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中知识点清单-语文卷
26983500000016

第16章 古代汉语(4)

【孰与】疑问代词“孰”与“与”组成。疑问句中疑问词“孰”常前置.“孰与”即“与孰”。表示比较和选择。可译作“和……相比,谁……”,用作状语。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个(厉害)?

【与……孰】由“孰与”演变而来/表示比较。组成“主语+与+宾语+孰+谓语”的形式。意义与“孰与”相同。如:“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我和徐公相比,谁漂亮?又如:“父与夫孰亲?”(《史记·郑世家》)一爸爸和丈夫相比,谁亲近?

【与其……孰若……】表示比较性选择。可译作“与其……哪如……”。通过选择,表示舍前取后的意思。如::“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柳宗元·童区寄传》)一与其杀掉这(个)孩子,哪里比得上卖掉他呢?又如:“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一与其在肉体上感到快乐,怎比得上在心灵上没有担忧呢?

【与其……宁……】“与其”与“宁”结合。可译作“要是……宁可……”。如:“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一与其对人民有危害,宁愿我(一个)死去。

【有……者】常用于叙述的开头,以突出叙事的对象。相当于“有……的人”。如:“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一京中有个善于口技的人。“善口技者”是者字结构。又如:“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一楚国有个乘船过江的人。“涉江者”为者字结构。

【其之谓乎】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这是宾语放在动词“谓”之前的格式。可译作“大概说的是这种情况吧”。“其”是语气副词,意为“大概”。如:“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一《诗经》上说:“孝子的孝是没有穷尽的,永远把它给予你们。”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作“因为这个”,一般译作“因此”。“是”是指示代词。如:“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一我因此(把)这种情况记载下来。又如:“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六则》)-一因为这个叫“文”。

【何……焉为】表示疑问,可译作“有什么……呢”。如:“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一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得无……耶】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可译作“恐怕……吧”、“莫非……吧”。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蒲松龄《促织》)一莫非(是)指点我捉蟋蟀的地方吧?

【非……不】由副词“非”和副词“不”组成。“非”、“不”合用表示双重否定,实际是肯定的意思。可译作“不是……不……”。如:“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秋水》)一不是梧桐树不住,不是竹实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不喝。

【非……则】表示选择。可译作“不是……就是……”。如:“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一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

【其……乎】表示诘问。可译作“难道……吗”。如:“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一我们中国难道老大了吗?

【其……其】表示选择。可译作“是……还是……”。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一是真没有马,还是真不知道马?

【且……且】由两个连词“且”组成。表示并列关系,有时候前一个“且”字可省略。可译作“一面……一面”、“又……又……”、“边……边……”等。如:“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拜跪啼泣。”(《中山狼传》)一东郭先生(见了老人)又喜又惊,撇开狼迎上前去,跪着叩头啼哭。又如:“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苏轼《石钟山记》)一又有像老年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就是鹳鹤的叫声。

【如……然】由动词“如”和助词“然”组成。表示比拟。可译作“像……一样”等。如:“八达岭之俯南口也,如窥井形然。”(龚自珍《说居庸关》)一从八达岭俯视南口,就像看井的形状一样。又如,“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一不知道祸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像医人治人的疾病一样,一定知道疾病由什么引起的,才能治它。

【唯……之】宾语前置的一种格式,起强调宾语的作用。可译作“只……”。如:“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一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判断句】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句子。古汉语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来表示判断的。有时主语和谓语所指的是同一事物,有时谓语只是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或属于某一大类。通常不用判断词。可分两类:肯定判断句和否定判断句。肯定判断句的格式有六种:1.“……者……也”。如:“夺项王天下者,沛公也。”(《鸿门宴》)。一夺项王天下的(一定是)刘邦。又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一陈胜是阳城人。2.“……者也”。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一(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3.单用“者”。如:“杜周者,南阳杜衍人。”(《酷吏列传》)一杜周是南阳杜衍人。又如:“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一粮食是老百姓种的。4.单用“也”。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一张衡,字叫平子,南阳西鄂县人。又如:“其巫,老女子也。”(《西门豹治邺》)一那个巫师,是个老太婆。5。“者”、“也”都不用,构成“……,……”的形式。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一刘备是天下杰出的英雄。6.用“即”、“则”、“乃”、“为”等表示判断。如:“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一梁父就是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一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一应当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以后典籍皆为板印。”(《活板》)一一以后的书籍都是板印的本子。否定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否定判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定要用“非”字。如:“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订鬼》)一那么,就知道那位生病的人,看见的不是鬼了。又如:“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睢不辱使命》)一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士发怒。

