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27074400000015

第15章 军民飞机篇(3)

几十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民用飞机产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国的民用飞机制造业虽然取得一定发展,但始终没有提供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民用飞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呼唤着中国民机产业的发展。在当前航空工业特别是民机制造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决心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克服种种困难,迎接新的挑战,加快发展中国的民机工业,为国民经济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一航认真分析我国民机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严峻形势,把加快民用飞机产业的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制定了集团民机产业发展战略与目标:构筑起市场开发、科研生产、客户服务3个体系,形成完整的民机产业能力;发展新型涡扇支线飞机,成为支线飞机主要制造商;成为世界级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商和信誉良好的风险合作伙伴;争取在国内民机维修和改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发挥全集团、全行业乃至全国的力量和优势,以我为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循序渐进,努力做大做强,使我国民机制造业突出重围,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积蓄经验增强能力

中国一航成立5年来,在民机的改进改型、合作生产及市场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与国外的合作生产和对民机的改进改型,积累了发展我国民机的技术与经验,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一航研制民用飞机的水平和管理能力。

中国一航1999年7月1日成立后,抓紧上海飞机制造厂与美国麦道飞机公司合作生产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MD-90-30干线客机的首飞前的准备工作,确保了MD-90-30客机于1999年10月3日首飞成功,接着取得了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并完成了交付两架的生产目标。MD-90-30干线客机机体国产化率达到了70%,该大型客机与此前MD-82客机的生产与交付,提升了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总体水平。

为了满足国内航空市场的需要,中国一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运7-200A型飞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型,发展成为“新舟”60支线客机。2000年3月12~14日,“新舟”60支线客机晋京汇报表演,****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李岚清,****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蒋正华等乘坐了“新舟”60飞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做出重要指示。

2000年7月,国家计委为支持国产支线飞机的改进和产业化,决定将“新舟”60飞机的改进列入2000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工程,该项专项工程主要针对用户需要,有目标地进行专项改进工作,改善了“新舟”60飞机外观形象,提高了座舱的舒适性,提高了飞机的使用寿命。“新舟”60飞机在总体性能上基本达到了当代先进支线飞机的水平,减少了维护成本,提高了产品支援水平,改善了机场适应性,实现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以更新的姿态飞向市场。在2000年珠海中国国际航展上,深圳金融租赁公司与一航西飞签订了购买60架“新舟”60飞机的框架性协议。2002年3月16日,深圳金融租赁公司、武汉航空公司、一航西飞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购租“新舟”60飞机的合同,首批3架“新舟”60飞机当年7月底以前交付武汉航空公司,投入武汉至济南、合肥、南京、烟台、黄山、恩施以及宜昌至重庆等多条航线营运。

此外,与波音、空客等国外飞机制造厂商转包生产的逐步扩大,使我国民机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一航已初步具备了民用飞机的设计、制造、试验和试飞等研制能力。

ARJ21:中国民机产业发展的希望

2000年,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珠海航展宣布组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新支线飞机项目公司,研制和发展新型涡扇支线飞机。2002年9月,中国一航控股并由15家企事业单位参股的中国一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为项目的法人,中国一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负责新支线项目的运作。目前项目的预发展阶段已结束,在2003年北京航展期间签订30架ARJ21-700飞机正式订单,之前一航商飞已与上海航空公司签署5架购机协议,项目进入详细设计阶段。研制面向21世纪市场需求的先进涡扇支线飞机ARJ21按照预定计划取得重大进展。

“市场需求是我们的动力,乘客满意是我们的宗旨,客户盈利是我们的目标,一流服务是我们的承诺”是中国一航及一航商飞发展民用飞机的基本理念。一航商飞奉行提供客户需求的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帮助客户实现增值的理念。深入开展市场研究,走访各航空公司,多次与客户举行大型专题讨论会。在客户指导帮助下,选定70座级先进涡扇支线飞机基本型ARJ21-700作为切入点,通过加长型、缩短型、货运型和公务机型等系列化发展形成60~90座ARJ先进涡扇支线飞机系列,满足市场多方位的需求。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不同需求,中国一航研发有特色的先进涡扇支线飞机ARJ21,提供全过程(从市场开发到后生产阶段)、全方位(机体、发动机、系统无所不包)、无条件(有求必应)的优质产品支援和客户服务。ARJ21飞机具备“四性一化”特点:一是适应性——适应以中国西部高原高温机场起降和复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二是舒适性——支线飞机中的宽、静机身,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机环境;三是经济性——低于竞争飞机的直接使用成本和全寿命成本;四是共同性——与150座主力机种的性能和使用特性有尽可能多的共同性,保障无缝隙服务;五是系列化——基本型、加长型、缩短型、货运型和公务型系列发展。ARJ21飞机用途广泛,可替代较小支线飞机满足中国西部使用要求,实现远距直飞,提高服务水平;可替代较大飞机增加航班频度,满足乘客需求;可用于“点对点”的瘦长航线,提高营运效率;可将枢纽机场中心辐射式航线延伸到较小的机场;可在非高峰时间的枢纽机场主要航线提供经济的空运工具;可满足国内外公务机和支线货机的发展需求;可为飞行员改装升级提供过渡培训机种。

中国一航基于客户和市场驱动应该是技术进步原动力的理念,设身处地站在客户的立场,讲求应用先进技术的客观效果,从“客户所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的角度追求产品从上市起整个生命期内的竞争力。ARJ21的研制、生产和服务还有以下特点:一是全面应用反映我国航空工业和相关基础工业最新技术进步成果,经过型号研产实践考验,与国际接轨的先进基础标准、材料标准、工艺标准、管理标准和设计规范、工程基础数据库。这是中国一航在以往自主研制航空产品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坚实起点。二是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支援和客户服务体系,特别是维护工程和客户培训体系。三是全面应用先进信息技术,作为有效、动态管理和成功实施这一复杂的大型研制/生产/服务并行工程,确保进度,控制成本,精细协调,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争取商业成功的关键技术措施。

先进涡扇支线飞机ARJ21的研制生产采用全新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中国一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作为独立运作的项目法人实体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研制、生产、销售、服务等“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的市场运作机制,多方式、多渠道进行融资,打破了过去一厂一所单纯靠国家投资研制生产飞机型号的旧模式,并吸取了我国航空工业与国际著名飞机制造商的合作运作经验。

在立足于国内科研生产力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中国一航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以提高产品研制生产服务态度的综合起点,加快进度,降低成本。中国一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与波音公司、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和安东诺夫航空科技综合体等著名飞机制造商分别成功进行多项专题技术合作。动力装置和主要系统的生产厂家已经选定,均为世界著名飞机动力装置和系统供应商。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将在政府、航空公司和航空工业全行业的支持下,坚持与各合作方以坚韧不拔的团队奋斗精神,开辟通向成功的道路,及时向客户提供优质ARJ21先进涡扇支线飞机和优质服务,逐步创造赢得广大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政府机关和社会各界信任的品牌,为支线航空蓬勃发展的春天,献上一株绚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