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诡计大全集
27000400000037

第37章 拿捏心理脉搏,进行心理操纵(1)

9—1、越禁止越有效

泰国首都曼谷有一个酒吧,它的门口不像别的酒吧那样写着“欢迎光临”或“欢迎品尝”等字样,而是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不准偷看”几个字,牌子后面放了一只盛有好酒的大酒桶。游人走到这里,见到这几个字,便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于是探头往里瞧,酒香扑鼻而来。许多游人经不起这种诱惑,一边喊着“上当、上当”,一边三三两两走进酒吧一尝为快,酒吧因此生意极为兴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越是禁止的事情越是有人想去尝试一下。这种有趣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禁果效应”。“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与亚当一起偷吃禁果,从而被贬到人间。从圣经故事中引申出来的“禁果”,其含义就是指因被禁而更想得到的东西。禁果效应是一种由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当外界压力迫使人们无法自由获取信息时,人们往往会对被迫疏离和失去的那部分信息有更强的了解欲望,这种现象被称为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有其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因为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

日常我们常常用到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受传者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被遮蔽,在受传者心里形成了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蔽的信息产生强烈的召唤。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特别在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人们恐惧的往往不是确定的事实,而是不确定的、难以知晓的事情,在无法知晓和渴望知晓的搏杀过程中,公众会因为恐惧心理而更渴望获得信息。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最为著名的要算马铃薯传种的神奇故事了。

法国有一位农学家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看到一种没有见过的植物,在十分干旱的土地上能够茁壮成长。他让人把果实做熟了一品尝,味道很好。他从当地人嘴里得知这是土豆,于是就计划在法国推广种植这种作物。回国时,他带了一些土豆块茎开始热心地宣传,并免费派发土豆的块茎给农民做种。但是他越宣传,他的同胞越是不相信。医生认为这种千奇百怪的土豆会使土地变得寸草不生,宗教界则将土豆称为“魔鬼的苹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这位一心推广土豆种植的农学家,终于想出一个点子。他在一块远近闻名的田地里栽培了土豆。这块地之所以远近闻名,不是因为它的富庶,而是因为贫瘠,种任何作物都颗粒无收。到了秋天,土豆快要成熟的时候,农学家请求国王派了一支全副武装的卫队守在田边,不允许任何人接近。但这些卫兵只在白天看守,晚上则留下一个耳聋眼花的老兵在田头睡觉,其余的士兵全部撤走。人们很好奇,在禁果效应的诱惑下,到了晚上都悄悄地避开那个老兵,成群结队地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的菜园里。这样,没过多久土豆便在法国推广开了。

同样的一种农作物,免费派发和由卫队看守拥有着不同的含义。由皇家种植,武装卫队看守,暗示的情境和意义是:这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植物。人们的占有欲也就油然而生,加之栽种后亲自品尝与体验,确信有益无害,也就完全接受了这种植物。聪明的农学家正是巧妙地运用了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同时带给我们很多生活中的启示。要求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时,必须说明理由。否则,禁止的结果必然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疑虑、揣度、猜测,并为探究为什么不许做而跨越禁区,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老师们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中学生,年纪还小不能耽误学业、不准谈恋爱。越是说得多,禁令严,越是有更多的学生早恋。

父母告诫孩子,吃饭时不许大声说话,孩子越是想说话。

一个保密的会议,只允许某一级领导干部参加,会议刚刚结束,便有不少本来不该知道的人千方百计地来打听,想探知会议的内容。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都是禁果效应带来的负面效应。反之,如果我们利用禁果效应有利的一面,则有可能促使人们对好的东西更感兴趣。要利用好这一效应,首先不要把坏的东西过于特别强调,对于人们还没有注意到的东西,也不要特意地提出来,因为这样反而会人为地增加它的神秘感,从而增强其吸引力。其次,可以把别人不喜欢而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一个孩子学了一年的电子琴,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想放弃了。这个时候聪明的妈妈就买回了一架高级的电子琴,放在自己的卧室,不许孩子碰它。孩子急了,说道:“妈妈,电子琴不是给我的吗?为什么不让我碰?”妈妈故意激她:“反正你也学不会,碰它干嘛?”“谁说的?”孩子叫了起来,“我一定能学会的。”以后,每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就悄悄偷着弹。