【被动句】古汉语的叙述句,它的主语,也和现代汉语一样,可以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接受者。主动者或不出现,或用“于”、“为”等介词引进来。有七种类型:1.在动词后面加“于”字,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如,“(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一(怀王)在国内被郑袖迷惑,在国外被张仪欺骗。又如:“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您被赵王宠幸。2.在动词前加“见”字表示被动。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想要(把璧玉)给秦国,恐怕得不到秦国的城邑,白白地受欺骗。又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一普天下都混浊,可是我自个儿干净;一般人都醉迷糊涂,可是我自个儿清醒:因此被放逐。3.“见”和“于”搭配起来使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国。又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一我长久地被道德修养很高的人所耻笑。4.在动词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饥死道路,为群兽食。”(《中山狼传》)一饿在道路上,被群兽吃掉。又如:“适为虞人逐。”(《中山狼传》)一刚才(我)被狩猎的官追逐。5.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一吴巨是(个)平庸无能的人,(又)处在偏远的地方,就要被别人吞并,难道还可以托身吗?又如:“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悯。”(《搜神记·李寄》)一你们胆小软弱,被蛇吃掉了,很值得(令人)悲伤同情。6。在动词前加“被”字表示被动。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一(屈原)诚实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他能没有怨恨吗?7.不用任何介词,由主语和谓语直接构成一种表达被动关系的结构。如:“操军破,必北还。”(《赤壁之战》)一曹操被打败,一定回北方。又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一天帝被他们的诚心感动。

【感叹句】古汉语的感叹句,句子前面经常出现“噫”、“呜呼”、“嗟乎”、“嗟夫”、“叱嗟”等感叹词组成的感叹句。全句的句末经常使用“夫”、“哉”、“矣”等感叹词。古汉语感叹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感叹词出现在句首的。如:“嗟乎!馋臣!嚭为乱矣!”(《伍子胥列传》)一唉!进馋言的臣子!伯嚭要作乱了!有把作为感叹中心的词语提前的。如:“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一多么高尚呀,颜回!有用主语谓语倒装的。“美哉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一美啁,这座房子!有用副词表示的。如:“秦女绝美!”(《伍子胥列传》)一秦女非常美!有的借用疑问语气来表示的。如:“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滕文公上》)一怎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烦!有用曲折语调表达的。如:“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一再有劝我叫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我一定(要)吐唾沫(到他的)脸上。

【双宾语】一个动词有两个宾语。谓语表示授与意义(如:“予”、“赐”等)或教示意义(如:“告”、“示”等)的动词,往往带两个宾语:一个指事物,回答“什么”所提出的问题;一个指接受或听取事物的人,回答“谁”所提出的问题。指事物的叫“正宾语”,指人的叫“副宾语”。如:“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便)派人送给赵王书信。谓语是“遗”,副宾语是“赵王”,正宾语是“书”。“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一庄公告诉他原故,并且告诉他自己的后悔。第一分句的谓语是“语”,副宾语是“之’:,正宾语是“故”;第二分句的谓语是“告”,副宾语也是“之”,正宾语是“悔”。前例是授与意义的,后例是教示意义的。

【省略句】古汉语中的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加多见,更加复杂。可分五类;1.省略主语。如:“公(郑庄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一郑庄公赐给颍考叔酒食,(颖考叔)(把)肉放在一旁。

