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永恒的中国心
27070000000046

第46章 报道篇(38)

由于当时涡轮研究所(624所)已经在建高空台,但技术没有吃透,吴大观决定以624所的人员为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就是当年624所同行的技术人员之一。1980年,刘大响跟随吴大观一行参加了斯贝发动机赴英考察试验,在英国罗·罗公司学习近7个月,任高空台考核组组长。吴大观当时担任副领队,他向刘大响提出要抓住这个机遇,既要完成发动机考核试验,又要学习英国高空台模拟试验技术。正因为在“亚洲第一台”——高空模拟试车台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刘大响成为了中国航空动力界的第一批院士。

在英学习期间,吴大观上、下班都比别人早。所有派出工作人员都是两班倒,唯独他常常跟了这个班又跟下一个班。时间一长,就连现场的英国工作人员也奇怪地问:“这位老先生是你们什么人?”当得知64岁的吴大观是技术副厂长相当于英方总工程师时,英方工作人员感叹道:“你们这么大的官每天还到现场来,真是不简单!”

吴大观要求所有技术人员对于每天看到、学到的东西都要整理成文。回国后的40天里,他还组织大家大家集中学习、交流、讨论、写总结。这一次的学习成果后来成为了三册很厚的技术书籍,其中高空台模拟试验部分对我国高空台建设和调试成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组织上为我做了太多,我做得太少了”

在很多老同志的眼中,吴大观都是一个平易近人、毫不摆架子的老头儿。在吴老的自传里有这样的一段记述:从小在舅舅家宅院门上看到的一副对联,影响了我的一生。上联是“传家有道唯忠厚”,下联是“处世无奇但率真”。

60年代困难时期,吴大观作为二级专家,有专门的供应券可以到沈阳市里吃饭,虽然他也因为缺乏营养而身体浮肿,但他一次也没有去过。到北京探望吴老的“昆仑”发动机总设计师严成忠曾亲眼看到吴老将一碗没有卤的面条呼呼几口吃完,就匆匆赶到办公室。在北京的家里,吴大观甚至没有像样的家具,就连卧室里的老式组合柜还是用当年从西安搬到北京时装行李的包装板打制成的。

而就是这样一位简朴的老人,却在60年代作为专家有200多元工资的情况下两次主动申请降工资,在申请未获批准后,他便拿出一部分工资作为党费上交。从1963年起,他每月多交100元党费。有人问他为什么那么傻,他说:“我们国家穷、困难多,多交党费心里踏实。”在厂里和职工一起吃食堂、穿胶鞋,听说谁家困难就拿钱贴补。1971年,他补发了“****”期间欠发的6000元工资,随即便把4000元当作自己的党费交给了组织。

“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电影《悲惨世界》里的这句台词,影响了吴老一生。46年来,吴老坚持每年除正常交纳党费外,在自己工资收入和离休金都不高的情况下,多次上交“特殊党费”,金额累计达111000元。临终前,作为一名老党员最后的心愿,吴老又一次****出10万元“大额党费”。此外还为“希望工程”、灾区捐款累计9万多元。

就是这样一位省吃俭用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交出巨额党费和巨额捐赠时,一点都没有犹豫。吴老说:“建国初期国家一穷而白,百废待兴。我的工资那样高,脱离群众,为表心意,多交党费。20世纪50~70年代,为了国防急需;改革开放30年,我国还有1400万贫困人口;进入21世纪,与某些国家相比,我国底子薄、科技落后,多交党费,是一名共产党员分内的事。”

“好药不要浪费了”

在2008年底的一次体检中,吴老被检查出肝脏有肿块,怀疑是转移性肿瘤。对自己身体状况了如指掌的吴老没有去医院治疗,希望不惊动大家,平安地离世。直到2009年2月18日才在无法坚持的情况下住进医院。住院期间,吴老多次拒绝了组织上安排的转院和专家会诊,也拒绝使用进口药。只要是在清醒的状况下,他就拒绝治疗,甚至拔下针管。他一再对医护人员说:“组织上为我做了太多,我做得太少了,我这辈子已经知足了,好药不要浪费了。”

住院期间,吴老坚持读书看报做笔记,每次有同事探望,吴老都要从床上挣扎着坐起来,拱手对大家说:“耽误大家的时间来看我,真是对不住了。”他一直对探访者说:“我干了一辈子航空,但遗憾的是航空发动机我们一直没有走出自己的路,一定要把基础打好。我这辈子做的事情太少了,耽误的时间太多了,你们一定要坚持做下去。”直到临终前刘大响院士去医院探望,已经无法大声说话的吴老,还在他的耳边用力地说:“一定要对发动机继续研究,要敢说真话、做实事,把航空事业搞上去!”

