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生活宜忌全书
27118700000049

第49章 儿童生活宜忌(6)

在软床上睡觉,尤其是仰卧唾时,增加了脊柱的生理弯曲度,使脊柱附近的韧带和关节负担过重,时间一长,容易引起腰部不适和疼痛,

床铺过软也容易养成蒙被睡觉的习惯,因棉被阻止了空气的流通,时间一长,被窝里就会缺氧。此时,熟睡中的幼儿会突然感到胸闷、气急,有的还会出现多梦、噩梦、惊叫等现象,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

此外,由于婴幼儿骨骼硬度小,容易弯曲变形,长期在软床上侧睡,很容易造成脊柱侧突畸形。

所以,不宜让婴幼儿睡弹簧床或软床。

婴儿不宜生活在烟雾中

婴儿在进食的同时,如果父母在室内吸烟,空气中烟雾缭绕,这时,婴儿往往会发出阵发性尖声啼哭,同时双拳紧握,双膝屈曲,颜面发红等。这些都是胃肠道痉挛引起的症状。

有资料表明:如果婴儿双亲每人每天吸1~10支烟,婴儿发生腹绞痛者占45%;双亲每人每天吸11~20支烟,婴儿发生腹绞痛者为69%;双亲每人每天吸烟达20支以上时,婴儿患腹绞痛可高达91%。

因此,为了婴儿的身心健康,父母及家人不要吸烟,一定要为婴儿创造一个舒适、清新、安全的生活环境,而且大人吸烟本身就没有益处。

不宜给婴儿剃光头

许多年轻父母认为,新生儿满月时要剃满月头,即用剃头刀刮净新生儿头上的胎发、认为这样可以使以后的头发增多、变黑,事实证明,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

婴儿头发的好坏与孩子的健康和父母的遗传有很大关系。婴儿剃不剃头对以后头发的生长没有直接的关系,婴儿的头发最好不剃。因为不管是剃,刮、修、剪,去除的只是已经角化了的、没有生命活力的那一部分毛发,影响不了毛发本身的生长。因此,给新生儿剃满月头不可能改变头发的数量,使之变得浓、密、黑的。

大多数新生儿头上都有一层“胎皮”,对新生儿头部起保护作用,这层胎皮会自动地慢慢脱落。剃满月头时稍有不慎,就会把这层胎皮剃掉,常常使细菌侵入头皮,引起头皮发炎或毛囊炎,甚至造成外伤,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家长应不要给婴儿剃光头,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不宜让新生儿在无病时服药

新生儿出生之后,有些家长即自购三黄汤或全引子,水煎给新生儿服用。据说是为了预防发生疾病,特别是可以防治惊风、疳积等症。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新生儿原本健康之体,为什么要无病服药呢?更何况服此苦寒之品,一会荡涤胃肠,影响后天运化;二又苦寒伤阳,攻伐生生之气。因此,会严重地影响新生儿身体健康,不但达不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反而会伤害脾胃,从而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

如果新生儿确系患了某种病症,也必须审因察源,辨证施治;并针对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以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病理特点,不可过用寒凉之剂,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不宜用嘴喂婴儿

很多年轻父母常常将一些食物自己先嚼烂后喂养婴儿,生怕孩子嚼不烂食物,吃下去不易消化。其实,这样做是很不卫生的。大人的口里常带有病菌,很容易把病菌带入孩子的嘴里,大人抵抗力较强,一般带菌不会发生疾病,而婴幼儿的抵抗力非常弱,很容易传染上疾病。

因此,孩子不会嚼或不能嚼烂的食物最好煮烂、切碎,用小匙喂给孩子吃。1岁半以后就应该让他自己学着吃,这样不仅卫生,还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婴幼儿不宜过早学坐

婴儿的脊柱几乎是垂直的,婴儿期的骨骼很柔软,肌肉也软弱无力。小儿出生6个月以前,婴儿的脊柱和背部肌肉均缺乏支持的能力。一般婴儿在7个月时才能独自坐稳。如果过早的让婴儿学坐,可引起小儿脊柱变形,容易发生驼背或脊椎侧弯、鸡胸等畸形。

