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中知识点清单-语文卷
26983500000003

第3章 现代汉语(3)

【后缀】加在词根后面的虚词素,也叫“后附加成分”或“词尾”。如“作者、学者”的“者”,“艺术家、美术家”的“家”,“党性、原则性”的“性”,“卫生员、保育员”的“员”,“知识化,劳动化”的“化”。后缀通常是词性的标志。它有助于正确区别词性。例如“化”是动词的标志,“知识”是名词,“绿”是形容词,加上后缀“化”后都变成了动词:“子”、“儿”、“头”都是名词的标志,“瘦”是形容词,加上后缀“子”后,就成了名词。

【词汇】语言中的全部词的总称,也称“语汇”。因此,词是指语言里一个一个词说的,这一个一个词合起来就叫词汇。词是指个体,词汇是指整体。二者所表示的意义并不相同,不能混为一谈。如现代汉语中所使用的词合起来就成为现代汉语的词汇;也指一个人或某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的总汇,如鲁迅的词汇;也可以指某方面全部词的总汇,如方言词汇,建筑学词汇。这就是说多数的词也可以叫“词汇”。正因为词汇是表示多数的词,所以“词汇”前面不能再加表示多数的具体数量词,如不能说“许多词汇”,“两个词汇”等。

【基本词汇】词汇中最主要、最稳定的部分,是语言中基本词的总和。在全民族一般生活中最需要、历史最悠久并具有构成新词的能力的词叫基本词。一般表示自然现象、人体各部分、亲属关系、时间、方位、季节、数目、劳动工具、家畜、家庭生活用具、日常言行有关的现象等。如山、川、河、风、雨、雪,手、腿、眼、头、心、肝,父、母、兄、弟、妻、子,春、秋、夏、冬,上、中、下、左、右、冷、暖、火、水,大、小、多、少、个,十、百、干、亿,猫、狗、牛、羊,说、笑、哭、玩,你、他、我等。基本词汇表示事物的本身具有稳定性,使得基本词汇代代相传,而在使用时又不觉其古老,这同全民族一般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基本词汇构词能力强,是构造新词的基础。如“风”这个基本词,可以构成“风格”、“风尚”、“风流”、“风俗”、“风气”、“风水”“风向”、“风韵”、“作风”、“台风”、“春风”等等一百多个词语。基本词汇所表示的是生活中最基本,最必要的概念,所以凡是使用汉民族共同语的人,不论是哪个阶级、阶层,哪个行业,哪种文化程度,都毫不例外地要用基本词汇进行交际。

【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语言词汇,包括固定词组在内。一般词汇往往不像基本词汇那样具有使用的广泛性,例如某一学科领域的术语、某个工作部门的专门用语。一般词汇包括古语词、新造词、方言词、外来词、专用术语等。一般词汇没有基本词汇那么稳定,因为它往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处在经常的变动中。一般词汇所包括的词,构词能力较弱,或者没有构词能力。

【词头】1.有的现代汉语学者把前缀叫作词头。参见“前缀”条。有的现代汉语学者只把助词“所”、“第”等叫作词头。2.古汉语的名词、形容词、动词等,词前加的“其、言、于”等字,叫作词头。词头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词性和语法意义。

【词尾】有的现代汉语学者把后缀叫作词尾。参见“后缀”条。有的现代汉语学者只把助词“着”、“了”、“过”、“们”等叫作词尾。

【单音词】同复音词相对。从语音形式分析,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在书面形式上用一个汉字表示。如“鸟”、“鱼”、“飞”、“人”等。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多数.理代汉语基本词汇里有大量单音词。有些科技用语也是单音词。

【复音词】同单音词相对。从语音形式分析,两个音节以上的词就叫复音词。如“建设”、“人民”、“国家”、“房屋”等。现代汉语中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词,叫双音节词,在书面上是两个汉字。现代汉语词汇的语音形式特点是趋向双音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单音节词逐渐扩展成为双音节词,如“国”→“国家”,“人”-→“人民”;2.三个音节以上的词或词组也紧缩为双音节的简称,如“人民代表大会”→“人大”,“政治协商会议”-→“政协”。

