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27009900000061

第61章 调味品(1)

■ 豆 油 ■

豆油,就是通常所说的大豆色拉油,是常用的烹调油之一。

营养价值

豆油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脂肪酸、黄曲霉素和胆固醇磷脂等营养物质。

食疗功效

豆油具有降低血脂、血胆固醇,保护肌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于神经、血管、大脑的生长发育。

饮食宜忌

每天40克。豆油食用过多会对心脑血管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容易发胖。豆油可以直接用于凉拌,但最好还是加热后再用,经高温加热后的油不要反复使用。豆油有一定的保质期,放置时间太久的油不要食用。

■ 菜子油 ■

菜子油,又称菜油、香菜油,是用油菜子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菜子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叫做“青气味”,这种气味是菜子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子则不含这种物质。

营养价值

菜子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脂肪酸、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

食物疗效

人体对菜子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常食可起到一定程度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作用。

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子,一般会含有一定量的种子磷脂,它对于促进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菜子油的胆固醇含量很少或几乎不含,所以要控制胆固醇摄入量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饮食宜忌

每天40克。

菜子油是一种芥酸含量特别高的油,对于它是否会引起心肌脂肪沉积和使心脏受损目前尚有争议,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还是应当注意少吃。

菜子油有一定的保质期,放置时间太久的油不要食用。因为它有一些“青气味”,所以不适合直接用于凉拌菜。高温加热后的油应避免反复使用。

由于菜子油中缺少油酸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且营养构成也不平衡,营养价值要略低于一般的植物油。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少食菜子油为宜。

■ 花生油 ■

花生油是用花生仁榨的油,有浓郁的花生香味,是目前中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花生油可提供给人体大量营养,而且能增加食物的香味,可用于炒、煎、炸制各种菜肴和食品。

营养价值

花生油含有白藜芦醇、不饱和脂肪酸和谷固醇等多种有益于心脑血管系统的保健成分。另外,花生油中还含有大量的锌元素,其含量是色拉油的37倍,粟米油的32.6倍,菜子油的16倍,豆油的7倍。

食疗功效

花生油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花生油也是人们补锌的重要食物来源。

花生油具有多种抗衰老成分,具有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花生油还具有健脾润肺、解积食、驱虫的功效。

饮食宜忌

每天40克,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花生油热量高,脂肪量大,不宜过量食用,否则会对心脑血管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容易发胖。花生油耐高温,除炒菜外还适合于煎炸食物。

用花生油炒菜,在油加热后,先放盐,在油中爆约30秒,可除去花生油中可能存有的黄曲霉素。

花生油应装入密封玻璃瓶,选择阴凉干燥处保存,保质期一年。

■ 色拉油 ■

色拉油,又译为“沙拉油”,是多种植物油如花生油、芝麻油、黄豆油等经过脱酸、脱杂、脱磷、脱色和脱臭等环节制成的食用油。色泽澄清透亮,气味新鲜清淡,加热时不变色,无泡沫,很少有油烟,并且不含黄曲霉素和胆固醇。

色拉油可用于煎、炒、炸、凉拌菜肴,能保持蔬菜和其他食物原有的味道和色泽。

营养价值

色拉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豆类磷脂和胆固醇等营养物质。

食疗功效

色拉油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益于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色拉油和调和油对肌体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饮食宜忌

每天40克。尽量避免食用过量。色拉油虽然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但食用过多还是会对心脑血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容易导致发胖。

色拉油可以直接用于凉拌,但最好还是加热后再用。经高温反复加热的色拉油营养成分遭到很大破坏,不宜食用。色拉油具有一定的保质期,放置时间太久的油不要食用。

色拉油应使用色深、口小的玻璃瓶或陶瓷罐保存,用后应及时将盖封好,置于阴凉处贮藏。保质期18个月。

■ 橄榄油 ■

橄榄油是从油橄榄鲜果中榨取的。它是一种优良的不干性油脂,也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古老的油脂之一。

无论是老年时期,还是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时期,橄榄油都是最佳食用油。

营养价值

橄榄油中含有丰富的油脂、脂肪酸、多酚抗氧化剂等营养成分。

食疗功效

橄榄油能激发人的食欲,并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橄榄油中基本脂肪酸的含量与母乳非常类似,对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

橄榄油还可以预防心脏病和癌症,并能与一种名叫角鲨烯的物质聚合,从而减缓结肠癌和皮肤癌细胞的生长。

它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可降低血黏度,有预防血栓形成和降低血压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表明:以橄榄油为首选食用油的希腊,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发病率极低。

橄榄油被西方人誉为“美女之油”和“可以吃的化妆品”,可以直接作为美容护肤用品使用。无论食用还是外用,都能防止皮肤皱纹的出现,使皮肤具有弹性并富有光泽,同时还有利于减肥。