根据婴儿生长发育的特点,5~6个月时,家长可让他练习翻身,7~8个月就可以学坐,但不能坐的时间过长,每次5分钟,每日2~3次为宜。随着婴儿的长大,坐的时间和次数可逐渐延长。婴幼儿不宜过早学走

有的年轻父母总是想过早的让孩子学会走路,其实,这样做对新生儿的成长和发育都是不利的。

因为婴幼儿时期的生理特点是:骨骼中的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容易变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如果过早地让他们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全部由两腿支持,重心部落到脚掌心上,时间长了,容易把腿压弯,影响体形健美,还容易形成扁平足。

所以大人们要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当掌握婴幼儿的走路时间,切忌操之过急。

不宜让婴儿看电视

有些年轻的妈妈经常抱着婴儿看电视,这样对婴儿的健康是有影响的。

电视在播放过程中,电视机荧光屏在高能电子束撞击下会产生X线,彩色电视机X线放射量相当于黑白电视机的二十多倍。这种放射线对婴儿会产生影响,影响其正常发育。如果经常抱着婴儿近距离、长时间看电视,就会使X线在婴儿体内积累照射,有害于敏感器官,会引起厌食症,并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此外,婴儿的眼睛调节功能还很弱,长时间地看电视,可能使眼睛的视力变差,甚至导致屈光不正等各种眼病。

因此,应尽量避免让婴儿看电视。

不宜过分逗笑婴儿

不可让婴儿过分大笑,那样有损婴儿健康,甚至造成危险,可导致瞬间的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的脑贫血。如果经常如此,更影响健康,还易导致口吃和痴笑的不良习惯。尤其过分张口大笑,还可引起下颌关节脱臼,如反复如此,还容易形成习惯性脱臼。

进食时大笑,因口内有东西,笑必然要吸气,容易将食物、水汁吸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严重的会引起吸入性肺炎。睡前如果大笑,则会影响睡眠。在严寒或大风的环境中大笑,则会让低温空气刺激气管,易得卡他性炎症。因此,逗婴幼儿不宜让其笑声不断。

不宜给婴儿刮眉毛

有的父母认为给婴儿刮眉毛会使新长出来的眉毛更浓、更黑,更美,于是便给婴儿刮眉毛。而实际上,这样做对婴儿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因为眉毛在眼睛上方,可防灰沙,防止汗水流入眼睛,有一种天然的保护作用。刮去眉毛,这种保护作用就没有了,反而对眼睛形成了一种威胁。

还有就是,婴儿的皮肤十分娇嫩,刮眉毛时稍有不慎就会碰破皮肤,容易感染而溃烂,溃烂处结疤后眉毛就无法再生。

不宜用洗衣粉洗婴儿衣服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有毒的倾倒物。

使用洗衣粉洗涤婴儿内衣时,由于冲洗不够彻底,每件衣服上可残留烷基苯磺酸钠10毫克,有的更高达15毫克。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对人体中的淀粉酶、胃蛋白酶的活性有着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婴儿细嫩的皮肤也有明显的刺激,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胆囊扩大、白血球升高等症状。

所以,应避免用洗衣粉洗涤婴儿衣物。更不宜与大人衣物一起放入洗衣机里搅拌,单洗尿布也不要用洗衣粉。婴儿的衣物最好用儿童专用肥皂(香皂)单独干洗。

异物进入婴儿眼内不宜用手揉

如果有灰尘等异物进入婴儿眼内,注意一定不要用手揉,也不能让孩子自己揉搓,不要用嘴吹,最好的方法是滴几滴眼药水,刺激眼睛流泪,从而将异物冲出来。

如果异物仍未出来,可用消毒棉签轻轻拭出,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以防损伤眼睛。如果异物嵌入角膜,用棉签蘸拭不动时,不要用力擦,也不要用手硬取,以免损伤角膜造成感染,应立即带小儿去医院,请医生帮助取出。