【单纯词】由一个词素构成的词,也就是只有一个词根或本身是词根的词,又称简单词。凡是单音节词都是单纯词。如“人、马、猫、山、水、大、小、笑、走”等。单纯词分三种特殊的形式:叠音、双声和叠韵。这些具有特殊形式的词,运用得当,往往能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叠而成的双音节词。如“猩猩”、“仅仅”。

【双声词】由两个声母相同的音节构成的双音节词。如“吩咐”、“崎岖”、“慷慨”、“伶俐”。

【叠韵词】由两个韵母相同的音节构成的双音节词。如“橄榄”、“翩跹”、“骆驼”、“霹雳”。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合成的词,也就是在意义上一般能分开的词。现代汉语合成词多数由两个词素构成,有的是实词素与实词素合成,如“胜利”、“白菜”、“自然”、“飞机”;有的是实词素与虚词素合成,如“椅子”、“歌手”;也有由两个以上词素构成的词,如“田径赛”、“晴雨表”、“社会主义”。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合成词按照词根结合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支配式、主谓式及附加式。

【联合式合成词】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实词素或者由意义相对的两个实词素组成的。如“美丽”、“丰富”、“逃避”、“阅读”、“始终”、“矛盾”、“利害”等。两个词素意义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列关系的联合和对立关系的联合。平列关系联合构成的词,如“土地”、“道路”、“讨论”、“研究”、“打击”、“学习”等。从意义上说,这一类词素的意义都是并列的、平等的,但也有不同情况,如“语言”、“斗争”这类词在意义上完全并列,可互相说明、注释;“笔墨”、“眉目”这类词则是由两个词素结合起来表示一种与它们原义有关,但更抽象、概括的意义;“人物”、“国家”这类词的意义则经常以其中的一个词素为基础,另一个词素的意义或者完全消除,或者只起附加、衬托作用。对立关系构成的词,如“买卖”、“寒暑”、“动静”、“甘苦”、“好歹”、“东西”、“反正”、“早晚”等。这类词中有不少词的意义比较抽象,理解和运用时要避免望文生义。现代汉语中联合式合成词有两种情况应注意:1.一个词素的意义占了优势,另一个失去了意义,只剩下形体。如“睡觉”(觉),“忘记”(记),“干净”(干),“窗户”(户)等,词中“觉”、“记”、“干”、“户”意义已弱化或消失。2.两个词素合成后,产生了新的意义。如“东西”(物品、,“买卖”(生意),“开关”(电钮),“来往”(亲朋交往)等。

【偏正式合成词】词素之间有附加、被附加,修饰、被修饰的关系。这一类词经常是以后一个词素为主体,以前一个词素来修饰、限制后一个词素。如“纱厂”、“农村”、“木匠”、“晚会”、“联欢”等。有些词合成之后是很形象的。如“冰凉”、“银灰”、“雪白”、“杏黄”、“金黄”等。

【补充式合成词】词素之间有补充、被补充,说明、被说明的关系。这类词经常是用后面的词素来补充说明前面的词素,在整个词义的构成上,以前面的词素为主。如“提高”、“鼓足”、“说明”、“推翻”等。这类词都是动词,前面的词素表示动作,后面的词素表示动作的结果。它在应用上往往可以插进“得”,以表示可能;插进“不”,以表示不可能。如“提得高”、“鼓得足”、“推不翻”、“说不明”等。

【支配式合成词】词素之间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也叫动宾式合成词。这类词的前一个词素表示一种动作或行为,后一个词素表示受这个动作支配或影响的事物,如“革命”、“动员”、“司机”、“摇篮”、“围脖”、“登陆”、“整风”、“举重”、“垫肩”等。

