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让“面子”害了你
2702700000022

第22章 如何体面又实惠地送人面子(1)

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

三国时期的曹操挟天子移都许昌后,对于前来投靠的刘备不是很了解,特别让曹操不解的是:刘备凭什么把非等闲之辈的关、张聚在自己门下。为了了解刘备,曹操来了一招“煮酒论英雄”,借与刘备谈论有关英雄的问题,看刘备是否真有才华,是否具有野心。

像曹操这样成功的人知道,为人处世最重要的本领就是要懂得察言观色,如果不懂得对方在想什么,就不能把话说到别人心里去,也无法把事情做到让人满意的地步,甚至可能招致他人的反感。

一个举人通过了科举考试,得了一个山东某县县令的职位。第一次去拜见上司,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沉默了一会,忽然问道:“大人尊姓?”这位上司很吃惊,勉强说了姓什么。县令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没有。”上司更加惊异,说:“我是旗人?你不知道吗?”

县令又站起来,说:“大人在哪一旗?”上司说:“正红旗。”县令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上司勃然大怒,问:“你是哪一省的人?”县令说:“广西。”上司说:“广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广东?”县令吃了一惊,这才发现上司满脸怒气,赶快走了出去。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学校教职,导致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位县令不会察言观色。

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无论做什么事,对什么人,只有先察言观色一番,摸清对方的心思后,再付诸行动,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万无一失。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脸色的好坏往往会表现出其情绪和心境。

不懂得察言观色的人总是不顾一切贸然行事,不但达不到办事的目的,反而会使自己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而那些会办事的人,往往可以从对方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中读懂其心意, 从而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办事情自然也就游刃有余、举重若轻了。《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是一个非常善于察言观色的人,经常是对方还没有说出口时,她便已经猜到了,等到对方一说,她则已经办好了。

在林黛玉刚进贾府时,王夫人问:“是不是拿料子给黛玉做衣裳呀?”凤姐答:“我早都预备好了。”也许,她根本没有预备什么衣料,但是王夫人就点头相信了。这还是比较平常的察言观色,就是对同一件事,她也能一下子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却说得入情入理,让人听了欢喜。

邢夫人要讨老太太身边的鸳鸯,便先来找凤姐商量,说老爷想讨鸳鸯做妾,凤姐一听,脱口说:“别去碰这个钉子。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成了,何况说老爷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反而劝告邢夫人,“明放着不中用,反招出没意思来,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

凤姐先是如此说,觉得这件事根本就行不通,但是邢夫人却听不进去,非常不高兴,冷笑道:“大家子三房四妾都使得,这么个花白胡子的……”意思说要个妾有什么不可以,老太太也未必好驳回,你倒说起不是来了。

凤姐见邢夫人心性大发,知道都是刚才那番话惹的,于是立即改口,赔笑道:“太太这话说得极是,我才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

这些话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但是凤姐一正一反的说辞,让人觉得通情达理,十分入耳,所以邢夫人听了高兴极了。不得不说,凤姐这种机变之速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一定善解人意,机灵乖巧。他们总是能够猜到别人的想法,知道对方需要什么,似乎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这是一种天赋,有些人天生就比较敏感,能很轻易地看出别人的情绪反应。拥有这种知己知彼的能力,做起事情来就容易百战百胜。

人常说: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这话说得实在有道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本来就有很多需要避讳的地方,如果在无意之中触犯了别人的忌讳,就会在无形之中得罪对方。所以说,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定不能说让别人难堪的话。

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言语、表情、手势、动作以及看似不经意的行为有较为敏锐细致的观察,是掌握对方意图的先决条件。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操纵自如的基本技术,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掌舵,弄不好就有可能在小风小浪里翻了船。

送顶高帽给人戴

俗话说,嘴甜能吃香东西。意思是说在与人相处时,嘴巴甜点,多说人家的好话,就能得到实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那些嘴巴甜、见人就先送上几句赞美话的人,无不是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由此可见,送人“高帽”是人际交往中不可不学的攻心术。

有一则流传极广的叫作《百顶高帽》的笑话:一个京官要去外地任职,老师告诫他说:“外地的官不好当,你得小心谨慎才是。”京官说:“老师放心,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逢人便送他一顶,这官就好当了。”

老师听了很生气,训斥他说:“吾辈为官清正,不能搞拍马屁戴高帽那一套。”京官说:“可如今,像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能有几人呢!”老师转怒为喜,说:“这话倒是不假!”京官心里说:“我这下只剩九十九顶高帽子了!”

