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新编妊娠分娩育儿一本通
27107300000043

第43章 新生儿成长发育与保健(1)

新生儿的发育特点

新生儿的特点

从新生儿出生到出生后的第28天,称为新生儿期。凡是胎龄满37周至42周、出生时体重超过2500克、身长超过45厘米的新生儿,为足月新生儿。如果胎龄已足,但体重不足2500克的,只能称为未成熟儿。平时说的新生儿一般是指正常足月产的婴儿。

正常新生儿的体重在2500~4000克之间,身长在45~52厘米之间,头围为34厘米,胸围约32厘米,坐高(颅顶一臀)约33厘米,呼吸每分钟40~60次,心率每分钟140次左右。

孩子在这一时期脱离母体来到一个完全崭新而陌生的世界,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这一阶段的新生儿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因此这一时期的护理就显得特别重要。

正常新生宝宝具有维持生存的基本神经反射,如“觅食反射”——当用手指轻轻触碰其口唇周围时,婴儿立即把头转向触碰一侧,并张口寻找;又如“吮吸反射”——将手指放入婴儿口中就会引起吮吸的动作;再如“抓援反射”——当手指放入婴儿掌心时,婴儿立即抓住不放。正常新生宝宝出生后就对光亮和声响有所反应,当强光照射时宝宝会立即闭上眼睛,当周围突然发出较大响声时婴儿会出现惊跳现象,这些反应说明婴儿的视觉和听力是正常的。

使用上述简单易学的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妈妈判断宝宝有无先天缺陷或异常,了解宝宝出生后的健康状况。

新生儿的体温

新生儿刚出生时,由于环境的变化,体温很快下降,12~24小时内经体温调节逐渐上升到36℃以上。可是,因为发育未完善,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大,容易散热,所以体温常波动不稳,有时体温可能达到37℃以上,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超过37.5℃。

妈妈要注意宝宝体温的变化。刚出生的宝宝居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2℃~24℃,室温过低可影响宝宝代谢和血液循环;若过高可引起发热。

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受环境影响体温会出现过冷过热现象。不注意护理,容易出问题。一般可以摸宝宝的面额、手心等部位,以温热无汗为合适。如果宝宝四肢发凉,皮肤出现紫花纹,要立即加热水袋保暖(水温应在50℃左右),还要检查室内温度、宝宝的衣被等每个环节。

新生儿一日尿量

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应排第一次小便。新生儿通常第一天的尿量很少,约10~30毫升。随着哺乳摄入水分,孩子的尿量逐渐增多,每天可达10次以上,日总量可达100~300毫升,满月前后可达250~450毫升。

由于新生儿出生时肾单位数量已与成人相同,但发育尚不成熟,过滤能力不足,肾脏浓缩能力差,故尿色清亮、淡黄。

孩子尿的次数多,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孩子尿多,就减少给水量。尤其是夏季,如果喂水少,室温又高,孩子会出现脱水热。

新生儿的大便

通常新生儿会在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便,这称为胎便,胎便呈墨绿色黏稠糊状,这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吞入羊水中的胎毛、胎脂、肠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出生后三四天胎便即可排尽。吃奶后,大便逐渐转成黄色。

如果新生儿出生后超过24小时仍无胎便排出,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性肛门闭锁症或先天性巨结肠症。

一般情况下,喂牛奶的婴儿大便呈淡黄色或土灰色,质较干不匀,常常有便秘现象。而母乳喂养儿的粪便呈金黄色,黏度均匀如膏状,次数多少不一,每天1~4次或5~6次,甚至更多些。

但是,也有一些婴儿经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一次,可粪便并不干结,脸涨得红红的,好似排便困难,这也是母乳喂养婴儿常有的情况,俗称“攒肚”。

新生儿的睡眠

人一生中睡眠时间最多的时期就是新生儿期,每天有18~22小时处于睡眠状态中,只是在饥饿、尿布浸湿、寒冷或者有其他干扰时才醒来。但也有少部分“短睡型婴儿”,出生后即表现为不喜欢睡觉,或者说睡眠时间没有一般婴儿多。

新生儿的睡眠周期约为45分钟。随着婴儿的成长,睡眠周期会逐渐延长,成人为90~120分钟。睡眠周期包括浅睡和深睡,在新生儿期浅睡占1/2,以后浅睡逐渐减少,到成年只占总睡眠的1/5~1/4。

新生儿在深睡时很少活动,平静、眼球不转动、呼吸均匀;而浅睡时有吸吮动作,面部表情很多,时而微笑,时而撅嘴,时而又像是在做鬼脸,眼睛虽然闭合,但眼球在眼睑下转动,四肢有时有做舞蹈一样的动作,有时伸伸懒腰或突然活动一下。

父母要了解孩子在浅睡时的多种表现,不要把这些表现当做婴儿不适,用过多的喂养或护理去打扰他们。

只要孩子睡眠有规律,睡醒后精力充沛、情绪愉快、食欲良好,其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等在正常的范围内增长,就说明宝宝的睡眠是正常的。

