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27009900000058

第58章 水产篇(4)

螺肉具有清热明目、利水通淋等功效,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传说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田螺对改善狐臭有一定作用。

中医认为,海螺味甘性冷,无毒,可以利膈益胃,对心腹热痛、肺热肺燥等症也有一定的食疗功效。

饮食宜忌

田螺每餐8个(约40克),海螺每餐3个(30克)。因田螺性寒,凡消化功能弱者和老人儿童,应当食有节制,以免多食引起消化不良。

螺类属于发物,有过敏史患者及疮疡患者忌食,胃寒者忌食,以防危害身体。为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食用螺类时一定要煮透,一般煮10分钟以上再食用为佳。死螺不能吃。

海螺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海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短(1~2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头晕,所以在烹制前要把海螺的头部去掉。

螺肉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同食。

■ 蚌 ■

蚌有河蚌、海蚌等,种类甚多。蚌是我国海产品中的珍品,肉质脆嫩,色白透明。淡水河蚌常产珍珠,珍珠是一种珍贵的药物,我国各处均有生产。现在湖南、江苏、海南等地都已成功地开展了人工养殖珍珠技术。

营养价值

蚌肉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同时还含有碳酸钙,亮氨酸、蛋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

蚌肉能止渴、除热、解毒、去眼赤。蚌肉是天然的美容食品,多食有助于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蚌汁可用于涂痔肿。珍珠母(蚌壳内珠光层的疙瘩)有平肝、镇静、治眩晕的作用。

饮食宜忌

蚌味鲜甜,肉质爽脆,它的吃法有多种,常见的有切成薄片生食,配上麻油;还可和潮州特产酸咸菜等一起煮成汤;也可煮粥、油泡、生炒等。烹制蚌时切忌过火,否则会使肉质变韧。

保健食谱

◆茵陈红枣煲蚌肉

蚌肉100克、西蓝花100克、茵陈10克、红枣10个、姜5克、葱5克、盐5克、蒜10克、素油30克。

茵陈加水100毫升,熬取汁液,待用。红枣去核、洗净,蚌肉洗净,切成4厘米见方的薄片。西蓝花洗净,撕成小花朵。姜切片,葱切段,蒜去皮,切片。

把炒锅置于大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加入姜、葱、蒜爆香,随即下入蚌肉、西蓝花、盐炒匀,再加入茵陈汁、红枣及清水200毫升。用文火煲30分钟即成。

每日1次,每次吃蚌肉50克。此菜有滋阴补血、益肝补肾之效,用于肝硬化、肝肾阴虚、血虚、失眠。

■ 扇 贝 ■

扇贝,又称海扇、帆立贝,属软体动物。壳略为扇形,色彩多样,表面有放射状的纵沟。晒干后制成的干贝(江瑶柱)是著名的海产品之一,其味道、色泽、形态与海参、鲍鱼等不相上下。

古人曰:“干贝峻鲜,无物可与伦比,食后三日,犹觉鸡虾乏味。”可见干贝之鲜美非同一般。扇贝体内的肉柱可食而且味美,人们一般称之为“带子”,蕴涵美好的祝福——“带子,带子,带来子嗣”。

营养价值

扇贝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核黄素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占61.8%,为鸡肉、牛肉的3倍,比鲜对虾高2倍。扇贝的矿物质含量也远在鱼翅、燕窝之上。

食疗功效

扇贝具有滋阴补肾、和胃调中的功能,能治疗头昏目眩、咽干口渴、虚痨咯血、脾胃虚弱等症,常食有助于降血压、降胆固醇。

扇贝制成的干贝含有丰富的谷氨酸钠,味道特别鲜。它与新鲜扇贝相比,腥味大减。另据记载,干贝还具有抗癌、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

带子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具有养阴等功效。

饮食宜忌

涨发品每餐50~100克。儿童、痛风病患者不宜食用。

扇贝较少单独烧食,多用于煲粥、煲汤、清炖。扇贝蛋白质含量高,过量食用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导致食物积滞,难以消化吸收,还可能引发皮疹或旧症。

