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微动作
26987600000007

第7章 百变的手部信号(3)

尽管双臂交叉的动作有时代表不同的含义,实际上,全世界对交叉双臂的理解基本相同,即否定和防御。双臂抱于胸前,就好像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筑了一道墙,将不喜欢的人和物挡在了外面,传递给他人的信息自然是负面的。不管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只要他在你面前摆出双臂交叉于胸前的动作,就会给人糟糕的感觉。有研究显示,男性领导人物对双臂交叉的动作青睐有加,似乎在强调他们的威严和不可侵犯。

如果你置身在陌生人之间,排队等结账、医院里等挂号、飞机晚点等登机或者在商场等电梯时,觉得时间漫长、不耐烦时,会双臂交叉,摆出这种姿势,而身边的人就知道,你对目前的状况很不满。有的人会在不耐烦的时候交叉双臂,同时两只手抓紧胳膊,在社交场合,这也是不满的信号,证明他们对谈话内容不感兴趣,为了避免场面尴尬,最好的方法就是转换话题。

双臂交叉且握紧拳头,代表着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是做了亏心事,感到心虚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在双臂交叉的同时握紧双拳,表达的是敌意的、防御性的态度,伴随肢体动作,这个人还会咬紧牙关,脸部发红,证明他已经被某件事激怒了。

一位FBI调查员曾负责调查篮球明星打假球的案件。调查员到球场找到这位球星,球星怀里抱着篮球走来,表情不太自然,调查员接过篮球,随手拍着,球星双臂交叉,握紧拳头站在一旁。调查员询问他几个问题,球星回答得很流利,没有什么破绽。

调查员对这次询问结果并不满意,因为球星对FBI有强烈的防御意识——从他的身体动作中可以看出来,这导致调查没有一点收获。反过来想,他双臂交叉,握紧拳头,证明他对FBI的调查存有敌意,也证明他肯定做了亏心事,内心感到焦虑不安。

考虑到这是一位脾气很臭的球星,询问太过直白只会把场面搞僵,影响进一步的调查。这位调查员觉得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了解情况效果更好,果不其然,经过接下来的逐步调查中,球星终于露出了马脚,承认了他受贿的事实。

不管是哪种交叉双臂的姿势,只要出现,就是不好的暗示。你和对方交谈,如果对方摆出了这种姿势,你完全可以判断,你的观点引起了对方的不满,即使对方口头上附和,心里也是否定的。这时,如果你继续夸夸其谈,只会让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改变对方这种防御姿态的方法很简单,递给他一杯茶或者一盘点心,迫使其展开双臂,改用一种开放的姿态,这时,你可以适时地重新进入主题。

手指姿态的变化

手势是人们最常使用的身体语言,手掌和手指结合而成的动作也会透露很多重要的信息。人们在交谈时,不可避免地会使用手势,有的人还有固定的谈话手势,好像不摆出相应的手势,单纯的话语就会失去影响力一样。不管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是想要了解别人的看法,手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新的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手势在沟通方面的确提供了线索,甚至能够通过动作暗示,改变人的想法。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想看看人的手势是否会影响思想。他们用印度一种古老的益智玩具“汉诺塔”进行实验。

印度有这样的传说,上帝在创造世界时,做了3根金刚石柱子,而且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到上,按照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上帝命令婆罗门将圆盘从下面开始,按照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规定: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而且,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实验者请参与者进行“汉诺塔”游戏,结束后,他们会被带到另一个房间,在那里,他们向实验者解释自己是如何完成游戏的。由于游戏很复杂,参与者必须借助手势说明,这正符合实验者的意图。为了增加参与者使用手势的机会,他们将“汉诺塔”的圆盘变重了,即使是最小号的圆盘,也需要两只手才能挪得动。

这下可好,那些在描述步骤时使用一只手做手势的志愿者,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将游戏玩完,并且他们所花费的时间,要比使用双手做手势的人要久。事实上,一个人对单手手势的依赖性越强,他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越长。

