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沈飞原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袁立忆罗阳
记者: 马 倩 姜春艳
袁立和罗阳打了30 多年的交道,楼上楼下住着,熟悉罗阳就像熟悉自己。当记者问他罗阳的故事时,他有点儿晕,“没有故事,该开会开会,该现场现场,该出差出差。”对于袁立来说,这些事情都很正常,都是普普通通的,几十年过下来,就没有新鲜感了。
记者: 你们这届班子遇到的问题是不是比前几任班子更具挑战性?
袁立: 没有这么急迫和显性。我们是军工企业,还算有保障。但公司的发展还要有长远规划。我们现在宏观上是“一支独大”,军品独大,这种模式是有天花板的。那就是军品产值规模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没有增值了,中国每年要多少架、淘汰多少架飞机,是有数的。一架飞机能用几十年,我们连其每年基本可能的消耗都算上,能够看到今后几年的情况。
我个人理解上,靠国内军方订购,第一不会让你饿死,毕竟是国家产业,但是不一定能做大,毕竟军方需求固定; 第二,从罗阳的角度,职工福利要保障,国家基本工资水平在逐年增长,而我们的飞机是长线产品,2005 年定价的产品,到交付的时候价值是不会改变的,这个利润从哪来?涨工资的钱从哪来?每年上交集团的利润增加的钱从哪来?这些东西都是压力。尤其是正职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记者: 制定战略,肯定要做好多工作,罗阳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袁立: 军机、民机、通用航空、零部件、非航空民品五大板块齐头并进,是我们职代会上明确提出的发展思路,要改变军品一支独大的现状。
在军品上,某些项目是我们自筹资金上马的。这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决策,沈飞公司坚决执行。沈飞公司要在全年上交利润不降低的情况下,筹划出这笔钱。罗阳多次在宣传过程中解释这件事对沈飞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一个项目从有策划概念到能够出产品,交出工艺、形成产值、有所收获,至少也是10年以上的时间,所以他要考虑沈飞公司10年以后的发展,这是他的责任。长远战略必须要考虑,否则今年还不知道明年干啥,订单还没有,这就彻底完蛋。作为他来说,多次带着我们这个班子讨论未来战略发展。这就是他的责任,他是一个战略领航者。
在管理上,罗阳也一直在推一件事儿,就是管理严格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的“四化”,这“四化”是针对沈飞公司的现状和特点,基于他在沈飞公司工作10年总结出来的一些管理上的要点。推进“四化”最终目的就是提高飞机制造水平和质量。
记者: 一架飞机有多少零件?
袁立: 如果连紧固件算上,一共是几十万个零件。每一个螺钉、螺母的选择、装配错误,都算是重大责任问题。
一架飞机的完成是一个大协作的产物。我们是主机厂,负责机体的装配,包括零件制造、部件装配、总装试飞这几大块。
记者: 最忙的一年,他需要组织调动开多少次会?
袁立: 沈飞各个系统的会议天天在开,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管理水平和手段上的落后,一个零件从原材料发放、下料,到车间加工、表面处理,再到检查验收,交付库存,库存再交付到装配,装配再变成组件,这一流程涉及的面很广。
记者: 这么长的环节,罗阳最关心最发愁的地方在哪?
袁立: 缺一个环节都装不成飞机,他更关心总装阶段,一般机体部件组件的制造大概提前一年到半年,飞机的壳子就造出来了。这个过程中很可能到部装了,部装发现某一零件坏了。这就需要抢急件,临时造一个。
记者: 罗总作为研制现场的总指挥,他的职责是什么?
袁立: 他是研制现场总指挥,技术责任不在他身上,而是在总设计师、总工程师身上。他负责的是调配相应资源,举例来讲,总装人数不够,他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的人,缺少东西,他协调给各方交来,也有项目办做这些事,但是不同层面的人能起不同层面的作用,他负责调配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力量,要考虑的是综合性的事情。
记者: 您能跟我们回忆几个小故事吗?
袁立: 真不知道从哪说起,我和他是30年的朋友,昨天写了点东西,叫“领导、同事、朋友、兄弟”,这几点可以说都有内涵。领导,从沈阳所到沈飞,可以说我紧跟他的脚步,一直在他领导下工作; 同事,一直是从干专业技术开始,一直在航空领域里做同事,一直在做一件事; 朋友,家里楼上楼下住,多年来的朋友。说吃喝玩乐有点儿俗,但人这一辈子不能总是工作吧,我们一起吃饭、打打扑克。到他家去,从来都是他煮咖啡、泡普洱。
记者: 罗总从沈阳所到沈飞,等于从设计单位到制造厂,是不是存在从零开始的问题?
