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
27020900000019

第19章 书背后的故事(4)

第一张照片,是雷锋在鞍钢的夜校做兼职语文老师时的一张人工着色的彩照。照片上,雷锋的脖子上围着“五四”青年式的围巾,手里拿着书卷,脚上穿着黑皮鞋,嘴唇红红,一副浪漫文人的造型,背景是小桥流水。

第二张照片,是1960年雷锋入伍前的留影,照片上的雷锋,穿着皮夹克,胸前佩戴大红花。

第三张照片,是雷锋在天安门前的留影。照片上的雷锋,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微笑,他骑在摩托车上,身体前倾,脚蹬皮鞋,一脸灿烂,仿佛正在长安街上飞驰。

第四张照片,是雷锋扶老携幼的内容。

4张照片,勾勒出一个真实、亲切、完整意义上的雷锋形象。

文中的一段话,很耐人寻味:

“回顾雷锋22年的人生,会发现他是一名潮流先锋: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选集》……这些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尚生活。在这些生活里,雷锋多了些美,多了些可爱的缺点,更多了些人性的柔软。”

雷锋喜欢写作,他作过9首诗。有一首借南来的燕子叙写他所在的团山湖农场的变化:“这南来的燕子啊!你是这样轻快地飞翔,许是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蜿蜒的八曲河像一条白银管,灌溉这块肥沃的土地,团山湖与乌山对峙,是天生成的一幅屏障。”

从上的文字和图片中,一个鲜活的雷锋,是不是已经跃然纸上?

雷锋的普世价值,谁都不会怀疑。尤其在今天,社会道德体系需要重新搭建和确立的情况下,学习雷锋,提倡雷锋精神,更有其现实意义。这种意义最根本之处在于,一个正经历深刻转型的社会,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真、渴望美。

雷锋是人,不是神。神太遥远,人才亲近。

学习雷锋固然重要,但不能因为重要,就去神化。我们根本没必要把那些可爱的“柔软”粉饰掉。

今天,媒体还原的真实的雷锋,让我们着实感到的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不要小看这样的一步,其实,我们在能否做到真实这方面,我们的代价不小。我们是做编辑工作的,三句话离不了本行。就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的人物传记作品作例子来分析一下我们在创作上的教训。

我们的大量作品,主人公苍白无力,不用说鲜活,不用说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即便连真实都做不到。原因在哪里?我们为尊者讳了,我们把本来活生生的人“洗”过了、“净化”过了。还是人吗?已经不是。成了符号,甚至成了神。以至于作家们集体程度不同地造假!文学离开真实,还哪里来生命和影响,谁还会喜欢!

关于这些年来的文学创作,尤其是人物传记方面,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好的作品出现,不能一以概括,全盘否定,那样并不客观。只不过好作品太少,人们自觉意识的觉醒和加强还不够。推荐给大家一部好作品,书的名字叫《从战争中走来》,书的主人公是共和国开国上将,共和国海军的缔造者、国防工业的元勋、后来做到国务委员、国防部长的张爱萍。作者是张爱萍将军的二儿子张胜。张胜是在其年富力强的时候,从总参的重要岗位上退下来的。退下来的唯一目的,或者说最重要的目的,是要把父亲的传记写出来。