可见,高帽人人爱戴,纵然是对溜须拍马保持着警惕的人,也会不知不觉上套。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如果这种“戴高帽”艺术能运用到生活中来,在社交中必是人见人爱,办起事来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一天,曾国藩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曾国藩问:“你们以为我怎么样?”

众人低首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插话道:“曾帅是仁德,人不忍欺。”众人听了,一齐拍手。曾国藩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后生告退,曾氏问:“此是何人?”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入过学(秀才),家贫,办事还谨慎。”曾国藩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后,便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即使对方明知你说的是奉承话,心中也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弱点。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坏男孩。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而继母却是来自富有的家庭。父亲向继母介绍卡耐基说:“亲爱的,你一定要小心这个调皮捣蛋的坏男孩,我已经拿他没有办法了。说不定明天早晨以前,他就会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坏事。”

卡耐基以为继母会赞同父亲的意见,却见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认真地看着他,然后对他的父亲说:“你错了,我觉得他并不是调皮的坏男孩,他是我们这儿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男孩。只不过,他还没有找到发泄热情的地方。”

她的话让卡耐基小小的心灵充满了感动,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因为这一句话,卡耐基和继母的关系一下亲密了起来。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了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道路。

在继母到来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他的父亲和邻居认定:他就是坏男孩。但是,继母只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在他14岁那一年,继母给他买了一部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相信你会成为一名作家。卡耐基接受了继母的礼物和期望,并开始向当地的一家报纸投稿。他了解和欣赏继母的热忱,他亲眼看到她用自己的热忱改变了他们的家庭。所以,他不愿意辜负她。

继母给了卡耐基一股强大的动力,这种力量激发出了他无限的想象力,也激励了他的创造力和无穷的智慧,使他成为美国的富豪和著名作家,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记得卡耐基书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掌声可以使一只脚的鸭子变成两只脚。”给他人戴高帽,其实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鼓励,暗示他们有某种能力,然后,他们便会按着这种能力要求自己,最终他们的行为会达到人们期望的目标。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哪怕你说的不切实际,对方也会暗自高兴,洋洋自得。如果想要得到更多人的喜爱,或者想要快速办成某件事,达到某个目的,不妨好好研究一下“戴高帽”的学问,相信一定获益匪浅。

会说场面话,就会控制场面

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技术知识,80%取决于人类工程——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口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缺乏语言上的天赋,即使后天勤加锻炼也难免有所不足,而在社交中最能让人左右逢源的技巧就是要会说场面话。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场面话就是打官腔、假话、空话、废话。实际上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场面话不是虚伪的敷衍,而是多年来由很多人的经验总结出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玉良言。生活中,免不了要与陌生人打交道,那么,怎么才能让人一下子接受你呢?

这时,你就需要场面话。在试图说服别人,使人接受意见或者改变观点时,你必须懂得运用场面话。这些时候,并不是高谈阔论或者舌灿莲花就能为自己的社交带来好的开端,反而通俗合适的场面话,更能有效地拉近你和他人的距离。

汉高祖刘邦灭楚、平定天下之后,开始对他的臣子论功行赏,这时就出现了彼此争功的现象。

刘邦认为,论功劳萧何最大,封他为侯最合适不过,给他大量的土地也实属应该。可是其他人却不服,私下里议论纷纷,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12次伤,而且攻城略地最多,论功劳他应该最大,应当排第一,要封地他也应该最多。”

