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情绪管理(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27034400000025

第25章

小如,今天是你三周岁生日。真快啊,你已经从婴儿升级为幼儿了,从不会说话,到吐字不清只有爸妈听得懂,再到与陌生人沟通无碍,一切都发生在不经意之间。偶尔听到过去录下的音频,我会对你说,你听,以前你是这样说话的,把星星说成hinghing,把“没电”说成“没见”。你就开心地笑。

“我已经长大了,以后和妈妈一样大,然后生一个宝宝,我就陪着她……”

这就是你最美的梦想吗?毕竟是女孩啊。

看着你明亮的笑容,忽然心生恍惚。或许再一转眼,你就去了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当你七岁了,要上小学了,就留起马尾辫和覆额的刘海。那时我会拿起现在的照片,对你说:“宝,你三岁时是这样的……”

这种感觉,就像翻开泛黄的老照片,看到小学时的自己,心里难免会有些惆怅。

而我可爱的小如啊,你就这样慢慢长大,渐渐远去,过自己的日子。到那时候,我该多怀念此刻啊,怀念你伸出小手来抚摸我的脸庞,怀念你看到猪八戒趴着喝水就会发出的笑声,怀念你背着小兔子四处跑的样子。

时间,真的是一个个瞬间,难以把握啊。

而我曾自诩是个有些事业心的男人,在哄你入睡,陪你玩耍,为你读书时,心里未尝没有焦虑之感,怕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工作。可如今一回想,所谓的忙事业,已如浮光掠影,不过是略有痕迹。而唯有陪伴你的时光,再多也都嫌少,再少也很炫目。

于是,每次下班时,开车在路上,想到一按门铃,你会冲过来开门,并抱住我的膝盖,嘴角就不由上扬。于是,临睡前给你读14只老鼠的故事,你把小脑袋轻轻靠在我肩膀,我的声音就轻缓而温柔了。于是,我多么愿意牵着你的小手,去看小草、蜗牛、七星瓢虫、落叶,还有石板上跳跃的光斑。

于是,我写着写着,就忍不住站起身,去另一个房间找你,不管你在做什么,都一把抱起,亲亲你的小脸。

于是我知道,生命中最不后悔的,就是和你一起慢慢“浪费”的时光。

看到最后一行,我的眼中噙满泪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好好照顾你。可能我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考高分,争第一,而至于人际关系,如何与人相处,向来是比较轻视的,直到年纪渐长,才发现,人际关系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成绩。

现在我经常说,年轻人初涉人世,往往觉得房子车子票子是幸福的保证,这或许也对,可是我买房买车时,只快活了几日,因为永远有更好的房子、更好的车子在吸引着我们,让内心难以安顿。唯有事业与亲情、友情,才会带给我们长久的快慰。

比如,每次你回家来,和我聊天,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却让我内心陶然。比如,我偶尔与好友相聚,酒至微醺,说些心里话,毫无隔阂,也是无比愉悦。

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大部分心理学研究的相关系数达到0.3就被认为是显著相关了,而人际交往、社会支持与快乐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所以,你的人际关系越融洽,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多,你就越快乐;你越快乐,你获得的优势就越多,也更易于成功。

因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正是我们的社会资本。它不仅会使我们的情感得以滋养,智慧得以磨砺,还能使我们更快地从挫折中奋起,取得更多成就。

二、比尔·盖茨说,个人英雄主义时代业已结束

人际关系与成功有关。或许正因如此,许多高材生最后干不过辍学生。高材生自恃能力,愿意单干;辍学生往往有一帮狐朋狗友,而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比尔·盖茨对此深有体会。

刚创业时,人才匮乏,比尔·盖茨亲顾茅庐,寻访英才。

按了半天门铃,全无动静。比尔·盖茨心里有些烦躁。已经预约了多次,今天断不能无功而返。只得砰砰敲门,又过了半晌,终于响起脚步声,继而门被打开,露出一个人来。头发芜杂蓬松,耳朵上搁着一支铅笔。皱巴巴的白底蓝纹衬衫,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光脚套双拖鞋。脸却白净年轻,只是胡子拉楂,挂着深深的倦容。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高手吉姆·埃尔钦了。

“你是谁啊?”斜眼看人,分明是不耐烦。

“我是比尔·盖茨,昨天刚给你打过电话。”

吉姆·埃尔钦上下打量了几眼。“哦,是你啊。进来吧。”转身往里面走。室内和他身上一样的凌乱。他一路轻车熟路地避开各种杂物。盖茨跟在后面,纵然十分小心,但还是碰响了几个易拉罐,嘡啷啷滚开去。

吉姆在电脑前坐定了,似乎归了王位,气定神闲,问道:“随便坐吧。找我什么事啊?”

盖茨依旧站着。“我们公司正在研究一个操作系统,我们管它叫WINDOWS。遇到些问题,正想请你出山,助上一臂之力。”

一听到操作程序,吉姆·埃尔钦顿时来了兴趣,“快给我看看。”倦意一扫而空,眼眸流动了神采。

两人三下五去二将系统装上电脑,都是行家里手,交流起来语速越来越快。但把系统弄了半天,也不见什么成效。吉姆·埃尔钦絮絮叨叨数落了一大堆不足,最后竟暴躁了,甩出一句:“我从没见过比微软做得更烂的操作系统!”

