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写给青少年的书)
27001600000034

第34章 追踪奇妙的地理秘境(3)

炎热的夏季会发生这样的景象:在同一个城市,一边是阳光高照,一边却是大雨倾盆。我国古代早就把这种景象写入诗中,“东边日出西边雨”就是其中的一句。

在大自然中,为什么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这种奇特的景观呢?原来,这是由于降水量水平分布的不连续性造成的,尤其在夏季更为突出。夏季降水量水平分布的差异,主要与产生降水的云本身特点及当地的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在夏季,降雨多为对流雨,产生降水的云多半为雷雨云,这是一种垂直发展十分旺盛,而水平范围发展较小的云。由于这种云体积较小,在它移动和产生降水时,只能形成一片狭小的雨区,这就比较容易造成雨区内外雨量分布的显著差异,从而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妙景观。

雨为什么常斜着下

雨是从云里落下的,而云会随着风在天空中飘动。雨点在惯性的作用下会随着云移动一些距离,再加上风也会吹动雨点,所以它就斜着落下来了。

为什么雷雨前很闷热

夏天的时候,经常打雷下雨,雷雨来临之前,通常会天气闷热,让人觉得透不过气来。但是,为什么雷雨前会很闷热呢?

因为雷雨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地面上温度要高,二是大气层里湿度要大。地面上热了,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能升得很高,变得轻轻地浮向高空。但是如果只是热,空气很干燥的话,雷雨也不会发生,只有当湿度大了,有潮湿的空气上升到了高空,才会形成雷雨云。天空里有了雷雨云,就可能有雷雨发生。

大气里温度高了,水汽多了,这时候地面上的水不易蒸发,人身上的汗也不容易干,这样我们就会感到十分闷热。谁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在浴室里洗澡时感到又热又闷,这就是由于浴室里温度高、水汽多的缘故。所以,闷热是大气里水汽多、温度高的表现,也就是雷雨发生的预兆。

降雨的分类

对降雨的分类最常用的方法是按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的等级。根据国家气象部门规定的降水量标准,将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六种。我国暴雨强度最大、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省。

为什么夏天会出现雷阵雨

夏季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天气,本来烈日炎炎,转眼间却狂风大作、雷雨交加,这就是雷阵雨天气。雷阵雨天气轻则可以飞沙走石,重则拔树倒屋。那么,雷阵雨是怎么形成的呢?

雷阵雨的发生需要有强对流的雷雨云系。

夏季,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含有大量水汽的热空气不断上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会逐渐下降(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空气也就渐渐变冷。这时,空气中的一部分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天空就会起云。随着含有大量水汽的热空气的不断增加,云就越堆越大,越堆越高。这样的云,在气象上叫积雨云,其云底离地面约1000米。

云中水滴合并增大,直到上升热气流托不住了,就从云中直掉下来。下层的热气流被雨淋后,骤然变冷,不再上冲,转而向地面扑下来。此时,空中的电荷开始放电,并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于是,雷阵雨就发生了。

为什么会打雷

夏季,天空中大块的积雨云受到地面热气流的冲击,产生了强大的电荷。当两种带不同电荷的云接近时,便互相吸引而出现闪电。在闪电的冲击下,周围的大气和水汽剧烈膨胀从而产生了“轰轰”的雷鸣声。

为何雷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夏天雷雨天气时常常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这是什么原因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闪电和雷声的形成过程。天空中的雷雨云(主要是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由于所带的电荷性质相反,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产生瞬间剧烈放电的现象。在放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强烈耀眼的闪光和震耳欲聋的轰响。所以,在空中,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由于闪电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而雷声是每秒340米,闪电传播的速度要比雷声快得多,雷声总是落在闪电后面。因此,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闪电的能量

闪电虽然只有几十厘米宽,但它是一个巨大的放电过程,一次闪电电击的能量是300万兆瓦,它可以将局部的空气加热到3000℃。

为何雷容易击中高耸孤立的物体

我们知道,在高大的建筑物,如高耸的烟囱、摩天大楼等上面装上避雷针,可以避免遭受雷击。可是,为什么雷容易击中高耸孤立的物体呢?

