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姓氏
27088600000008

第8章 中国各大姓氏起源及主要人物(5)

宋姓是当代第22大姓,历史上是一个由商朝王族的后裔发展而来的姓氏,其远祖一般尊奉黄帝、成汤,始组则是西周初年宋国的建立者微子启。史称微子启是商朝国王帝乙的儿子,亦即商朝末帝纣王的庶兄。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他与比干、箕子多所匡正,被誉为商末“三仁”。他曾多次劝谏纣王改过自新,刻苦自励,并要警惕雄踞关中的西伯昌(即后来的周文王)的势力。但纣王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对他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并说:“我做天子是上天的旨意,天命在我,西伯昌又能把我怎样?”微子见他不可理喻,便称病不再上朝。不久,西伯昌的儿子姬发(周武王)果然起兵反商,攻下了商朝国都,诛杀了纣王,建立周朝。后来,为了争取商朝遗民的支持,至武王之子周成王时,封微子于商朝旧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因此,微子便成了宋国的开国君主。

微子的宋国共存在700多年,经历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还曾一度参与了大国之间的争霸,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至公元前286年,远在今山东半岛的齐国向西发展势力,灭亡宋国。亡国后的宋国王室成员为纪念故国,从此便以国名为姓氏,改姓宋。此后,宋姓人又向全国各地迁徙,形成了京兆、西河、广平、敦煌、河南、扶平等郡望。

宋姓的京兆郡望在东汉初年出了位名人宋弘。他在入仕以前曾娶妻生子,及入仕以后,汉光武帝见他人品出众,一心要把自己的姐姐湖阳公主嫁给他,劝他和原来的妻子离异。但是,他认为“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宁愿与自己的原配夫人白头到老,也不愿攀龙附凤。光武帝后来也理解了他的苦衷,并被他的人品所折服,提拔他担任了宰相之职。因此,他不仅在生前位极人臣,在去世后也因高尚人品和“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至理名言而名垂千古。

宋姓的广平郡望与唐玄宗宰相宋王景有关,宋王景任相时,曾因功被封为广平郡公,子孙世享封爵,此后便以广平为郡望。这支宋姓人在唐末还迁居福建莆田、侯官等地,以后发展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宋姓主要支派。

宋姓的其他一些郡望和支派也各有所出,限于篇幅,不多赘言。至于宋姓历代名人,除宋弘、宋王景外,又有战国时文学家宋玉、北宋史学家宋祁、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民国财政部长宋子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等人。

郑姓

郑姓的来源与先秦时期的郑国有关。郑国是由周朝王室分封而来的国家。史称周宣王时,封幼弟姬友于木或林(今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姬友亦即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入朝任司徒,见幽王无道,便向一位叫太史伯的人询问自保之计。太史伯说,在洛水以东、黄河、济水以南的虢、郐两国之间的一大片地土,交通便利,物产富饶,你可以先把家室和财产安置在那里,再寻找机会,控制这片地方。桓公依计而行,可惜还没有把一切安顿好,他就在“犬戎之难”中被杀害。此后,他的儿子郑武公继承了他的遗志,帮助周平王建立了东周,因功被赏赐了虢、郐之间的土地,建立了新的郑国。此后,他的子孙便在这一带发展繁衍,世袭郑公称号,直到公元前375年,才因郑国被韩国灭亡而丧国失爵。亡国后的郑国贵族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便相继改姓郑。

郑姓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这里在古代曾是荥阳郡的管辖范围,所以在郑姓人中,自古就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之说。直到今天,在河南中部仍有一个名为“荥阳”的县级市,但这一地名与古代的荥阳郡远不是一回事,其地理范围已经比古代小了许多,只是当年荥阳郡中的一小部分。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郑国灭亡时的最后一位国王是郑幽公,生公子鲁,鲁7世孙郑当时,汉代任大司农。当时6世孙郑稚,汉末自陈迁河南开封(今开封县南)。晋置荥阳郡,遂为荥阳开封人。此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

郑姓在先秦时就出了一位名为郑国的水利专家,此后便名贤相继,累世不绝。根据某些学者统计,郑姓历代名人仅入二十五史者就达443位之多,其中有东汉经学家郑玄、宋代史学家郑樵、明朝航海军郑和、清代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及书画家郑燮(板桥)、改革家郑观应、伪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当然是反面的名人)等人。其名人之多、名人名声之大,实在是应该使当今郑姓人引以为荣的。

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郑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23位。至于对郑姓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和探讨,近代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仅笔者就撰写了《中华姓氏通书·郑姓》、《百家姓书系·郑》两部书籍。

谢姓

谢姓是当代第24大姓,相传出自炎帝,是周宣王时封于谢邑(今河南南阳、唐河一带)的申伯的后代。史称申伯是周宣王的舅父,曾因率兵平定犭严狁之乱而被封于谢,他的子孙便在谢地发展。春秋时期谢国灭亡后又改姓谢氏,其历史相当悠久。