在一次新课开始前,一个教师故弄玄虚地说:“同学们,我这里有一道题目,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是连我都没有办法做出来,估计你们就更没希望了。”好几个学生请求道:“老师,让我们看看这道题目吧?”老师装做无可奈何的样子把这道题目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忙碌起来。不一会儿,有很多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故意拉长腔说:“怎么样?不会做吧?”谁知,同学们齐声说:“老师,我们已经做出来了!”几个同学清晰地说出了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老师装做甘拜下风,说:“同学们,你们真的太厉害了,比老师还聪明,这节新课你们自己肯定自学就会,有没有信心?”同学们大声说:“有!”学生们学习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

9—2、通过询问,激起对方的参与意识

所谓“参与意识”就是参加某件事情的心理欲望。

参与意识人皆有之。每个人对和自己有关的、即将发生的事情,都会产生一种“想深入了解”和“参与其中”的心理欲望。

有一位旅行社经理,非常卖命地向客户推销旅行套餐方案。每次接到客户电话时,他就迫不及待地向客户推荐旅行社最新的旅行套餐,以及这些产品的优点。通常客户最后都会敷衍他一句:“好,我要是去的话,会再跟你联系!”但和他联系的人几乎没有,这让他觉得很失败。

后来这位经理接触到卡内基训练,彻底改变了工作态度。他不再一股脑地介绍旅游产品,反而主动问客户:“最近忙不忙?都在忙些什么?”从这些最切身的问题,逐步导向健康、休闲等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客户心中对旅游的需求。于是这位经理的业绩,比以前增长了很多。

可见,一个人的心理渴望与参与意识能否被引发和激起或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事情的成功。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渴望被引发,则会大大激起他的参与意识,从而激发他的工作热情,让他心甘情愿地付出心血与汗水。相反,如果一个人参加某件事情的心理渴望很强,但由于客观原因,没能参与其中,这样,他会感到遗憾,甚至心灰意冷,工作热情也会随之减弱甚至消失。

对公司的普通员工来说,参与管理或决策是他们的心理渴望,如果管理者能够为之创造条件,则能够很好地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这是一个提高生产力的好方法。

参与公司的管理或决策能够给员工带来成就感,让他们把公司的事业与自己的事业,公司的目标与自己的目标,等同起来。

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汽车大举打入美国市场,势如破竹。1978~1982年,福特汽车销量每年下降47%。1980年出现了34年来第一次亏损,这也是当年美国企业史上最大的亏损。1980~1982年,三年亏损总额达33亿美元。

面对压力,福特公司在5年内扭转了局势。原因是从1982年开始,福特公司在管理层大量裁员,并且在生产、工程、设备及产品设计等几个方面都进行了突破性改革,即加强了内部的合作性和投入感,其中,“全员参与决策制度”功不可没。

福特公司的“全员参与决策制度”是福特公司在职工管理方法改革中最突出的一点。其主要特征是将所有能够下放到基层管理的权限全部下放,让职工有参与决策的权力。这样一来,缩小了职工与管理者的距离,职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尊重和发挥,积极性也随之高涨。同时,一旦管理者遇到什么困难,职工们也会大力支持。

“全员参与决策制度”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向职工公开账目。这一做法使职工大为感动。实际上这种做法对职工来说无疑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它使职工可以就账目问题向管理层提出质疑,并有权获得合理解释,从而让职工从内心感到公司的盈亏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公司繁荣昌盛就是自己的荣誉,分享成功使他们士气更旺盛,而且也成为激发他们奋起直追的动力。

“全员参与决策制度”的实施不仅激发了职工潜力,也改变了管理阶层与工人阶层泾渭分明的局面,还缓和了劳资间势不两立的矛盾。这项改革大大减轻了企业的内耗,自然为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

既然“引发对方心理渴望,激起对方参与意识”这样重要,那如何做呢?询问是一个好方法。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雷德说:“不能用命令的方式对待部下,而要用询问的方式。因为,以询问代替命令,才能引发部下心中的渴望,激起他们的参与意识。”

一家规模很小的公司,意外地接到一笔大单子——为某大型商场制造一批柜台。可是,老板很犹豫,不知该不该接下这张单子。因为公司人手不够,前期的工作已经安排妥当,而且对方要求供货的时间很短,老板担心一旦签订了合同,如果不能按时交货,自己需要赔偿的金钱太多了,但这张订单真的很吸引人。

在犹豫不决之际,老板决定把工人们都召集起来开会,不过,他没有说自己准备接一张大订单,以后需要加班加点来赶这张订单,他只是给工人们讲解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当然,他也说了,如果能准时交货,对工人们的收入以及公司今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老板讲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接着他又说:“你们说我该不该接这张单子呢?”