不宜让婴儿久坐

当婴儿刚刚学会坐的时候,大人往往希望让婴儿多坐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让婴儿久坐是不当的。

婴儿骨骼钙质少,胶质多,骨质软,可塑性大,而肌肉又娇弱无力,久坐容易引起孩子脊柱变形;会因肛门肌肉松弛而引起脱肛;胸腔受压而直接影响心脏等内脏的发育;会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不宜让幼儿久坐便盆

幼儿期的孩子大小便坐便盆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每次坐便盆的时间长了则有害无益。

◎小儿正处在发育期,肛门括约肌和提肛肌的肌腱紧张力较低,直肠和肛门周围的组织也较松弛,再加上便后肛门收缩力不强,直肠不能立即还纳,形成直肠脱垂。

◎有的孩子坐便盆时间长了,也许孩子自己也感到无趣,就去玩摸便盆,有的甚至去玩便盆里的屎尿。

◎有的孩子坐便盆时间长了,还想去玩,结果就用小屁股扭来扭去,让便盆往前挪,以此为乐,把便盆当成了他的玩具,弄得屁股上满是屎尿。

不宜拧捏婴幼儿脸蛋

不少家长在平时逗孩子玩乐时,都喜欢在孩子脸上拧捏以示亲热。其实,这样做是很不好的。如果婴幼儿的腮腺和腮腺管不断重复地受到挤伤,会造成流口水、口腔黏膜炎等疾病。因此,不宜拧捏婴幼儿的脸蛋。

婴幼儿不宜长时间使用电热毯

许多家长长时间使用电热毯给孩子保暖,须知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健康是无益的。电热毯的加热速度较快,温度也非常高,使用不当会使婴幼儿失水量增多,婴幼儿可出现哭声嘶哑、烦躁不安等轻度脱水现象。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可在孩子睡觉以前先通电预热,待孩子上床睡觉时,再及时切断电源。

幼儿不宜滥用化妆品

有些大人为了让宝宝更漂亮些,总喜欢给孩子涂口红、搽胭脂、染指甲,其实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有害无益。

化妆品是由很多化学药品配成的,成分比较复杂。幼儿皮肤娇嫩,承受了化妆品的刺激,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的会产生刺痒、干涩、疼痛和紧缩;重的发生过敏性皮炎,局部起红疹、水泡、肿块、脱皮、剧烈疼痛和烧灼感,甚至化脓溃烂,形成瘢痕,影响皮肤健美。

而且,皮肤上的毛孔是供出汗和排泄废物用的,如果涂脂抹粉过多,堵塞了毛孔,妨碍汗液向外排泄,不仅影响体温的调节,而且容易生疖子、皮脂腺囊肿等皮肤病。

婴幼儿不宜佩戴首饰

有些家长习惯在孩子的脖子上挂一个长命锁,或者给孩子戴手镯、项圈等,专家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

金属本身对皮肤就有刺激,而且孩子生性好动,金银首饰与局部皮肤不断摩擦,容易引起损伤而继发细菌感染。

此外,婴幼儿戴饰物还不安全,如果婴幼儿咬下铃铛吞下去,这是很危险的。

所以,家长应不要给婴幼儿佩戴首饰。

幼女不宜穿开裆裤

幼女体内雌激素极少,同时阴道自洁能力差,抵抗力差,容易引起感染,尤其在穿开裆裤时,更容易引起外阴及阴道感染,导致外阴痒痛、小阴唇溃烂,从而发生粘连,使幼女排尿困难。

所以,在女婴开始走路时就不要再穿开裆裤。

婴幼儿不宜用肥皂洗脸

肥皂,是一种高级脂肪酸钠盐,含脂肪酸为36%~54%,比香皂低14%~27%,属于碱性。

如果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洗脸,就会中和皮肤表面的酸性皮脂,不利于防止病菌感染。而且,肥皂中的碱性成分有损于皮肤的弹性和滋润,直接影响皮肤的健美。

