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是孩子的贴身医生
27108300000017

第17章 做好宝宝的视力保健

1.如何及早发现孩子视力异常

要想及早发现儿童眼睛异常,父母要对下面几种情况加以注意,以便采取一定的措施。

(1)眯着眼睛看东西,因为眼睛近视后眯细眼睛可以看清东西。近视度数高时眯着眼看也难看清。

(2)看远处物体容易紧皱眉头。

(3)当全神贯注看电视时有歪头现象。有歪头看东西习惯的儿童最易成“对眼”。

(4)看书、学习缺乏耐性,常有厌烦情绪。

(5)学习成绩下降。学习花费时间较多,成绩却不见提高。

(6)看书时,眼睛距书太近,不够30厘米,看电视时总喜欢靠近电视机。

(7)常有头痛、疲乏、懒散的感觉,性情急躁,行动和思维能力突然减退,看到喜爱的东西也不像以前那样激动。

如果孩子有上述现象,应早检查、早纠正。

2.电视会让孩子患“斜视”

现代生活方式越来越倾向于“坐着”休闲,孩子游戏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坐在电视机前的时间越来越多,“歪头斜视”的现象也日益增多。歪头就是孩子的脸转向右侧或左侧、低头或仰头看电视。斜视是孩子双眼向侧方注视或双眼向上或向下转,这种现象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亦可见于小学生。由于斜视的影响,孩子几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散光,部分孩子还会有屈光不正,如近视或远视。

这种由于看电视引起的“歪头斜视”现象就是电视性斜视。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过长、过分专心就会无意识地将头歪向一侧,双眼向另一侧凝视,久而久之便形成习惯性动作。如果电视机的位置和孩子的头部位置不相称,孩子也容易患斜视。电视机屏幕过低,孩子看电视时头就会过于前倾;电视机屏幕过高,孩子的头颈就会过于后仰。

学龄前的孩子每次看20~30分钟的电视后,目光就应该离开电视屏幕;看电视时的坐姿要端正,爸爸妈妈应该检查家中电视机的位置和高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如果孩子有歪头斜视的现象但没有屈光不正,除了应该尽量少看电视及注意上述事项外,无须特殊治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歪头斜视现象是可以消失的。如果孩子已经有了屈光不正,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请眼科医生检查并予以矫正。

3.什么时间适合检查幼儿是否近视

要给2~6岁宝宝做一次散瞳验光检查。因为婴幼儿和学龄前宝宝不能说出其视力不良的症状。所以,眼病易受忽视且难以发现。但是,眼睛的疾病发现越早,治疗越早,疗效便越好。

给幼儿散瞳后,进行一次全面的屈光及眼底检查,可达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目的。这对于宝宝的视功能发育是十分必要的。

散瞳检影法是一种客观的验光法,不需要宝宝用语方表达,只要能安静地接受检查,一岁半以上的宝宝就能顺利完成检查。因此,无论宝宝视力好坏与否,有必要带他到医院进行一次散瞳验光。散瞳验光对防治宝宝弱视、斜视至关重要。

4.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中国宝宝最常见的眼疾,而大陆高度近视的比率更是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宝宝高出很多。伴随着高度近视所衍生的许多眼疾,正威胁着许多宝宝的视力及眼睛健康。

患近视的宝宝会给家长带来不小的压力及困扰,生怕宝宝的近视度数持续增加,到最后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其实近视及大多数眼疾只要能早期发现、定期追踪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就可以减缓近视加深及维持正常的视力。

什么是近视呢?近视指的是外来的光线,经眼球的屈光系统(主要是角膜及晶状体)后,没有精准的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之前。为了要将焦点移到视网膜上,需要将东西靠近眼球去看。所以,近视的人是看远的模糊,看近物却比较清晰。

5.造成近视的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近视?原因可分为两种:屈折性近视和轴性近视。

(1)屈折性近视:指的是眼轴长正常,但角膜或晶状体等的屈折力异常(太强)所致。这种近视比较少见,包括:①角膜性近视。如圆锥角膜、球状角膜等,因角膜曲率半径小,所以屈折力强。②晶状体性近视。如晶状体向前方移动或脱位(外伤或遗传),或晶状体折屈折力增加(如初期白内障、糖尿病等)。