【主谓式合成词】词素之间有陈述、被陈述,描写、被描写的关系。这类词的前一词素是被陈述或被描写的对象,后一词素则是陈述或描写部分。如“地震”、“胆怯”、“肉麻”、“年轻”、“性急”、“国营”、“民主”、“心酸”、“手痒”等。

【附加式合成词】实词素加虚词素(词缀)构成的。实词素表示主要意义,词缀表示附加意义。可分三类:1.加前缀的,如“阿姨”、“第三”、“老王”、“老师”、“小缪”、“初五”;2.加后缀的,如“桌子”、“石头”、。“教育家”、“科学性”、“服务员”、“知识化”等;3.既加前缀,又加后缀的,如“可塑性”、“老王头”、“老法西斯主义者”等。词根加上前缀、后缀后,可以表示某种附加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如带后缀“子”、“头”、“儿”一般都是名词,带“员,、“手”、“者”、“家”的都是表示人的名词,其中“者”表示“……的人”,“手’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有突出成绩的入,“家”表示在某方面有专长的人;带后缀“化”的都是动词。

【同音词】语音形式相同而词义不同的词,又叫同音异义词。所谓语音形式相同的是包括声、韵、调而言。如果只是声韵相同,而声调不同的不能算作同音词。“打击”的“打”读上声,“一打铅笔”的“打”读阳干;这些词声调不同,不是同音词。同音词可分两类:1.异形同音词,如平声一平生,树木一数目,笔试一比试,礼貌一礼帽,唯心一维新,案件一暗箭,石油一食油,原因一一元音,公事一公式。2.同形同音词,如(开)会一会打排球,(招收)新生一(获得)新生,(作品)的大意一不要大意。同音词和多义词都是用相同的语音形式来表现不同的内容,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看它的几方面的意义有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有必然联系,就是一词多义,是一个词的意义的引申变化;如果没有必然联系,就是同音词,是两个不同的造词选用了统一的语言材料。同音词在语言表达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早就利用同音词构成谐音双关。如: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

一刘禹锡

“晴”和“情”同音,“道是无晴却有晴”就是“道是无情却有情”。这种利用同音词来进行“指物借意”的表现方法,取得了积极修辞的作用。

【词义】词所表示的意义。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声音是词的形式,意义是词的内容。词的声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词的意义,是客观事物和现象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具有概括性,是进行交际以达到互相理解的重要条件。如“眼”这个词,声音是yǎn,这个声音代表的意思是:“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又如“先进”这个词,声音是xiānjìn,这个声音代表的意思是:“进步比较快,水平比较高,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的”。此外,有些词义还有附加色彩,表示感情的、风格的、地方的等色彩方面的差别。如“鼓动”着重指激发、振奋、宣传,多用于褒义,少用于贬义。“煽动”着重指煽起、挑动、怂恿,多用于贬义。“囡囡(nānnān)”有亲热的感情和地方色彩,“小孩儿”就没有。人们由于年龄、经历、文化程度等条件的不同,对词义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词义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一般认为,实词既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虚词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词义通常专指词汇意义。词义是应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在使用过程中共同确定下来的,为大家共同理解的。

