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永恒的中国心
27070000000028

第28章 报道篇(20)

苦难时代磨砺航空报国的理想

吴大观出生于1916年11月13日,江苏省镇江人。他的青年时代,适逢祖国多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吴大观从扬州中学毕业,先上了长沙临时大学,后来因战乱,迁到了昆明,即当时的西南联合大学。刚开始,吴大观学的是机械系。

那时,日本飞机轰炸很厉害,在祖国的天空横行无忌,中国百姓深受其苦。看着这一切,天生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吴大观心中萌生了强烈的航空报国的理想:如果我们国家也能生产飞机,那么就能保护国土不受侵略了。他决定转学航空专业。

当时吴大观已经在机械系学了3年,为了实现航空报国的理想,吴大观向学校提出转入航空系三年级,多念一年再毕业。他拿了成绩单,去找航空系主任王德荣先生,王先生接过了成绩单,但没有表态。

这时,吴大观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研究昆虫的翅膀,总是爱琢磨,这个翅膀怎么会有双层的、有单层的?有这个爱好,他自己收集了许多昆虫的翅膀,就用一个日记本夹起来。

第二天,他就带着自己的这个本子,再找王德荣先生,说:“王先生,请你看看这个,这是我收集的。”没想到王德荣先生看了连声说:“好、好,行、行、行,你就来吧。”

经过两年刻苦的学习,吴大观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毕业。面对未来的人生道路,吴大观有两个选择,一是可以做买卖,有一点钱,搞一个汽车,跑滇缅路,贩运货物赚大钱。另一个选择就是到当时国民党在贵州办的大定航空发动机厂,追寻航空报国的理想。吴大观决然选择了后者。

在大定的两年,条件异常艰苦,但艰苦的环境没有扼杀吴大观钻研航空发动机的热情,白天接收资料、校对图样,晚上又将图样带回家中,在油灯下钻研到深夜,通过潜心研究美国莱特公司的活塞式发动机整套技术资料,吴大观全面掌握了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工艺技术。

因为在工作中成绩突出,1944年,吴大观被选送到美国莱康明航空发动机厂以设计试验工程师名义进行深造。在该厂学习期间,从零部件制图到整台发动机设计性能计算,从部件试验到整机试车,经过了系统的学习锻炼,仅用半年时间就基本掌握了活塞式发动机设计的全过程。他抱着抓紧学习的热望,先后掌握了齿轮工艺、工装夹具、刀具设计及其加工技术。而后,他又在美国普惠航空发动机公司学习。学习期间,他第一次见到喷气发动机离心压气机叶轮和涡轮部件在车间加工,引起他的极大兴趣,当时研制航空涡轮发动机在美国尚属起步阶段。通过美国朋友介绍,于1946年加入美国自动车工程师学会(SAE)成为该学会会员,他作为业余爱好者,开始研究喷气技术,这给他以后从事航空发动机设计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在祖国实现航空报国的理想,他拒绝了美国有关单位的高薪聘任,于1947年3月毅然回到祖国。渴望把在美国学到的航空技术贡献给祖国。吴大观回国后被安排到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厂广州分厂做筹建厂工作。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已是风雨飘摇,没有能力再建航空发动机分厂,看透了国民党腐败的吴大观愤然离职,于1947年10月来到北平,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任专任讲师,讲授航空发动机设计及齿轮设计和加工两门新课,颇受同学们的欢迎。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分崩离析,吴大观从实践中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祖国的航空工业。1948年冬在地下党的安排下,吴大观及其爱人、孩子和弟弟一家四口人被送到解放区石家庄。他到达解放区时,心情万分激动,对自己的爱人和弟弟说:“我们现在到了我向往的世界,祖国的航空事业、祖国的繁荣昌盛全靠共产党的领导,我要为它而献身。”从此,他走上了新的航空救国之路。

披荆斩棘开拓属于自己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航空工业的发展,******总理当时曾说,我们的空军要保卫我们中国领空,靠买人家的飞机是不行的,要自己制造,由小到大,由修理到制造,我们的道路要这样开始。吴大观航空报国的道路也是这样开始的。

