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哥白尼
27087100000028

第28章 作出天体运动假设

大量的观测和计算丰富了哥白尼的理论,也有力地证实了“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行”这个学说的正确性。

哥白尼决定开始进行一项重大而有意义的工作。

他把酝酿已久的天文学论文,先抽出其中的基本论点充分地表述出来,这也是哥白尼撰写的第一篇天文学论文。

大约在1515年前后,哥白尼曾以书信的形式,将这篇论文寄给了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熟悉的天文学家。

这篇论文开头的一句话是:

“尼古拉·哥白尼浅说自己提出的关于天体运动的假设。”

后人就把这篇论文的名字简称为《浅说》。

《浅说》的消息不胫而走,几乎传遍了整个欧洲。

哥白尼在这篇《浅说》中以概括的方式,分为几点扼要地阐述了他“日心说”的基本思想:

一、不存在一个所有天体及其轨道的中心点。

二、地球中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是重心和月球轨道的中心。

三、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着作为自己中心点的太阳而运转,因此太阳位于宇宙中心附近。

四、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比较而言,就如同地球半径同地球与太阳间距之比一样渺小。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

这就是说,地球绕太阳公转所造成的观察角度的变化,被称为视差位移,它同观察者与天穹、也就是观察者与各行星的距离相比,简直太小了,所以这个变化很难被发现。

五、在天空中看到的所有天体的运动,都是由地球自己的运动造成的。因为地球连同环绕它的自然要素一道,每24小时围绕对天空来说不变的两极连线旋转一周。

六、使人感到太阳在运动的一切现象,都不是太阳的运动产生的,而是由地球及其大气层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带着它的大气层,像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由此可见,地球同时进行几种运动。

七、人们看到的行星向前和向后的运动,都不是行星自身的运动,而是由地球自身运动使人产生的错觉。

地球运动的本身可以解释人们在天空中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天象。

接着,哥白尼又详尽描述了太阳和月球的视运动,然后描述的是土星、木星、火星以及金星和水星的视运动。

《浅说》是用这样两句话作为结尾的:

“这样,水星总共沿七个圆运转,金星沿五个圆运转,地球沿三个圆运转,月球围绕地球沿四个圆运转。而火星、木星和土星各沿五个圆运转。因此,总共有34个圆就足以说明整个宇宙的构造和行星所跳的全部舞蹈了。”

哥白尼在《浅说》中有力地抨击了托勒密的理论。

托勒密的理论认为,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体包括太阳,都是围绕着地球来运转的。

这一抨击同时也是对以托勒密地心说为基础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的抨击,使星占术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星占术是通过观察天体运动来预测未来的,曾被人们看成是一种“科学”的理论。

前面所述的第三点和第七点是哥白尼日心说的基本含义。

《浅说》中又提出,地球每昼夜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每年围绕太阳旋转一周。

这个崭新的理论无疑是惊人的。

然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哥白尼这一惊人发现竟然是借助相当简陋的仪器来实现的,它们主要是象限仪、三角仪和捕星器等。

象限仪不过是用木板做成的一个正方形,板上绘制了四分之一的圆弧,在圆心处钉上一条细棍,用于观测太阳的位置,主要是测量太阳正处在中天时的高度。

三角仪是用三根活动的尺子构成的,用于观测月球。

捕星器是由六个摆放在相应位置上的带有刻度的圆环构成的,它是哥白尼用来测量月球与行星的位置及角度的工具。

哥白尼把《浅说》认真地抄写了好几份,然后寄给自己的知心朋友和自己熟悉的天文学家。

他希望得到他们的呼应和支持。不管反应的结果是对还是错,哪怕有点声音也好啊!

但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在当时的理论观念下,他是注定要失望的。他得到的只是一片悄无声息的沉默。

原因很清楚,因为赞同哥白尼就意味着向教会的权威发起挑战。

在当时,宗教裁判所遍布欧洲,只有为数极少的几个国家没有这种实行思想专制的机构。

火刑柱令人触目惊心地矗立在许多广场上,使人历历在目地回想起那些所谓“异端者”在受刑时的可怕景象。

是的,当时的欧洲已经摆脱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曙光。

可是黎明前的黑暗仍然沉重地笼罩在欧洲大地上。

没有人敢违背以教会权威和以《圣经》论述为支柱的公开理论来承认哥白尼的成果。

所有人都保持完全的缄默。也可能有人在内心里承认哥白尼是有道理的,但嘴上却不敢多说什么。

在著名编年史家和历史学家、哥白尼的同事马切伊·米耶霍维塔所做的图书目录中,保存有这样一个条目:

“关于行星理论的笔记,该理论认为地球在运动,而太阳原地不动。”

毫无疑问,这里说的笔记就是《浅说》。可是在这里,他竟然连哥白尼的名字都不敢提,可见当时的思想禁锢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

每当想到这些,哥白尼就禁不住黯然神伤。

铁德曼看着这位忧伤的朋友,看着他细长的眼眸里流露出的目光。是那样的哀怨,那么的忧郁,似乎总是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阴云。

他轻轻地拍拍哥白尼的肩头,掷地有声地说:

“亲爱的朋友,振作起来!真理是太阳,乌云是遮不住的!”

“知道,我知道,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我是百折不挠的。”

《浅说》作为哥白尼的早期作品,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浅说》中的新理论都是用假设的方式提出的,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

其中所设想的天体运行的模型所用的数据都是取自前人的著作,主要是阿拉伯国王阿方索十世的。这位国王曾经组织了一批天文学家于1252年编成了《阿方索表》。所以说这并不是哥白尼自己观察的结果。

哥白尼这位严谨的、有远大抱负的天文学家当然也认识到了这些缺陷。他决心用长期艰苦的努力来编撰一部更为完整、更加成熟的论著。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浅说》在欧洲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目,并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和争论。

《浅说》也为哥白尼赢得了一位最忠诚的学生,他就是威丁堡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医生耶日·约阿希姆·冯·劳亨,又称雷蒂克。

雷蒂克在了解了《浅说》的内容以后,决定亲自结识一下作者。

于是,1539年,雷蒂克亲自来到了弗龙堡。他在此待了两年,了解了哥白尼学说的基本内容。

也正是雷蒂克说服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论》一书,才为迷雾笼罩的中世纪撕开了一条裂缝,让太阳的光芒透过这条裂缝,照亮了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