中青社得到这部作品,该是我们的福分。责任编辑送给我后,我们是以最快的速度决定出版此书。这部书的真实性让人感到震撼。日常的编辑工作中,传记类的书稿看得不少,包括业余时间里看的别家出版社出版的此类书,一个定了性的印象是,这类书好作品少,往往多多少少都带有一定的“假”的成分,倘若再想看到人物生活的真实的历史背景、场景、舞台,以及作品中该有的人物生命轨迹中的深刻的思考,你真的别奢望。《从战争中走来》,打破了我的惯性思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作品不为尊者讳,生活中的张爱萍是什么样子,作者就努力把他写成什么样子。父亲打过败仗,那是红军时期,书的开头部分就先写了:父亲担任团长同时兼任政委的红军骑兵团,在陕北青阳岔遭悍匪伏击,战马损失三分之一;作者在作品中还写到了一个过去大家从没有涉及的关于“元始天尊”的话题。张爱萍曾在红军大学学习。******在红军大学的开学典礼上给学员们讲课,张爱萍记得,******上来第一句话就问:“这是个什么地方啊?……这是元始天尊修炼的地方!今天坐在这里的,就算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啦!你们这些弟子跋山涉水跑到这里来是做什么呢?是求道!求中国革命之道!不要多久,一个新的局面就要到来了,就要轮到你们下山了。今天我要说的是,你们今天是深山学道,明天要下界去普度众生……”寥寥数句话,看得出这是中国这块土地上出产的领导人,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多深;胡耀邦险些被肃反肃掉的简单描写,让人不经意间便感到了党内斗争的残酷;一江山岛战役,新中国第一次陆、海、空协同作战,张爱萍的指挥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中,受命出山整顿千疮百孔的军事工业;“****”结束,将军在国防工业、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国家国防事业中,砥砺前行,老而弥坚;即便个人生活,作品也做到了绝不回避。张爱萍的爱情故事很传奇:第一次婚姻,妻子是曾经与他共同开辟皖东北根据地的战友杨纯,性格的原因,他们共同生活了一年后分了手。后来,张爱萍爱上了日后成为他相濡以沫一辈子的夫人。这份爱情,实际的情况着实地让人犯难,因为爱上的人是新四军上层里刚刚去世不久的一位领导人的妻子,毕竟名分在,谁都忌惮。张爱萍却不这样想,爱上了,就是爱上了。管你这还是那!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劲,成就了百年之好。……一个真实的张爱萍,让我们感到真实、亲切。写一个人,好作品不会只停留在讲故事。故事重要、细节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物的所思所想,会给读者留下深深的时代的烙印。为后来的人们认识历史、反思现在提供有益的启迪。人物也更鲜活:有血有肉有灵魂。人物自然就塑造成功了。作品中,张爱萍曾对张胜说,对于“****”中的恶人,一定要有********的意识。除恶不尽,便是对敌人的姑息。军队现代化,百万大裁军,张爱萍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有着比别人深刻得多的认识和见解。晚年的张爱萍更爱思考,从自己参加革命的理想追求,再看现实的社会现象,张爱萍不无自己的困惑。总括父亲的一生,张胜更愿意用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来评价父亲。张胜的理解是到位的。当然,一部好作品,不会让主人公唱独角戏。历史也不是一个人的历史。仿佛一台大戏,要有主角、配角,甚至跑龙套的都必须有。舞台的作用在于让主人公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历史信息,从而实现历史与人物的互动。《从战争中走来》做到了写人物,但同时写历史。历史为人物提供了宽广的人生舞台,人物在自己更加丰满的同时,让历史更加鲜活。

什么叫还原真实,这才是。

《从战争中走来》,没有希图一定让读者记住什么,但你却不能不记住一些什么。作品的认识价值、教化的价值、审美的价值,看过书的人,都会有领悟。而对于我们做编辑的职业人士来说,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思考。我们要想:这部书稿的范本的意义。我们的传记作品,尤其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传记作品,应该如何来写?我们的作者是否应该做到像张胜这样大气、有境界。写人物,要对人物负责,写的一定是他,“洗”过、“净”过,那已经不是他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不是他了。这是对人物负责的态度吗?写人,是不是要真实地解剖人物的内心世界?写人的同时,是不是要写活人物生活的历史?要发问的很多,都跟当前的传记创作相关。相信我们的作家,我们的传主及其相关的家人,有了一种大意识的自省、自觉意识,我们的传记作品,尤其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次,开一个作品的研讨会,我和张胜又见了面。说起《从战争中走来》,我半开玩笑地说:“值了,您当初的决定英明。如果您不下决心退下来,国家、军队可以多个将军;但不如现在多一部有普遍意义的作品,多个优秀的作家。一种精神的传承,远远大过一个人的个人得失。”

张胜说:“是。”