(2)轴性近视:因为眼轴长异常更易导致近视,眼轴长每增加1厘米,则增加3个屈光度的屈折力(就是增加300度近视),一般近视均属于此类。

6.自然疗法防近视

眼科专家指出: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引起眼睫状肌紧张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近视关键在于放松眼球睫状肌。目前近视治疗药物散瞳剂主要功能就是放松眼球睫状肌。而采取自然、有效的放松方法就是让眼睛凝视远方,且时间必须与近距离用眼相当,即不少于1~2小时。为此向您提供三招,供家长们参考。

(1)郊外观鸟:不仅增加自然常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更能在寻觅、追溯飞鸟的过程中,迅速调节视野,变换焦距,对恢复眼疲劳大有好处。

(2)放风筝:除了引线高翔,让人舒展身心之外,对预防近视还有特殊功效。这是因为眼球运动平时常是往下看近,很少往上看远,而放风筝正可专注盯着远方高空的风筝看,从而促使睫状肌放松、休息。

(3)打乒乓球:睫状肌随乒乓球的来往穿梭不停的放松和收缩,可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从而使眼睛的疲劳消除或减轻,有效改善视力,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7.婴幼儿的眼睛为什么多远视

由于太多的青少年患近视,因此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担心自己的小宝宝会得近视。其实不然,婴幼儿近视眼很少,仅有1%~1.5%,而90%以上的学龄前宝宝是远视。当然,其中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的,是眼正常发育的表现。然而,也有20%~25%的远视是异常或是病理性的。这是导致宝宝视力不正常的主要原因,也是宝宝眼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应引起年轻父母足够的重视。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宝宝会是远视呢?这主要与宝宝眼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宝宝的眼睛在生长发育中,眼球由小长大,眼轴(眼球的前后径)逐渐增长,如果将眼球看成一个球体,它有3个轴,即纵轴、横轴、矢状轴(即眼轴),一个正球体的3个轴的长度相等。学龄前宝宝眼轴大多短于纵、横轴,呈扁球形,是远视型眼球,到6~8岁时才逐渐长成为三轴长相等,为24毫米左右的正球体,即正视型眼球,如果眼轴继续延长并超过纵、横轴,呈长球形,那就是近视型眼球。以光学计算,眼轴每短1毫米,远视增大300度;每延长1毫米,近视增加300度。婴儿出生后,眼球小,眼轴短,所以几乎都是远视,或兼有远视、散光,随着年龄增长,眼轴也增长,才能发育成为正视眼(无远视、近视、散光)。只有当眼轴继续延长,那就会变成近视眼。因此,婴幼儿近视眼很少,发生率仅1%~1.5%,这类近视眼为病理性近视眼。

8.学龄前宝宝的远视问题

学龄前宝宝的眼睛在生长发育中有一定的生理远视,是眼发育的正常过程,它的正常值为:3~4岁远视200度以内,4~5岁远视150度以内,6~8岁远视100度以内,超过正常范围的,则为异常的或病理性远视。

异常的或病理性远视是眼发育不良或发育异常的表现,而异常的或病理性远视又会进一步影响眼的正常发育,使它处在一个不良的恶性循环中。这种影响又与远视的度数或双眼屈光度数相差成正比,即远视度数越大,双眼度数相差越大,对眼的生长发育影响也越大。

双眼屈光度数相差>250度称为屈光参差。

异常的或病理性远视对眼发育的主要影响表现为:视力低常(正常宝宝视力为3~4岁≥0.6,4~5岁≥0.8,5~6岁≥1.0,低于上述标准称为视力低常)、弱视(眼无器质性病变,戴镜视力不能矫正达0.8以上)、斜视及其他视功能障碍,如融合功能障碍(在同视机检查中,不能将两个图像融为一体,如狮子关不进笼子,动物的耳朵、尾巴长不到身体上等)、立体视觉障碍。

特别提醒:年轻父母对宝宝异常的病理性远视要有足够的重视。

9.远视的早期干预与治疗

在生长发育期的眼睛有很强的可塑性,异常或病理的远视只要能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正确的医疗干预和矫治,完全有可能恢复正常的发育。

异常或病理性远视的主要表现是视力低常,早期发现宝宝视力低常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是视力检查。