袁立: 他始终是不改技术人员本色,正是因为他是技术人员,他什么都懂,去做管理,就会特别累,他什么都抠得细,你那管子为什么没装好,这么掰掰行不行,那么掰掰行不行。企业管理对于他来说难就难在这儿。
记者: 能不能讲关于歼15中你们发生的故事?
袁立: 我也很希望找到故事,但是真的没有故事,该开会开会,该现场现场,该出差出差。
记者: 齐心协力没有问题,但是有没有过思路不一样时候的争执?
袁立: 思路不一样的时候多了,但是不一样就吵到一样,得干活。不是他听我的就是我听他的,多数是我听他的。
这么多年没有这样面对媒体来说这些话,这么多年大家就是像罗阳这样,默默无闻。
就是在这么一种环境、这么一种条件下工作,大家也没觉得怎么苦、怎么累。大家觉得很正常,彼此彼此,没觉得罗阳是英雄。我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一型飞机成功了,大家真的是抱头痛哭、一块喝酒、太不容易了。我搞过试飞,飞机一离地,我腿就颤,飞机落地本场飞行结束,心脏才落地,每一次飞行都有风险,这是管一个型号的感觉。罗阳各个型号都得管。
记者: 起降成功了,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最高兴的时候。
袁立: 近一个月,是沈飞公司最扬眉吐气的时候,沈飞公司成立61年的历史上,这一个月是沈飞公司最成功的一个月。这10年的压力,包括兄弟公司的进步,都是我们的压力。
记者: 您是什么时候知道罗阳出事儿的?
袁立: 当天早上9 点多,罗总司机打来一个电话,说罗总不行了,当时脑袋就大了。对于我们来说,太突然。当天中午沈飞公司在家的领导班子成员集合,在外出差的当天都赶回来了,一起组织策划,一方面是稳定生产、稳定职工情绪和职工队伍,另一方面安排好罗阳的后事。
这几天,想想这些事就哭,自己坐在办公室里,不自觉地就哭。前两天忙,主要是在殡仪馆策划、组织整个活动,短短两天之内我们搞了一个国家级的葬礼,工作量非常大,经常半夜一两点回家,睡不着,7点钟起来往外跑,身体很疲惫,头脑很亢奋。
罗阳走得太突然了。对于我们来说也有很多感悟。这个事件之后,业内的人互相发短信都是: 多多保重,保重身体。我个人认为这件事可能会对行业有一些影响,但是活还是得干,这就是惯性,也闲不下来。我昨天自己在办公室坐了一整天,罗阳从两年前就要求我们副总经理每个月都要写一个总结,月底之前交给他,这个月我还会写,都是惯性。
我把从9点来钟接到电话以后的事,整个过程做了一个记录,怕记不住,就当我这个月的总结了。
当时接到从大连来的消息时,本来决定回沈阳的时候直接进殡仪馆,后来我跟家里的班子成员提出来,是不是应该让他回沈飞公司看一看,进了殡仪馆就出不来了。全公司的人至少来了一半送罗阳。职工非常支持,把私家车都调到3千米的跑道上,开灯鸣笛,场面非常震撼,这都是对罗总的感情。罗总的灵车是7点10分左右从高速上下来,通知厂里的人是7点半集合。7点10分,我开着车围着厂区把要走的路转了一圈儿,发现好多职工已经站在那里了。看到人多的地方我就告诉他们先回去暖和暖和吧,至少还有40 分钟,但是大家都不走。
记者: 您怎么评价罗阳这个人?
袁立: 罗阳作为一个人,是个“干净的人”,他没有什么负面的东西。我跟他楼上楼下住着,负责任地讲,从来没有人大包小包地往他家去。
我家跟他家楼上楼下,我们一起装修的房子,装修风格连装修材料都差不多,从1998年到现在14 年,房子就那样,说了多少次要装修,没那个时间。我们俩当时说,真要装修这个房子,最累的还是夫人。
记者: 在工作中有没有一些故事、细节?
袁立: 有没有细节,不记得!干了30多年,也接受过采访,但从来没被问过这些问题。我们真的觉得很正常,这些事情都是普普通通。孙聪说,我们脑子里没有这个。
二三十年了!
在他楼下住,基本上天天早上我能听见他们家门响,咣当一声,就知道我要赶紧走,时间差不多。有的时候前一天晚上喝酒了不敢开车,第二天我就喊说:“等着我,咱俩一块儿走。”生活上一些小事情现在想想,唉,难得有这么一个领导,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