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专制皇帝,在求谏和纳谏上,唐太宗是比较突出的一位。贞观前期,对于大臣诤谏,太宗基本上做到了虚心听取。但是,对一些言词激烈,特别是像魏征那样直言不讳的进谏和争辩,秉性要强好胜的太宗,有时也感到太伤体面。有一天,退朝回宫,太宗气愤愤地说:“总有一??要把这个乡巴佬杀掉!”长孙皇后问要杀谁,太宗说:“魏征经常当着百官的面叫朕下不了台,朕非杀他不可。”长孙皇后一听,急忙退出,穿上朝服(上朝所穿礼服)进来,恭恭敬敬地向太宗道贺。太宗惊讶地问道:“何贺之有?”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君明臣直,皇上英明,臣下才敢直言。魏征敢于直言,正是因为陛下英明啊!我怎么能不表示祝贺呢。”太宗这才转怒为喜,心中对魏征更加敬重。
有一次,太宗在九成宫(在今陕西麟游境内)丹霄楼宴会群臣。酒饮到半中间,太宗对宰相长孙无忌(长孙皇后之兄)说:“魏征、王过去服事隐太子(即李建成)和巢刺王(即李元吉)时,实在可恶,朕能够抛弃旧怨,发挥他们的才能,可以无愧于古人。但是,魏征每次进谏,只要朕不听他的话,朕发表什么意见,他总是不立即赞成,这是什么缘故?”
魏征在一旁答道:“臣所以进谏,是因为觉得事理不对。如果陛下不听取臣的话,而臣立即顺从陛下的话,只怕就照陛下的意见办了。”
太宗道:“你可以当时答应一下,等别的时候再来提意见,这难道也不行吗?”魏征说:“从前舜告诉群臣,叫他们不要当面服从,敢于表达不同的意见。如果臣当面答应了,等到别的时候又来提意见,这就是背后有意见。这可不是稷、契对待尧、舜的态度。”
太宗听了大笑起来,说:“别人说魏征举动粗率傲慢,朕只觉得他非常可爱。”
魏征立即拜谢道:“陛下启发臣要畅所欲言,所以臣才敢这样。要不然,臣怎么敢屡次冒犯陛下的尊严呢!”
其实,魏征的做法更巧妙的一点也在于此,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坚持己见而邀功,而是顺水推舟地把决策权给了唐太宗,从而又落得个人情。
3.心中有数,就会占得主动
会做人者,时时刻刻心中有数,绝不会在没有算计周全的情况下,随意出手,否则就叫“乱出手”。当然,一个人善于抓时机,见机而动或者见机而进,固然是英雄本色;但是激流勇退,能见好就收、适可而止,也未尝不是明智之举。孔子说过“过犹不及”,意思是,超过了和差一点儿是一样的,都不是最好的。适可而止,就是在竞争事业中,时刻注意和自身利益相统一的数量界限,绝不超过度,绝不使事情发展到反面。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心中之数”四个字。
为人处世最看重的就是保持质的数量界限,也就是“度”。超过或者不及,都会使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度”的存在,要求我们无论做何种事情,那应有个数量分析,做到“胸中有数”,方可攻守转换。
魏晋时期的大军事家曹操,深知适可而止之道,《三国演义》讲道,曹操攻下张鲁的老巢——南郑,取得重大军事胜利。这时,谋士们纷纷进言,劝曹操乘胜进军,直取益州。主簿司马懿认为,刘备刚刚灭了刘璋的力量,但全蜀上下并未归心。益州一胜,乘势进兵,刘备之军势必瓦解。如此天赐良机,不可失去。
谋士刘晔也认为,一旦错过战机,刘备安定蜀民,据守关隘,恐怕难以消灭。
但曹操不以为然。他认为夺取益州的时机还不成熟,应适可而止,“按兵不动”。因为刘备虽然刚刚夺取成都,但军力旺盛,士气很高。另外,尽管孙刘两家矛盾不断激化,但一旦曹操的拳头伸得过长,后方空虚,那么,坐山观虎斗的孙权绝不会袖手旁观,失此良机。他们很可能绕过荆州直袭许昌。为此,不能头脑发热,图一时痛快,而应该审时度势,见好就收。后来事态的发展,也确实如此。只是因为曹操的正确预见和决策,没有吃亏上当。
和曹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刘备。东吴计杀关羽夺取荆州之后,刘备怒而兴师,发动伐吴之战。虽然这场战争的发动是不谨慎的、但在战役之初,刘备凭借优势兵力,有利地势,以及在报仇雪恨思想指导下一时激起的高昂士气,攻城夺地,捷报频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赢得不少主动。在杀气腾腾的蜀军进攻之下,吴方被迫再次求和,提出把范疆、张达二人和张飞首级一并送还,交还荆州,送归夫人,重修旧好,一同灭魏。
