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宋氏家族全传
27023200000011

第11章 初识美国(2)

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在海关入口处,一个满脸横肉的海关官员看了霭龄的护照后,粗野地高声吼叫,说霭龄的护照有问题,不许入境,要把她抓起来遣返中国。霭龄惊呆了,也吓坏了,她一时不知该如何应付。一路陪伴霭龄的金水姬勇敢地站了出来,向那个家伙发出质问,究竟护照有什么问题,怎能这样对待一个远涉重洋来求学的姑娘?那个海关官员粗野地推开水姬,威胁说这里没有她的事,命令她立即上岸走开,否则连她一起关起来。金水姬坚决地拒绝了,她说,不让霭龄上岸,她也不会走,必须把问题搞清楚。那个官员傲慢地说:“问题就出在你身上!这女孩尚未成年,她不能独立行动。她的护照副本上表明,她是由一对美国夫妇护送来美的,那对美国夫妇在哪里?你难道还想冒充美国人吗?”

金水姬忍着极大的愤怒,解释了步惠廉夫妇在日本上岸、不能护送霭龄的原因。但问题的实质是因为美国国会1894年通过的旨在把更多的华人挤出美国的排华法案,所以任凭金水姬和霭龄怎样解释都无济于事。这个家伙要把霭龄抓进拘留所时,又来了一个满脸胡子的官员,他耸耸肩膀说:“美国的拘留所不适合关畜生般的人,这个中国偷渡妇女只能返回船上,等船重新起航时把她带走。”

一筹莫展的霭龄不得不带着悲愤和屈辱退回“高丽号”,她做梦也没想到在赫赫有名的民主自由的国度里,竟会发生这样粗暴的事情。这个她一直认为是最讲自由、博爱的国家居然不接纳她。金水姬表现出了她真诚的友谊和高度的责任感,尽管探视重病在身的父亲使她急如星火,她还是毫不犹豫地陪霭龄留了下来。她们在船上发泄了不满和愤慨,还得赶紧想办法。但是霭龄的一切都是按照步惠廉夫妇护送制定的计划,一路上的情况已完全超出了查理当初的设想,霭龄哭干了眼泪,憋坏了脑子,还是无法可想。即使想起了什么人,但美国海关不许她迈出一步,又如何联系呢?她们四目相对,一次次坐到天黑,不知道明天该怎样度过?

不过,她总算没有被立即遣返。美国人有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他们只是不准霭龄上岸,至于她待在哪艘船上,在船上待多久他们是不管不问的。按照他们的思维逻辑,不论哪艘船,总不会一辈子停在港口,迟早是要开走的。船走了,船上的人当然也就会离开。毫无处世经验的霭龄也沿着这个方向想,越急越没有主意。但是年龄大的金水姬却琢磨出这里有空子可钻。当“高丽号”开走的时候,她带霭龄换到了另一艘刚进港的船上。她们就这样接连换了几次船,海关官员并不来干涉,霭龄这才逐渐冷静下来,开始搜索枯肠,极力回想她听到过的美国人的名字。

终于,她想起了行前好像父亲和步惠廉谈话时,隐隐约约说起过他们上岸时有一个叫什么里德的人会来接他们。她把这个名字赶紧告诉了金水姬,但是里德住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他为什么没有在船靠岸那天来找他们,霭龄都一无所知。不过总算有了一个线索,金水姬安慰霭龄,有了这个人的名字,她就能想出办法,摆脱目前的窘境。

金水姬把霭龄安顿在船上等待,自己上岸去打电话。她通过查号台查找里德的电话号码。但美国人名字好像总共就那么几个,不仅不同的家庭里重名的人特别多,就是一个家庭里面,一个名字也会爷爷用了孙子用,叔叔用了侄子用,遍地都是约翰亨利汤姆逊。就这个出现频率不算高的里德,在旧金山电话局的电话簿上也有上百个。金水姬不厌其烦,拨出一个个电话,向一个个里德发出询问:是否认识一个在中国传教的步惠廉,是否接到通知在7月1日到“高丽号”上接人?