盖茨正忙了一头汗水,对此评价竟也首肯。“不错,正因为我们做得不好,所以才请你加盟。”

却没有听到回音。抬头看去,吉姆竟愣在那里,许久才喃喃地说:“天哪,你还真让人感动。”

于是水到渠成,他决意加入微软的阵营,成为WINDOWS的负责人。数年后,WINDOWS开发成功,风行全世界。吉姆·埃尔钦也成为微软平台部门的副总裁。

比尔盖茨深知合作的重要。他时常说:“如果把微软顶尖的20人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马上变得无足轻重。”又说:“能和一群聪明绝顶的人一起工作交流,这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在众多人才中,与比尔·盖茨最亲密的搭档有两位:保罗·艾伦和斯蒂芬·鲍尔默。

艾伦是盖茨在湖滨中学的同学,从小博览群书。1968年,与盖茨在湖滨中学相遇时,他以其丰富的知识折服了盖茨,而盖茨的计算机天分,又使艾伦倾慕不已。两人成了好朋友,一同迈进了计算机王国,掀起一场软件革命。

在谈到他们之间的友谊时,盖茨回忆说:“他读了4倍于我的科幻小说,另外,他还有许多解释自然之奥秘的书,所以,我就问他有关‘枪炮工作原理’和‘原子反应堆’之类的问题,保罗把这些都讲解得头头是道。后来,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数学和物理作业,这就是我们何以会成朋友的原因。”

创建微软之后,二人有了分工。艾伦喜欢技术,所以他专注于微软新技术和新理念,在研发了BASIC语言和操作系统方面显示了充分的远见。盖茨则以商业为主,一人全揽销售员、技术负责人、律师、商务谈判员等职。两位创始人配合默契。

史蒂夫·鲍尔默也是盖茨的搭档。1974年二人在哈佛大学相识,志趣相投,都对数学、拿破仑情有独钟,于是搬进同一个宿舍,起名“雷电房”。鲍尔默在哈佛时,像一只庞大的蝴蝶,总穿梭于各个角落,八面玲珑,似乎认识哈佛的每一个人。他有句口号:“一个人只是单翼天使,只有两个人抱在一起才能飞翔。”

在微软诞生之初,盖茨事必躬亲。但是随着公司规模壮大,盖茨开始为管理上的琐事而烦恼,意识到微软还需要管理人才,于是想到了史蒂夫·鲍尔默。1980年,鲍尔默在盖茨的劝说下,从学校退了学,进了微软公司,最终坐上第二把交椅。2000年1月,他正式担任微软CEO。

盖茨总是得意地说:“事实上,把鲍尔默引入微软是我做出的最重要抉择之一。”

鲍尔默是天生的激情派。他的管理秘诀,就是激情管理,给人信任、激励和压力。无论是在公共场合发言,还是平时的会谈,或者给员工讲话,他总要巍然屹立,一只攥紧的拳头击打另一只手,声音宛如爆破。

他的出现为微软增添了更多的活力。此外,他头脑敏锐,始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根据市场变化即时调整战略决策。在管理方面他也得心应手,终于让盖茨逃脱了繁琐的行政事宜,专心致志地做程序员。

不难看出,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依靠的并非运气,而是选择了合适的搭档,通过与他们性格、能力的互补,盖茨得以尽力展现自己的优势,最终如愿以偿地让微软戴上了软件帝国的皇冠。

斯蒂芬·科维将人际关系的思维归纳为六大类:“一、双赢:利人利己(赢/赢);二、损人利己(赢/输);三、损己利人(输/赢);四、两败俱伤(输/输);五、独善其身(赢);六、好聚好散(无交易)。”

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略略,你该知道如何选择了吧?

三、正确沟通,让心灵走得更近

我们虽然知道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往往因为缺乏沟通技巧,变得有心无力。许多人像刺猬一样,想靠近却又不能。于是那么多相爱的母子,见面却无话可说,形同陌路。那么多情投意合的朋友,却因为一点小矛盾没有化解,只能渐行渐远。

其实,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朋友之间、亲人之间、师生之间更为和谐,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愉悦和健康。如果你遇到了困难,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改善。

1、倾听让心灵走得更近

这听起来简单,却并不容易。在感情里,一定要学会给予对方全部的关注。把电视、电脑和音乐都关掉,认真倾听对方说的每一句话,才是良性沟通的开始。

而现实中,尤其是聚会时,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说话,显示自己的高明,最后大家七嘴八舌,谁也没听,于是谁都一无所获。若是此时,有人愿意安静下来,凝视着你的眼睛,静静地听,不时点头,顺着你的思路,说一些相关的话题。你会觉得,这人实在是太亲切了,太投机了,太相见恨晚了。好朋友就是这样,愿意互相倾听,得到彼此的尊重与抚慰。

当你和朋友发生争执,谈话变得激烈时,你应该从对话里撤出,留出空间去冷静,因为此时的你们并不能真正去倾听对方说的话。

2、自我袒露,坦率地传递完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