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生活宜忌全书
27118700000060

第60章 女性生活宜忌(7)

超声波分为A、B、M型,目前围产保健多用B型超声波。目前,多数专家认为B超是安全的,但也有少数专家指出,B超是一种高强度脉冲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力,对处于敏感期的胚胎和胎儿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多年来许多学者对超声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B超可以促进排卵,所以孕早期尽量不做或少做B超为好。

孕妇不宜做CT检查

孕妇怀孕头3个月内接触放射线,可能引起胎儿脑积水、小头畸形或造血系统缺陷、颅骨缺损等严重恶果。

CT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横断层投照方式,将X线穿透人体每个轴层的组织,它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力,要比普通X线强100倍。

所以,做一次CT检查受到的X线照射量比X光检查大得多,其对人体的危害也大得多。因此,孕妇做CT检查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孕妇如果不是病情需要,最好不要做CT检查。如果必须做CT检查,应在孕妇腹部放置防X射线的装置,以避免和减少胎儿畸形的发生。

孕妇不宜从事的工作

妊娠期凡是对孕妇身体不利的工作和环境都应该回避。常见的几种情况有:

◎接触有刺激性物质或有毒化学物品的工作,如石油化工厂某些车间的工人等。

◎有受放射线辐射危险的工作,如从事放射性研究的技术人员等。

◎注重体力劳动,如经常抬举重物的工作。

◎频繁上下楼梯的工作,如送公文或文件的服务员等。

◎震动或冲击能波及腹部的工作,如公共汽车的售票员等。

◎长时间站立的工作,如售货员、招待员等。

◎高度紧张、不能适当休息的流水作业工作,如机器作业的工作。

◎在高温环境或温度过低的地方作业的工作,如冰库的工作等。

◎远离别人、独自一人,万一发生问题无人帮助者。

孕妇不宜直接接触某些化工毒物

从事化工行业的女工经常会接触某些化学毒物,有些化学毒物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并且极易造成婴儿先天畸形。

◎如经常接触含铅、镉、甲基汞等重金属的化工产品,会增加孕妇流产和死胎的危险性,其中甲基汞可导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先天疾患。

◎铅与婴儿智力低下有密切关系。

◎妇女怀孕后接触二硫化碳、二甲苯、苯、汽油等有机物,流产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中二硫化碳、汽油还会促进妊娠中毒症的发生。

◎从事氯乙烯加工和生产的妇女所生婴儿先天痴呆率很高。

所以,从事某些化工生产的妇女怀孕后应调换工作,以利优生和健康。

孕妇不宜拔牙

在妊娠最初的2个月内拔牙可能导致流产;妊娠8个月以后拔牙可能引起早产;只有3~7个月时拔牙,才相对安全一些。因此,孕期除非遇到必须拔牙的情况,一般不宜拔牙。

妇女在妊娠期间身体产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个别牙或全口牙的牙龈容易充血、水肿,牙龈乳头会明显增生,牙齿容易出现状况。妊娠期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即使轻微的不良刺激也有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有习惯性流产、早产的孕妇更要严禁拔牙。

对于妊娠期间必须拔牙的孕妇,拔牙时间要选择在妊娠3个月以后,7个月以前,并要在拔牙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避免精神紧张。在拔牙前一天和拔牙当天可肌肉注射黄体酮10毫克,拔牙麻醉剂中不可加入肾上腺素;麻醉要完全,以防止因疼痛而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

产妇在分娩时不宜大声喊叫

有些产妇在分娩阵痛时就大喊大叫,认为喊叫可舒适一些。其实,分娩时大声喊叫并不利,因喊叫既消耗体力,又会使肠道胀气,不利于宫口扩张和胎儿下降。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消除精神紧张,抓紧宫缩间歇休息,按时进食、喝水,使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和体力。这不但能促进分娩,也大大增加了对疼痛的耐受力。因此,产妇在分娩时不宜大喊大叫。

产妇不宜随意做剖宫产

现在有的产妇愿意做剖宫产,认为剖宫产可减少分娩时的痛苦,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刮宫产对母婴并不是完全有利的。

剖宫产是手术产,一般来说,剖宫产手术中,妇女的产后出血量比阴道分娩多1倍,产褥感染为阴道分娩的10倍。如果感染,就会影响子宫切口愈合,发生产褥晚期出血,严重时将导致子宫切除。剖宫手术还有可能误伤膀胱、肠管,致羊水进入宫壁血窦发生羊水栓塞的危险。

据调查,剖宫产孕妇的死亡率比阴道分娩高10多倍。

通过剖宫产生下的孩子,因为没有经过产道挤压的过程,并发症会比自然分娩的孩子高。剖宫产婴儿患羊水吸入性肺炎和湿肺的可能性极大,严重时可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此外,剖宫产的孩子更易得小儿多动症和小脑不平衡综合征,抗感染能力也比较差。

因此,产妇不宜随意做剖宫产,如果产妇需要进行剖宫产,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产后不宜马上熟睡

妇女经过分娩的过程,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被消耗掉。因此,当婴儿出生后,母亲就会大松一口气,紧接着疲劳就会袭来,很想痛痛快快地睡一觉。

