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微动作
26987600000032

第32章 微动作识人(2)

通常情况下,喜欢操控的人毫不介意说谎,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他们将说谎视为常规手段。他们经常说谎,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并且没有负罪感。骗子都是演员,他们将生活当做舞台,演技足够得金马奖,而且,骗子的外表可不如他们的内心那般黑暗,即使包藏祸心,骗子的外表也给人诚实正直的印象,有的人甚至气质优雅,举止大方。如果你想象骗子长着一张猥琐的脸、衣衫褴褛地走在大街上,那么你在生活中会错过许多骗子的。

社会交往中,以骗取他人钱财为目的的骗子大有人在,但更多时候,我们经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小谎言。有谎言的存在,就会有人专门鉴别谎言、拆穿说谎者。可惜,人类从古至今研究测谎技术,至今诞生了无数的理论,但真正能够应用到实践中的技术并不多。原因在于,鉴别谎言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艾克曼多年来致力于测谎研究,他发现,一闪而过的表情往往会泄露一个人的内心,但是人眼不是高速摄像机,无法捕捉如此迅速的表情变化,大多数人很难发现别人在说谎,就连经常和骗子打交道的警察、临床心理学家、法官、海关人员也不例外,他们做出正确判断的概率,并没有比普通人高多少。人群中,只有少部分人具备这个能力——鉴别谎言的能力。虽然这个过程只有五分之一秒,但是有人就具备这样的天赋。

艾克曼在发现了美国联邦烟酒枪械炸药局的高级调查人员纽伯瑞后,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能够辨识谎言的人。最终,他从14000人中筛选出29人,其中10名为女性。这个比例超过了艾克曼的预期,他从来没有觉得女性更有能力辨别谎言,他之前的研究也没有证明这一点。

艾克曼还发现,具备鉴别谎言能力的人,左脑受到过损害,他们对语句的理解有问题,这就迫使他们更多地依赖非语言暗示,比如面部表情、手势或肢体动作。最新的研究证明,这类人的童年过得非常艰难,父母酗酒,或者父母从事艰苦的工作,不寻常的家庭背景使得孩子对家庭成员的情绪变化非常敏感,成年后,他们变得善于捕捉非语言暗示。

说谎者那么多,能够辨识谎言的人只是人群中的少数,普通人如何辨识谎言、从人群中分辨骗子呢?要依靠经验与技巧!这是警察、法官、海关人员等辨识谎言的唯一方法,在甄选人才的过程中,经验与技巧也同样适用。在面试环节,HR会根据面试者的语言内容、体态发现说谎的证据,拥有多年面试经验的HR能够从求职者的表情、言语和肢体动作中发现他(她)是否在说谎。

莉安广告公司准备招聘2名高级职员,总裁的意思是,不用担心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一定要找到最合适的,进了公司不一定要马上有所作为,但是要能够长期工作下去。为了找到总裁心目中的最佳人选,身为HR的丽莎一个月来一直在忙面试。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令丽莎感到伤心的除了难以选出符合标准的人才,还有求职者的道德水平。说谎,这是求职者在面试时的大忌,然而许多人都尝试冒险,他们并不知道,做HR十多年,丽莎早已修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够看透所有的谎言。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丽莎对求职者的心理非常清楚,任何求职者,无论他有多优秀,都会夸大或者隐瞒实际情况,在离职原因、工作经历和薪酬等级方面,求职者最容易说谎,行业内的统计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丽莎一点都不担心求职者说谎,只要他不够诚实,必定会被丽莎找到蛛丝马迹,当然,丽莎希望尽快找到优秀而且品行端正的员工,她并不希望面试工作无限期地进行下去。

上个星期五,丽莎面试了一位夏先生。三十出头的小伙子,名校毕业,履历上写满他以往的工作成绩,第一印象很好,从英语口语到广告业务到衣着穿戴,很显然,他很重视这次面试,而且做了精心的准备。可惜,最终夏先生被淘汰,丽莎觉得有些不忍,但她无法接受一个满嘴谎言的人进入莉安。

那是在复试时,丽莎单独面试从18个人筛选出来的4个人,第一个约见的便是夏先生。丽莎一走进小会客厅,夏先生便从椅子上站起来,点头微笑,问候,握手,一切都显得亲切自然。丽莎自我介绍了之后,切入正题。

“您之前在CJ做主管,您那时的月收入是多少呢?”

“一般是8000元左右,如果业绩好,会达到10000元。这是真的,您也知道,这里的消费水平比较高,平时我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比较多,我的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

“这一点我也认可,我们也坚持这个理念,员工付出得多,我们自然就会给予回报——夏先生,那您平时都做些什么呢,怎样安排业余时间?”

“我一般……”

夏先生有条不紊地说着,丽莎则在思考他对上一个问题的回答。他在说谎吗?是的。从“这是真的”一句往后的解释中基本可以推测他的前半句是在说谎。过分强调8000元或者10000元的真实性,反而让人感觉太过刻意。

接下来,丽莎问夏先生:“您在上一个公司里,和上司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我们关系很好,他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工作经验丰富,对我帮助很大,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能具体说一下吗,您的上司在哪方面给予您帮助?”

