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永恒的中国心
27070000000004

第4章 报告篇(4)

那一天,我们见到了吴大观94岁的老伴华国,她给我们痴情地回忆了她最亲爱的人。

她回忆了学生时代的吴大观,是如何在日本侵略者飞机的狂轰滥炸中抱定了“航空救国”的信念;回忆了青年时代的吴大观,从美国学成回国,面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怆然泪落;回忆了吴大观带着她和孩子投奔解放区,重新燃起航空报国的激情;回忆了吴大观在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回忆了在祖国遭受外来势力的重重封锁之下,吴大观怀着“不做大官,要做大事”的一腔热血奔赴沈阳,开启了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之路……

在华国老人如水的回忆中,那是一段最不堪回首的往事:“**********”期间,吴大观被打成“特务”关进“牛棚”,饱受磨难,导致左眼失明,老伴也受他牵连惨遭毒打。他迷茫,痛苦,人们感觉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苍老了。然而,他的心中却依然记得当年他投奔到晋察冀解放区的那一片晴朗天空,依然记得解放区里从聂荣臻司令员到普通战士那真诚、清澈、见到心底的笑容。有这样笑容的共产党人,怎么会做坏事?

他的心,明亮了。

于是,他在“牛棚”里,靠老工人的帮助,继续偷偷进行着发动机的研究。

暴风雨终于过去了,他和老伴重逢,谈起彼此的遭遇,说出了同样的信念:“做坏事的人,绝不代表共产党!”

他以百倍的斗志重新投入工作,他要和时间赛跑。

他拖着一只失明的左眼和仅剩0.3视力的右眼,每天早晨7点前就到办公室,晚上11点才离开。

晚年的他,连路都已经看不清楚,就由老伴打着一只手电筒,每天一大早把他送到办公室,晚上再由秘书把他送回家。后来,老伴走不动了,就由家里的保姆继续送他出门。再到后来,他自己也渐渐走不动了,从家里到办公室只有400米的路程,他要拄着拐棍歇上4次才能走到,但他依然走着。

他在88岁的高龄学会了使用电脑,天天坐在电脑前,戴着眼镜,再拿着放大镜,搜寻下载着各种有关航空发动机资料,一份一份装订好,送给工作在一线的晚辈们。

他多么想做得多一些,再多一些。可是他老了,他还能拿什么奉献?

90岁高龄的他,已经下不了楼了,他就每天在家里读书看资料写笔记,他说:“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和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时间不多了。”

爱党,爱国,虽九死而不悔。一个世纪的上下求索,共产党、祖国,永远是吴大观心中顶天立地的精神支柱。

这就是吴大观的赤子情怀。

永远忘不了,我们第一眼看到吴大观的家,内心的震撼:这个家朴素,如一张褪了色的黑白老照片:刷着半截白灰半截油漆的老墙,吊着一根老式日光灯的天花板,一张可以折叠的简陋饭桌,磨白了皮的破沙发,一排用当年从沈阳搬家过来的包装箱打的衣柜,衣柜里最好的一件衣服,是一件穿了40多年的涤卡中山装。

就是在这个朴素而老旧的家里,留下了吴大观珍爱的一个又一个飞机、发动机模型,留下了他读过的一摞又一摞报刊书籍,留下了一张又一张他交纳大额党费的红色收据,还留下了几盆他喜爱的茉莉花、君子兰……

永远忘不了,我们第一次走进吴大观最后住过的病房,内心的静穆:这位93岁的老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他拒绝治疗。护士给他输液,针头扎进去,他坚决地拔出来;等他睡着了再扎针,他醒来,又坚决拔掉;医院考虑请外院的专家为他会诊,他同样拒绝。

“没有用了,不要浪费国家的医药费。把药用到最需要的病人身上吧。”这是他对医护人员说得最多的话。

创造伟大事业的人,是不会惶恐于死亡的。死亡对于吴大观,是流星划过夜空的最后一次炽热的燃烧。

他每天最高兴的事依然是读书看报;他与每一个来看望他的人谈论的最兴奋的话题依然是航空发动机;他对航空晚辈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就要去见马克思了。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多么美,多迷人啊!我是看不到我们自己的大飞机装着我们自己的发动机飞上祖国的蓝天了。但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

“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吴大观一生信奉的生命格言在整个采访中像海浪一样击打着我们的心。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此单纯执著地为自己的祖国做一件大事,他该是多么幸福!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一生仰望着一个如蓝天般高远辽阔的信念,他该是多么幸福!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为给他人留下温暖和美好,他该是多么幸福!