但医学专家建议,产后不宜立即熟睡,应先闭目养神,半坐卧,用手掌从上腹部向脐部按揉,在脐部停留,旋转按揉片刻,再按揉小腹,时间比脐部稍长。如此反复十余次,可有利于恶露下行,避免或减轻产后腹痛和产后出血,帮助子宫尽快恢复。闭目数小时后就可熟睡。

产妇周围环境应保持安静。家人应悉心护理和照顾产妇。

产妇不宜长时间仰卧

经过妊娠和分娩后,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变得松弛,子宫的位置可随体位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产后常仰卧,可使子宫后位,从而导致产妇腰膝酸痛、腰骶部坠胀等不适。因此,为使子宫保持正常位置,产妇最好不要长时间仰卧。

早晚可采取俯卧位,注意不要挤压乳房,每次时间20~30分钟,平时可采取侧卧位,这种姿势不但可以防止子宫后倾,还有利于恶露的排出。分娩后几天起,早晚各做一次胸膝卧位,胸部与床紧贴,尽量抬高臀部,膝关节呈90度。

产后不能束腰

一些产妇为了能使体型尽快恢复,往往在分娩后即用收腹带紧紧地束住腹部,待可下床活动时,又穿上健美紧身裤,以为这样有助于体型的恢复。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

产褥期束腰,不会有助于缓解腹壁松弛的状态,相反,由于腹壁外压力骤然增加,加上产后盆底支持组织和韧带对生殖器官的支撑力下降,导致子宫下垂、子宫严重后倾后屈、阴道前后壁膨出等。

生殖器官正常位置改变后,盆腔血液运行不畅,局部乃至全身抵抗力减弱,容易引起盆腔炎、附件炎、盆腔淤血综合征等妇科疾患,严重损害产妇的健康。

妊娠期间,孕妇机体代谢功能旺盛,除供给自身和胎儿所需外,还需蓄积5千克左右的脂肪分布于胸部、腹部和臀部,为妊娠晚期、分娩及哺乳期提供能量,这些脂肪并不会因为产褥期束腰而消失。

产妇月子里不要完全卧床

受传统观念影响,有人认为“坐月子”,就是要卧床休息一个月,过早下床活动就会伤身体,其实这是完全不必要的,对身体的恢复健康也是不利的。产后进行适当的活动,身体才能较快恢复。

一般产后第一天,产妇较疲劳,应当充分睡眠或休息好,使精神和体力恢复,但如果产妇身体条件许可,就应在24小时后下地活动,同时周围环境应保持安静。从各个方面给以护理照顾。如果产妇觉得体力较差,可于下床前先在床上坐一会儿,若不觉得头晕、眼花,可由护士或家属协助下床活动,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在走廊、卧室中慢慢行走,循序渐进地做几节产后保健操,活动活动身体,这样有利于加速血液循环、组织代谢和体力恢复。

及早下床活动可以使产妇的体力和精神得到较快恢复,并且随着活动量的加大,产妇可增加食欲,减少大小便的困难,促进腹壁、骨盆底部的肌肉恢复,预防产后容易发生的尿失禁、子宫脱垂等毛病。这对剖宫产的产妇是很重要的。

产后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及早下地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与组织代谢,防止血栓形成,这对有心脏病及经剖宫产的产妇尤为重要。

肌肉的功能用进废退,产妇及早进行活动,可以加强腹壁肌肉的收缩力,使分娩后腹壁松弛的情况得到及时改善,有助于产妇早日恢复苗条的身材,防止发生生育性肥胖。

早期适量活动,还可使消化功能增强,以利恶露排出,避免褥疮、皮肤汗斑、便秘等产后疾病的发生,并能防止子宫后倾。长时间卧床还会造成产妇下肢静脉血栓栓塞。

所以,医生鼓励产妇产后不要完全卧床,要及早下地活动,单纯卧床休息对产妇来讲是有害无益的,只要运动不过量,就不会出现不良的副作用。

产妇不宜多看电视

产妇在月子里注意休息非常重要,要适当控制看电视的时间,观看电视时间不可过长,否则眼睛会感觉疲劳。一次观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看电视过程中,可以适当闭上眼睛休息一会或站起来走动一下,以消除眼睛的疲劳。

另外,电视机放置的高度要合适,最好略低于水平视线。产妇要与电视机保持一定距离,看电视时眼睛和电视屏幕的距离应该是电视机屏幕对角线的5倍。这样可以减轻眼睛的疲劳。

最好不要把电视机放在卧室内,不要边哺乳边看电视。因为这样会减少母亲和宝宝感情交流的机会,宝宝听到的是电视里发出的喧闹声,听不到母亲轻柔的话语,看不到母亲温馨的微笑,这对婴儿大脑的发育很不利。而且在观看电视时,母亲往往被电视情节所吸引,也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产妇不宜直吹电风扇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皮肤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方式,散发人体总热量约80%。人体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生理功能紊乱。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主要在下丘脑,它指挥着各系统完成散热任务。