由于雷雨云的云底部带电,能使地面发生感应,并使地面产生与云底电性不同的电荷,这称为感应电荷。这种感应电荷在小范围的地面上是同一性质的,由于同种性质的电荷是相互排斥的,这种排斥力造成的沿地面方向的分力,在弯曲得厉害的地方比平坦一些的地方小,于是电荷就会移动到弯曲得厉害的地方去,所以在弯曲得厉害的地面上,感应电荷就多一些。高耸的物体,作为地面的组成部分,成为地面上最弯曲的一部分,当地面受到雷雨云的感应产生感应电荷时,在高耸的物体上就集聚了较多的电荷,对闪电的引力大,很容易把闪电拉过来。

所以,在雷雨天气时,不要在大树、电线杆等高耸物体下躲雨,否则有可能遭到雷击。

雷雨天气的自我保护

我们遇到雷雨天气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如果在室内,要避免使用电话等连接外界管线的物品;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孤立、高耸的物体;在旷野中要尽量蹲在地上,降低高度且使身体少接触地面。

“魔鬼谷”为什么多雷雨

在青海省西部昆仑山脉与新疆阿尔金山脉交界的山区,有一个神秘的魔鬼山谷。它东起青海茫崖的布伦台,西至新疆若羌的沙山,长约百余千米,宽约2~30千米,谷地海拔约3200米。

这个狭长的谷地气候湿润,加上冰川遍布,湖泊沼泽众多,所以林木茂密,牧草葱绿,是理想的高山牧场。但是,这里的高山天气多变。天气晴朗时,风和日丽,春意盎然;天气骤变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刹那间,原本妩媚的山谷,就会变成恐怖的地狱,漫山遍野留下了无数遭雷击的焦木残树和牛羊的尸体,因而被人们称为“魔鬼谷”。

我国地质科学工作者经过地质勘察,初步揭开了“魔鬼谷”神秘的面纱。原来,魔鬼谷是个雷击区。这里的地层主要由强磁性玄武岩体构成,还有几千个铁矿脉及石英岩体。这些岩体和铁矿带的电磁效应,引来了雷电云层中的电荷,因而产生了空中放电,形成了炸雷。雷电一旦触到地面凸起的物体,就会产生尖端放电的现象,因而牧场上的人与羊群就成了雷电轰击的目标,这就是“魔鬼谷”的神秘所在。

电磁效应

电生磁指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的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如果把导线做成螺旋线管的形状,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磁场与一根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似。而磁生电是指在磁场中也能产生一种被称为“感应电流”的电流,就是发电机的原理。这就是电磁效应。

气温远低于冰点时雪也会融化,雪到哪里去了呢

当地上有积雪的时候,即使气温远低于冰点,雪也会在一两周内融化。那么雪到哪里去了呢?它们是融化了吗?

不是的,雪不是融化了,它其实是直接进入空气中成为水汽,而没有先融解成液态水。我们或许很想说雪蒸发了,但是科学家比较喜欢把“蒸发”这个词保留给液体专用。所以,当固体“蒸发”时,科学家称这个过程是升华。

我们在日常生活经验里很少注意到升华,原因是与液体蒸发相比,升华通常是缓慢得多的过程。

升华是这样发生的。固体表面的分子不像其内部的分子附着得那么稳固。固体内部的分子在上、下、周围各方向都与它们的同类分子连接,但是表面上的分子除了上方之外在各方向都连接,上方暴露于开阔的户外。它们稍微欠缺与其他部分的附着力。

分子永远多多少少有些晃动,那就不难想象偶然会有表面分子挣脱而且飞进空气中。那个分子就升华了。液体分子相互连接比固体分子松散,所以液体分子挣脱的概率大得多。那就是液体蒸发通常比固体升华快得多的原因。

雪是由复杂、具有大量表面积的纤细晶体构成的。在表面的分子愈多,可能升华的分子就愈多。你甚至能够看见整块的冰升华——有没有注意过冷冻柜里的陈年冰块会缩小?

高山上的积雪为何终年不化

大家都知道,我国著名的喜马拉雅山,山上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十分壮观。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高山和喜马拉雅山一样,积雪终年不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地球上,从地面算起,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山越高,气温就越低。到了一定的高度,气温就降至0℃以下,这个界限就称为雪线。超过雪线,山上的冰雪就终年不化了。尽管夏天强烈的阳光会使冰雪融化一些,但到夜间温度下降,水和雪就冻在一起,而且不时会有雪花落在冰峰上,日积月累,冰雪融了又冻,永远不会消失。雪线以上冰雪的不断融冻,最终形成了冰川冰。晶莹的高山冰雪就像一面大镜子,有很强的反射力,绝大部分的阳光和热量都被它反射掉了,所以冰川冰的温度始终很低,这就是为什么高山上的冰雪会终年不化的原因。

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瑞雪兆丰年”是我国广泛流传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说冬天下几场大雪是明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冬季天气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比较松软,雪花和雪花之间留有空隙,空隙中充满空气,加上不容易散热,这样就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外面天气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等到冷空气过去以后,天气渐渐回暖,雪才慢慢融化,这样既保住了庄稼不受冻害,而且雪融化的水留在土壤里,给庄稼积蓄了很多水,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都很有利。

另外,下雪还能冻死害虫,由于雪在融化时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温度降低许多,土里的害虫就会冻死。所以说,冬季下几场大雪是明年丰收的预兆。

美丽的雪花

冬天,我们会发现雪花都是六角形的,非常美丽,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在0℃以下就会结成冰晶,冰晶很小很小,呈六角形。冰晶在空气中飘浮,碰到水汽就会不断变大而成为雪花。由于冰晶是六角形的,所以冰晶结成的雪花也是六角形的。

雪崩是怎样发生的

在电视上我们曾看到这样的景象:雪山上巨大的雪堆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十分壮观。雪崩常常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是登山爱好者的大敌。那么,雪崩是怎样发生的呢?