扇贝所含的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可分解为谷氨酸和酪氨酸等,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毒、有害物质,随血液流到脑后部,会干扰大脑神经细胞正常代谢,因此一定要适量食用。

品质优良的干贝干燥、颗粒完整、大小均匀,呈淡黄色而略有光泽。干贝烹调前应用温水浸泡涨发,或用少量清水加黄酒、姜、葱隔水蒸软,然后烹制入肴。

■ 海 带 ■

海带别名昆布,是一种大型褐藻类植物(低等植物),形状如带,故此得名。自古以来,海带就有“长寿菜”、“海上之蔬”、“含碘冠军”、“长生不老药”的美誉,是一种保健长寿食品。

海带属于强碱性食物。近年来,人们的食物菜单中的动物性食物增长幅度较大,而绝大多数动物性食品均属于酸性食物(只有奶类和血品属微碱性),体液呈酸性会使血液黏度增高,不利于生理代谢的正常进行,也不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同时易产生疲劳感。

经常吃些海带,搞好食物的酸碱搭配,达到体内酸碱平衡,保持体液的微碱性(pH7.35~7.45),对健康大有好处。

海带是韩国最普遍的食物之一,韩国人从过生日、坐月子到吃早餐,都少不了它。营养学家认为,海带中所含的热量较低,含胶质和矿物质较高,易消化吸收,抗老化,吃后不用担心发胖,是女性理想的健康食品。

在韩国,海带常见的吃法是加醋凉拌,或者放点蒜末做成韩式海带汤。

营养价值

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海带真是罕有的神奇食品。它几乎不含脂肪与热量,维生素含量也是微乎其微,但它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无机物),如钙、钠、镁、钾、磷、硫、铁、锌等,以及硫胺素、核黄素、硒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食疗功效

海带有降血压、降血脂、加快胆固醇的代谢和排出、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碘可以刺激垂体,使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恢复卵巢的正常机能,调节内分泌,消除乳腺增生的隐患。碘是体内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而头发的光泽就是由于体内甲状腺素发挥作用而形成的。所以常吃海带对头发的润泽具有特殊的功效。

海带富含抗癌明星——硒,具有防癌的作用。

海带汁可以美容养颜,用海带熬成的汤汁泡澡,可以润泽肌肤,使皮肤清爽细滑、光洁美丽。

海带胶质能促使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随同大便排出体外,从而减少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的积聚,也减少了放射性疾病的发生率。还能选择性滤除锶、镉等致癌重金属,降低发生肿瘤的危险性。

海带表面有一层“白霜”,即甘露醇,它是一种作用很强的利尿剂,对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减轻浮肿、脑水肿很有效。

饮食宜忌

每餐15~20克。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日摄入量最多不超过20克。精力不足、气血不足及肝硬化腹水和神经衰弱的患者特别适合食用。

海带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煮汤、炒食或凉拌。因海带含有褐藻胶物质,不易煮软,如果把成捆的干海带打开,放在蒸笼里蒸半个小时,再用清水泡上一夜,就会变得脆嫩软烂。

由于现在全球水质遭到污染,海带中很可能含有毒素——砷,所以烹制前应先用清水浸泡2~3个小时,中间换1~2次水。但浸泡时间不要过长,最多不超过6小时,以免使水溶性的营养物质损失过多。

海带性寒,脾胃虚寒、痰多便溏者不宜食用,甲亢病人不宜食用。吃海带后不宜马上喝茶或吃酸涩的水果。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要多吃海带,这是因为海带中的碘可随血液循环进入胎(婴)儿体内,引起胎(婴)儿甲状腺功能障碍。