很显然,人们通过手势记住一些东西,一旦遇到临时的干扰,大脑会变得“束手无策”。手势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特殊的形式,由于手势对人的影响是间接的,因此它的作用很难被意识到。心理学家认为,手势将大脑中的思想形象化,使动作参与到大脑活动中来。如果真是这样,教师大可在教授数学、物理、化学的知识时使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手掌和手指的变化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手心向上的姿势表示妥协、祈求、无奈和坦诚。谈话中的一方手心向上摊开,表达自己的无奈。做出这一手势的一方必然处在劣势。手掌翻转,其含义也随着改变。手心朝下的手掌是一种权威的表现,给人传达的是一种强势的信息。公司的领导在对员工训话、安排工作时,常常配合这一手势,常用的姿势是手掌伸到胸前,保持手心向下。如果一个领导者每天用手心向上的姿势指导工作,员工会觉得这位上司很窝囊,能力有限。

很奇怪,为什么手心的一个翻转,就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区别呢?阿拉巴马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卓别林通过研究人们握手的方式解答了这个问题。他发现,那些外向的人喜欢手心向下的方式与人握手,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新思想的女性也钟情于此,相反,害羞敏感的人则不会这样。情侣间的牵手也代表了一种引领与跟从。在上面的手,即手心向下的一方通常引领方向,做出决断,下面的手是手心向上的,习惯跟随上面的手摆动,代表跟从、服从。

手握成拳头,伸出一根手指留在拳头之外,这个唯一突出的手指凝聚了整个手掌的力量,一触即发。说话时,这根特别的手指指向对方,被指的人立刻会感到压迫感。《Legal High》中的古美门律师每次在庭辩时都会自信满满地握紧拳头,然后竖起食指,并且带着这根手指冲向检控官(与我国检察官类似)和陪审团,告诉所有人法律是唯一的逻辑,这个动作也成为他雄辩力的标志。

这个手势代表权威,同时具有挑衅的意味,在平常的交往中,这个动作会给人负面的印象,让人产生抗拒心理。如果讲话的过程中出现这个手势,对大多数人来说,则是进行攻击的前奏。

用手指敲打桌面,或者在纸上乱涂乱画,代表对对方的话题不感兴趣,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或者已经对这次谈话不耐烦,这是一种打发无聊时间的动作,也是给谈话对方的一个暗示。就像到朋友家做客不能敲击碗筷一样,谈话中用手指敲击桌面是欠缺修养的举动。

手指尖合并的手势很少有人做。这个动作代表自信、优越感,一般领导喜欢做这个手势,尤其是和下属单独交往时。这个手势也有消极的色彩,当手指尖合并伴随双臂交叉、双腿交叉以及漠不关心的表情时,显然沟通受阻,需要双方改变话题或者交谈的方式。如果是销售人员在向潜在客户介绍产品,沟通期间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马上停止介绍,建议客户下订单或者介绍其他产品。

政治家的举手投足都被聚焦在镁光灯下,因此,他们在任何场合,做任何行为时都会仔细考虑,哪怕是拍个照片,都会选择适当的姿势,表达一定的诉求,同时不至于引起他人的误会或反感。然而一位英国记者发现,许多政客在公开场合拍照时,喜欢伸出手臂,将手指指向天空的某个地方——尽管天空中什么都没有。这个姿势被各国的政客使用,彼此像约定好了一样。从美国的奥巴马、希拉里,到英国的布朗、法国的萨科齐,他们都喜欢这个姿势。

2008年,奥巴马访问英国时,当时的英国首相布朗和保守党领袖卡梅伦都在奥巴马身边伸出了手指,德国女总理默克尔和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在欧盟会议上合影时,两人也纷纷摆出了这一动作。在西方国家,在公众场合伸出手指是不合适的,那会被看做是粗鲁的动作。难道这些政客对基本的社交规则都不懂吗?还是说,他们有别的用意?

心理学家认为,这个姿势不过是用来虚张声势而已。政客们希望自己不至于像个多余的傻瓜,而是一个真正的领导者,抬起手臂、昂起头的姿势无疑让人显得更有活力,眼睛向远处望去,显得他们更有远见。

特警行动中的手语

手势的不同变化被应用到不同职业之后,具备了手势本身之外的特殊含义。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航母style”便是手势与身体动作应用到具体领域中的例子。“航母style”是航母舰载机起飞时,指挥员做出来的指挥姿势。指挥员身体半蹲,右手蜷缩伸出食指和中指,手指指向飞行甲板的前端,其含义是“允许起飞”。

