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位CEO给青少年的礼物(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27033200000034

第34章 记

有两件事情让我萌发了写这本书的念头。

第一件事是我看到了一份调查结果。2002年,明略市场策划有限公司就中学生对未来和理想的想法,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这次调查对上海市11所中学的初、高中学生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的问卷调查,样本量为372名。

调查显示,92.9%的中学生希望成为有才华的人,有64.3%和78.6%的学生分别选择了有钱和有权,有貌和英俊也分别有71.4%和39.3%的学生选择。用很现实的目标代替了远大的理想,这几乎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连中学生也不能例外。

许多中学生存在十大问题: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只求结果,不重过程;与人交往过程中,只要他人理解,不知理解他人;对于各种娱乐游戏,沉湎其中,难以自拔;对于自己的能力才干,想要表现自己,又不知怎样才算是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对于自己的分数,想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又不肯在平时下功夫;对于自己做错的事,先是自己极力找借口,再是压力下的被迫承认,不知深刻反思;对于自己遇到的一点困难与挫折,知难而退,而不会越挫越勇,迎难而上;对于自己的父母要求甚多,回报、体谅甚少;面对自己的责任,逃避多于承担;对于他人的长处与自己的不足,不能取长补短,只知自我欣赏与妄自菲薄。

一代人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特色,中学生的现状令人担忧。

第二件事情,是我无意中看到儿子陆志洲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希望!》,看完心中良多感慨,特将全文抄录如下:

在40年代的他们——战乱之中,衣不整食不饱,那时的他们希望丰衣足食;

在60年代的你们——遇到空前的劫难,生活苦不堪言,那时你们希望岁月平安,吃好穿好;

在21世纪的我们——有漂亮的衣服、鲜美的食物,但贪婪的我们更希望天天吃上肯德基,天天穿上耐克衣。

我们不需要回想40年代的解放战争,60年代的**********。因为那充满杀气和血腥的战场,距离我们已经那么遥远。其实我们只需打开电视机,就可以回顾以前艰难的岁月、壮烈的年代,可懒惰的我们却连电视都不打开,只愿沉醉于电脑的虚拟世界中……

或许我们能在虚拟世界中得到快乐,可是在现实世界中有大作为才是真英雄。

希望生活在21世纪里无忧的少年们,也能醒悟过来。

原来现在的少年,虽然衣食无忧,心中也有忧患意识,也知道“在现实世界中有大作为才是真英雄”。这让我对下一代也充满了信心。

这两件事情一正一反,让我思考了很久。

梁启超在《中国少年说》中赞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新世纪的中国,少年更是国家的希望。

中学生是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又是中考、高考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品格上的提升,突破学习上的障碍,为人生的发展打好学习和命运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先哲说“个性决定命运”,个性包括了品行、性格和习惯。如何完成从平庸者到卓越者的升华,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它需要具备优良的品德基础,需要经过不断的感悟、修炼和升华。

少年时,人生的梦想已经开始编织,人生的蓝图已经开始描绘。哪一位青少年不想成为未来的成功者?人生的起点几乎是相同的,但是结果却完全不同,要成为卓越者,关键是你是否有决心去为之努力。

我是个喜欢回忆的人,我常常会记起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有许多收获,自然也有许多遗憾,如今人到中年,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些写下来,让下一代知道,在人生旅途中,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必须做的,哪些是不好的,要力求避免的。这是身为长辈的责任。

也许时代不同,年轻人的想法观念都会不同,但是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归根到底,人的成长旅程都是相仿的,特别是伟大的人,他们的心路历程更是惊人的相似。我不是伟人,但经过多年对人生的感悟,我已经知道如何能成长为一位卓越者。经过近一年的笔耕,便有了这本书。

写书是甜蜜的,因为心灵与往事轻轻撞击,产生那么多耀眼的火花,让我欣喜,让我陶醉;写书是辛苦的,我必须剖析自己的心灵,审视身后的路途,痛苦与欢乐一起涌来,我在其中提炼出人生的真言。也许它不是真理,但却是我的肺腑之言。

本书是从以下十个方面一一阐述,逐渐完美你的品格。每一部分核心内容都用神秘的来信出现,全书以中学生的故事为线索穿连,还有练习题帮助思考、巩固。亲爱的孩子们,本书不仅供你阅读,更是供你体验。也许你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也许你总觉得低人一等,也许你没有很多朋友,也许你心中的问题还有林林总总。那么通过阅读本书,按照本书所提供的例子一个个实践下去,最终化为自己行动规则的一部分,有一天你会发现,在你有趣的阅读中,精神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生活与学习也充满信心与动力,而成功离你并不遥远。

本书得以顺利完成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学生柳伟平,因为他辛勤的劳动、优美的文笔,为本书增添了生动的校园故事;我要衷心感谢儿子的班主任采荷中学的优秀教师张建刚,因为他提供的帮助和部分案例,才使本书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感谢著名企业教授唐渊先生为本书加深品格修炼所做的训练题,使读者能得到更多的受益;最后还要感谢出版社和编辑的支持,本书以最快的时间能与亲爱的青少年朋友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