产妇在分娩后,汗腺分泌旺盛,产后体质下降,应该避免风直接吹到身上。特别是不要用电风扇直接给产妇降温。

但这并不是说产后一定不能使用电风扇。居室中如果使用电风扇给产妇降温,可以让电风扇吹出来的风刮向墙壁或者其他地方,利用空气对流或者返回的对流风来给产妇降温。同时保持室内宽敞、整洁,开窗通风,降温防暑以保证产妇和婴儿不会发生中暑,顺利度过炎热的夏天。

产妇不宜吃炖母鸡

大多数产妇产后经常吃炖老母鸡,所以,很多人认为老母鸡比较有营养。但奇怪的是,很多产妇产后尽管营养很好,但奶水不足,达不到用母乳喂养婴儿的要求。

因为只有催乳素才能起到促进泌乳的作用,产妇分娩后,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浓度大大降低,而母鸡的卵巢和蛋衣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因而产妇食用炖老母鸡后,血液中雌激素的浓度增加,催乳素的效能就会因此减弱,从而导致乳汁不足,甚至完全回奶。

雄激素和雌激素具有相抵的作用,公鸡睾丸中含有少量的雄激素。因此,产妇产后如果吃一只清炖的大公鸡,这必然会促进乳汁分泌。

产妇不宜过多吃鸡蛋

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如果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

在整个产褥期间,根据国家对孕、产妇营养标准规定,每天需要蛋白质100克左右,因此,每天吃鸡蛋3~4个就足够了。

研究还表明,一个产妇或普通人,每天吃十几个鸡蛋与每天吃3个鸡蛋,身体所吸收的营养是一样的,吃多了并没有好处,还会带来坏处,增加肠胃负担,甚至容易引起胃病。

产后不宜吃辛辣温燥食物

中医认为,辛辣温燥食物可助内热,产妇吃后会出现上火、口舌生疮、大便秘结、痔疮等症。而母体内热会通过乳汁影响到婴儿,使婴儿内热加重,造成不量的影响。

因此,产妇饮食适宜清淡,特别在产后5~7天之内,应以米粥、软饭、面条、蛋汤等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之物,尤其应忌食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酒、韭菜等辛辣温燥食物。

产妇不宜多吃巧克力

哺乳的母亲如果过多食用巧克力,会对吃乳婴儿的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

巧克力中含有可可碱,随着母乳并在婴儿体内蓄积,能损伤神经系统和心脏,并使肌肉松弛,排尿量增加,结果会使婴儿消化不良,睡眠不稳、哭闹不停。

产妇整天在嘴里嚼着巧克力,还会影响食欲,使身体发胖,而且会缺乏必需的营养素,这样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因此,产妇不宜多吃巧克力。

产妇不宜吃麦乳精

一些产妇以为麦乳精是滋补饮料,便大量饮用,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麦乳精由牛奶、奶油、鸡蛋、麦精等多种营养原料制成,麦乳精中除了含有以上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麦芽糖和麦芽粉。这两种从麦芽中提取的成分,虽然具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以消化饮食积聚,补助脾胃,但会使产妇回乳。

因此,产妇和哺乳期的妇女宜少饮,最好不要饮麦乳精,以免影响乳汁分泌。

产后不宜喝高脂浓汤

妇女产后如果多喝高脂肪的浓汤,不仅容易影响食欲,还会使身体发胖,影响体形。同时,高脂肪也会增加乳汁的脂肪含量。不少新生儿、婴儿不能耐受和吸收这种高脂肪的乳汁,从而引起腹泻。

相反,可喝一些有营养的荤汤和素汤,如蛋花汤、鲜鱼汤、豆腐汤、蔬菜汤、面汤、米汤等,以满足母婴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产褥期不宜过性生活

由于女性生殖器官的恢复大约需要6~8周时间。分娩时被撑开了的阴道黏膜非常薄,脆性增加,弹性变差,性交时易发生撕裂,甚至引起大出血。

如果在子宫颈口尚未完全关闭之前性交,细菌就会通过子宫颈口侵入子宫,再经未修复好的胎盘附着面侵入人体,引起严重的产褥感染。由于侵入细菌的种类、数量、毒力和产妇抵抗力的不同,发生炎症的范围和程度也不同。

病情由轻到重的顺序是: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急性腹膜炎及败血症等。如未能及时治疗,可以危及生命。

因此,从妊娠后期到分娩后的产褥期这段时间里,夫妇要互相体谅、合作,并应充分了解不应有性生活的原因。产妇经确认已恢复健康后,方能开始性生活。如果产后已经发生产褥感染,或由于难产或剖宫产而恢复较慢,则应当延长到疾病痊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还有恶露的情况下,要绝对禁止性生活。

产妇不宜穿戴过多

有的人认为坐月子时衣服穿得越多越好,甚至将身体紧紧捂住,结果对产妇非常有害。

妇女产后体内发生许多变化,皮肤排泄功能特别旺盛,以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所以出汗特别多,如果将身体捂得太严,则会使汗液不能蒸发,影响体内散热,造成体温升高。尤其在炎热的夏天,捂得太严会造成中暑,出现高热不退,昏迷不醒,甚至危及生命。

产妇不宜过早过度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