每年为幼儿定期检查视力是及时发现宝宝视力是否有问题的有效措施。视力低常应及时就医诊治。为了能准确地测知宝宝屈光性质与屈光程度,这里需要强调对宝宝必须经阿托品散瞳验光,国内外专家一再呼吁宝宝配镜,必须阿托品散瞳验光,因为宝宝眼睛有很强的调节能力,其他的验光方法如原瞳孔验光、双星明快速散瞳验光对宝宝来说都是不准确的,不可取的。

由远视所引起的宝宝弱视、斜视及其他视功能障碍,只要在幼儿时期得到及时正确治疗和训练也完全有望恢复正常。

10.营养不均衡“催化”近视

眼科专家指出,除了遗传、过度早教和长时间看电脑等人们熟知的因素,营养不均衡也是导致宝宝近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高脂肪、高热能的食物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高脂肪、高热能的食物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少,而维生素A、钙恰恰是眼球发育必需的元素,摄入不足就会使眼眶内压力增大,眼球外凸,前后距拉长,引发近视、弱视等视力低下问题。以下是解决办法:

策略一:“杂食”是保证宝宝均衡营养的有效途径。摒弃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平时有意识地给宝宝多吃一些与眼睛发育密切相关的食物,如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D、维生素E丰富的胡萝卜、鱼、海产品、水果、蔬菜、粗粮等。

吃糖、巧克力、奶油蛋糕、冰淇淋应适可而止,因为甜食对眼睛的发育没有好处,还容易使宝宝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多动。

策略二:教宝宝学会正确用眼,幼儿看书时间一次不超过20分钟、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光线适度。眼睛也需要劳逸结合,用眼最多半个小时就要做眼保健操或望远,另外多做户外运动。

策略三:父母每隔半年要带宝宝查一次视力,最长不能超过1年,以及时发现眼睛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宝宝反复近距离或眯着眼看东西,做视力测查更不能怠慢。

11.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下降和不断矫正或矫正视力低于0.9者均为弱视,可以发生于一眼或两眼。弱视中最重要的为斜视性弱视,半数以上的弱视与斜视有关,从症状上来看,斜视为眼位异常,弱视是视力异常。弱视可以形成斜视,斜视可以导致弱视。弱视除了有与斜视有关的斜视性弱视外,尚有屈光异常、屈光参差等所形成的弱视。有屈光异常者不能得到矫正,即使增加照明或增强注视目标的对比度时,往往也不能使视觉得到改善。

(1)斜视性弱视:发生在单眼,宝宝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内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儿,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形成弱视,视觉抑制和弱视只是量的差别,一般为斜眼注视时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视则为持续性视力减退。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产生的抑制越快,弱视的程度越深。

(2)屈光参差性弱视: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二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相并3.00D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以至于被动性和主动性抑制同时存在。弱视的深度不一定与屈光参差的度数有关,但与注视性质有关,旁中央注视者弱视程度较深,这类弱视的性质和斜视性弱视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临床上有时也不易区分弱视是原发于屈光参差,还是继发于斜视,此型如能早期发现,及时配戴眼镜,可以预防。

(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宝宝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6.00D以上,远视在5.00D以上,散光≥2.00D或兼有散光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并无双眼物像融合功能障碍,故不引起黄斑功能性抑制,如果及时配戴适当眼镜,视力可逐渐提高。

(4)失用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得光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

(5)先天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由于出生时黄斑出血,导致锥体细胞排列不规则,在婴儿出生后双眼形成以前发生,因而预后不好。有些虽然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查出明显的病变,一般认为属器质性病变,因现有检查方法不能发现,此型为恒定性弱视,治疗无效。

12.弱视的表现

(1)视力和屈光异常: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宝宝主诉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仍然1.0或1.2.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而感到视力下降。此外,可能在中心窝的视细胞或其后的传导系统有某些障碍,有极小的中心暗点,自觉有视力障碍,而在客观上查不出。

如果弱视眼无器质性改变,而其视力在0.01以上,0.2以下者,多伴有固视异常。弱视与远视程度有密切关系。

斜视性弱视的重度弱视光斜视比外斜视多见,而且内斜视比外斜视发病要早。

(2)分读困难:或称拥挤现象。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

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即对视力表上的单开字体(如E字)分辨力比对成行的字要强。