此外,日常生活用水多属于硬水,硬水含钙、镁离子较多,如用肥皂洗脸、洗头均不宜。特别是幼儿的脸部皮肤很娇嫩,更不能用肥皂洗脸了。

幼儿不宜戴有色眼镜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各式各样的儿童有色眼镜,多属儿童玩具之类,工艺粗糙、屈光不正、透明度低、着色不匀、质量低劣。如果随便给孩子买一副这样的有色眼镜戴上,势必会加重了眼睛的调节负担。容易引起视力疲劳,导致视力减退。因此,家长最好不要让孩子戴有色眼镜。

不宜强行矫正幼儿“左撇子”

人脑由两个半球组成,左半球支配右侧肢体运动,右半球支配左侧肢体运动。一般人由于左半球是语言、思维优势中枢而自然利用右手来表示,大部分先天性“左撇子”,通常是语言、思维的优势在右半球,自然是用左手写字。

幼儿时期,大脑尚未发育完善,但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不能改变的,如果这个时期强迫左撇子改用右手,使孩子已经建立的大脑优势半球从右侧改为左侧,常常造成原有的语言中枢混乱,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口吃现象,也有的孩子唱歌走调,发音不准。

对待幼儿“左撇子”的正确方法应该是:不强制改为右手,要用诱导方法使他们双手都能够得到锻炼,至于今后发展侧重哪个手应由他们自己来决定。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左撇子”在心理、生理方面同其他用右手的儿童一样,得到正常的发展。

同时,常用右手者也要注意左手的锻炼,只有加强对称性练习,才能使个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全面发展。

幼儿入幼儿园不宜太晚

有的家长总担心孩子太小送幼儿园会受委屈,因此一直拖到孩子四五岁时才往幼儿园里送,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专家指出,婴幼儿入幼儿园不宜太晚。

1~4岁是婴幼儿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好奇心强,乐于探索新鲜环境,暂时与母亲分离所产生的恋母情绪尚可克服,置身于陌生环境能够迅速适应,容易接受新环境影响,并努力效仿和学习,同时,接受集体生活的教育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发育。

幼儿不宜过早使用电脑

许多父母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点上,很早就让孩子学习电脑,有的甚至在幼儿园阶段就已开始。这些父母们没有注意到电脑设备并不适合孩子,以致电脑使用不当而对儿童造成伤害,严重的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产生得不偿失的后果。

许多医生和心理学家指出,一旦孩子迷上电脑,他们可能在一天里会花好几个小时玩电脑,长时间在荧光闪烁的电脑前做功课或玩游戏,过度暴露在放射线照射下,久而久之会造成儿童两眼发涩疲乏,影响视力。

此外,如果电脑桌没有调整到适合孩子的高度,再加上坐椅不适合,孩子必须耸起肩膀来按键,通常会出现不良的姿态,久而久之,他们的身体就会变形,会发生脊柱、手腕、颈背肌肉的疼痛现象。这些伤害往往是到这些孩子长大后才被发现。

幼儿不宜进全英语或双语幼儿园

幼儿园不宜以全英语、双语进行教学,不宜将英语列为科目教学。以免影响幼儿未来的人格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幼儿园一般适宜开设健康、语文、尝试、游戏、工作、音乐6大领域,其中语文领域课程只应列出汉语。因此不论是在幼儿园进行纯英语、双语教学还是将英语列为独立科目都是不合适的,应当纠正。同时,幼儿园中有只讲授英文的老师或聘请不具备幼教专业知识的外籍教师也是不适当的。

语言学习最好由近到远,先学好母语再学英语。幼儿越早学习英文,也越早有挫折感,反而提早排斥英文。

老师对学生进行卫生、人格、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都还是要用母语。如果把小孩送到纯英语学校,禁止说中文,儿童情绪和心情都将受到负面影响;在英语之外,幼儿园的儿童有更重要的东西要学。幼儿的情绪、语言发展、观察能力比英语更重要。如果用英语抹杀了其他能力的发展,对孩子的一生都不利。

不同时期婴幼儿饮食禁忌

◎3个月内要限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