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对东方文明的向往,通常是从古都北京开始的。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一座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历史上辽(907-1125)、金(1115-1234)、元(1271-1368)、明(1368-1644)、清(1644-1911)的京都,北京皇城地位至尊。近代以来,这里发生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让世界关注。北京被认为是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华文明的博大与厚重,都可以在这里被感受到。即使在今天全球化、多元化浪潮的冲击下,北京仍是中华文化的中坚代表,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一直延续,彰显着古老文明的非凡魅力。
作为曾经的王者之城,北京的历史遗迹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北京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珍贵遗存,它们构成了皇城文化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紫禁城,也就是今天的故宫。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其建筑存至今日者,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8700多间。它们见证了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的兴衰。1987年,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在故宫内实景拍摄了电影《末代皇帝》,在第6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举夺得九项大奖,这部电影用胶片展现了让全世界为之神迷的中国皇城。1925年10月10日,故宫首次向公众开放,至今已有80余年,但它依然保留着让世人惊叹的神秘和庄重。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即便完全开放,外人也不一定能马上弄明白,而且越浸入其中越觉得深邃。这些特质在其他遗迹上面也有体现。北京另一世界文化遗产天坛,是明清皇帝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地方,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青松翠柏掩映着象征苍天的蓝色建筑顶,肃穆而神圣。从明代到清代近500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帝王禁地。现在它有北京城内面积最大的绿地,共有柏树6万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柏就有4000多株。还有那“移天缩地在君怀”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它们从过去帝王专享的庙堂和庭园变成了今天大众的乐园,但依然保持着传统的面貌,庄严肃穆的文化特征丝毫没有减弱。
北京的神奇之处在于雄伟的遗迹和浑厚的文化相呼应,带来典型的中国味道,又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生活。大家熟悉的天安门广场就是这样的,它是首都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也是新中国的象征。中国的孩子从小就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游客到了北京,在天安门前留个影往往是最好的纪念。这个地方跟中国的历史紧密联系,在政治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从这里发出的任何一个讯息,都有可能马上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天安门的位置特殊,处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正中,是古代皇城的正门,数代王朝都在这里举办国家大典。1959年广场改造扩建并向群众开放,过去专属帝王的皇家禁区,成为向所有人开放的城市广场。现在,每天清晨都会在这里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这是首都一项极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文化活动。
作为明清两代的京都,北京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格,同时也有着包容四方的大气。它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和京派十足的平民文化是和谐共存的。这里不仅有红墙碧瓦、宫阙楼台,也有古老的城市小巷和传统的院落生活,其中四合院和胡同被认为是真正的京味文化所在。在北京紫禁城周围,有着几千条胡同,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它们是了解北京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绝好去处,漫步其中,从墙根儿到公园,市井文化热闹非凡。从国粹到时尚,从典故到政局,普通市民张口就能滔滔不绝,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谈吐气质,跟北京一样充满大气和从容,让人不由自主地想亲近。精英知识分子喜欢汇聚到北京,北京的文化传统吸引着他们迅速融入其中,北京新鲜的政治文化资讯又让他们感觉如鱼得水,由此,这里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和学术人才。
今天的北京正在呈现两种不同的面孔:一方面是传统的古都,另一方面是蓬勃发展的现代都市。自成功获得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之后,北京更是加快了城市建设的速度。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建筑,成为国际上独一无二的设计,充满了现代时尚的气息。然而北京城的古典巍峨并没有受到这些钢筋水泥建筑的影响。北京就像一个浩瀚的大海,具有强大的兼容能力。面对摩登和时尚、国际和现代的不断冲击,北京一概不排斥,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并蓄,这让北京依然保持高贵和神秘的中华特色,并且变得更加博大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