分读困难的原因有多种说法:认为长期持续地存在着斜视致使锥体细胞群发生局限的轴向变化。看视标呈现向一侧歪扭变形而与其方向的视标相重。

(3)弱视只发生在幼儿:双眼弱视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可导致弱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

(4)弱视只发生在单眼视病人:若交替使用两眼者不会发生弱视。

(5)固视异常:弱视较深者由于黄斑固视能力差,而常以黄斑旁的网膜代替黄斑作固视。偏心固视是指中心窝外固视,其形成的学说很多,但其表现有中心凹旁固视、周边固视、黄斑旁固视、游走性固视。

13.弱视的分类与预后

医学上把弱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先天性弱视。这类弱视的机制尚未弄清,目前国内外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措施;另一种是功能性弱视。此类弱视为出生后眼部病变引起。根据眼部病变原因,分为失用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斜视性弱视4种。这4种弱视的治疗过程一般较为缓慢,疗程短则1~2年,长则7~8年。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部分宝宝的视力是可恢复正常的。

对于幼儿的弱视,治疗越早效果会越好。最好在3~4岁前开始治疗,一般7岁以后效果就不好了。治疗方法可根据弱视性质、弱视程度、宝宝年龄、弱视类型及屈光状态加以选择。一般来说,目前治疗弱视的方法主要有遮盖法、后像疗法、红滤光镜治疗及光栅疗法等。因此,家长在指导宝宝治疗时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14.宝宝弱视的治疗方法

弱视的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原则,坚持戴矫正眼镜的同时,常规遮盖健眼,并配合家庭训练的精细作业练习来治疗弱视眼。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1)传统遮盖疗法:分完全遮盖法和交替遮盖法两种。这是治疗弱视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要根据双眼的视力情况由专科医生定出适当比例,严格遮盖健眼,强迫弱视眼注视,盖得越彻底,弱视眼视力提高得越快。

因为健眼的光亮是弱视眼视力提高的障碍,所以务必在每天清晨起床后即盖上眼罩,直到晚上就寝,上学及其他活动都不要随便脱眼罩。

完全遮盖法即将健康眼(视力正常眼)完全遮盖,越彻底越好;交替遮盖法适用于弱视眼视力接近正常,或弱视双眼视力相近或不等时,在常规遮盖法中应注意防止出现遮盖性弱视,以及复视、斜视、调节麻痹等问题,应定期复诊、检查双眼的屈光状态。

(2)压抑疗法:利用过矫或欠矫镜片,以及每日滴用阿托品滴眼液压抑优势眼(压抑即是用一定镜片置于一只眼前或滴用阿托品滴眼液以压低其对某一距离的视力,使其由清晰变为模糊不清),同时弱视眼戴矫正眼镜看远,或戴过矫眼镜以利于看近,即使一眼用黄斑注视远离距离,另一眼用黄斑注视近距离,从而促进弱视眼黄斑中心凹的功能,提高弱视眼的视力。

本法适用于中度弱视,年龄稍大,又不愿做遮盖治疗的宝宝。

其优点为:外观好;对双眼的破坏性最小;不诱导潜在性眼震颤;不易产生遮盖性弱视;在治疗过程中可随时改变或利用各种不同的联合疗法。

15.弱视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1)无效:包括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一行者。

(2)进步:视力增进2行及2行以上者。

(3)基本痊愈:视力恢复到≥0.9者。

(4)痊愈:经过3年随访,视力保持正常者。

注:若有条件,可同时接受其他视功能训练,以求恢复双眼单视。

弱视的宝宝如不及早地发现和治疗,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宝宝视功能。不仅如此,弱视的最大危害是无法形成立体觉。弱视的宝宝长大后必然学习不好立体几何,也不能选择如建筑、工程设计、医学、机械、美工等专业。由于大脑只能得到单侧健眼输入的视觉信号,大脑无法形成立体像,将导致患者没有立体觉想象能力。正如聋哑人,他们的发音器官舌、声带都正常,但无法发音,是由于因聋致哑,他们的听力障碍造成无法模仿发音,最终丧失发音能力。此外,弱视还可引起斜视,影响美观和身心健康。弱视宝宝常有自卑和自闭心理。