谢姓在先秦时期得姓以后,至东汉中叶,出了位着名人物,即巨鹿太守谢夷吾。据《后汉书》记载,谢夷吾祖籍会稽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早年出身县吏,后来历官寿张令、荆州刺史、巨鹿太守,还曾一度被人举荐为司空。他的贵显无疑为自己家族的知名奠定了基础,此后便累世贵显,贤才辈出。如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的谢夫人、史学家谢承、东晋尚书仆射谢奉、着作家谢沈等人都是他的后裔。从东汉以后,会稽谢氏更成为谢姓人中最着名的家族之一。

此外,至三国时,出身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的谢缵任曹魏典农中郎将,子孙中的谢鲲、谢安、谢尚、谢玄、谢灵运、谢月兆等人相继知名于东晋南朝,谢氏家族也成为与王氏家族齐名的地位最高的家族之一。人所熟知的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着名诗句,其中“谢”所指的就是谢缵的家族。

上述祖籍会稽、陈郡两支谢姓人,后来发展成为谢姓中的两大支派。东晋南朝时,陈郡谢氏又分出“东山”、“宝树”两支,也成了谢姓的两个重要分支。

谢姓人除主要出自申伯之后外,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有出自南北朝的少数民族直勒部者,有出自射姓、谢丘姓、商姓者,还有一些谢姓人至今仍是布依、瑶、侗、满、壮等少数民族。

谢姓人古今知名者较多,除以上所及者外,又有南宋重臣谢深甫、理宗皇后谢太后、爱国志士谢枋得、明文学家谢榛、三朝元老谢迁、清朝太傅谢升,以及东晋女才子谢道韫等人。

近年来,对谢姓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大陆、台湾等地都成立有专门的谢姓研究机构,出版有《世界谢氏通讯》等杂志。至于笔者在1993年出版的《华夏姓氏丛书·谢》,则是一本较系统地研究谢姓的专门着作。

韩姓

韩姓是当代第25大姓,其来源相传与黄帝有关。据《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书记载,黄帝裔孙姬发在灭商后建立周朝,史称周武王。武王封庶子某为韩侯,居于韩城(今山西河津东南)。

至公元前九世纪末,西周发生内乱,韩候的后裔辅佐宣王中兴,又被赏赐了梁山一带(今山西韩城西)的土地,建立韩国,成为西周的诸侯国之一。两周之际,韩国灭亡,贵族们流落他乡,为了标明自己曾是韩国贵族的身份,于是便以国名为姓氏。这样,在我国的姓氏大家庭中,便有了最早的一批韩姓人。

东周时期,天下分崩,列强争霸,原来属于韩国的土地开始归晋国所有。至公元前678年,晋国国王武公率戎御大夫韩万征讨翼国(今山西翼城东南),见韩万立功居多,班师后便封韩万于韩原(今山西韩城西),使韩姓人重新获得了一片立足之地。而韩万及其子孙在这里迅速得到了发展,二百余年后又与赵、魏两国一起瓜分了晋国,建立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直到公元前230年,韩国才被强秦灭掉,亡国后的韩国再次有人以韩为姓。

秦汉以后,韩姓人已迁徙到全国的许多地方,并在颍川(今河南许昌)、南阳(今属河南)等地发展成为望族,后来还以颍川、南阳为郡望。至于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汉朝名将韩信、韩安国、隋朝大将韩擒虎、唐代文学家韩愈、画家韩氵晃、南宋名臣韩侂胄、抗金名将韩世忠、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等人,都是在历史上产生过一定影响的韩姓名人。

唐姓

唐姓源于伊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名放勋,谥号尧,他做天子以前,曾被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执掌天下后,又立国为唐,史称陶唐氏或唐尧。他去世后,帝舜继位,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此后,这一侯国累世相传,经历了夏商两代,直到西周初年才被周公灭掉。从此,唐侯的裔孙中开始有人以唐为姓。

周公灭唐后,又把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封于唐,改封原唐侯的直系子孙于杜(今陕西西安东),这支唐姓人又被称为唐杜氏。而叔虞封唐后被称为唐叔虞,他的嫡长子后来又被移封于晋,只有庶出子孙继续留在唐地,这些留居于唐的叔虞子孙也姓唐。

上述帝尧之后和唐叔虞之后的唐姓人都因为“唐”地而得姓,逐渐发展成为唐姓的最大两个支派,后来还在晋阳、北海、鲁国等地形成望族。

唐姓还有一些影响较小的来源。春秋时,在今湖北随州西北部一带,有一个以“唐”为国名的姬姓诸侯国。后来,这一唐国被楚国灭亡,唐国遗民也有人以唐为姓。《后汉书·南蛮传》载,东汉时,南蛮白狼部落中有人姓唐。《三国志·郭淮传》载,东汉末年,陇西羌族人中有唐姓。由此可见,当今唐姓人除主要的支派以外,其他一些人的来源是相当复杂的。