第一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刚出生的新生儿皮肤粉红、细嫩,头发湿润地贴在头皮上,四肢较短,取外展和屈曲的姿势,小手握得很紧,哭声响亮。新生儿头部比较大,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压迫而有些变形。头顶囟门呈菱形,可以看到皮下软组织明显的跳动,这是头骨尚未完全封闭形成的,要防止被碰撞。

宝宝的小脸看上去有些肿,眼皮较厚,鼻梁较扁,每个宝宝都有些相像。

新生儿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适应外界这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与宫内环境相比,外面的世界陌生、寒冷,光线明亮,声音嘈杂,而且四周一下子变得那么开阔。

宝宝出生后第一周,母亲可能还没有真正下奶,这很正常,耐心地坚持下去,很快乳汁就会多起来。新妈妈往往对自己的宝宝是否吃饱了没有把握,特别是当宝宝总是哭闹或者刚喂完奶不久就又要吃的时候,妈妈就会感到很困惑。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基本上仍是吃饱就睡,睡醒就吃,吃奶及大小便次数多且无规律。

第二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宝宝出生后第二周,他就已经在努力地适应外部环境。对他而言,外面的世界与妈妈的子宫相比,又喧闹又明亮,有些不习惯。但是你会发现宝宝每天都在进步,他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

宝宝出生后一周内体重有一个生理性下降,一般下降量不超过400克。在第7天到第10天左右可逐渐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也有晚至第三周才恢复到出生体重的,但并不影响以后的发育。

同时你会发现宝宝的四肢运动是不自主的、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比如受到较大声音的惊吓时,四肢会下意识地向胸前抱拢,这就是新生儿特有的拥抱反射。

到第一个月的月末,你将会发现随着宝宝肌肉控制能力的发展,他的动作逐渐变成有意识的。从出生到第56天,宝宝还具有一种神奇的本领——行走反射,从宝宝出生第八天开始,可以利用这一先天能力加以训练,不仅能使宝宝提前学会走路,还能促进大脑发育成熟和智力发展。

有的宝宝呼吸时会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这是因为宝宝盖的毯子、衣物上脱落的棉绒和灰尘阻塞了宝宝的鼻腔和上呼吸道,不用担心,宝宝不是感冒,这个时候的宝宝患伤风感冒的可能性还不大,宝宝只是在努力地呼吸。

第三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出生三周的宝宝已建立起了各种条件反射。当你用手指轻触他的掌心时,他就会紧紧地握住你的手指不松手;当妈妈把他抱在胸前,准备喂奶时,或是宝宝因饥饿而啼哭时,他都会把头左右摇摆,张开小嘴,拱来拱去地找妈妈的乳头,他已经可以很熟练地掌握吸乳的本领,小嘴一下一下吸吮得十分有力;当你把手慢慢凑近宝宝眼前,到一定距离时,宝宝就会不由自主地眨动眼睛。

宝宝现在已经能够和你对视,但不能持续较长时间。当宝宝注视你的时候,你也应该很专注地看着他,给他一个充满爱意的笑脸,向他点点头,轻轻地呼唤宝宝的名字,这些都会让宝宝感到快乐。

宝宝现在还不会有意识地去触摸物体,但是他喜欢你给他做按摩操,喜欢妈妈温柔的触摸、亲切的声音、和蔼的笑脸。这时宝宝的身体还很柔软,抱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托住颈部、腰部和臀部。

这时的宝宝已经初步表现出不同的性格,有的好哭、好动,不易照料,把父母累得精疲力竭;有的文静乖巧,较少哭闹,特别省心省事。这是由宝宝不同的神经类型的气质类型所决定的,你只能去适应宝宝,而不太可能轻易改变他,这需要父母的耐心。

如果宝宝经常不明原因地啼哭和烦躁不安,怎么哄也不管用,严重的会产生阵发性的剧哭,每次持续数分钟后才能安静下来,那么宝宝有可能是患了肠绞痛。一般来说,大约有20%的宝宝在出生后2~4周的时候,会出现肠绞痛的症状,发作的时候,宝宝不仅会长时间地啼哭,而且看上去很难受。

如果你的宝宝有这种现象,你恐怕就要很辛苦,因为这种腹痛是功能性的,经常会发作,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等宝宝长大些自然会好。

第四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到第四周时,宝宝就已经满月了,与前几周相比,宝宝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看起来更加招人喜爱。

这个时期宝宝的颈部力量已有所加强,可以趴在床上或大人的胸前,以腹部为支撑,把头稍稍抬起一会儿,而且还能左右转动他的小脑袋。如果你把宝宝抱起来或让宝宝靠坐在你的身上,宝宝的头已可以直立片刻,但时间不要长,以免宝宝疲劳。宝宝胳膊和腿的动作也协调了一些,说明他控制肌肉的能力有所增强。

现在宝宝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睡眠、吃奶和排便习惯。有的宝宝夜里已能睡4~6小时的长觉,但宝宝之间的差异很大,有的宝宝夜里还需要妈妈喂2~3次奶,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奶间隔时间短,因为母乳比较好消化,所以,吃母乳的宝宝大便次数也比吃牛奶的宝宝多,妈妈需要给予更多的照料。