“航母style”只是军事作业指挥中的一个手势,在军事行动中,更多的手势具有传递信息、指挥作战的实际意义。需要作战指挥的其他职业,比如交警、消防员、吊车指挥员同样有一套自成系统的手语,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常常需要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说话时发出的声音不容易被他人听清楚,可能造成理解上的歧义,于是,干脆、利落的手语就成了彼此沟通的信号。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将手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那除了聋哑人之外,就是特警部队了。特警是担负特殊任务的警察,是警队中的特种部队,也是警察中的精英人士。他们专门负责危险的任务,比如解救人质、围攻恐怖分子、逮捕带有武器的匪徒等。

特警部队在执行任务时,普遍使用一套系统的指令手语,靠喊话组织作战的形式已经成为历史。特警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比如用左手卡住自己的脖子,意思是人质;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意思是犯罪嫌疑人;拇指和食指成90度伸直,意思是手枪;高举手臂,则代表步枪。

特警作战时可能用到的所有词汇,除了0~9之外,你、我、男性、女性、成人、小孩、窗户、武器、前进、上、下、集合等词汇,全部可以用手势表达出来。手指指向自己的胸膛代表“我”;指向战友代表“你”;手指间紧闭,水平放置手掌于前额上代表“看见”;紧闭指间,伸开手臂,横向身后摆动,像在拨开窗帘的动作代表“进入”;略微屈曲手臂,掌心向上,举至肩膀高度,并耸耸肩代表“不明白”;手举至头上,屈曲手肘,掌心盖着头颅顶代表“掩护我”;手臂向身旁伸出,手部抬起至肩膀高度,掌心向下代表“成人”;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屈曲,掌心向下固定置于腰间代表“小孩”。

特警的这些手语都是用一只手来完成的,因为他们必须腾出一只手来拿武器。作战时非常紧张,特警需要时刻监视危险源,如果想要向战友发送信号,不可能直接面对战友,也不可能不断转过身来给后方提供信息,因此,能够简单、直接地传递信息的手势至关重要。有趣的是,特警手语是全世界通用的,任何国家的特警在战斗中,即使语言不通,也都可以用这套手语进行交流。

在特警手语应用到任务中之前,特警在执行任务时只能按照习惯或者事前的约定进行交流,这会产生歧义,有时不得不开口讲话,这样也非常容易暴露行踪,让犯罪嫌疑人察觉。对于那些平时不熟悉,彼此没有建立默契的特警来说,不出声地表达一个“不要出声”的意思都要手忙脚乱地比划半天,不仅麻烦,还可能给特警本人带来危险。

在解救人质的过程中,特警手语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作为一位有着8年工作经验的特警,吴双对此深有体会。在他刚刚过完的30岁生日那天,他就和战友解救了一个女孩子,指挥过程全部使用手语。

临近下班时,吴双原本和女朋友约好一起过生日,队里突然接到电话,在市中心的S酒店天台上发生了劫持人质事件。吴双带着10名队员驱车赶到现场。为了不惊动当事人,一组人穿上便衣,开私家车到达现场;另一组人携带武器,负责外围警戒。

吴双到了现场,发现已经有200多人在S酒店对面的马路上围观。持刀男子则站在13楼的平台上,面朝着楼下,一只胳臂卡着女孩的脖子,一只手拿着刀,顶在女孩的腰部。楼下有民警与他对话,他却吼叫着“不要上来,上来我就杀了她”。女孩则一直在哭,声音已经嘶哑。暂时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吴双知道,救人要紧。

吴双和对队友商量的对策是由两个人控制男子的右手,两人控制其左手和下身,另外两个人负责解救人质。10分钟后,吴双等人从人群中穿过,走上了S酒店的13楼,男子觉察到异样,准备将女孩带入房间里。吴双分析,如果他将人质带入室内,解救工作会很难做,对人质的威胁也更大,于是对登上平台的队友发出行动指令:吴双弯曲了手肘,握紧拳头,前臂指向地上,将手臂从身后向前方摆动了几下。楼上的队员马上领会了吴双的意思,六个人迅速从左右两边贴近男子,在距离不到三米时同时扑了上去。夺刀、上铐、搜身,一气呵成,解救人质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原来,犯人和人质两人都是S酒店的员工,女的叫高恩,男的叫阿祖。年轻男女整日相处在一起,日久生情,两人谈起恋爱来。但是,女孩子一直受到家里的逼迫,要求她回家定亲,为此,两人多次闹矛盾。很长时间里,高恩对阿祖避而不见,阿祖则经常去找她,两人没聊两句就会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