保健食谱

◆海带汤

海带煮汤食。用于瘰疬。

◆海带冬瓜汤

海带50克,冬瓜250克,煮汤食。用于水肿。

◆海带炖肉

海带、猪肉,调味炖食。用于鹅掌风。

■ 紫 菜 ■

紫菜是生长在浅海岩礁上的一种海藻类植物,颜色有红紫、绿紫及黑紫的区别,但干燥后均呈紫色。这种紫色的海生植物可以做菜吃,所以取名紫菜。

此菜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素有“微量元素的宝库”之称。紫菜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及温带的沿海,我国主要产区是福建沿海,其次为浙江沿海。最常见品种有圆紫菜、坛紫菜、长紫菜、甘紫菜。

营养价值

紫菜营养丰富,所含的蛋白质与大豆差不多,是大米的6倍;维生素A约为牛奶的67倍;核黄素比香菇多9倍;维生素C为卷心菜的70倍。

另外,紫菜所含的脂肪比海带多8倍,蛋白质比鲜蘑多9倍,所含磷质也居藻类之首。

紫菜中还含有大量的抗癌物质——硒,每100克紫菜中硒含量高达8.43微克,有利于预防大肠癌。

食疗功效

紫菜中的甘露醇是一种很强的利尿剂,有消水肿的作用,有利于保护肝脏。紫菜对改善记忆力有益,也可延缓人体衰老。紫菜中含有较多的碘,可以治大脖子病,又可使头发润泽。大脖子病就是现在所说的“甲状腺肿大”。

由于紫菜有软坚散结的功能,所以是郁结积块者的理想食物。

紫菜中含丰富的钙、铁元素,不仅是治疗女性、儿童贫血的优良食物,而且可以使儿童、老人的骨骼、牙齿得到充分的保健。

饮食宜忌

每餐15克。除便溏之外的一切人都适宜食用。脚气、肺病初期、心血管病、各类增生的患者特别适合食用。

紫菜质嫩味鲜,易溶于水,适于做汤。紫菜做汤,先将水烧沸,下配料或调料,最后才撒入紫菜并立即起锅,以免紫菜烧煮时间过长后损失营养。

为清除污染物,使用前应用清水泡发,并换1~2次水。若紫菜在凉水中浸泡后呈蓝紫色,说明曾被有毒物质污染,不可食用。

紫菜性质寒凉,身体虚弱的人,每次食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引起腹胀、腹痛。胃肠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应少食。紫菜最适宜在冬天食用。

保健食谱

◆紫菜萝卜陈皮汤

紫菜30克,萝卜100克,陈皮10克,切丝,煮汤食。用于瘿瘤,又适用于甲状腺肿大。

◆紫菜粥

干紫菜20克,粳米100克,猪肉末50克,调以食盐、味精、葱花、胡椒粉、麻油,煮粥食。用于瘿瘤,瘰疬,水肿,淋病,脚气。

◆紫菜猪心汤

紫菜30克,猪心1个,调味煮汤食。用于不寐,能和血养心。

■ 螺旋藻 ■

螺旋藻,又名蓝藻,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它们的化石已经存在三十多亿年了。螺旋藻在显微镜下外观为青绿色,呈不分枝的丝状,宛若一根盘曲的弹簧,故名螺旋藻。

螺旋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21世纪最安全的保健食品”,联合国号召将螺旋藻作为拯救人类生命的食用藻来开发。

螺旋藻的生长条件十分苛刻:水温在30℃~35℃之间,常年光照要强,时间又要长,水体须呈较强的碱性,水质清洁无污染。目前世界上仅发现三处野生螺旋藻的产地——非洲的乍得湖、墨西哥的特世可可湖和我国云南的程海湖。

螺旋藻食用后基本没有副作用,所以螺旋藻有“宇航时代新粮食和氧源”的美称。科学研究还表明,1克螺旋藻干粉的营养含量与1千克的蔬菜相同。一个成年人一天只须吃5克螺旋藻,就可以维持一天的营养需要。

营养价值

螺旋藻蛋白质含量在60%~70%之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可食生物能与之匹敌。它的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5倍、鱼肉的3倍、大豆的15倍,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以及目前尚不清楚的生理活性物质。