这时的宝宝已能辨别妈妈的声音和气味,即使妈妈不在眼前,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宝宝就会表现出兴奋的样子。

如果宝宝正因寂寞无聊而啼哭,听到妈妈的声音,宝宝会很快安静下来。如果你给宝宝进行过胎教,现在试试看给他播放胎儿时期常听的音乐或故事,宝宝很可能会有明显的反应。

现在宝宝已能判断声音的来源,听到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宝宝的头就会转向这个方向,但声音的距离不能太远,应在50厘米以内。宝宝的眼睛现在已能看清近距离的人和物,目光也会跟随眼前的物体水平移动,特别喜欢看线条较粗、图案简单、颜色鲜明的图画,尤其是人脸的图案。

满月的宝宝,男孩体重平均有4.3千克(2.9~5.6千克),平均身长54.6厘米(49.7~59.5厘米),平均头围37.8厘米(35.4~40.2厘米),平均胸围37.3厘米(33.7~40.9厘米)。

女孩平均体重也有4.0千克(2.8~5.1千克),平均身长为53.6厘米(49.0~58.1厘米),平均头围37.1厘米(34.7~39.5厘米),平均胸围36.5厘米(32.9~40.1厘米)。

新生儿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

母乳喂养不光具有方便、省力、经济实惠的优点,而且母乳还是宝宝必需和理想的食品。

母乳中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而且营养比例最适合婴儿消化吸收,由于其所含蛋白质组成成分合理,其成分及比例还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和需要呈相应改变,即与婴儿的成长同步变化,以适应婴儿不同时期的需要,因此是其他代乳品所不及的。

牛奶中酪蛋白的as成分在胃中容易形成凝乳,难以消化,母乳中只含微量as成分,所以母乳比牛奶更容易消化。

牛奶中β一乳球蛋白含量较多,β一乳球蛋白容易引起过敏反应,而母乳中则没有这种成分。

乳铁蛋白在母乳中的含量比牛奶高,乳铁蛋白可结合铁,对肠道内的某些细菌有抑制作用,可以预防某些疾病。

母乳中的溶酶菌有抗菌作用,母乳的抗菌力比牛奶高3000倍,这是其他任何食品不能比拟的。母乳中丰富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A,能保证宝宝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婴儿不易发生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系统的感染,并可降低腹泻和肺炎的发病率。所以,母乳喂养的孩子在4~6个月之前很少得病,这种免疫作用是母乳所特有的。虽然牛奶中的IgG比母乳多,但有时可引起婴儿肠绞痛。

母乳中的牛磺酸对婴儿脑的发育有促进作用,其含量是牛奶中的80倍。

母乳中所含的无机盐、钙和磷仅是牛奶含量的1/6~1/4,大大减轻了宝宝肾脏的负担,对肾脏发育尚不完全的宝宝是很有利的。

因此,年轻的母亲都应该回归自然,用母乳来喂养自己的宝宝。

母乳喂养对妈妈也有如下一些好处:提高代谢机能,增加铁的贮存;可减少经济支出,节约购买代乳品、孩子医疗费的开支,而且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保持着乳汁的适当温度;可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有助于排净恶露;可消耗其在妊娠期储存的脂肪,使孕期增加的体重减轻;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概率;可免除人工喂养的劳累,使产妇获得较多的休息,有利于体力和健康的恢复;哺乳期对婴儿的爱抚,可增加母子间的感情。

利用好初乳

初乳是指母亲产后3~7天内分泌的乳汁,这种乳汁浓稠而呈淡黄色。此后的乳汁称为成熟乳。

初乳的量很少,但与成熟乳汁相比,初乳含脂肪较少,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大部分是球蛋白。初乳的黄色是由白血球及乳腺细胞中产生的一种叫做腺脆初乳球的细胞所致。这种细胞比其他脂肪的粗度大,含核,核的颜色为黄色。初乳与成熟乳之间的最大差别是初乳中所含免疫物质的量高。

新生儿通过吃初乳可得到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细胞,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其中的免疫球蛋白A,宝宝吃后可以黏附在胃肠道的黏膜上,抵抗和杀死各种细菌,从而防止宝宝发生消化道、呼吸道的感染性疾病。此外,初乳中的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可吞噬有害细菌,具有杀菌和免疫作用。

初乳中含脂肪量较低,正好与刚出生的小儿胃肠道对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特点相适应。早产儿妈妈的初乳中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含量更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宝宝的营养需求,而且更利于早产宝宝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宝宝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初乳是预防新生儿患病的重要食物,初乳的量虽少,但营养价值很高,易消化吸收,所以一定要让新生儿食用。

宝宝一降生就会哭,这是正常现象。可是,有的妈妈总是担心宝宝是因奶水太少饿的,从而采取一些错误做法,如加糖水、牛奶,最后导致母乳喂养失败。宝宝是伴随着水、葡萄糖、脂肪的储存而诞生的,最初几天,少量的初乳完全能满足要求。以后只要坚持喂养,让宝宝频繁地吸吮,奶量就会越来越多。

产后哺乳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