前不久,上班经过东四十条桥。桥的西北口,高高的建筑上部是一巨型电视幕墙。偶一抬头,正看到播放的一条广告,文字是:口子窖,真藏30年。顿感创意好。“珍藏”被“真藏”取代,真与珍,一字变化,抓住的是当下国人的消费心理。珍贵不珍贵,不重要,当下最重要的是真货。不假,才是第一位的。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需要真实,我们离真实已经太远了,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着实太大,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没有真实,我们这个社会会毁掉的。老家在东北,在东北的辽宁。老家是座煤矿。与东北的大型煤矿比,老家的煤矿不算大,只够得上中型。谁都知道,东北的资源和矿藏,在国内算得上丰富。但经过了多年来的开采和利用,近些年显得紧张了。没看见吗?森林不再铆足了劲儿砍伐了,煤炭的储量下降的可怕……最近听老家来的人说,要不了三两年,老家的煤矿将无煤可采。老家将面临一次真正与生存有关的转型。人们要靠什么来谋生呢?据说,矿上的人一部分要调到外地去;还有走不了的,以及当地的人们,没了煤矿,没了长期所依赖的支柱型的产业,以及围绕煤矿生产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性行业,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来谋生呢?镇子上的人,矿区的人,周边的人,没有土地,又没了主营业务,怎么活?可能活得好吗?老家的煤矿,已经露出了资源殆尽后的疲态。采空区地表大面积塌陷;原来的高地变成了水塘;我家门前,原来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现在早不见了;幼时在林中平整的用于晨练的小操场,早已不见踪影……

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没了资源,就等于被宣布了死亡。换句话说,资源的有无,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要想企业发展,企业的主人要格外地重视资源问题。然而,常见的现象却是,资源很难得到正确的对待。往往是很难得的资源被人轻易地就浪费掉了。什么资源节约型社会,什么可持续发展,什么后代子孙,统统不在考虑之列。对待资源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尽可能地发挥资源的作用,积极开拓资源。二,通过合法、正常的手段,把别人家的资源变成自己的资源。对于出版单位而言,有三种情况需要提醒:一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同时积极开拓资源。二是可以通过引进版权,做到“外为中用”。三是把别人到期的资源变成自己的资源。上面说的一,是对待自己已有资源和如何开发新资源的态度,而二、三是对于在资源比较缺乏的情况下,企业所应采取的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手段。

我在接手分管文教图书中心工作的时候,曾经对文教中心的现有资源做过研究。后来组建分社,我把文教中心的古文佳作类编丛书,认真地作了修订再版。一套书10种,分别是:《历代茶经酒经论选译》《历代养生养性论选译》《历代家书名篇选译》《历代名臣奏议选译》《历代檄文名篇选译》《历代书札名篇选译》《历代序跋名篇选译》《历代文房四宝谱选译》《历代琴棋书画论选译》《历代花鸟鱼虫论选译》,很适合今天的读者阅读。我们重新修改了封面,增加了工艺,改了定价,还加了再版说明。到我们重新出版之前,该套丛书仅印行一次,印数极其有限,怎么说,都是资源的浪费。我们重做了,社会需要,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中心原出版过的“龙蛇沧桑”丛书,是一套叙述中国历史上朝代演变中一些特殊人群的图书。选题的立意是不错的。但成书的问题却很大,离设计要求达到的效果相差太远。问题出在作者写作的过程中,将本来应该在前台表演的人物群体淹没在了历史过程的叙述中。舞台上,涌动的是滚滚的历史洪流,人物呢,主要人物不登场。这样的戏有人爱看吗?我想,要把这套书重新抢救出来,无论原来的设计者有无明确的写作设计,我们要按照我们的解读重新设计这套书。要让我们聚焦的历史人物群体走到前台,要充分叙述他们作为群体的产生、演变、特点、作用,如此,把他们写活,把历史写活。于是,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品种:先秦诸子、秦代猛士、汉代侠客、魏晋清流、唐宋文人、元代天师帝师、明代宦官、清代商人,计8种。现有的资源,有时要出新,有时拿来就可用。2012年1月,我们出版了《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证》。图书一上市,至现在刚刚两个月,我们已再版4次,印销5万册。市场的反应多少出乎我们的预料。在发现该书出现畅销的苗头之初,我让该书责编,迅速把多年前中心曾出版过的《在大漠那边——亲历****坠机事件及中蒙关系波折》重做,该书与《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证》属同类题材,此时借势再版,无疑时机好,上市后,相信再度热销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