2009年3月18日,吴大观病逝。遵照本人意愿,丧事一切从简,不向组织提要求,交10万元党费。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就在吴老住院当天,他还像往常那样,为风风雨雨走过67年的老伴儿削好了梨,因为老伴儿有慢性支气管炎,吃梨是多年的老习惯;他还像往常那样,让吃过早饭的老伴儿先擦了一把脸,自己再就着那盆水洗了脸。在94岁的老伴儿华国老人眼中,吴大观还是当年那个又高又帅的小伙子,“要不我怎么能跟了他呢。”不忍触碰,因为每一次回忆都会让老人心痛。

在外孙女的眼中,吴老是那个只陪自己放过一次风筝的外公。1982年,女婿给外孙女带回来一个风筝,6岁的外孙女吵着要外公带自己去放风筝。于是,在家旁边的空地上,外公第一次那么悠闲地和孩子一起玩耍。要知道,小时候即使走路走累了要外公抱,他也只是对孩子说一声“再探”就继续赶路(京剧里小兵向统帅“报”军情,统帅会喊一声“再探”)。只放了一会儿风筝,外公就催促孩子回家,因为吃过晚饭还要去办公室工作。回家的路上,外孙女问外公什么时候还能再出来放风筝,外公微笑着说:“等我不用再工作的时候。”谁知,这个诺言他再也没有兑现。

在家人看来,吴老没有高官,没有厚禄,子孙也没有沾他的福,沾他的光,他坦然一生,淡然一生……他无愧,家人也无愧!他的一生,很幸福!

吴老80岁寿辰的时候,外孙女送外公一副字: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她说起码在她心里,外公配得上这八个字。

光明网

托起雄鹰的翅膀

给战机一颗中国心

2009年06月29日16:04来源:光明网

记者王涛

接到采访吴大观的任务是在6月8日。依照以往的习惯,我上网检索了一下吴老的资料。吴大观,航空发动机专家。江苏镇江人。主持研制了我国多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并培养了几代专业人才。寥寥几笔已经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位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一辈科技专家的形象。

继续检索,无意中发现了一篇吴老外孙女梁焱写的悼文。其中几段文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美国的时候,有个老朋友,在他回国前,他们之间有个约定:什么时候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发动机,他们什么时候再见面……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他的老朋友大概十多年前来中国的时候,提出要见他,他没有见……再大点儿的时候,我就被恶狠狠地灌输了‘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知识,也很要命,我不懂……”

认真、执拗,对待自己的外孙女甚至有些“简单粗暴”。他是个传统印象中的“工作狂人”?他除了工作还有别的爱好吗?

抱着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我登上了北上的列车,来到了吴老曾经工作过的沈阳606所。

放大镜的故事

走进606所吴老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陈旧的黑色办公桌,桌上摆放着一台黄色老式电话、一盏蓝色台灯、一把比例尺、一只破旧的文件筐,几个笔记本整齐地码放在一侧。桌子后面挂着一幅航空发动机结构图。两侧是一大一小两个书柜,上面摆放着英文词典、航空发动机资料。陈设简单而又整齐。

此时,桌上一把放大镜引起了我的注意。旁边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吴老原本视力就不是很好,后来一只眼睛又出了问题,就只能靠一只眼睛研究资料了,放大镜也就成了他必不可少的工具。他每天6点多就到办公室,晚上11点还在办公室查阅技术资料。由于他眼睛不好,每天晚饭后都由夫人把他送到厂门口,晚上再由秘书送回家里,几年如一日,天天如此。”

“那时候吴老号召大家每天提前10分钟上班自学英语,晚饭后1小时学技术。每天晚上,科研楼里灯火通明,大家都在努力地学习。许多人都要经领导催促才回去休息。”

一把普通的放大镜背后竟深藏着这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一幅漫漫长夜中吴老拿着镜子仔细查看资料,不时修正参数的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