唐姓如今已是人口数量在百家大姓中占第26位的中华大姓,其历代名人也不绝于书。如战国时,有楚国名将唐昧,辞赋家唐勒;汉代,武帝时有中郎将唐蒙;明朝,有画家唐寅(伯虎),又有文学家唐顺之;清代,有思想家唐甄,又有洋务派官员唐廷枢;近代,有自立军领导人唐才常,又有云南军界首领唐继尧;当代,有人大委员唐生智,又有史学家唐兰等。

冯姓

冯姓的来源十分复杂,源流难辨。其中的一支相传是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的后代。毕公高的裔孙毕万受封于魏,支孙食采于冯城(今属甘肃),其后以邑为氏。另一支出自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他曾因功被封于冯邑(今河南荥阳西),子孙以冯为姓。此后,冯邑亡入于晋,晋国把这里封给了魏长卿。长卿的子孙也因封邑的缘故,改姓冯。

冯姓还有一些先祖世系来源不明的支派。如以郡望划分,出自上党郡望的冯姓人在战国时韩国上党太守冯亭以上便不可考,尽管他的裔孙冯毋择、冯去疾、冯劫均等人都是秦国的将相,冯奉世在汉代被封为关内候。因此,《姓氏考略》在综合各冯姓源流情况时说:“冯氏出颍川者,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出上党者,左将军冯奉世之后;出长乐者,宜都侯冯参之后;出京兆者,燕王冯宏之后;出弘农者,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河间者,唐监察御史冯师古之后。”上述颍川、上党、长乐、京兆、弘农、河间等名称,都是指的冯姓郡望,各郡望的开基祖也都是汉代及其以后的人物,与其他各姓能够把远祖世系一直追溯到先秦或者更早完全不同。

在某些冯姓人中间,把出自毕公高之后的冯姓当作冯姓正宗。有些人还把始平、杜陵作为郡望,以证明自己的血统源流的确与其他冯姓人不一样。这些做法,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冯姓人的来源尽管有以上所述的不同,但并没有影响其作为当今中国第27个大姓的地位,也没有妨碍其姓族中的历代杰出人物知名于世。如东汉辞赋家冯衍、十六国北燕国君冯跋、北魏献帝冯皇后、五代宰相冯道、南唐词人冯迁巳、宋名臣冯京、元曲作家冯子振、明文学家冯梦龙、清末名将冯子材、北洋总理冯国璋、民国军事家冯玉祥等人,作为冯姓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所取得的成就或产生的影响一点也不比其他任何姓氏的人逊色。

于姓

于姓也作于阝姓,源于西周王族。史称周武王把第3子于阝叔封于于阝(今河南泌阳西北于阝台镇),以国为姓,称“于阝”

氏。后因“于阝”与“于”同音通用,也有人把“于阝”字的“阝”旁去掉,姓“于”。这支于姓人是当今于姓的最大支派,一向被认为是于姓正宗。此外,据某些于姓谱书记载,两晋十六国时,居住在东海郡(今山东郯城)的于姓人中有人随鲜卑拓跋部北迁,遵从鲜卑习俗,改姓万忸于氏。直到拓跋部的人再次南下建立北魏,这支已经改姓的于姓人也随大批鲜卑人南下,至北魏孝文帝时又随例恢复了原来的姓氏。

于姓人在唐代时还有一支出自复姓淳于氏。相传淳于姓人的远祖是炎帝,两周时被分封在淳于(今山东安丘),奉赐炎帝香火,此后便以地名为姓氏,姓淳于。唐代中叶,亦即公元806年,宪宗李纯继位,因淳于姓的“淳”字与宪宗名中的“纯”字同音,必须加以避讳,因此把“淳”字省却,单姓一个“于”字。这样,在于姓人中,又有了这样一些由复姓“淳于”

而来的人。

上述三支于姓人在发展中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名门望族。于阝叔的后代知名于东海郡,便以“东海”为郡望。鲜卑万忸于氏贵显于北魏的洛阳,这里古称河南郡河南县,便以“河南”为郡望。出自“淳于”的于姓人,则以原来姓氏的“河内”为郡望。

于姓的三支人都为于姓的发展作出过贡献。今天,于姓所以能拥有较多的人口和较为广泛的分布,以及在当代大姓中排名第28位,都是三支于姓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于姓中,西汉廷尉于定国、东汉名将于禁、北魏殿中尚书于洛拔、征北将军于劲、隋朝江南行军总管于仲文、唐朝工部尚书于颀、东海郡公于休烈、太子太师于志宁、元朝兵部侍郎于钦、明朝兵部尚书于谦、监察御史于敬、清朝直隶总督于成龙、江苏巡抚于准,以及当代人于眉、于方舟、于学忠、于光远等名人,都使其姓族充满光辉。

董姓

远古舜帝时代,有一位叫董父的人是驯养蛟龙的能手。他的远祖是帝颛顼,近祖是己姓的叔安。某年,有人向帝舜敬献了几条蛟龙,需要饲养训练,有人举荐他担任御龙官。在他的精心驯养下,这几条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很高兴,根据他的职业赐号为豢龙氏,董姓,并把今山东定陶一带的土地分封给他,此后,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而他也被董姓人尊为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