应该说,东吴的条件对于蜀国而言,已经是很难得的了。试想,即使战争胜利,还能彻底消灭东吴吗?假如刘备头脑清醒,见好就收,既在一定程度上出了心中的怒气,又收回荆州重建吴蜀联盟,从而使战争得到一个较好的结局。但是,刘备被初战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战争的发展状况心中无数,盲目坚持率军长驱直入,企图消灭东吴。结果大军攻到目的地便成了强弩之末,非但未能灭吴,反被人家一把火烧得大败而归。
还有两个形成鲜明对照的人物,那就是关羽和诸葛亮。三国时期,荆州的归属一直是吴蜀双方争论不休的问题。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荆州。对于刘备说来,荆州不能没有,因为这是向西川发展的基地,失去荆州,就失去了三分天下、进而统一中国的条件。但是,荆州也是东吴的门户,要统一长江以南,发展自己,也必须夺取荆州。为此,赤壁大战后,孙权便派鲁肃前往索取荆州。
照理说,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合的胜利,荆州作为从曹操手中夺取的战果,归刘备所有名正言顺。况且,刘备漂泊半生,连个立身之处都没有,占有荆州也没什么不可,完全可以讲出一些理直气壮的话来。但诸葛亮对鲁肃说的却不是这样的话,而是提出暂“借”荆州。
一个“借”字,体现了诸葛亮办事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精神。当时的刘备,和曹操、孙权比较,力量还很弱小,必须和孙权结盟,共拒曹操,方能立稳脚跟,发展壮大,以图大举。假如提出占领荆州,恶化吴蜀的矛盾,就会破坏吴蜀联盟,打破既定的政治战略,造成全局被动。而用一个“借”字,就避免了这一危险,就是说“借”荆州,既保证了刘备的可靠后方根据地,又维护了孙刘双方的同盟关系,不过不及,恰到好处。
但关羽这个人却不能理解诸葛亮的这番苦心。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告诉关羽八个字“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但他一直没把“东和孙权”放在心上。在与东吴的多次外交斗争中,凭着一身虎胆、好马快刀,从不把东吴人包括孙权放在眼里,不但公开提出荆州应为我们所得,还对孙权等人进行人格污辱,称其子为“犬子”,使吴蜀关系不断激化,最后,东吴一个偷袭,使关羽地失人亡,悲惨至极。虽然,关羽的失败不能全部归结于他处理与东吴关系时的不谨慎,但至少他的过激行为,造成了吴蜀联盟的破裂,使东吴痛下决心,以武力收复荆州。
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的所作所为,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确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处事心术。
就心力高低的区别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天壤之别。真正存在巨大差异的是,能否做应该做的事。不该做的事,你做了,即使做得十分巧妙,也只能证明你心力低下;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即使显得无所作为,也称得上是心力高超。
惟有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事情面前清楚地知道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智者所为。荀况曾经说过:“知所为知所不为,则天地官而万物役也。”老子也说过:“无为而无不为”。在生活中的有些时候,无所作为就是最大的作为!
