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27100900000021

第21章 名家风范(7)

葛洪为修仙提出了四个步骤:一要诚心,并能得到名师指点;二要善于内养形神,守一存真;三要外服金丹灵药;四要修养德行,积善立功。他认为只要能做到这四点,修仙之路便可成功。

葛洪的神仙学说具有明确的理论体系,确立了道教的神仙理论,为世俗世界的人们提供了具体的修仙之法,架起了一座从世俗通向仙界的桥梁,也为人们修道炼丹提供了合理的依据。他的神仙学说不仅强调道术和法术,更强调修仙者的道德品质以及人格修养,与儒家思想的成圣之路有异曲同工之处。

韩愈怎样提出儒学“道统”

韩愈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时也是唐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隋唐期间,儒学极其衰微,从皇帝朝廷到民间百姓都沉迷佛学和道教。中唐安史之乱以后,韩愈看到社会发展的弊端,儒家思想的缺失造成贪欲恣肆,忠孝节义荡然无存。于是韩愈首先提出“道统”,以光复儒学为己任,他大肆批判佛学,要求重新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韩愈认为,儒家自古就有一套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其具体内容就是儒家宣扬的“仁、义、道、德”。“仁”意味着君王对百姓的博爱,“义”代表着人的行动准则,“道”是人的行动遵循天道,“德”是人的内在注重精神修养。古代君王正是以此教导天下,这个“道”由尧传给舜,接下来传给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然而传到孟子以后,儒学“不得其传矣”。

这样一个传授顺序,即是韩愈认定的“道统”,他自认为孟子是以后的儒学道统传承人,他的文学创作也都体现出“文以载道”的儒家思想。

韩愈的文章也因此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道统思想在宋明理学中获得崇高的赞誉,被尊称为儒家圣人。

尽管韩愈提出“道统”是为了反佛,但“道统”发展到宋明时期成为儒学教育的主流,并为儒学思想注入了新的内容。从此以后,儒学教育在涉及行为道德时,都用“道统”作为立论的依据,由此出现了众多的“道学先生”。

张载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张载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和理学家,也是关学的创始人,是宋代理学奠基人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对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的着作被明清两代视为哲学代表作之一,被选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张载认为,宇宙的本原是一种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其中充满浮沉、升降、动静等矛盾的对立运动,因气聚而生万物,因气散则万物化为太虚。张载认识到宇宙万物的矛盾,他把矛盾变化概括为“两与一”的关系,认为“有两则有一”,“若一则有两”,两与一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因此,他提倡“民胞物与”的思想,认为天地是万物人类的父母,天、地、人三者处于宇宙之中,都是“气”聚而成的事物,天地之性就是人的本性,万物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在认识论方面,张载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别,前者是由感觉经验得来的知识,后者是由修养而达到的精神境界,进入这种境界的人就能感悟到天下之物的规律和法则。

程朱理学的奠基者二程是哪两位

二程指宋代理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程颢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又称伊川先生,世称“二程”,两人着作有《二程集》。

二程之所以成为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因为他们以“理”作为宇宙本体,世间万物由“理”萌发气化而来,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理即是心”,所有的客观事物都是“心”的观照结果,先有心,然后才产生各种物形。他们提出只有认识到天地间充满了“仁爱”,才可消除人物之间的界限,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在人性论上,二程认为人性是理和气结合而形成的。从理的方面来说,人性中具有“天命之性”,每个人都有善的本质,天生就和圣人一样。从气的方面来说,则自然之气有清浊厚薄,因而人也有贤愚、善恶之分,这就是所谓的“气质之性”,人的天赋受到“气”的清浊影响。

尽管每个人天赋不同,但只要“笃志好学”,愚昧也是可以变成智慧的。在认识心理方面,二程承袭张载的“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认为“见闻之知”是通过实践和经历获得知识,而“德性之知”是一种高深的精神思考,是人对知识的反思和揣摩,只要“知性”便可“知天”。

二程在理学的方方面面提出明确的观点和理论,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学体系,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为根基,融合道家思想的“天道”说,确定以“理”作为人们行为和万物运转的唯一法则。这些理论经过南宋朱熹的深入拓展,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宋明理学。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和程颐的理学思想,并做了进一步探究,终于成为了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所谓的“天地之性”是理的表现,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而“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相合,有善、不善,两者统一在人的身上,缺一则不能成为人。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之间互相联系,产生了“道心”和“人心”的理论。

“道心”出于天理或正义,本来便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而“人心”出于形气的私利,是指人饥食渴饮之类的欲念。“道心”与“人心”之间的关系既矛盾又统一,因为“人心”须听命于“道心”,而“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表现,“道心”与“人心”之间是主从关系。

朱熹正是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和人欲的问题。他认为人心有私欲,所以给社会带来了危险,而道心是天理,所以对社会进步有益处,因此朱熹提出了“灭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

在具体解释“气”的问题上,朱熹主张天理依气而生出万物,气由一分生出二,极为阴阳。动的是阳,静的是阴,由此又分做金、木、水、火、土五气,各自组合产生万物,从而出现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

朱熹又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知行关系的理论问题。朱熹既肯定人天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获得知识,他强调穷理必须先格物,格物而后才能穷其理。因而认为知先行后,从社会效果上看,行比知更重要。

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

王阳明,名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也是“心学”流派的创始人。他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先验范畴的“理”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也称阳明心学。

王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的。在这一结构中,王阳明以心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构成了王学的基石,并且无所不包,物、事、理、义、善、学等都在“吾心”之内,因而是“心即理”,将宋代理学的范畴引入了心学。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每个人天生俱有的,是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需要思考就能获得,不需要学习就能拥有的本能,达成这种“知”便是成圣的内在可能和必由之路。

同时,王阳明又强调“良知”是外在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正所谓天理在人心,因为人心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这个与天地共存的“良知”,使自我与万物之间一气流通,融为一体,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无形地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圣人境界。

因此,王阳明的“心学”特别强调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肯定了人格精神和人格力量,将成圣之学通俗化、大众化,使每个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致良知”的方式达到圣人境界。王阳明所谓的“人人皆圣贤”即是这样的道理。

由于王阳明的哲学理论吸收了宋代理学的精髓,因此心学被看作是理学在明代的发展分支。同时王阳明也引入佛教禅宗的智慧,在创立心学的同时将儒道释三教思想进行整合,也被称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