1951年航空工业局成立,吴大观在局机关参加发动机生产管理,孜孜不倦地学习苏联新的喷气发动机生产工艺资料。在苏联援助下,1956年沈阳410厂仿制涡喷5发动机,获得了成功。

发动机是飞机最重要的关键件,被誉为飞机的“心脏”,其决定着飞机的飞行半径、高度、速度。对此,吴大观有着深刻清醒的认识,因此不满足仿制成功,他给航空工业局打报告,请求自行设计、自己制造发动机,并建立空气动力研究和航空发动机研究机构,航空工业局很快采纳了他的这些重要建议。

1956年,吴大观调到沈阳410厂组建我国第一个喷气发动机设计室。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开始设计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动力发动机。经他和设计室副主任多次分析研究有利条件和存在难点后,决定利用410厂刚生产定型的涡喷5发动机为原准机,用相似定律进行缩型设计歼教1飞机的动力喷发1A发动机。此方案可利用410厂已有的锻铸毛坯、工装设备,不用增加任何新材料,就可制造出新的发动机。这是最经济、风险最小的研制方法,也是研制周期最短、耗资最省、较有把握的设计方法。他以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与广大工人日夜奋战了210天,经过20小时的持久试车,首批4台发动机研制成功。1958年8月1日这4台发动机装在新设计的歼教1飞机上试飞。这台装有喷发1A发动机的国产喷气教练机试飞成功,标志着喷发1A型发动机胜利诞生。

喷发1A研制初步成功给新机研制闯出一条路子。这次初战告捷,吴大观起了关键作用。1959年9月,他负责设计、试制的“红旗”2号喷气发动机上台试车,为庆祝国庆十周年献礼。

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航空大国研制出了更为先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吴大观瞄准这一前沿技术,在研制涡喷7甲的同时,组织力量开始对涡扇发动机的技术进行搜集和储备,经过反复讨论、论证和方案筛选,并经上级批准,他和虞光裕总设计师通力合作,主持了两型涡扇发动机的研制。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型号的研制先后夭折。

但通过对它的研制,进一步认识了发动机研制的规律和特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炼了科研队伍,促进了研制条件的建设,为后来的型号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把改型成功并列装的涡喷7甲发动机和自行设计的涡扇6发动机研制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称为所的“第一次跨越”;把“昆仑”和“太行”发动机定型并列装,称为所的“第二次跨越”。正是当年吴大观等老一代开拓者的艰辛付出,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才有研究所今天的辉煌。

让中国跻身世界航空强国之列

“让中国跻身世界航空强国之列”。这是吴大观一生呕心沥血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缩短与世界航空强国的差距,善于向其学习。20世纪70年代中,我国决定引进50台英国斯贝发动机和其全套设计资料,消化吸收并改进研制自己的发动机,此项工作落在了西安红旗厂(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的前身)。1978年底,组织将已是62岁的吴大观从沈阳调到西安红旗厂任副厂长兼任厂设计所所长。1978~1982年,吴大观负责430厂英国斯贝发动机专利仿制工作,任斯贝发动机总装、持久试车、部件强度考核和整机高空模拟试车台考核试验的中方技术负责人。在他的组织领导下,把英国交来的斯贝技术资料,进行整理、清账,把原来无人管理散失在外的英国培训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专题组织讲课,提高了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和技术水平。他经常说:“用人民的钱买来的资料,每个技术人员都有责任钻研学习,整理好留给后人阅读。任何丢失资料、不认真学习的行为,都是对人民的犯罪。”在斯贝发动机试制进入总装试验阶段,吴大观任现场总指挥,对加工质量,亲自检查,严格把关。在与英国专家组织联合试车工作组进行150小时定型持久试车时,英方专家组织两班倒,而吴大观一个人顶两班,甚至发烧39℃仍坚持工作,以致晕倒在试车台上,被领导命令送住地休息。但两小时后他又出现在试车台上。