皇天不负有心人。水姬拨到第三十三个电话时,终于那边传来了惊奇的声音,接着是连连道歉,表示他马上到港口来。

水姬回到船上,拉住霭龄的手绕着圈跳了起来。两人高兴得笑一会儿,埋怨一会儿里德,她们都觉得这下可有救了,里德一来,一切误会都可以解释清楚,她们立即就能上岸了。水姬忙着收拾东西,霭龄把两个没吃完的罐头,在甲板上狠狠地甩到海里,口里说着:见鬼去吧,罐头瓶子,我们要上岸吃牛排啦!结果引来一个水警的大声呵斥,霭龄向着水姬吐吐舌头,做个鬼脸钻进舱里去了。

时间不长,一个黄头发、高颧骨的清瘦中年男子急匆匆来到船上。这个人就是里德。他轻轻抱住霭龄拍拍她的背,接着坦率地叙说了那天接人的情况。

7月1日那天,他按时来到码头,因为他的女友要拉他去出席一个亲戚举办的舞会,他没有上船,而是陪着女友在外面等,结果看见船上的人都出来了,也没有步惠廉一家,他以为一定是改了船期,没有多想就跟女友去出席舞会了。由于后来没有消息,他早把这件事忘在了脑后,根本不知道发生了霭龄被扣的事件。他作了道歉和自责,安慰了霭龄,向金水姬表示谢意,就匆匆去找海关官员,准备马上把霭龄带走。

但是又一次出乎意料,海关官员说,他们早把这个中国姑娘的事忘记了。当里德要求他们允许入境时,海关与移民局之间又互相踢起了皮球。每个部门都说应该去找另一个部门解决。里德在码头上跑来跑去,被人支使着转了一圈又一圈,就是不得要领,没有人说不应该解决,但也没有人肯签署准许入境的意见。里德跑了两天毫无结果,终于忍无可忍,他破口大骂这些官员都是狗官,是狗娘养的。但那些人听了,大都是一副笑嘻嘻无所谓的样子,都认为里德该骂,不过骂的是该对这件事负责的人,和自己没有关系。

霭龄丧气透了,她觉得自己好比一只撞在蜘蛛网上的蜻蜓,虽然一时不会被吃掉,却被折磨得精疲力竭快要坚持不住了。

幸亏里德想起了另一种办法。他通过教会的渠道把这件事反映到了华盛顿高级官员那里,教会以查理是受美国教会派遣到中国传教的人员为由,对他的子女返回美国教会学校读书受到阻挠,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最后华盛顿的政府官员出面总算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只不过到霭龄被允许上岸时,距里德出面活动又过去了整整一周。

霭龄一共换了四艘船,被山姆大叔堵在国门之外四个星期,总算踏上了美国的陆地。第三天,步惠廉牧师在日本处理完夫人的丧事,改乘另一艘船也到了旧金山。他们无心再在此地停留,匆匆起程赶往佐治亚州梅肯城,因为经过这一番折腾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开学的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了。再稍有延迟,霭龄就要耽误掉整整一个学年。

中国人显然被置于劣等民族之列

霭龄和步惠廉乘火车转道圣路易斯,然后前往佐治亚州的梅肯。8月2日午夜顺利到达了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她睡了一会儿,天就亮了。她的心情非常好,她想象着全家此刻一定围坐在餐桌旁,父亲又在讲解他的美国奇遇,并且会安慰母亲,说她的大女儿这会儿到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那地方有些什么特点。女儿会愉快地生活在讲文明有涵养的美国人中间,叫她放心。她想到父亲一贯地料事如神,不由笑了起来。如果有直拨电话,把自己这会儿的情况马上告诉家里多好。当然这时打电话是不可能的。她想到外面散散步,熟悉一下环境,然后给父母写信。在旧金山被扣的事还写不写?这不太愉快,徒惹母亲担忧,这次就不写了,以后再说。那么这封信要写点让家里高兴的事,对,把美国的气候、地理、人们行事方法中一些可笑的方面写写,把学院的环境写写,让全家人高兴、放心。霭龄做了仔细观察和准备,并且开始琢磨形容学院设施和教师同学服饰语音的词汇。一出门,她忽然发觉一些同学拿着报纸,在远处指着自己唧唧喳喳。霭龄感到奇怪,这些人尚未谋面,他们对自己知道些什么,又能议论些什么呢?难道报纸会对一个中国姑娘的到来作出评论吗?

