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版益寿保健全书(健康生活一点通系列)
27091600000028

第28章 美体与休闲(4)

对于老年人而言,养花更是一种愉快的劳动,比如移盆、换盆、松土、施肥、浇水、剪枝等都能舒展四肢,活动关节,使身体得到锻炼。尤其是自己亲手栽培的花木,差不多每天都要去照看,看花蕾孕育、绽蕾而出、花朵盛开,既有期待的喜悦,又有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而获得报酬的欢乐。

因此,老年人在离退休之后,不妨多栽培花卉,既有益于健身,又可怡情养性,增添生活乐趣。

养花的学问

养花要有科学的技术知识,比如花的构造、色彩、香味等涉及植物学、化学等学科知识。花卉的光照、温度、空气、土壤、水分、营养元素又涉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等。

每个老年人都希望自己亲手种养的花卉能常开常香,但不掌握科学知识,是很难达到这一目的的,下面提供一些养花的方法。

1.光照、温度、水。

每种花都有自身的习性,应根据花本身的特点,创造条件,给以适当的光照、温度和湿度。

2.花的种类的选择。

要切实了解花本身的特性,不要盲目养花。例如有些花草分泌的香精油会使某些人头痛,或使患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发病。还有些花如天竺葵、金盏花、报春花等不可用手去摸,以免患过敏性支气管炎或湿疹。尤其有对花粉过敏的人,室内不宜放花。

3.忌放过多花草。

由于绿色植物在夜间会和人争氧气,室内所养花草不宜多,老人可选择几种对身体有益的花卉进行培植。

如果是初养花的老年人,必要时可买花草种植方面的书学习参考。

养鱼增添生活情趣

老年人闲来无事时,不妨养几条小鱼,感受心气恬静,体味自我的人生乐趣。

养鱼可消除老年人的疲劳感,能赏心悦目、神怡气爽,生活中的烦恼也会随之消失。观察鱼的吃食、鱼的游动以及鱼每一天的变化,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养鱼可活动老人的筋骨。喂食、换水这种轻微的体力劳动,天长日久,其健身功效不亚于气功、太极,既可舒展筋骨,又可轻松大脑。

养鱼能使老人产生平和的心境。养鱼观赏,宁静平和,颇有此身融入大自然,其乐融融之感。

此外,为了更好地喂养金鱼,老年人会不断地增长自己的生物知识,从而培养了自己爱自然、爱生物的情操和热爱生灵的博大胸怀。加之养鱼的环境优雅整洁,更增添了生活乐趣,陶冶了审美情趣。

养宠物须谨慎

老年人养宠物是为了找个伴儿,找点乐儿。养宠物一方面能为老人解闷;另一方面宠物对主人的依恋,能让人时刻感到被关注和被需要。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饲养宠物,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宠物的种类有很多,性格也各有不同,有顽皮、活泼,喜欢大运动量的,也有沉静、高雅,不需要太多运动的。在准备饲养宠物之前,不妨看看有关种类和习性介绍的书籍和其他相关知识,最好选择性情温和,且喜欢安静的宠物,这样老年人饲养起来会比较容易,尤其是体质较弱的老人。

宜选择小型宠物。小型宠物体重较轻,食量较小,容易携带和管理,比较适合老年人,现在老年人养的最多的宠物是狗和猫。

出外遛宠物时,最好选择安静的场所。因为一些宠物在喧闹的环境中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产生过度兴奋甚至狂奔的行为,可能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

另外,对宠物需要做好护理和防疫工作,以免生病,从而危害老年人的健康。

垂钓的乐趣

垂钓的乐趣不在于能钓到多少条鱼,而在于垂钓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志趣,是一种健身养生的好方式。

钓鱼往往要远足水边,才能找到垂钓的好地方,不论是步行还是骑车前往,这本身就是一种身体锻炼。从垂钓姿势上说,老年人时而站立,时而坐蹲,时而走动,时而又振臂投竿,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静时可以存养元气、松弛肌肉、聚积精力;动时可以舒筋活血、按摩内脏。如此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自然使人体内脏、筋骨及肢体都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体质。

垂钓的环境多处于群山环抱、绿林深处或秀水清溪地,这种环境使人摆脱了城市的喧闹及空气污染,令人觉得悠然自得。

钓鱼要求全神贯注,凝神静气,安然自得地等着鱼儿上钩。所以,垂钓可以克服急躁轻浮的情绪,培养稳健机智的性格,养成稳重含蓄的人格。

垂钓能使老年人的神经得到松弛。钓鱼时应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眼、脑专注于浮标,形体虽静,而内气实动,这种动静结合使一小部分神经活动,而大部分脑神经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提高视觉和头脑灵敏性。

垂钓的注意事项

在享受垂钓乐趣的同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离水域太近。

风湿病患者,近水可使病情加重,身体不适。另外,如果发生一些意外情况,离水域远一些,可防止跌入水中。

2.垂钓时间不宜过长。

一方面,钓鱼的环境一般阳光比较充足,如果晒太阳时间较长,容易产生头晕。另一方面,水边湿气较重,掀起的凉风容易导致感冒等疾病。

3.离家不宜太远。

钓鱼的地点最好选在离家较近的地方,以免疲劳过度。

4.要调节好心情。

不要因为钓不到鱼而心情不快,重在享受垂钓过程的乐趣。

如果是冬季垂钓,要特别注意保暖。冬季的水域温度很低,易结冰。冰上的湿气、凉气袭身,使得老年人的血液循环差,机体抵抗力降低。要注意保暖,确保随时能够喝上热水。

另外,要经常换换姿势,手脚要经常活动。垂钓中感觉身体冷的时候,要起身做一下全身运动,保持血液循环畅通。

放飞风筝健身心

放风筝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良好运动,沐浴春风阳光,舒展筋骨,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吐故纳新,既可获得快乐,又可活动全身筋骨。

放风筝有利于促进血循环,强健筋骨。放风筝时要手牵引线,还要不时走动,有张有弛,使臂力和腿部的肌肉得到锻炼。全身得到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放风筝也能清眼明目。双眼凝视蓝天,远望风筝,可以调节视力,消除眼肌疲劳,从而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放风筝运动能延缓脑部细胞老化,防治老年痴呆。风筝在高空中受到气流影响,会上下翻飞不定,左右摇曳。为使风筝保持稳定,人脑必须反应灵敏,随时对空中的风筝与风力作出正确的判断。

另外,放风筝一般要到市郊或广场放飞,那里空气清新,负离子浓度高,氧气足,放风筝的人能大量吸收到新鲜氧气,使血中含氧量增高,负离子吸入多,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还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老年人放风筝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节放风筝时间的长短,运动前还应充分活动颈部。头颈不要长时间后仰,而应后仰与平视交替,以平视为主。不能保持同一个姿势时间太久,这样容易造成颈肩部肌肉紧张、疲劳。有椎动脉供血不足者,要尽量避免突然转头,防止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生脑血管意外。

登山有益健康

经常出外进行登山野营活动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从医学角度来说,它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延缓人体衰老等五个方面有直接的益处。

登山首先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登山活动是在大气压比平原低的情况下进行的,山间道路坎坷不平,穿行此间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人体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增强肢体灵活度,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

对于身体肥胖的人来说,登山是一种很好的减肥运动。这是因为,人们日常体内的糖代谢属于有氧代谢,登山活动尤其是登高山,由于空气稀薄,人体内大部分的糖代谢转为无氧代谢,加之登山野营活动的运动量较大,山中野餐往往难以满足体内热量需求,因此,它能大量消耗人体内聚集的脂肪组织,尤其是腰腹部的脂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