雪崩是大量积雪迅速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高山地区,降水较多,山顶有大量积雪,由于新、老积雪层变质程度不同,密度也不一样,雪层表面的蠕动速度比底层快,这就造成雪层错落地裂开。春季气温回升,融雪开始,雪水沿裂隙下渗,在黏结力薄弱的地方,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降低了积雪与山坡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发生雪崩。另外,地震和大量的动物踩踏雪面时也可能引发雪崩,而砍伐森林也能使山坡积雪的稳定性减弱。森林和灌木,客观上起着阻止积雪下滑的作用。因此,应该严禁砍伐易发雪崩地区的林木。

如何预防雪崩

为了降低雪崩的危险,人们可以在山坡上栽种树木,或者修建防雪墙来阻挡雪崩滑落之势,也可兴建防雪桥来保护道路和铁路。在滑雪运动胜地,雪地巡逻队会提高警惕,只要发现一点儿危险征兆,就会发出警告并封锁道路。

地下水是怎样形成的

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面以下,存在于岩石和土壤的孔隙中可以流动的水体。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是渗透水,是由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流水、湖水及海水等从地面渗入地下积聚而成的;其次是空气中的水汽因降温在地面凝聚成水滴后渗入地下积聚而成的凝结水;湖水或海水伴随沉积物一起沉积而保存起来的古水;还有的是岩浆活动过程中冷却离析出来的水积聚而成的原生水。

地下水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但以液态为主。当含有地下水的岩层或土壤中的地下水含量过高达到饱和时,水就从高处渗漏。常见的井水、泉水都是地下水。地下水分布广泛,水量也较稳定,是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

地下水位过高对农作物生长不利,会造成灾害,如果地下水含盐量较高,则会产生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灌溉、施肥等农业措施,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使地下水的水位上升,透过地表加剧了水分的蒸发,使得土壤中盐分积累,含盐量增加而不适宜农作物生长,这种现象叫做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青海湖是怎样形成的

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青海湖。它是国际重要湿地,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为人们所瞩目。

在青藏高原由海洋隆起为陆地时,部分海水被四周的高山环绕起来,形成许多湖泊。青海湖就是其中一个巨大的湖泊,湖水从东面注入黄河。大约距今100万年前,青海湖东面的日月山发生了强烈隆起,拦截了青海湖的出口,使它成了闭塞湖。

青海湖是一处富有神奇色彩的游览地,也是一个为全世界科学家所注目的巨大宝湖。当地政府曾对青海湖进行了多次综合考察,发现青海湖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湖中盛产湟鱼,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天然鱼库。四五月间,鱼群游向附近河流产卵,布哈河口密密麻麻的鱼群铺盖水面,使湖水呈现黄色,鱼儿游动有声,翻腾跳跃,异常壮观。

青海湖鸟岛

青海湖最诱人的奇观是驰名中外的鸟岛。它在湖的西北部,面积仅0.8平方千米,每年五六月份是观光鸟儿王国盛况的最好时期。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的多种候鸟,春天后成群结队返回故乡,栖息在这个小岛上,最多可达10万只以上。

为什么钱塘潮特别壮观

钱塘潮,又叫“海宁潮”,以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在浙江海宁的钱塘江边所见到的海潮最为壮观。涌潮袭来时,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8.9米,气势磅礴,十分壮观。

钱塘江海潮的形成和涌潮的壮观景象与杭州湾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关。杭州湾位于亚洲大陆东部边缘,形如喇叭口,外宽里窄,面向辽阔的太平洋水域,潮水由东向西推赶。每逢潮来,大量海水一涌而进,越往里越拥挤,促使水位很快被抬高,并在滩高水浅的地方激起一堵水墙。这种壮观景象,在中秋时节更加显著。因为这时东南季风盛行,风助潮势,潮借风威,滚滚江水与潮头顶撞,更加激起潮涌。从天文因素上说,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的时候,受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影响,形成大潮,因此有“初一、十五涨大潮”的说法。就这样,众多天文和地理因素相互配合,共同制造了驰名中外的钱塘怒潮。

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