4.一步一步辨清人
看透人,才能办成事,这是成功的硬道理。不过,在生活中有些人却是很难一下被看透的,关键是他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包裹得太严实了。在古代,有些人不仅给自己戴上面具,上面还要多涂一层油彩,这就需要在他身边的人必须能够看透他的面具,一步一步辨清人。
颜真卿不只是一位唐代最为杰出的书法大家,也是最忠贞的大臣之一。在安禄山起兵叛乱时,河北20余郡望风而降,惟有他一人,以一座小小的平原郡城,孤军独立,誓不降贼,成为抗击叛军的中流砥柱,从而赢得唐玄宗极大的赞叹。以后,他历肃宗、代宗、德宗几朝,德高望重,天下景仰。
可是,奸相卢杞当权,容不下这样的老前辈,先是想将他挤出朝廷,问他:“想安排你去外地任职,你看哪里对你比较合适?”颜真卿在朝堂中当众回答道:“我这个人由于性子鲠直,一直被小人所憎恨,遭到贬斥流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如今我老了,希望你能有所庇护。当年安禄山杀害了你的父亲,将首级传到我那里,以威胁我投降,我见到你父亲脸上的血迹,不敢用衣巾擦拭,是我以舌一一舔干净的,难道你还不能容下我吗?”
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使卢杞不禁惶然悚然,立即对颜真卿下拜,但心中更恨他了。那时,割据淮西的藩镇李希烈起兵反叛朝廷,自称天下兵马都元帅,其势汹汹。德宗向卢杞问计如何平息,奸诈的卢杞决心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颜真卿,便对德宗说:“李希烈是个年轻的悍将,恃功傲慢,他的部下不敢阻止他。如果朝廷能派出一位儒雅重臣,向他宣示陛下的恩德,陈述逆顺祸福的道理,李希烈必然会革心悔过,这样就不必大动干戈而将他收服。颜真卿是几朝重臣,忠直刚强,名重海内,人人都敬服,他去最为合适。”
那个不辨忠奸的德宗皇帝完全听从卢杞的意见,朝中有识之士无不为之震惊。有人劝告颜真卿说:“你一去必然会遇害,暂且留下来,看一看朝廷会不会有新的命令。”颜真卿慨然道:“国君之命,怎么能够不从?”也有人上书朝廷说:“失去了一位元老重臣,这是国家的耻辱!请将颜真卿留下吧!”
颜真卿义无反顾,受命即行。到了李希烈那里以后,李希烈使出各种手段,用尽威逼利诱之能事。时而派出一千多名士兵,拔出匕首,围着颜真卿,张牙舞爪,似乎要将他一刀一刀地割碎生吃;时而又在他住的馆舍挖个大坑,声言要将他活埋;时而又架起干柴,浇上油,燃起熊熊烈焰,威胁要烧死他;时而又劝他拥戴李希烈为天子,并许愿封他为宰相。对这一切颜真卿不为所动,大义凛然,最后终于被杀害,令人叹息!
在古代,借人治人的手段不仅为奸佞大臣所常用,那些住在后宫里的女人为了争宠,也喜欢运用此法,酿成无数悲剧。
唐高宗时,皇后与武则天争宠,互相在皇帝面前诋毁对方。高宗虽然比较偏向武则天,但还没有打算要废黜皇后的意思。武则天为了登上皇后宝座,丧心病狂地策划了一场阴谋。武则天有一个女儿,高宗、皇后很喜欢这个婴儿,常来看望。一天,皇后来看孩子,武则天借故躲避,皇后独自一人逗孩子玩了一会儿,就离去了。皇后一走,武则天马上进屋,把自己的亲生女儿活活扼死,再用被子原样盖上。隔了一会,高宗来看孩子,武则天假装和他说说笑笑,等皇帝要她抱孩子时,她拉开被子,惊叫一声,立即大哭起来,高宗上前一看,原来他极其喜欢的这位小千金早已手足冰凉,死去多时了。高宗龙颜大怒,叫来宫女、太监询问有谁来过此地,他们只得说皇后不久前来过,高宗于是认定是皇后与武则天不和而下此毒手。这时,装得悲痛之极的武则天又把平时收集的皇后过失,一一向高宗诉说,高宗因此有了废黜皇后的打算。就这样,武则天借刀杀人,嫁祸于人,为自己登上皇后宝座扫清了道路。
上述两例足以说明一步一步辨清人是何等重要。做人也好,办事也罢,一定要防范那些小人行为,不被他们的奸诈所蒙欺,要能及早地一步一步辨清小人,看透他们,防止出现失手,即防止别人借刀杀人,留下遗憾。
5.稳住自己等于击垮对手
当一个人要与对手较量,或者要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是必须慎之又慎的。做出一个正确的抉择的困难程度或许更甚于透视对手的心意。特别是当事情和自己有密切关连的时候,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更不容易。所以,为人处世必须在心理上先做足准备,否则一旦事情发展到对自己相当不利的地步,或者遇到不足与其为谋的人时,自己本身就可能先发生动摇,计划的进行当然就会或多或少地受到阻碍。
举个例子来说,当你发现对方暗中有背信行为时,就怒气冲天,不能冷静地考虑对策,自然就无法正中要害,给他致命的一击。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冷静应付,否则前功尽弃,枉废心机!