【同义词】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可分为两种:1.意义相同的词,又叫“等义词”。如“西红柿、番茄”,“讲演、演讲”,“长江、扬子江”,“信、函”,“母亲、妈妈”,“香烟、烟卷儿”等。有些等义词在某些地方可以互相替换,而在另一些地方就不能;因为有的在日常谈话里用,有的用作书面语言。如“母亲”用在书面语言中或比较庄重的场合较合适;“妈妈”带有亲切的感情色彩,可用在日常谈话里。一种语言里很少能够碰到在意义上在用法上绝对相等的词。如果在意义上在用法上都完全地绝对地相等,不但毫无价值,而且是语言的累赘。2.意义相近的同义词,又叫“近义词”。这类词大都是表示性质、状态和动作变化的词,大多是形容词和动词。如“颁布、公布”,“吸取、吸收”,“安顿、安放、安排、安置”,“悲哀、悲伤、悲痛、悲恸、沉痛”,“充斥、充满、充溢”,“成果、结果、成绩、效果、成就”等。“近义词”在用法上能够互相代替的可能性很小。如“策动”和“策划”是意义相近的同义词。“策动”着重于鼓动,让别人行动起来;“策划”着重于出谋划策,还可以跟“方案、阴谋、事件”等词搭配。“毁坏”、“破坏”和“损坏”也是意义相近的同义词。“毁坏”着重指“毁”,指较严重的损坏,使其失去了效用,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破坏”着重指“破”,打破了原来的整体、结构、状况,以至于使其无法存在,多半是有意的;“损坏”着重于“损”,受到损伤或一定程度的破坏,多半是无意的,程度较轻。语言中有大量的近义词的原因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扩大知识,因而创造出和旧有的词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特征基本相同的新词,这样就形成了同义词。此外,吸收的外来词、方言词,同民族共同语的词也可以形成同义词。如“麦克风”和“话筒”。“维他命”和“维生素”,“水门汀”、“士敏土”和“水泥”,“马达”和“发动机”等。同义词在精细地表达思想感情、增强语言修辞效果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同义词的丰富反映语言的发达。

【反义词】含义相反的几个词互为反义词。多是表现事物性质、状态的形容词。如“弛一张”,“胖一瘦”,“疾一徐”,“起一伏”,“普及一提高”,“勤奋、勤勉一怠惰”,“古代一近代、现代”,“过犹不及一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适而可止、不为已甚”,“见义勇为、拔刀相助一见死不救、坐视不救,袖手旁观、冷眼旁观、隔岸观火、坐观成败、作壁上观”等。反义词的类型从词义所表达的概念的内涵看,主要有两种:1.没有中间概念,两者完全互相排斥的,如“生”与“死”;2.有中概概念,两者不是完全互助排斥的,如“拆台”与“补台”。从词的本义和转义看,可分为两类:1.无条件的反义词,如“积极”与“消极”;2.有条件的反义词是指一组反义词中有一个是跟词的转义相对待、要靠语言环境才能辨别的。例如在“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由“骄傲”和“谦虚”是一组反义词,可是在“我们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里,“骄傲”的词义属转义,便和“自卑”构成反义词。反义词的主要作用在于:1.揭露事物的矛盾,把不同的现象,彼此明显地对立起来,达到论证反驳的目的,这样来运用反义词,就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具有鲜明性和战斗性;2.运用反义词素造抽象名词,如“大小”、“长短”、“是非”、“往来”;3.运用反义问造成语,如“弃暗投明”,“天罗地网”,“深入浅出”、“说长道短”等。

【多义词】同单义词相对。从词的含义数量分析,有两个以上的意义,意义间有某些联系的词。例如“关”,在“关上门”里是“闭上”的意思,在“把流氓关起来”里是“禁闭”的意思;在“毫不相关”里,是“牵连”的意思。再如“克”的意义有“胜、克服、能、严格限定、公制重量单位”。多义词反映了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逐步深化和语言发展日益丰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多义词只表示一个意义。

【本义】词的本来的意义,即最初的意义。现在汉语词典解释词义是按现在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排列的。现在最常用的主要意思不一定是历史上的本义。历史上的本义已经消失的,汉语词典就不列出。还保留在现代词语里的,现代汉语词典一般都列出,并根据实现应用情况列为多项词义的一项。如“兵”本义是武器,“往”的本义是“去”,《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列为释义第一项。

【基本义】现代汉语多义词中最常用的主要意义。现代汉语词汇中有大量的多义词,每个多义词的许多意义,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其中有一个意艾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这就是基本义。基本义与本义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如“路”既是“道”的本义,也是“道”的基本义,但两者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如“走”的基本义是“步行”,而本义是“跑”。因此,

所渭基本义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本义是就词的来源来说的。这两者有联系,但不是等同的,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