工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完成这张订单?”“谁能想出好的办法?”“我们能不能重新分配时间?”

在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工人们认为老板应该接下订单,并为之制定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之后,工人们按照方案上的时间安排,加班加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订单。

工人们心中肯定知道,接下这张订单之后,就要把自己休息的时间搭进去,为什么他们还是建议老板接下它?

也许你认为,完成这张订单,能让工人们获得更多的金钱利益,出来打工不就是为了钱吗?这是一个原因,但我们认为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老板通过询问的方式,引发了工人们心中的渴望,激起了工人们的参与意识。这和足球运动员一样,一旦赛事开始了,他们考虑的就不是这场赛事能为他们带来多少收益,而是参与其中,赢得奖杯。

9—3、利用观众效应,激发对方的积极性

为什么在一条空旷的马路边散步,当另一个人在你身后急匆匆地赶过你时,你会不自觉地加快自己的步伐?

为什么你骑车上街买东西,当发现后面有一辆自行车在向你骑的车子靠近并正要超越你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加快车速?

为什么我们看奥运,为运动员加油呐喊,就会鼓舞他们的士气,从而创造出好成绩呢?

为什么不少演员在表演时,观众越多,情绪越热烈,他们的劲头就越足,技术发挥得就越好?

为什么有一位年过六旬的教师,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常常不停地咳嗽,身体也十分虚弱。然而,只要他一站到讲台上,看到讲台下打开课本、坐得整整齐齐的学生们,就立刻变得生龙活虎,滔滔不绝地讲起课来,咳嗽的频率明显降低很多,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这是怎么一回事?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一个人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通常,有他人在场时的表现比一个人时要好得多!

心理学研究者把这种“有人在旁”与“单独行动”条件下个体绩效差异的心理现象,称为“观众效应”。

观众效应是社会心理学家1904年在做肌肉运动和疲劳实验时,无意中发现的:当主持实验的人在房间里时,被试者举重物的速度会快一些,掷的距离也会远一些;而当他离开时,被试者的速度和掷物距离明显下降。此后对哈佛大学学生进行的追踪研究也证明,有观众在场,学生做乘法要快一些、好一些。这就是所谓的观众效应。

那么,这种观众效应是怎么产生的呢?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观众在场时往往会唤起被试者“别人正在进行评价”的想法,这可能是较为重要的动机。

在任何社会情境中,人们害怕被抛弃,总想要别人喜欢和接受自己。

很明显,当我们确实与别人在一起时,这些动机更为强烈。当别人在室内时,你总认为他或他们可能正在审察你的工作,也许在注意着你的表情、行为。这些观众也可能与你毫无关系,然而你却可能会料想到他或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对你进行评价。关心来自他人的评价,往往会唤起个人的内驱力,也就是使行为个体产生了趋向达到目的的内驱力,从而起到了促进行为的观众效应。

除了这层意思外,个体之间还存在着隐蔽的竞争因素,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胜心,好胜心使个体之间自觉或不自觉地展开了竞争。“逞能”行为总是在他人面前出现,例如举重运动员在观众面前能举起他单独练习时难以举起的重量,自行车运动员在与他人竞赛时的速度要比单独练习时快。

从哲学上说,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与对立面的斗争中进行的,竞争也是一种与对立面的斗争形式。在人与人的竞争过程中,总有各种形态的压力伴随而至。有压力,才能有动力;有动力,才能使人不断激发攀登新高峰的信心和力量。

比如Google公司的一系列产品研发和服务项目的开发拓展,是在面对越来越紧张的竞争压力下进行的;而前两年在这一领域没有几家数得上的公司参与,看不见硝烟时,Google一直守着自己的搜索引擎吃老本就足够了,发展显得比较滞缓。在这里,竞争对手作为观众的另类一支,显然刺激了Google的发展,企业若能善加对待,何愁不能在市场上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