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打造黄金人脉
27063800000012

第12章 主动让你走得更远(2)

主动法则3

改正自己每一个坏习惯

百人百姓,各人的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习惯是人们都知道的东西,从记事时起人们就有了各种各样的习惯,据说习惯因人而异,不是从哪遗传,完全是后天形成的。它与当事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以及所受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习惯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许多人之所以终生碌碌无为,与成功无缘,是因为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这些坏习惯就像一堵墙,把他们与成功无情地隔开。

对于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来讲,有些习惯虽然不好,但它们可能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没有多大妨碍,而有些习惯则是我们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大敌,对于这些习惯我们一定要努力摆脱它的束缚,别让它一点点拉开我们与成功人生之间的距离。

好的习惯让我们做起事来更有效率,而坏的习惯却让我们封闭、保守、自以为是。

迟疑和等待的习惯害人不浅,有人优柔寡断,有人迟疑不决,有人消极被动,有人得过且过……不良的工作习惯就像一堵玻璃墙,把他们与成功无情地隔开,让他们只能看到成功近在眼前,却总是无法到达。

以自我为中心是束缚人的做人习惯,只要别人的好处而不给他人好处,只怪别人不检讨自己,不尊重别人、不守信用……这些不良的习惯像一张罗网一样,将我们紧紧束缚住。

是非来源于错误的说话习惯。生活中很多人不把“说话”当回事,他们看不到自己在说话上存在的错误习惯,也看不到这些习惯给自己生活、事业带来的巨大危害,因而听之任之,最后吃了大亏。

僵化的社交习惯浇铸人际关系的坚冰,很多人在社交中都存在着一些误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些错误的社交习惯,这些坏习惯限制了他们社交才能的发挥,阻碍了人际交往的顺利展开。

老套的处世习惯是成功的累赘。生活中很多人还维持着老一套的处世习惯,这些处世习惯不合乎现实,不能适应激烈竞争,无法应对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仍旧抱持着老套处世习惯的人,轻则吃亏上当,重则任人宰割。

要某些人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也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在那样的过程中他们会丧失自己的既得利益,会觉得很不舒服,他们把许多习惯当成了自己生活的必修课。而怀有这样心态的人面对外来的世界或是未知的领域,总是顽固得像一块石头,我们有许多事情做不好也就是石头太多的缘故。

坏习惯像拦路的石头,搬掉它才能继续前行

一次保尔参加青年团员们的争论:人能不能克服已养成的习惯,如吸烟?保尔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当时有位青年嘲笑说:“保尔就会说漂亮话……问他自己抽不抽烟?抽的。他知不知道吸烟没有好处?知道的。可是戒掉呢———又戒不掉。”保尔将口中正抽着的烟卷拿下来揉碎,说:“从今天以后,我绝不再抽烟。”从此,保尔戒掉了几乎是从儿童时代就养成的抽烟习惯。

坏习惯是慢慢形成的,因而改掉坏习惯需要持久的毅力

人的一大缺点就是往往对自我的弱点姑息迁就。坏习惯难以改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决心不大、毅力不强。对于抽烟这个坏习惯,不少人都想改,但为什么有的改掉了,有的改不掉?关键是不仅要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而且要痛下决心去改。这样,诸如吸烟、酗酒、随地吐痰等不好的习惯,才是可以改掉的。

对于一个有崇高信仰、意志坚强的人来说,他不仅可以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而且可以要求自己养成各种良好习惯。

要想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且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只有靠毅力、恒心和不断的自我提醒。坏习惯实际上也不难改,因为“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如果你以好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去代替,时间一长,也便成了好习惯。

主动法则4

不在背后议论别人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各人品行不一,总有一些人喜欢说长道短,评论是非。特别是当你作为刚到公司的新人,不可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没有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最好保持沉默,既不参与议论,更不要散布传言,卷入是非旋涡。如果某人不在场,你也切忌背后说人坏话,说长道短,对此人做出一些负面的评价。因为别人会怀疑你是否也会在其他人面前说自己的坏话。

