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绿色西藏
27014800000002

第2章 序 言(1)

“绿色”是什么意思?首先是笔者讲述当代西藏的一个角度。解说西藏可有多个角度,因为西藏很复杂。本书选择了文化角度,倒不是宗教文化的角度,虽然涉及藏传佛教文化,更不是科学文化角度,虽然科技应用的影响一再被讨论,而是一种崭新的绿色文化角度。其次是贯穿全书的逻辑线索,串联着绿色的事物、绿色的行动、绿色的理念和绿色的梦想,犹如一根律动的琴弦,上面跳动着西藏特有的音符。

作为本书的核心概念,“绿色”的主要含义有哪些?

“绿色”是从当代社会中脱颖而出的文化概念,从现实生活中汲取了丰富含义。绿色不再局限于绿色物体的颜色,而被社会公众赋予了多个义项。在环境和食品受到了污染与毒害,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受到空前威胁之时,公众就不约而同地选用“绿色”这个语词,表达对环境和食品的安全、纯净、和谐等天然品质的期待,提出了“绿色环境”“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绿色校园”等语词。其中的“绿色”含有“安全”“纯净”“和谐”等基本含义。绿色还有“节能”“减排”“降碳”之意,比如“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语词。绿色的含义越多,则表明公众对它抱有的期望值就越高,也意味着背面的现实问题就越多。绿色的含义和用法,以社会生活为依据,是公众的一种约定俗成。

绿色西藏,概括了当代西藏物质环境和食品药品的基本特征。西藏占据青藏高原主体,是地球上一块冰雪高地,地理学称之为“地球第三极”,世人仰视之为“天上西藏”,这里水源、土壤和大气一般不会受到周边地区污染源的污染。藏族文化中生态保护观念非常之强,尽管生息繁衍的自然条件十分艰苦,但西藏脆弱的生态系统还是得到了完整保持。近代工业化以来,西藏一直置身其外,工业文明副作用对西藏生态环境影响甚微。新中国成立至今,西藏自治区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收紧工矿企业的环境准入关,坚持不让高污染的重工业企业落地,严禁区外“十五小”“新五小”和落后生产工艺转入区内。自治区成立了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负责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环评和环保验收工作,把“环保第一审批权”落实到位,从源头上控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行为。同时,在城镇持续开展了“创卫”“创园”“创模”等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加强城镇污染物处理能力建设;在农牧区持续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把它作为新农村安居工程的配套项目,逐年加大实施范围和力度,组织生态地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的创建活动,促进了农牧区村容村貌不断改观。碧水蓝天、空气洁净,不仅是西藏的象征,而且在当代西藏是一个事实。

西藏基本保持着原生状态的生态环境,这成了西藏发展特色农业、生产优质农产品的核心资源。西藏高原大部分农业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植物生长期长,低温而少受涝灾干扰,农作物光合作用充分、呼吸较弱,有利于农作物的有机物质的积累,植物种子品质好,病虫害损坏较小。富裕的光照资源,补偿了由于高海拔所引起的气温低的不足,使西藏许多农作物的分布上限成为世界上同类作物分布的最高限,青稞、春小麦分别在海拔4750米和4400米的高度种植成功。西藏尤其是拉萨经常夜间下雨,气温降低,减少了农作物呼吸作用所消耗的养分,而雨后昼晴,雨水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水分,阳光灿烂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西藏的药材、野菜、食用菌等林下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质量,都称得上冠绝海内。药用植物就有1000余种,油脂、油料植物100余种,芳香油、香料植物180余种,可代食品、饲料淀粉、野生林果植物300余种,绿化观赏花卉植物2000余种,松茸等可食用菌415种,灵芝等药用菌238种,丝膜菌、虫草等已知有抗癌作用的真菌168种。西藏的青稞和禽畜产品,以及食用菌、虫草、乳品等,基本保持着天然品质,营养和口感俱佳。

当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西藏不可能成为一座孤岛;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西藏也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事实上,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西藏的土地沙化、雪线上升在某些生态敏感地区已经显现;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西藏“城镇环境出现了轻、中度的污染”;农药和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加,一些农业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受到一定影响;区内物资市场对区外市场有很大依赖性,食品药品安全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区外市场;保持GDP持续增长的发展要求,西藏经济保持着快速乃至跨越式的发展态势,这对于生态脆弱、环境容量有限的区域环境造成了压力。西藏也同内地一样,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与市场监管,一刻不能松懈。绿色西藏,既需要倍加珍惜,又需要积极作为。

书稿正文确定后,开始深思熟虑本书的序言。序言,不是书的小部件,更不是小摆设。如果说封面是一部书的“容颜”,那么序言就是“眼睛”。名副其实的序言,能让读者在有限篇幅内总览全书概貌,并能感受到该书的特有气质。这么一想就感到茫然了,不知道从何说起、该写些什么。沉吟片刻,眼前亮了,从“发展”开篇吧。离开发展来谈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没有意义,没有发展的物质成果也就无所谓食品药品质量问题。绿色西藏,就是描述当代西藏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状态的。怎样理解发展?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科技应用存在着什么关系?

