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27082100000077

第77章 傣族婚俗

傣族婚姻习俗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婚礼古老简朴,按照当地风俗婚礼必须在女方家竹楼上举行。傣族结婚后,夫妻恩爱,感情融洽,离婚的极少。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在恋爱婚姻的过程中有许多别有情趣的婚俗,成为傣族风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青年男女婚前交往自由,恋爱自由。傣族中很少有“重男轻女”的意识,家庭矛盾或由家庭引起的社会问题不多。

卖鸡肉,找对象

每逢节日到来的时候,西双版纳的傣族姑娘们便把自己家的肥鸡杀了清炖。如果来买鸡肉的小伙子是姑娘不如意的,姑娘会加倍要钱。要是姑娘看上的小伙子来买,姑娘就会含羞低下头,躲避小伙子的目光。如果小伙子有意,两人就端着鸡肉,搬起凳子,走进安静的树林里,互相倾吐爱慕之情。

巧穿衣,寻配偶

在云南德宏的傣族小伙子还有一种奇特的求偶方式,无论春夏秋冬,小伙子如果想找情侣,就会用一条宽大的毛毯把自己连头带身裹起来,只露出两只眼睛。他们站在大路边,等待姑娘的到来,这也是未婚小伙子的临时标志。而没有对象的姑娘的标志是穿浅色大襟短衫、长裤,身束小围腰。小伙子只要看到这样打扮的姑娘经过,都可以上前说话求爱。如果姑娘看上了小伙子,他就会取下身上的毛毯,拉着姑娘的手离开大路去细谈。

傣家婚礼

傣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实行从妻居的习俗,即男子到女方家上门,因此婚礼主要在女方家举行。婚礼开始前,新郎新娘先要到佛寺去拜佛,祈求吉祥幸福,白头偕老。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派出的亲朋好友到女方家参加婚礼的人特别多。他们陪着新郎,一路敲着象脚鼓和芒锣,喜气洋洋地来到女方家,沿途还鸣放鞭炮和鸟铳,以增加喜庆气氛和驱除邪魔。婚礼首先从女方家的门口开始:在地上铺一条花毯,在上面摆一张小供桌,桌上摆放着鲜花和果酒。新郎和新娘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并排坐在花毯前,请和尚念经。念完后,和尚用彩色丝线分别束在新娘和新郎的手腕上,以示祝福。接着,男方要走进女方的家,这需要经过几道关卡:一是到门口时,竹门已关闭,男方需放鞭炮、付礼钱,门才打开让其通过;二是登竹楼时,男方被女方的人阻在楼下,男方需付礼钱才能登楼;三是进了屋后,新娘被藏起来,见不着新娘。男方需付礼钱和敬酒,几番恳求,几经周折,新娘才被送出来。这一系列过程包含着考验新郎的意味,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

接下来是举行拴线仪式:桌上放有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如衣服、筒裙、银裤带、手镯等。另外还放着糯米饭、红糖、芭蕉、盐巴、白线等。拴线仪式开始,新郎新娘并排跪在婚礼桌前,接受老人的祝福和来宾的祝贺。接着由主婚人致贺词,在座的人都要伸出右手搭在桌子上,低首聆听贺词。贺词完毕后,新郎新娘每人从桌子上扯下一团糯米饭,在酒里蘸一蘸,然后点鸡、盐和白线等物,每人需连点三次,点完后把饭团放回桌面。这时,主婚人拿着桌上一根较长的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福新婚夫妇幸福吉祥,生的儿子会犁田、盖房,生的姑娘会织布、栽秧…… 拴线后,桌上的一只鸡献给主婚人,另一只鸡拿给小伙子们去分吃,预祝他们早日找到心爱的姑娘,也来幸福地拴线,其余的东西全部放在新婚夫妇的帐子边,过了三天才能吃。

第二天天亮前,新郎要返回父母家,到晚上才回妻家。第三天,男方母亲挑着凉米粉等东西来女方家认亲戚,并分别向各亲友送凉米粉一块。婚后第五天,新郎新娘又挑着凉米粉来到男方家认亲戚,同时也分别送亲友凉米粉一块,亲友也要向新娘赠送礼物。到此,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结婚后,男方一般要在女方家住满三年,然后才能携妻回到男方家住,在男方家住满三年后,又可以回到女方家住,即所谓“三年去,三年来”。直到夫妇二人盖起自己的房屋,经济能独立后,才离开双方父母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

延伸阅读

奇特的离婚婚俗傣族结婚后,夫妻恩爱,感情融洽,离婚的极少。如离婚,由提出离婚的一方递给对方一对腊条,或双方拉一块白布从中剪断,从此便恩断义绝,算离婚了。如夫妻中一方死去,不论年龄多大,也要举行离婚仪式:生者用一根棉线拴在死者的棺材上,出时由一老人用刀将线割断,生者和死者便断了夫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