食疗功效

螺旋藻能够调节免疫功能,确保人体营养均衡,消除疲劳,恢复和激活细胞活性,延缓衰老,对女性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并且对癌症、高血脂、恶性贫血、糖尿病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将螺旋藻添加于食品中,可预防因食用高动物性蛋白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冠心病、肥胖症的发生率。

螺旋藻含有增强胰岛素功能的活性物质,且低糖低脂,蛋白质含量高,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饮食宜忌

每天1~5克。螺旋藻是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和孕妇的首选营养品。

螺旋藻不能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胃胀气。螺旋藻并不等同于减肥药,吃饱喝足之后再食用螺旋藻并没有明显的减肥效果。螺旋藻不能完全代替蔬菜、水果,每天吃十几片螺旋藻代替蔬果、水果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 海 马 ■

海马的全称叫海马鱼,又称“落龙子”。在日语中,海马一词的含义是“龙的私生子”。在充满杀机的大海中,海马只能靠体表的保护色躲避敌害。它行动缓慢,伪装是最好的保护。一些种类的海马能像变色龙一样,随环境改变颜色,一会儿是暗淡的海草色,一会儿是明亮的珊瑚色。

海马在全世界海域都有分布,以热带种类、数量较多。海马通常生活在沿海海藻丛或暗礁多的海区,或附着于漂浮物上随波逐流,可用背鳍摆动直立游泳,以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海南岛四周沿海和西南沙群岛附近海域,都十分适宜海马的繁衍生长。海马的营养十分丰富,民间有“南方海马,北方人参”之说。

食疗功效

海马具有补肾壮阳、温通血脉、镇静安神、散结消肿、舒筋活络、止咳平喘等药用功能,主治肾虚、阳萎、遗尿、妇女宫冷不孕、血崩难产、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神经衰弱、哮喘以及乳腺癌等多种疾病。

海马还具有强身健体、消炎止痛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保健食谱

◆海马童子鸡

海马10克,虾仁15克,童子鸡1只(750克左右)。

将海马在温水中浸泡10分钟,将鸡清洗干净,去除屁股、翅膀和头,然后敲断腿骨,从背部剖开,在背脊骨上斩几刀,让鸡的身体平伏下来。接着,把鸡放到滚开的水里烫3分钟,以去除血水。

把鸡冲洗干净,放入铝锅。鸡的四周放入浸泡过的海马,中间放虾仁,再放1整根的葱和些许姜片,加15克黄酒、少许盐、味精,兑入500克鲜汤,然后盖上锅盖,蒸2个小时,即可食用。上桌前,把葱和姜片拿掉。

此品能壮阳、益气、补精,增强体力,对阳痿早泄、小便次数多、崩漏带下等有相当好的疗效。

■ 海 蜇 ■

海蜇,又名水母、白皮子,是一种腔肠动物,属水母纲。它的形状犹如一顶降落伞。伞盖部分就是“海蜇皮”,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50厘米,最大可达1米。伞盖下的口腔与触须便是“海蜇头”。海蜇皮是一层胶质物,海蜇头稍硬,它们的营养价值都不低。

海蜇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浙江沿海最多。中国是最早食用海蜇的国家,晋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食用海蜇的记载。海蜇做成菜肴,吃起来滑嫩、清脆,耐咀嚼。现在,海蜇已成为宴席上的佳肴。

海蜇的寿命一般只有一年,春生冬死。生长速度快,核桃大的小海蜇只须四五个月的时间就能长到锅盖大,每年第四季度为海蜇捕捞期。

营养价值

海蜇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和B2、尼克酸、碘、胆碱等物质。据测定,每100克海蛰含蛋白质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0.182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

食疗功效

海蜇味咸性平,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之功效。多痰、气管炎、哮喘、头风、大便燥结者应多食用海蜇。

海蜇含有类似于乙酰胆碱的物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所含的甘露多糖胶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功效。

海蜇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能行淤化积,对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有益。

从事理发、纺织、粮食加工等与尘埃接触较多的工作人员常吃海蜇,可以去尘积、清肠胃,保持身体健康。

饮食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