1979年底,斯贝发动机在红旗厂顺利通过了150小时持久试车。1980年初,吴大观为技术领队带领20多人的技术队伍,将发动机送到英国罗·罗公司进行高空模拟试车和部件考核试验。他严格按照合同规定,逐项进行试验考核,碰到质量问题一追到底,及时解决。在英国的半年中,吴大观带领这支技术队伍,技术上精心指导,工作上严格要求,学习上分秒必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国的高空模拟试验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并收集了一批技术资料,为我国今后自建高空台提供了技术储备。这次斯贝发动机的考核工作,完全满足了合同要求。吴大观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令人信服的技术水平得到英方的赞誉。回国后,他把考核结果及得到的有关资料组织编写,共出版11册。

在4年多的时间里,他与英国罗·罗公司的发动机专家进行了技术交流,系统研究了大批的技术资料,使他掌握了世界先进的发动机研制技术,同时使他在发动机的部件试验、150小时持久试车、高空模拟试验、低循环试验等试验技术方面深化了理性认识。

后来,在斯贝发动机的基础上,我国研制出了涡扇9发动机,并配备在战斗机上,成为捍卫国防的一把利剑。

1982年,吴大观从西安调到航空工业部科技委任常委。他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的领导调到部机关工作,工作可以超脱一些,他却利用这个机会,冷静地总结在基层研制发动机的经验教训,分析研究设计工作的技术关键。他经常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阅读期刊,从理论上充实自己,系统地研究航空发动机的新技术。他自学5年,钻研并掌握了现代发动机新技术,做了上百万字的笔记,写了心得和建议。

吴大观毕生致力于航空发动机科研、设计技术、试验设备建设等工作。他借鉴国外技术规范并结合我国国情组织编制了我国自己的航空发动机标准规范。20世纪80年代初,吴大观受部领导指派,参加了编制我国自己的规范工作。经过六年的努力,参考美军标编写出涡喷、涡扇和涡桨、涡轴两本通用规范,1987年经国防科工委批准执行,至此,我国航空发动机有了自己的标准规范。发动机研制有章可循,从而把发动机研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也为后来我国自主研制的“昆仑”和“太行”发动机顺利定型并列装,起到了重要作用。1991年,吴大观被******表彰为“发展我国航空工程技术事业做出贡献的专家”,1992年航空航天工业部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吴大观在晚年,依然全身心地关注航空发动机设计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他强调从方案设计开始就应重视结构强度设计,必须扭转过去重性能轻强度的偏向。在发动机研制程序方面,他主张必须严格按阶段要求进行,设计试验质量要严格把关,切忌光追赶进度而忽视计算分析和削减试验验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造成研制工作的混乱,从技术上保证发动机研制成功。吴大观反复强调,引进国外技术必须先吃透技术,知其所以然,使自己变成设计该机种的主人。然后才能进行改进、改型,避免盲目生产。否则一旦出现故障,就会束手无策。

新发动机的研制难度很大,虽然我们走过一段仿效国外走核心机验证机道路,但是在工作中出现了重视气动性能,忽视力学性能的偏向。吴大观发现这个问题后,在查阅资料、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强调指出必须注意在核心机上做测量叶片的动应力的测量等工作,以免到整机上无法测量,致使对叶片强度失去控制。另外在发动机的预研与型号的关系上,曾一度思想混乱,吴大观把预研和型号的关系,比为树根与树木的关系,如果没有根深,就没有叶茂,并撰写了十多篇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引起领导和科研管理人员的重视。

回顾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道路,布满艰辛挑战,但是在吴大观的领军开拓下,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了中国几代航空发动机设计人才,使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跻身世界“五强”之列。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大飞机研制工作也不断提速,国家正在进入世界航空强国之列。吴大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诚地履行着自己航空报国的理想,“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航空报国的精神,必将激励更多的有志之士,为祖国富强而奋发努力。

坚定信仰孕育大爱

——记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下﹚

《陕西日报》(2009年7月2日)

记者沈谦

在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设计的艰辛历程中,吴大观以其出色的才能担当起了领军者和开拓者的重任,他无怨无悔的艰辛付出,使我国的航空发动机研制事业由弱变强。这一充满曲折的历程中,吴大观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他百折不回的精神动力靠什么支撑?他无私大爱的情操源自哪里?和吴大观一起生活工作过的人都说,吴老这一生,对党和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信仰,孕育了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私的爱,彰显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高尚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