饮食宜忌

每天40克。

橄榄油带有橄榄果的清香,特别适用于制作沙拉和凉拌菜,不太适合煎炸食物。因为高温会增加橄榄油香味,从而盖过食物本身的味道。

橄榄油一加热就会膨胀,所以烹制同一个菜,所需的用量就比其他的油少。

优质橄榄油大都油体清亮,呈黄绿色,口感爽滑,偶有瞬时的橄榄涩味。因其中的果味易挥发,保存时忌与空气接触,忌高温和光照,且不宜久存。

橄榄油最好装入密封玻璃瓶中,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可保存6个月。

■ 茶 油 ■

茶油,也叫茶子油,是利用油茶的种子榨制的一种优质食用油,被称为“益寿油”“长寿油”,是举世公认的最好的食用油。

油茶树的生长环境几乎不受污染,从其种子中提取的油脂可算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油脂。加之茶油不含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和对人体有害的芥酸、棉酚等物质,因此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野生茶油更有“东方橄榄油”之称。

茶油除食用外,还是医学制药、化妆品加工的主要原料。

营养价值

茶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和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更是高达85%~97%,比在橄榄油中的含量还高,为各种食用油之冠。茶油不含芥酸,比其他食用油更耐贮藏,不易腐败。

茶油和橄榄油的营养成分十分相似,茶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即茶皂甙)。

食疗功效

茶油可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神经功能下降。有报道称,茶油中含有一种生理活性成分叫角鲨烯。角鲨烯具有香气,携氧能力强,可抗缺氧和抗疲劳,并且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增进胃肠道功能的作用。

茶油历来被视为延年益寿和养颜美容之佳品。《随之居饮食谱》称:“茶油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唯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

饮食宜忌

每天40克。尤其适合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及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食用。

茶油油性稳定,油烟少,可用于各种菜肴的煎、炒、炸、凉拌等。应避免将其置于阳光直射或炉边过热处,并避免水分渗透。

■ 玉米油 ■

玉米油是在玉米精炼油的基础上,经过脱磷、脱酸、脱胶、脱色、脱臭和脱蜡等工艺精制而成的。玉米胚芽油是以玉米胚芽为原料制成的,是一种比精制油更为纯净的食用油。

玉米油澄清透明,清香扑鼻,油烟点高,很适合快速烹炒和煎炸食物。

营养价值

玉米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不含胆固醇和有害物质黄曲霉素。玉米油维生素E的含量约为72%,在各类食用油中位于前列。

玉米油还含有辅酶、谷固醇及磷脂等营养物质。

食疗功效

玉米油具有防止人体衰老的功效,可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增强人体肌肉和心脏、血管系统的机能,预防心血管病变,提高肌体的抵抗能力。

饮食宜忌

玉米油清淡爽口,容易消化吸收,预热时间短,油烟少。不要加热至冒烟,不可重复使用,油炸次数最好不要超过3次。注意密闭保存,避免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

■ 香 油 ■

香油,又叫芝麻油、麻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植物油。它是从芝麻中榨取的油脂,有浓郁的炒芝麻香味。香油味纯正而耐回味,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无论凉菜、热菜还是做汤,它都堪称“点睛之笔”。

营养价值

香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另外,还含有芝麻素、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

食疗功效

香油具有浓郁的香气,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它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分解、吸收和利用,从而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并有助于消除动脉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香油可以起到保肝护心,延缓衰老,抗癌,促进细胞分裂和延缓衰老的作用。香油还有润肠通便、润嗓利咽的功效。

饮食宜忌

每餐2克~4克。习惯性便秘者,早晚空腹喝一口香油,能润肠通便。习惯抽烟和嗜酒的人经常喝点儿香油,有助于减轻烟酒对身体的毒害。

炒菜时油温不宜烧得过高,以免营养物质散失。香油应置于玻璃瓶中,拧紧瓶盖,置避光处保存,切勿使用橡皮塞等有异味的瓶塞。

■ 蚝 油 ■

蚝油,又称牡蛎油,是用鲜蚝(牡蛎)熬制而成的。蚝油具有天然的牡蛎香味,酸甜适口,既可烹制各种蔬菜和肉类,又可调拌各种面食和凉菜,还可以直接佐餐食用。广东菜系中就有许多风味独特的蚝油菜式。

营养价值

蚝油除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盐等成分外,还含有游离氨基酸、核糖核酸、有机酸酯和多种矿物质元素。

蚝油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达22种之多,其中谷氨酸含量占总量的一半,它与核酸共同构成蚝油品味的主体,两者含量越高,蚝油味道越鲜香。

食疗功效

蚝油富含牛黄酸,牛黄酸具有防癌抗癌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蚝油中的锌、铜、碘、硒含量较高,长期食用可补充人体内的微量元素。

蚝油是老少皆宜的保健佳品,适合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人食用,尤其适合儿童食用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锌元素。