16.什么是斜视

斜视是指患者双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一只眼注视目标,另一只眼便会偏离目标,两只眼的位置不能对称。斜视多发病于幼儿时期,发病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共同性斜视是由于脑的高级神经反射活动和眼的调节、融合功能异常所致。按倾斜的方向又可分为内斜、外斜和垂直旋转性斜视。共同性斜视是具有遗传性的眼病。麻痹性斜视是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或肌肉本身的疾病,导致眼外肌瘫痪。眼球运动障碍而发生的眼位偏斜,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后天性患者多由外伤、炎症、肿瘤、血液循环障碍等病变引起。

斜视虽然不像其他疾病一样对身体有明显影响,但其危害却是不可忽视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五官之首,是最引人注意的器官,斜视不仅破坏人体形象,对宝宝心灵造成负面影响,使之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直接影响性格和心理的正常发育,而且还会对成年后的学习、择业造成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斜视宝宝看东西只用一只眼注视,斜视眼通常处于失用状态,长期下去,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失用眼的视力下降或发育停顿,从而导致弱视。而且麻痹性斜视的病人常因视物成双而采取歪头、侧脸等方式来消除复视,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宝宝自身骨骼的发育,不少宝宝由于没有及时矫正头位而继发了脊柱弯曲。

由于斜视的危害有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宝宝的斜视一开始并不会太大地影响生活学习,以致许多宝宝家长认为,患了斜视就是外观难看一些,长大后做个美容手术,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对此眼科专家警告说:“这种观点非常有害,斜视的治疗除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外,更重要的是功能性的治疗,包括弱视治疗和建立双眼正常视功能的恢复等重要内容。”幼儿时期,视觉系统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具有可塑性,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治疗效果也就越好,发育期终止后再治就很难恢复斜视眼的正常功能,而只能单纯做矫正手术获得外观上的改善了。治疗斜视对时间的要求很严,一般在6岁以内治愈率可高达80%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治疗效果会明显降低,很多宝宝都是因为延误了治疗而遗憾终身。

斜视症状明显,容易发现,只要及早治疗,拥有一双明亮美丽的眼睛其实也很容易。

17.宝宝为什么容易发生斜视

斜视主要发生在幼儿时期。据统计,每100个宝宝中就有5个宝宝患斜视,我国3亿名宝宝中约有1500万名宝宝是斜视患者,即使成年人斜视也多半是在幼儿期患的病。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视功能发育不健全:宝宝,尤其是婴幼儿,大脑视觉中枢的发育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和控制眼外肌的收缩和舒张,所以他们的双眼单视功能不健全也不稳定。任何外界因素的刺激,如发热、惊吓、外伤等,都有可能使不稳定的双眼单视力功能减弱或丧失,诱发了斜视。斜视的发生又阻碍了双眼单视功能的发育,从而促使了斜视的发展,使斜视越来越严重。5岁以前的宝宝视觉器官和视觉功能都没有发育完善,是斜视的高发病期。

(2)先天因素和产伤:先天性眼外肌发育不正常;支配眼外肌运动的神经先天性麻痹;母亲难产引起眼外肌和眼外肌神经损伤,都可出现眼球位置的偏斜。

(3)宝宝眼球特点:宝宝的眼球短小,都存在生理性远视的现象。由于宝宝2岁以后,看近物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且宝宝眼的调节能力很强,眼外肌收缩力很好,如果从小就有看东西太近的习惯,使两眼经常保持高度的调节,同时必然伴随过多的双眼球向内转,这最容易引起内斜视。

18.治疗斜视的措施

斜视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恢复双眼单视的功能,如果视功能治愈无希望,可从单纯美容角度做整形手术改善眼部外观。常用的斜视治疗措施有以下几种:

(1)非手术治疗

①矫正屈光不正。对于因近视、远视及散光等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应散瞳验光,配镜矫正视力。不少因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者戴镜一段时间后,斜视程度明显降低,这时家长多鼓励宝宝坚持戴镜,一般坚持半年左右就可以看到斜视改善的效果。戴镜后每隔1年验光1次,及时调整眼镜的度数。

②治疗弱视。可通过一系列的弱视治疗(如常规遮盖疗法等),提高因斜视而造成的弱视眼的视力,以使两眼交替注视,从而恢复双眼单视的功能。

(2)手术治疗:经上述非手术治疗1~2年仍有斜视的宝宝,则在戴眼镜的基础上,进行眼外科手术矫正眼位,以防止弱视的发生及发展,避免头面部和脊柱的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