刘邦心里知道,因为封赏问题,委屈了一些功臣,对萧何是偏爱了一点,可是,在他心目中,萧何确实应该排在首位,可身为皇帝的他又无法对这一想法明言。

正当为难之际,关内侯鄂君似乎揣摩出了刘邦的心思,因此不顾众大臣的反对,上前说了一些言不由衷的场面话:“群臣的意见都不正确,曹参虽功劳很大,攻城略地很多,但那只不过是一时的功劳。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丢掉部队、四处逃避的事情时有发生,是萧何常常从关中调派兵员及时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才保汉王不受太大的损失。

“现如今,汉王即使少一百个曹参,对大汉王朝又有什么影响呢?难道我们汉朝会因此而灭亡吗?为什么你们认为一时之功高,高过万世之功呢?所以,我主张萧何排在第一位,而曹参其次。”

刘邦听了关内侯鄂君的话,自然是非常高兴,因为关内侯鄂君的场面话说到了他心坎里去了。于是,刘邦连忙说:“好,好,就这么定了。”

鄂君因揣摩出刘邦一直想封萧何为侯的心思,然后顺水推舟、投其所好,挑刘邦爱听的话说,刘邦自然非常高兴。刘邦的心愿落实了,鄂君也因此被封为“安平侯”,封地超出原来的一倍。

不管是在职场上、政坛上,还是生意场上,都离不开场面话。场面话能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比如存在竞争关系的同事互相指责对方的缺点,买东西的时候直接砍价,甚至与他人之间的直接攻击。

这时,如果没有场面话,那么双方就很难有回旋的余地,也很难营造和谐的氛围。场面话是待人处世中经常见的现象之一,而会说场面话更是为人处世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场面话说得好,人际关系就能处理得得心应手。因此要成为人际交往的高手,就要了解常用的场面话,在适当的时候用上一些。

第一,职场上的场面话。

职场中人都知道,领导可能会对员工说“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你”、“我来帮你搞定吧”,这些话就是职场中常用的场面话。虽然领导并不一定都会按这些话去做,当下属有事找他时他也不一定会尽全力帮忙,但是这些话却能让下属感到心里舒坦。

第二,酒桌上的场面话。

在酒桌上,有一些酒桌场面话。比如“感情深,一口闷”,“酒是粮食精,千万要小心”,“酒比粮食贵,千万别浪费”。如果不会这些场面话,那么你很可能只是闷着头喝酒,很快就“倒也,倒也”。如果你会了这些场面话,那么就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且还可以活跃酒桌气氛。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说场面话,同时也要会听场面话。既不因为拒绝场面话而让自己棱角分明,失去圆润,又不因为相信场面话,而对他人寄予过高的期望。掌握了场面话的艺术,就能够在交际场合中左右逢源,进而建立更好的人脉。

给人打圆场也是一种本领

一名中年男子到面馆要了一份爱吃的面,他想先尝一口汤。可是,汤的味道刺激了他的呼吸道,随着一声“阿嚏”,面汤倒在了对面顾客的身上和面碗里。这可惹火了这位顾客,他“呼”的一下站了起来吼道:“你怎么乱打喷嚏!”

中年男子赶紧赔礼,然后对着老板喊道:“我告诉你不要放辣椒的,你干吗在里边放辣椒?你赔我的面钱,我要赔人家的面钱!”老板马上问伙计,伙计也很委屈,他明明就没有放辣椒。老板感到这不是个事,就赶紧打圆场,对着厨房大手一挥:“算啦!再下两碗面,面钱都免啦。只要大家和气,才能生财嘛!”两位顾客这才平静下来,表示接受。此后,他们还和老板成了朋友。

生活中,我们永远不能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可能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不小心用错了词,或者是请客吃饭时帮人点好了川菜,却发现对方喜欢的是粤菜等,这些情况都是让人十分尴尬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有人出来打圆场,不让你在大庭广众之下丢面子,你一定会感激不尽。

加洛刚刚从理发小工升为初级理发师。第一天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了。”加洛不语。店长听了,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加洛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了。”加洛一惊。店长马上解围,笑着说道:“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欣喜而去。

加洛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交钱边嘟囔:“剪个头花这么长的时间。”加洛无语。店长马上笑着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加洛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付款边埋怨:“用的时间太短了,20分钟就完事了。”加洛心中慌张,不知所措。店长马上笑着抢答:“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欢笑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