〔〕内省略的“颍考叔”已见上文。又如:“〔〕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昼夜兼道,比C)至南而琮已降。”(《赤壁之战》)一(鲁肃)到了夏口,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了,(鲁肃)(就)日夜加倍赶路,等到了南郡,刘琮已经投降(曹操)了。〔〕都省略主语“鲁肃”。2.省略谓语。如:“〔〕一砚,〔〕一灯,〔〕一窗,〔〕一榻”(《芋老人传》)一(他们)同用一(个)砚台,同掌一(盏)灯,同处一(扇)窗户,共卧一(张)床。“一”前分别省略谓语“同用”、“同掌”、“同处”、“共卧”。又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一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到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后两分句的〔〕里省去谓语“鼓”。3.省略宾语。如:“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非攻》)一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守御者)。“绝”后【】处省略宾语:宋国的守御者。又如:“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赵王认为(蔺相如)是(个)有才能的大夫。“以”后〔〕处省略宾语:蔺相如。4.省略词组。如:“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谋攻》)一将帅忍不住自己的忿怒而(命令士兵)(像)蚂蚁(那样)爬上敌人的城墙。“而”后省略动宾词组:令士兵。5.省略介词。如:“时夫仆俱阻C】险行〔〕后”(《游黄山记》)一当时,仆人都被险路阻隔走(在)后面。“阻”、“行”后均省略“于”。第一个“于”相当于“被”,后一个相当于“在”。又如:“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促织》)一墙上的小虫忽然跳到衣袖上。“襟袖间”前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到”。

【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数量词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词结构后置句。

【谓语前置】古汉语里的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在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中,有时为了加强感叹语气或强调疑问的重点,可以把谓语提前,叫“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一太厉害了,你这样不聪明1“甚矣”是渭语,为加强感叹语气,放在主语前边。“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一你过来!尸虫。“来”是谓语,为加强命令的意图,移到主语前边。

【定语后置】在古汉语里,定语后置有两种情况:1.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可以把表修饰关系的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而在定语后用“者”煞尾。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一村子里(有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驯养一(只)蟋蟀。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如:“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清稗类钞,妈婉贞》)一于是召集谢庄精通武术的青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一(能够跑)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就要)吃完一担(粮食)。

【数、量词后置】现代汉语的数、量词连用一般放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但在古汉语中,一般放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后边。如:“革车百乘,绵绣干纯(音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战国策·秦策》)是“百乘革车,千纯绵绣,百双白璧,万镒黄金’的倒置。“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是“十二卷军书”的倒置。

【宾语前置】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有五类: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如:“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一假如不幸有方园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百姓?”宾语“胡”放在“以”的前面。“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一沛公在哪?宾语“安”在“在”的前面。“胡”、

“安”都是疑问代词作宾语。2.有否定词“莫、未、不”等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往往放在动词前面。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一常常拿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他。如:“彼不我恩也。”(《童区寄传》)一他不好好待我。“之”和“我”分别是“许”、“恩”的宾语。3.加“之”、“焉”等字,宾语提前。如:“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一我们周室东迁,晋郑依靠谁?(晋郑依焉)“宋何罪之有?”(《公输》)一宋国有什么罪过呢?”(有何罪)4.加“之为”将宾语提前。如:“唯奕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一只听奕秋的。(唯听奕秋)5.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提前。“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一只看我马头(所向而行动)!(唯瞻余马首)“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孙子·地形篇》)一因此(作将帅的)带兵前进不追求名利,后退不逃避罪责,只为了保护老百姓。

【介词结构后置】古汉语里介词结构放在谓语后作状语的叫作介词结构后置。有两种情况:1.用“以”和它的宾语组成的介词结构充当状语。如:“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一为什么不用(您的)脚来试它。(以足试之)2.用“于”字和它的宾语组成的介词结构充当状语。如:“得双石于潭上。”(《石钟山记》)一在潭上得两块石头。1。2.两类都是用“以”、“于”组成的介词结构置于动宾词组的后面。3.介词结构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如:“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一把刘邦的话都告诉了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