“可以说,是他把我带入这行的,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许多职业经验,在心里,我尊敬他是师长。”

这次也是谎言吗?有可能。他在说谎,在说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人在编故事时,通常会避免很多细节,因为临时编的故事不像直接从大脑中提取记忆,一时间难以将详细内容表述清楚,因此,谎言比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段真实的经历信息量少,要简略得多。

作为4个备选中最有竞争力的一个,夏先生最终被淘汰,丽莎原本想给他机会,可惜他没有打算就任何一个问题对丽莎说真话。丽莎最后选择了一个年长的老油条和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接下来,她需要用三个月的时间将菜鸟打磨成器,同时让那位熟悉职场生存法则的老人学习并且服从她的游戏规则。

说话时,过量的信息也可能是说谎的破绽,因为它是一种反常的表达方式。双方交谈时,根据对方的需要提供信息,避免提供不必要的信息,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对方的注意。这种情况属于说谎者的失误,他本不想暴露谎言,由于过分在意,希望将谎言编织得更圆满,反而弄巧成拙。

如果一个人在你面前编故事,你会发现,他说得非常简练,没几句话故事就完结了。对比夏先生的回答,更可信的说法是这样的:“我和我的上司是好朋友,我们的关系很好。那时候,我刚刚入行,什么都不懂,是他带着我一点点熟悉这个环境。有一次,我想要完成一个合作项目的计划书,苦于见不到合作方的领导,工作迟迟没有进展,是他通过私人关系帮了我。还有许多类似的事,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感谢他。”

写出你的个性来

人的言谈举止、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是稳定的,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和每个人说话的方式一样,每个人的笔迹也是不同的。美国心理学家爱维认为,手写其实是脑写,笔尖划过,留下的痕迹不仅是文字,还是人的潜意识,复杂多样的书写动作也是心理品质的外部表现。

书法的真谛就是:书为心画。看一个人的字,就可以判断其个性风格。学过书法的人,字迹会非常漂亮,但并不妨碍从书写风格中看出人的心理,哪怕是一个粗通文墨的人,也会在笔迹中流露出某些特质。“字如其人”,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笔迹和心理的关系,古代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对此已经有所认知,西汉的扬雄曾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在民间,也流传着“相人不如相字”、“见字如见面”的说法,可见,古人已经知道,一个人书写的笔迹会透露其情绪、情感和性格特征。

一家汽车公司生产部发生了发动机部件盗窃案。一年之内,接连发生了多起案件,造成了逾百万元的损失。警察介入调查后,根据发动机部件失窃的环境和时间分析,这是一起内部人员的盗窃案。

为了避免造成公司内部的恐慌,任职生产部经理的明远决定悄悄地调查,可是,生产部有几百名员工,如何才能缩小范围,尽快找到窃贼呢?明远找到了他的朋友、笔迹专家兼语言学家汉良,汉良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让生产部的员工每人写一份书面材料,陈述他们所了解的情况。表面上看是从员工中收集信息,汉良的真实意图是拿到员工的笔迹,然后进行分析。

最终,汉良将疑点集中在生产部副经理的身上。他的笔迹特征表明,他心机很深,心胸狭窄,而且善用诡计,他在书写材料时,非常紧张,心神不宁,还有故意伪装笔迹的特征。以明远和他相识多年的了解,副经理真的像汉良分析的那样,是一个颇有城府又小肚鸡肠的人。

明远将汉良的分析结果告诉了警察,警察对副经理进行了跟踪监视。最终,副经理在贩卖发动机部件的现场被逮捕。警察从审讯中得知,副经理一直对去年因为生产事故被扣奖金一事耿耿于怀,觉得自己帮别人背了黑锅,这才对生产部的设备动了心思。

书写是后天习得的技能。人在书写时,涉及手部肌肉的复杂精细运动,并且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从笔迹的轻重、字体的形状、字迹结构和书写速度等方面,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或工作能力。

字母过大或者过小,个性中有表现的意图或愿望;滥用弧线、花字尾,表明自我感觉存在局限;字母清晰完整,标点符号准确,这类人办事一丝不苟,有条理;字行高低不平,书写者机智、狡猾;字迹有棱有角,说明观点、意图比较坚定;字迹圆滑则表明性格随和,办事老练。

字体形状反映的是书写者的态度、个性化的程度、处理事务的方式、总体的文化水平等。将字写得横平竖直,近似楷书的标准写法的人,遵循常规,喜欢按照固定的习惯工作和生活,这一手规矩的字体是从学生时代保持下来的习惯,可见其有多么不喜欢变化,思想比较保守,待人处事不够灵活。相对应,连笔书写的人摆脱了学生时代刻板、不灵活的特点,字体简洁、流畅,容易书写,这类人思维比较灵活,善于抓住事物的重点,逻辑思维很强。

在西方笔迹学中,有一种观点是将笔迹的上、中、下三个部分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超我、自我、本我相关联。上部代表书写者的志向、智力,中部代表自我观念、情感角色,下部代表本能生活、实现愿望的行动能力以及对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等。

结构严谨,笔迹笔画齐全,结构安排得当,看起来比较匀称,说明书写者沉稳、理智,思维严密,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做事有计划性。结构松散的笔迹看起来非常凌乱,缺少章法,书写者则粗心、马虎,注意力不集中,自由散漫,自控能力较差。

书写速度快的人,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很迅速,反之,书写速度慢,思维、理解的速度也慢。快速书写一般每分钟能达到40个字以上,快速书写的人活泼、机敏,易兴奋,但也存在情绪不稳,易冲动,缺乏忍耐力的缺点。慢速书写一分钟不超过25个字,如果字迹流畅、凝重,此人做事沉稳、小心谨慎;如果笔画粗糙,不流畅,则性格不活泼、不勤奋,缺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