吴大观,就是这样一个幸福而高尚的人。

百年航空报国志,仰天长啸“中国心”。

吴大观——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和一代先驱们所开创的中国航空事业正如蓬勃的朝阳。中国航空事业的后来者们正在向着“更高、更远、更强”的梦想飞翔。

那将是更加壮丽的明天,那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明天。我们将追随着吴大观的精神足迹,仰望蓝天,脚踏实地,为迎接这一天的到来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学习和弘扬吴大观同志的崇高精神在改革发展中展示共产党人先进性

《人民日报》(2009年8月13日01版)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顾瑞珍、周婷玉)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开始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报告团成员并讲话。他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干部向吴大观同志学习,并与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做时代先锋,为党旗添彩。

吴大观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科研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2009年3月逝世,享年93岁。

习近平说,吴大观同志入党60年来,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殚精竭虑,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一生严格自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奋发进取,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理想与现实、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习近平指出,前不久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举办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对于进一步宣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国家事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质和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开拓进取、创先争优。

****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参加了会见。

报告会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资委、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联合举办。中央国家机关、中央国有企业和北京市机关干部,各界知识分子,以及驻京部队约700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上,报告团成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不同侧面讲述和展示了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使现场观众深受感动和教育,会场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信仰在80、90后心中飘扬

——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2009年08月12日17:24:01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俞玮)是什么让他的一生只为一件事情执著奋斗?是什么让他在“****”期间遭受迫害左眼完全失明后,依然无怨无悔用一只右眼如饥似渴地工作至生命终点?是什么让他连续46年把工资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交纳特殊党费及各项救灾捐款?是信仰!坚定的信仰!

12日上午,“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聆听报告团成员的深情讲述,现场近千名听众无不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位93岁老人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操,感受到了信仰给一个人带来的力量。其中,有一个年轻的群体更是听得格外专注而认真。他们,就是百名来自首都高校的学生代表。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80后、90后的“天之骄子”们能否把个人的人生追求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用所学的丰富知识报效祖国始终心存疑虑。作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他们身上承载着中华腾飞的重任。那么,一场报告会会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吗?他们从中又能得到哪些收获呢?

一、青年求学时期和参加工作后的吴大观

“吴老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一心为国,把自己所有精力、心血和才华都无私奉献给了祖国的爱国之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二学生孔德贵说,“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那样的高度,但是他是我们人生的标杆,是我们年轻人努力的方向。”

百年航空报国志,仰天长啸“中国心”。航空发动机被誉为航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象征,是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给祖国的飞机装上一颗“中国心”,保卫祖国领空的“制空权”不仅是吴大观和一代先驱们的理想,也是当代热血青年的选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设计专业大二学生张稳是个军事迷,从小他就立志将来要从事与飞机有关的工作。但是,长大后,他才慢慢了解到由于缺乏自主研制的航空发动机,我国的飞机总是因无法装备强劲的“心脏”而落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

高考填报志愿时,张稳思考良久。飞机型号的研制只需要几年时间,而一代发动机的研制周期则是20年。选择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已经是冷门了,如果再选择后者,摆在面前的道路无疑将更加寂寞而艰辛。然而,最后他还是在第一栏里郑重地写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设计专业”。

“我知道,这意味着我这一辈子就要为发动机的研制奋勇前行了。也许是很难很苦吧,可是入学教育时我看过吴老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经历,他们能坚持,我们后来者为什么不行?”他笑笑,年轻的面庞还带着青涩,然而目光却是如此坚定,“希望等我退休的时候,我们的航空动力事业可以追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吴老喜欢读报、剪报

“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在吴大观的人生信念里,“共产党员”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他时常对家人说,在他报国无门的时候,是地下党把他带上了一条光明的道路,这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即使在“****”期间饱受磨难,也依然没有动摇他爱党爱国的坚定信仰。

从1963年起,吴大观连续46年多交党费。因为,他的心里时刻有党,他的胸中常怀祖国。他多交纳的不止是党费,这是一个大孝之子对母亲的珍爱,是一个拳拳赤子对祖国的真情!

在听报告会之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学生文晖就专门上网阅读了与吴大观有关的新闻报道。当看到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连续46年坚持从不多的工资中拿出部分交纳特殊党费及救灾捐款共计30.4万元时,她被深深地感动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入党的决心。

“信仰对一个人很重要,有信仰就有人生目标,就会为之不懈奋斗。”过了这个暑假,这位出生于1990年的年轻女孩就将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说,她会向吴老学习,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报告会结束后,记者意外地收到了一条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材料成形专业大二学生李拓的短信。他写道:“吴老的一生只做出了一个选择,就是选择报效祖国;只怀有一个信仰,就是信仰共产主义;只树立一个理想,就是将祖国建设为航空强国。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今后我将追随着吴老的精神足迹,把祖国的需要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征途,把自己的生命和信念奉献给党。”

永远的赤诚永恒的“动力”

——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2009年08月12日20:17:35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记者顾瑞珍、周婷玉)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热泪一次又一次盈眶。8月1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一颗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在这里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由中组部、******、******国资委和中航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朴素的衣着、和善的面容、笃定的眼神……他的家人、学生、同事和首都近千名干部群众通过主席台两侧的大屏幕,重温这位“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的音容笑貌。

他走了,带着对家人的爱、对事业的执著、对党和国家的一片赤诚。

他还在,他的事业、他的信念、他的精神随着装有中国发动机的“战鹰”翱翔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

“吴老的一生,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谭瑞松在报告会上说,为了表达对党的热爱,吴老连续46年交纳大额党费,临终前还郑重立下遗嘱,将俭朴积攒下的10万元交纳了最后一次党费。“这是一个大孝之子对母亲的珍爱,是一个拳拳赤子对祖国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