发展,在不同学科中含义不尽相同。比如哲学上讲“发展”,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强调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事物量变过程中的突变,旧事物灭亡与新事物产生、新事物取代了旧事物;与“运动”“变化”等概念的区别在于,后两者指事物的空间位移与数量增减,说明事物的渐变过程。经济学上讲“发展”,指明了生产实践的本质特征,类似于物质生产,是指人类以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为媒介,同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目的在于把自然资源转化为能满足人类生息繁衍与社会进步的物质财富,同时推动着自然环境向着适合人类要求的方向转化。因此经济学上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同时,经济领域的“发展”,有着现实性和具体性,不同于哲学意义上的理想性和抽象性。就是说,作为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交换形式,物质生产一刻不能脱离自然资源和物质环境,作为交换主体的人总是要对交换过程中阶段性的物质生产结果进行鉴别,依据人的特定需要以及该物质生产结果满足人的实际状况,保留适合人的物质形态和能量形式,剔除掉负面的物质形态和能量形式,以此反馈物质再生产过程。经济发展或者物质生产,是创造与积累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同时是人类趋利避害、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理性行为。

包含经济发展在内的社会发展,是充满着人的激情又体现了人类意愿的自觉行为。不管哪个学科讲“发展”,都要首先定位于社会性。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中出现的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旱涝等纯物质运动形式不同,它贯彻着人的愿望和人的设计,是有目的的、饱含感性的集体活动。作为发展主体的人,时刻会以是否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和舒适为标准来衡量发展状况。同时,借助可能的物质手段主动调控发展过程,以获得预期的发展成果。人首先做到准确认识与把握发展的客观条件,依据相应的条件合理设定发展目标,采取适当的发展形式和行为准则,并对发展结果进行预测、评估,积极反馈于发展过程。人总想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宰,把过程和结果都纳入到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之中。思维的空间指向着社会发展的空间,激情的动力推动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社会发展也是自然过程,人不是绝对自由的。从实践层面上讲,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总要依托一定的自然资源和有效环境,发展进程和发展成果依赖于特定生态系统的功能状况及其所能提供的服务内容。生态系统总是处在演进中,既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它为社会发展提供的物质和能量不是稳定的,必定有饱和的时候,所以社会发展的轨迹不是直线上升的,发展速度不可能是持续倍加的。事实上,跌宕起伏,甚至出现暂时倒退也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社会发展不是单边的主观行为,更不是人的一厢情愿,人的自由度在社会实践中以认知与运用自然规律的自觉程度为界限。

现代生态学的生态发育原理表明:发展是一种渐进的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系统发展初期需要开拓与适应环境,速度较慢;在找到最适应生态位后增长最快,呈指数式上升;接着受环境容量的限制,速度放慢,呈逻辑斯蒂曲线的“S”形增长。但是人能改造环境、扩展瓶颈,使系统出现新的“S”形增长,同时出现新的限制因子或者瓶颈。这种情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个原理揭示了生物群落的发展趋势和过程特点。

既然事物发展路径不是直线上扬的,那么作为经济发展成果的GDP就不会连续攀升。发展表现为波浪式前进的总趋势,一定历史阶段上可能在短时期内呈现超常规的势头,人们似乎创造出了发展的奇迹,但是这种情况有其特殊的前提条件,或者是前一个阶段发展因素的积累,或者是对后一个阶段发展潜能做出了预支。发展高峰的前后必然出现低谷,这是自然平衡。从长远看,社会发展是匀速前进的,发展质量和发展幅度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发育状况,取决于人们对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的成果,以及发展中人利用资源的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因此,保持GDP高速递增是不现实的,也是危险的,强行提升GDP指标必然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发展高峰之后出现自然的“报复”,进而引发社会危机。这类现象在西方工业化中屡见不鲜,波及全球,影响至今。

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或者决定性作用,但是它先天是法治经济,就是说它需要约束和管理。西方国家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历史都表明,市场经济是以最大限度获取物质财富为目的的,以资本自由运作、科技成果应用为手段,以无限量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甚至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危险物肆意排入公共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GDP的快增长。发展市场经济凸显了人的愿望和激情,激发了人的创造潜能和劳动积极性,却难以让人客观审视对资源、环境和产品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干扰和破坏,一再使经济发展沦为单边活动。生态系统因为透支而衰退,生产环境因为污染而质量下降,物质产品因为追求数量而品质没有保障。由此看来,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社会迅速创造出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为进一步发展留下诸多隐患。急功近利,成了它的特征。如果法律的人民性不充分,市场规则不健全,或者人民性的法律和市场规则执行得不力,市场经济就难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把人类拖入一个风险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总能得到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

科技运用于经济发展中,是人主动调控经济发展进程的能动表现。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一种生产方法,科技本身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实践的经验知识,积累与存储在人的头脑中或者某种特定载体里,与个人和社会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是,某种科技成果一旦付诸经济活动,运用到生产过程中,就跟人(包括生产者和其他社会成员)建立了利害关系。如果它被做了符合人民性(公益性)的使用,某项实用技术被应用到食品加工过程,生产出了安全而有营养的食品;某个生产工艺被运用到特定生产过程,使原料和燃料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没有污染或者仅产生轻微污染,产出的物质产品符合消费需要而没有副作用,等等,这类技术成果及其使用方式就是合理的,于人有益的;反之,就是不合理的、于人有害的。

世界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采用先进的科技武装生产过程,优化工艺流程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发展及其运用是服从和服务于资本逻辑的,即遵循资本谋取利润最大化原则。科技在此情况下沦为资本的工具,成为企业集团攫取高额利润的手段,也成为资本活动中破坏公共环境、滥用公共资源的帮凶。因此,不解决生产目的和科技应用原则问题,工业化就不可能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统一起来,社会经济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西方学界一再反思他们的工业化历史,同时鞭挞科技给现代社会带来的文明灾难。科技本身是无辜的,应当承担其应用中副作用的是其应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