记述有诗人大伴家持以“瘦人”为题写的一首歌,大意是“鳝鱼对苦夏人有益,苦夏人请多吃鳝鱼”。日本各地素有三伏天吃烤鳝鱼片的习俗。我国则喜食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故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

相传,我国古代有些大力士之所以力大无穷,就是常吃鳝鱼的缘故。旧时把走江湖的人通称为“卖大力丸的”。其实,古医书《本经逢原》上还真有“大力丸”的配方,其中一味主药就是鳝鱼。

鳝鱼味鲜肉美,并且刺少肉厚,又细又嫩,与其他淡水鱼相比,可谓别具一格。如果烹调得当,食后令人难以忘怀。

营养成分

每100克鳝鱼含蛋白质18.8克、脂肪0.9克、钙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维生素B10.02毫克、维生素B20.95毫克、烟酸3.1毫克。

鳝鱼中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另外,在常见的淡水鱼类中,鳝鱼的钙、铁含量居第一位。

食疗功效

鳝鱼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它们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卵磷脂还有补脑作用,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

鳝鱼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养血、补肝脾、强筋骨、祛风、通络等功效,尤以治疗颜面神经麻痹、中耳炎等效果显着。

鳝鱼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有效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鳝鱼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鳝鱼含有的维生素A的数量高得惊人。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有人说“鳝鱼是眼药”,很多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鳝鱼对眼睛有好处。

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特别是对身体虚弱、病后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

鳝鱼的头骨内服可止痢,鳝鱼的皮可用于治疗乳房肿痛,鳝鱼血能祛风、通络、壮阳,可用以治疗口眼歪斜、耳痛等。

饮食宜与忌

每餐50克。最好是食用鲜活的鳝鱼,已死半天以上的鳝鱼不宜食用。

鳝鱼虽好,也不宜食之过量,否则不仅不易消化,而且还可能引发旧症。

食疗方

辣椒炒鳝丝

大黄鳝650克,鲜辣椒150克,葱丝15克,精盐3克,味精3克,料酒15克,酱油少许,香油10克,色拉油25克。

把鳝鱼宰杀,去骨,洗净黏液,切成粗丝;辣椒洗净,去蒂、籽,切丝。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热,投入葱丝煸香,然后加入鳝鱼丝煸炒,烹入料酒,调入精盐、味精、酱油,淋入香油,搅匀,出锅盛盘即成。

功效:此菜可降血糖、调血糖、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用于糖尿病。

鳝鱼炖肉

鳝鱼、五花肉各半,调味炖食。

功效:用于痨伤羸瘦。

鲇鱼

鲇鱼又称胡子鲇、黏鱼、塘虱鱼、生仔鱼。此鱼的显着特征是周身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

鲇鱼的最佳食用季节在仲春和仲夏之间,鲇鱼不仅像其他鱼一样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肉质细嫩、美味浓郁,刺少,开胃,易消化。

营养成分

鲇鱼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食疗功效

鲇鱼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对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有较好的食疗作用。鲇鱼是催乳的佳品,并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利尿的作用,是女性产后食疗滋补的必选食物。

饮食宜与忌

每餐150~200克。老、幼、产后女性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最适合食用。

鲇鱼是发物,有痼疾、疮疡者慎食,最好不吃。鲇鱼药食俱佳,以炖煮最宜。鲇鱼体表黏液丰富,宰杀后放入沸水烫一下,再用清水洗净,即可去掉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