斯贝情结

离开沈阳我们沿着吴老的足迹来到了西航公司。在西航公司我有幸采访到了与吴老在西航并肩战斗过的王振华老人。

谈到吴老,已经年逾八旬的王振华老人感慨颇多:“说起吴老,就不能不提斯贝,在吴老的身上有着一种深深的斯贝情结。”

斯贝发动机是英国罗·罗公司20世纪60年代初设计的一种双轴涡轮风扇发动机,在当时世界各种同类型发动机中处于领先地位。1977年年底,吴老开始负责英国斯贝发动机引进试制工作。

试制工作是紧张而忙碌的,我们那时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记得发动机在英国进行高空试验的时候,我们所有派出工作的人员全部是两班倒,可唯独只有吴老常常跟了这个班又跟下一个班,忘记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时间一长,就连现场英国的工作人员也奇怪地问:“这位老先生是你们什么人?”我们告诉他:“这是我们的技术副厂长,相当于你们的总工程师。”英方的工作人员感叹道:“你们这么大的官每天还到现场来,真是不简单!”

在英国的半年里,我们没有去过任何旅游景点,每天就是试验、学习、写总结、讨论心得,周末也不例外。

在斯贝发动机试制总装阶段,吴老任现场总指挥,发烧39℃仍坚持工作,最后晕倒在试车台上。领导派专人送他回家休息。回家后他感到自身责任重大,两小时后又出现在试车台上。

说到这里,王振华老人远望窗外,当年热火朝天奋战斯贝的情景好似又依稀可见。

一路下来,工作中的吴老在我脑海里日益深刻,生活中的吴老又是个什么样子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6月16日回到了北京,走访了吴老的家人和吴老住院时的医护人员。

涤卡上衣和21.1万元党费

走进吴老的家,房间里摆放的都是20世纪80年代购置的家具,厨房里的搪瓷碗对我们这群年轻记者而言更犹如出土文物一般。家里唯一透着点现代气息的就是一台电脑。吴老离休后,为了方便查阅资料,80多岁的高龄又开始学习上网。

吴老的女儿吴晓云拿起一件破旧的蓝色上衣说:“我父亲生前一直穿着这件20世纪60年代的蓝色涤卡上衣,虽然这件上衣早已洗得发白,袖口也已磨坏,但父亲还打趣说:‘它磨它的,不磨我身体就行。’我母亲笑着说:‘缝缝补补又3年。’”

这就是我国著名航空发动机专家吴大观的生活。可能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一个堂堂航空领域的专家为何过得如此节俭?可看看下边的数字你就不由得心中涌起一股敬仰之情。

据统计,1963~2009年,46年间,吴老共交纳特殊党费21.1万元;救灾、济贫、助学,捐款共计9.3万元,总计30.4万元。约占其总工资收入的三分之一。

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

“Lifeistogivenottotake”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这是雨果作品中的名言,吴老记住了,也在自己的一生中努力去实践了。

护士长黄丽忠每每回忆起吴老临终前那段日子时,不禁潸然泪下。黄丽忠说:“那时领导专门有批示,要请专家会诊,用最好的药,尽一切可能延长吴老的生命。但是,吴老拒绝了。吴老一再表示,不要用昂贵的进口药品,不要为他这种治不好的病浪费国家的钱。那时候只要用药,他清醒时就把点滴拔掉。医生没有办法只好给他打镇静剂,让他昏睡过去,然后才能用药。但是,只要吴老一醒,他就把管拔掉。”

在吴老临终前,他留下了这样的临终嘱托。

1.不要再浪费国家的医药费了!(不打针、不输液、不转院、不做手术)

2.后事一切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不要惊动大家。

3.不要向党组织提任何要求。

4.一定要代我交最后一次党费10万元。

“对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我做得很不够。我们的发动机没有赶上去,还有很大差距,我感到问心有愧。我要去见马克思了,外边的蓝天是多么蓝啊!我看不到我们的大飞机翱翔在蓝天上了,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的!”这是吴老临终前说过的最后一席话。

吴老走了,带着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我国航空工业的无限眷恋走了。他用自己一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为后人留下了一位老一代航空人的拳拳报国之心。

中国广播网

跨越世纪的辉煌梦想

2009年06月30日17:51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记者李倩)飞机由于便捷、快速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当飞机翱翔在蔚蓝的天空,会有人欣赏窗外的风景,会有人称赞漂亮的外形,但没有人去关注它的发动机,更不会去想象发动机里面错综复杂的8万个零件如何有条不紊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