如果将一个人的生活做个粗略的划分,根据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公域和私域。因此,我们说话要分场合,“公私分明”是一条在什么时候都很有效的游戏规则。所以,办公室里不能乱说话,即使说也要说公事,不要搀和私事。别人没兴趣会让你扫兴,别人感兴趣对你可能会更糟。当然,说话的过程中,我们尤其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搬弄是非。

许多人进入职场后,为了争权夺位,不惜四处散播谣言,或者搬弄是非,惹得人人生厌,公司内部的和谐状态被彻底打破了,完全违反了职场中的游戏规则,结果,老板不得不请他卷铺盖走人。

在是非的旋涡里游泳,陷进去的是你自己

吴大林刚进入职场时,不知道办公室政治的深浅,与同事王某一同出去吃饭,听王某诉说主管陈某的一些是非,便在后来的一次出差机会中把这些话又原封不动地告诉了陈某。陈某一气之下,又说了王某一些事情,吴大林出差回来后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告诉了王某,因此,王某和陈某大吵了一顿,顺带牵出了吴大林。后来,老板为了摆平这些事情,把吴大林辞退了,这才平息了王某和陈某的怒言。

所以,在职场上,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嘴,尽量避免谈论公司的人和事。

背后议论别人是一种不良习惯,对人对己都没好处。但在生活中,背后议论别人的现象并不少见。究其原因,通常是对一些事和人有看法,又没有勇气当面说出,不说又忍不住,于是采取背后议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泄不满。也有极少数的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散布流言蜚语,混淆视听,中伤别人。

有一类人,生来爱背后说人坏话,或者飞短流长,或者造谣生事,或者拨弄是非。在这种人的眼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好人,于是他周围的人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他,对这种人只能敬而远之。当面不说,背后说人坏话,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议论别人可以暂时抚慰自己的自卑心理,因为别人的不足正好可以使自己的缺陷“变得”不那么刺目;二是因为这些人往往没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吸引别人和自己交往,那么只好利用他人的好奇心传播或生造出一些“奇闻轶事”来哗众取宠,这其中就包括编排别人的不是。

说长道短,有意拨弄是非,可以使同事、邻里、亲友产生不团结、不和睦,它的危害极大。由于说三道四的语言容易引发怒恨、报复、反抗的心理,因此它影响人们的团结,破坏同志之间的关系。

王某与李某分别是某单位的中层领导干部,两人关系一向不错。然而有一天,某科长对王某说:“李某这人太高傲,他瞧不起你,你知道吗?他对我说,你没有本事,不学无术,只知道喝酒。”王某听后,对李某很有意见,认为李某背后说三道四,人格低下,于是从此不搭理李某。李某见王某突然对他这种态度,心想,你有什么可牛的,你不理我,我还不理你呢。于是他也不再理睬王某,致使两人如同路人。他们两人的友好关系就这样被科长的说长道短的语言破坏了。

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是不屑于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的。不要好管闲事,说些不应当说的话。特别是在社交场合,更不应该说长道短,揭人隐私,那样必定会惹人反感,让人“敬而远之”。

说别人坏话,虽然当时很痛快,发泄了心中的不满,可是说过后对自己不会有任何好处。如果在同业的聚会上,不小心说了某客户的坏话。因此,该客户的态度突然变得冷淡,自己难以和他再接近,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发生这种情况非常难处理,如果你直接道歉可能会使事态更加恶化,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写信或发短信来解释一番,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赔礼道歉。这样,才能够化解双方之间的一些怨气和矛盾。

当你发现同事聚在一起议论办公室里的是非,而此时有人拉你一起聊,你应该怎么办?

(1)保持沉默。

不支持他的观点,也不反对他的观点,任他自己说个唾沫横飞,天花乱坠,你只管咬紧牙关不出声,渐渐地他就会感到无趣,再不到你面前说东道西,你也好落个清静。

(2)顾左右而言他。

可以谈谈美容、谈谈健身、说天气真好、心情不错,就是不说谁是谁非,把话题绕开,专挑无关痛痒的话来扯,他就没劲了。

记住一个原则:在是非的旋涡里只会越陷越深,趁早远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