在这方面有精彩论述的中国古籍,最好的就是《战国策》和《韩非子》,原因在于这两本书在透视人心方面,不但有独特的见解,并且举出实例加以说明,使得读者更容易明了。
齐国宰相孟尝君,在某一个机会里,发现寄宿门下的食客,竟然背弃礼义,和他的妾通奸。
“以食客的身份,竟敢如此不知自爱,做出这样为人不齿的行为,非杀不可……”
虽然有人用这些话挑拨他,孟尝君却说道:“男女相爱,乃人之常情,不必管他。”
就这样过了一年,有一天孟尝君召见这个食客,说道:“阁下寄宿我处已有相当的日子,可惜这里好像没有你的仕宦之途。很幸运的,卫国君主平日与我交往不错,我想介绍你到他那儿去图个前程,不知你意下如何?”
食客经过孟尝君的介绍,前往卫国任官,逐渐被卫君所重用。经过了几年,卫国和齐国感情交恶,卫国国君想要联合诸国攻打齐国。就在这个时候,那位被孟尝君介绍到卫国的食客挺身而出,说服卫君打消了攻打齐国的念头,因而避免了齐卫之间的一场争战。
《战国策》中对这桩事情的评论是:孟尝君很会处事,他能够转祸为福。
另外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人虽然发现自己处境危险,却能够探身虎穴,因而保全了性命。
荆国对吴国宣战。
吴国为拖延时间,于是派遣使者前往荆国军营,试探敌军的虚实。
使者到达敌营,看见荆国军士个个士气旺盛,一团杀气,知道此次前来,必定难逃一死。
敌将话中带有讽刺地问他:“你在出发之前卜过吉凶了吗?”
“有,卜得大吉之兆。”
“唉呀!死到临头,你还敢说大吉?”
“这就是大吉呀!我国派我前来的目的,就是试探贵国的战意如何;如果我被杀身亡,我军必做万全的准备,作战到底。像这样牺牲了我一个人而救了全国,岂不是大吉?”荆军终于不杀使者。
下面一则故事,说明了虽然国中有人看破敌人诡计,可惜贪心的国王为物欲所蒙蔽,没有接纳他的建议,终于走上亡国的道路。
有一次,某大国派使者到相邻的小国说:“我君想铸一口大钟(古代乐器)送给贵国,但是两国之间的道路艰险,车辆无法通过,请贵国将险道扩展,以利运送。”
在当时,大钟是很贵重的宝器,所以小国君主满心欢喜,准备立刻拓宽道路。
可是群臣之中有人识破了大国的阴谋,于是劝谏国王道:“从古至今,没有大国赠送礼品给小国的道理,其中必然有诈。据臣的猜测,礼物之后必定随有兵车,此事断然不可答应。”
然而,小国君王为物欲蒙蔽了心思,不听臣下的劝谏,开路迎接,果然大国军队随在钟后蜂拥而至,毫无防范的小国顷刻间土崩瓦解。
最后,或许是画蛇添足,再补充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