霭龄疑疑惑惑,买了一份当天在梅肯出版的《电讯报》。报纸一拿到手,她就全明白了。美国真是一个奇怪的国家,这家报纸居然对霭龄来这儿读书的事有那么大的兴趣,不惜在一版显著位置发出一条不短的消息。霭龄急忙从头阅读起来。

[本报最新消息]前来威斯里安学院途中被扣在旧金山船上的中国姑娘宋霭龄小姐,已随同步惠廉牧师于今天凌晨零点三十分来到梅肯。步惠廉牧师离开上海后在路上耽搁了一段时间。大家不会忘记,步惠廉夫人回国途中在横滨病逝。这位中国姑娘在旧金山耽搁的时候一直在等待着步惠廉。

宋小姐的母亲是一位中国基督教徒,她是在上海长大的。她的父亲希望把她送到美国来念书,完成学业后回国在她的同胞中传播基督教。

“她从小就受到我们教会的熏陶,”威斯里安学院院长格里昨天说,“我们的传教士步惠廉先生今年夏季回国休假时很乐意把她带到美国。他当然希望最好是威斯里安学院录取她,因为他的许多姐妹侄女甥女都毕业于我们学院。”

步惠廉牧师给格里院长写了一封信,欣然为这位基督教传教士的女儿前来美国做好了安排,并按照威斯里安学院的规定为她做好了一切准备。

步惠廉牧师到达旧金山后,这位中国姑娘同她会合。因此她不是孤零零地一个人横越大陆前来威斯里安学院的。据说这位中国姑娘相当聪明。

“当然,学院方面不会勉强其他小姐同这位中国姑娘交朋友,不会的,我们不会强迫或勉强其他任何人这样做。”格里院长还说,“她们不会因为学院里来了中国姑娘而受到约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一点不用担心,相信她会受到礼貌和友好的对待。”

根据格里院长所掌握的情况,宋小姐是前来威斯里安学院学习的第一位中国姑娘,也是专为读书从中国来到美国的第一位中国姑娘。众所周知,该学院过去曾录取过印第安姑娘。

霭龄开始看这条消息时还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她觉得在美国这样的国家里,自己那么渺小,怎么可以占据报纸一版的显赫位置呢?看到报纸说她相当聪明,她有些自得地笑了,虽然笑得是那么含蓄,但是笑在心里,甜蜜只有自己才感觉得到。但是看到后来,她明白了那些同学指指划划的原因,也注意到了格里院长此番谈话的用意和报纸如此公开报道的目的。什么不会勉强其他白人小姐同中国姑娘交朋友,什么这个学院过去曾录取过印第安姑娘,通篇报道的主旨原来在这里!在这些人眼里,中国人显然被置于劣等民族之列,录取一个中国姑娘如同一件慈善事业。不会勉强其他小姐同自己交朋友,难道同中国姑娘交朋友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吗?礼貌的对待是一种什么情形?霭龄竭力支持住,不让眼泪掉下来,不让自己有任何失态,她从小养成的坚强性格使她成功地掩盖住了内心的愤怒和悲哀,迎着那些同学观赏怪物的目光,从容地走回宿舍。

霭龄的家信一时没有心情写了,她要仔细考虑如何应付目前的处境。这是别人帮不上忙的。

她整整思考了三天,终于有了一套行动计划,她要靠中国人的聪明智慧,靠自己的友善真诚,改变那些人对中国人的不正确看法,为自己赢得友谊,让那些白人小姐自愿地同自己交朋友,圆满地完成学业。

“事不过三”,这也是一句有名的中国格言,霭龄想到了它。也许明天以后的生活会是另一番情景。霭龄在思考和行动中迎来了正式开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