饮食宜忌

每天40克。蚝油不宜加热过度,否则会造成鲜味降低,营养成分散失。

■ 醋 ■

醋,又称酢、苦酒和“食总管”,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食用历史。醋味酸而醇厚,液香而柔和,是烹调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料。

它的种类主要有米醋、熏醋、酒醋、白醋等,较为知名的有山西老陈醋和镇江香醋等。醋的酸味强度大小主要是由其中所含醋酸量的高低决定。例如山西老陈醋的酸味较浓,其醋酸含量较高,而镇江香醋酸中带柔、酸而不烈,其醋酸含量较低。

醋在我国南北朝时被人视为贵重奢侈品。官员、名士之间宴请,把有无醋做调料视为衡量宴席档次高低的一条标准。现在洛阳水席宴仍有“醋水”之说。

营养价值

醋中除了含有醋酸以外,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一些营养成分,如乳酸、葡萄糖酸、琥珀酸、氨基酸、糖、钙、磷、铁、维生素B2等等。

醋用于烹饪时,可祛除腥膻味,增加菜肴的鲜、甜、香等味道,使菜肴脆嫩可口。还能减少原料中维生素C的损失,使鸡骨、鱼刺软化,促进原料中钙、铁、磷等矿物成分的溶解,提高菜肴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可以促进人体消化液的分泌,消食化积。

食疗功效

多吃醋能提高胃酸浓度,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短时间内即可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等细菌,对痢疾等肠道疾病、伤寒、流行性感冒和呼吸道疾病有预防作用。

夏天人易产生疲劳、困倦之感,多吃点儿醋,很快会解除疲劳,使精力充沛。

医学研究发现,醋对保护肝脏具有良好的作用,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肝病患者的食欲。

醋是“可以食用的护肤品”,可以嫩肤、杀菌、美白、软化血管。醋能够很好地保护头发。中医自古就认为它能够美容、生发。

醋有减肥的功效,并能减轻晕车、晕船带来的不适感。醋可有效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是高血压及心血管病人的一剂良药。醋还能减少人体胃肠道和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起到醒酒的作用。

饮食宜忌

每餐5毫升~20毫升。有严重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哮喘病的患者忌用醋。

正在服用磺胺类药、碱性药、庆大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及解表发汗的中药的患者不宜食用,以免降低药效。

过敏者、低血压者、胃溃疡和胃酸过多者也不宜食用,以免诱发和加重病情。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也应避免食用。

醋如果直接饮用,浓度太高,量太大,不但会影响人体酸碱平衡,还会灼伤消化道,损伤食道和胃黏膜,而且过量饮用会导致体内钙的流失。宜稀释后少量并间隔饮用。

吃饺子蘸醋或食用放醋较多的菜肴后应及时漱口,以便保护牙齿。

醋应尽量用密封的玻璃容器盛装,置于阴凉处贮存。

■ 糖 ■

糖作为一种调料,食用后经过消化,可分解为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然后被人体吸收利用,产生热能,从而起到维护生理机能、恢复体力、解除疲劳的作用。

糖分解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易被排出体外,不会在体内残留任何有害物质。因此,合理食用糖是人体最经济、最安全的能量来源之一。

营养价值

白糖、冰糖提纯度比较高,其主要成分是蔗糖。

红糖中除含蔗糖外,还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铁、锰、锌、核黄素、尼克酸等成分。红糖中的钙含量为白糖的7.8倍,钾含量为白糖的4.8倍,铁含量为白糖的3.7倍,锌含量和铜含量分别为白糖的5.8倍和3.8倍。

食疗功效

我国传统医药学认为,红糖性温味甘,有活血化淤、补血养肝的功能。“女子不可百日无糖。”民谚中的糖指的就是红糖。在我国广大农村,产妇喝红糖水、吃红糖粥的习惯,至今仍广为流传。

当人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大脑会感到疲劳,效率降低。此时,不妨饮一杯白糖水,这样可以迅速补充糖分,提升血糖,改善大脑的工作状态。

食用糖饮料能够使人在至少24小时内提高短期记忆力,白糖还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记忆力。司机常吃糖,反应会更灵敏。

经常喝些白糖水,可以缓解便秘。饮酒过度时,饮用一杯白糖水,可起到解酒作用。

饮食宜忌

空腹勿吃糖,餐前不要吃糖,餐后不宜马上吃糖。

体型偏胖者及糖尿病、高糖高脂患者禁食。

一次不宜食用太多的糖,否则会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从而增加脂肪在人体内的积蓄,使人易患心血管系统疾病。

红糖必须用煮沸的开水冲泡。

■ 果 酱 ■

果酱是以一种或多种水果为原料,经预处理、破碎或打浆、加糖浓缩等工艺制成的一种辅助食品。味道酸甜,吃起来又细又软,在烹饪中常作为甜味调料使用,也是西式早餐中常用的佐餐品。

营养价值

果酱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果酸、血色素、钾、锌、钙、磷等物质。

食疗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