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赢在管理:别把企业做垮
26978300000014

第14章 舞不动资金链条(2)

2002年1月,华尔街的评级机构将凯玛特的资信评级调为“垃圾股”。对于已经周转不灵,同时又被供货商催款和停止供货弄得焦头烂的凯玛特来说,这是最后的致命打击,短短两周时间,凯玛特的股价跌落了40%。1月22日,凯玛特便申请了破产保护,宣告了这个零售巨头的终结。

警惕:永远不要忘记,支出成本是为了换取利润

企业必须要靠利润生存,这本来是商业经营的铁律,没有哪个正常的工商企业是为了做亏本买卖而建立的。

只是,在现实的操作当中,并不是所有的生意都会保持足够的利润率。

有时候,暂时不考虑利润是一种策略,比如当某个企业试图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可能会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只投入,而不计收益。

也有的时候,不追求太高的利润率是经营方式使然,比如零售行业,在新的运营模式下,折扣连销店利润率偏低是普通现象,但他们很高的现金周转率仍然能为企业赢得生存空间。并且,大型零售企业依靠规模化经营,即使利润率不高,也可以取得足够高的绝对利润额。比如沃尔玛,尽管其净利润率只有百分之三点几,但因经营规模够大,其销售额高达数千亿美元,利润额仍可达到上百亿美元,一点也不妨碍它成为五百强企业中的顶尖企业。

只不过,在采取某种策略或运营模式时,切不可忘记保持利润永远是企业不可忽视的原则。

想当初,凯玛特想通过收购扩张进行多元经营时,何尝不是认为刚开始时的投入是为了长期战略而支出的必要成本,短期收益可以暂时忽略,只是没有想到,在资金并不充裕时大肆投入,会令企业资金断流,引发连带性的问题。更何况,凯玛特进入的行业,像书店、餐厅、药房之类,并不是其擅长的领域,仅用简单收购的方式介入,最后还是因经营不善而不得不转手卖出。而在这一进一出之间,又令企业损失过亿。

在价格战时,凯玛特的初衷也应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况且,用低价吸引消费者,取得销售量的突破,也是折扣连锁店的常用手法。但他却忘了一个重要的关键:沃尔玛是成本控制的高手,“天天低价”的口号,是建立在成本低于商品平均成本比凯玛特低10个百分点的基础上的。而成本过高正是凯玛特的短板。以短击长,只是令自己更大量的失血,进一步滑入困境。

与凯玛特对比鲜明的正是他的直接对手沃尔玛,沃尔玛向来以直接面对制造商并批量采购获取尽可能低的供应价格,又借助先进的商品讯息管理系统提高周转率,仅此二项,就能让沃尔玛可以用比同行低3%的售价争取消费者(有研究显示,只要比附近零售店的价格低1%,就能明显增加客流量),加上沃尔玛在管理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得它在同行们都被低利润率困扰时仍能游刃有余。

第三节 无节制扩张

典型案例:

世通公司,致命兼并

——如果说朗讯的收购多少还有进行实质性的业务拓展的规划,那么世通公司则只对财务账本上直线上升的数字感兴趣。在世通的经营规模“见风长”一般扩大的阶段,其CEO埃伯斯被《时代》杂志冠以“数字英雄”的头衔,但在其入狱之后,这个封号似乎有了别样的含义。

2005年7月美国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简称世通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其首席执行官本纳德·埃伯斯(Bernie Ebbers)因商业欺诈案被曼哈顿法院判决有期徒刑25年。世通公司的丑闻就此告一段落。

回过头来看,虽然世通公司是因财务造假的丑闻被钉在美国商业史的耻辱柱上,不过走到这步田地,在多年之前公司高层确定以兼并收购来做大业绩的企业战略时,就已注定了公司的命运。

世通公司一度是美国电讯业的风云企业,但与从专业公司中分拆出来的朗讯不同,世通并非“科班出身”,历史也谈不上悠久,其创始人埃伯斯原是开汽车旅馆的,因偶然的机会进入了电信业。1980年代,埃伯斯加入了两个朋友凑钱开设的一家长途电话服务公司(LDDS),由于当时现代电讯业正值高速发展期,几经运作,埃伯斯使LDDS上了市。

当上了上市公司CEO的埃伯斯发现,运作上市公司有规律可循,而他自认为已经找到了其中的窍门。

不可否认,埃伯斯有着极其灵敏的商业嗅觉,并且相当有魄力,他很快嗅到因特网及电讯业的发展商机,并制定了以收购兼并来提升业绩的超常规发展路径。于是,几年时间里,LDDS吞并了十几家通讯公司,随后在1995年更名为世界通信公司。

就在这期间,每兼并一家公司,对于LDDS来说,都是股票市场的利好消息,于是公司的股票持续上涨,埃伯斯也成为美国企业界的新贵。此时,他越发确信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用兼并来刺激股票上扬,实在是快速致富的不二法门。更名之后的1995年到2000年,世通公司又收购了70多家公司。

其中,引起举世震惊的是1998年与英国BT公司争夺微波通信公司(MIC)的事件,当时世通公司以3700亿美元的“天价”,兼并了这家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商,要知道当时MIC的经营规模比世通还要大3倍。这起“小鱼吃大鱼”的兼并案将世通推向了事业的顶峰。1999年6月,其股价上涨到历史性的64.5美元,公司市值高达1960亿美元,埃伯斯和他的世通公司简直是美国、乃至世界企业界的一个神话。

2000年,世通公司又想故伎重演,打算用1300亿美元兼并电信巨商斯普林特公司(Sprint)。不过,由于这项兼并涉嫌垄断经营,受到反垄断机构的反对,最后,这项兼并因美国司法部提起诉讼而被迫停止。

会被利好消息鼓舞的股市这时显露出了它无情的另一面:被坏消息打击。兼并失败的讯息传出,世通的股价应声下跌。而祸事往往是接踵而至,很快,世通公司所收购兼并的那些公司的经营不善问题被发掘出来。这实在并不奇怪,因为世通公司的主要策略就是为兼并而兼并,至于如何经营好旗下那些公司的业务,世通的高层其实并无周全的设想。

更坏的消息还在后面:2001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了他们的调查资料:在1999年到2001年的两年间,世通公司虚构的营收达到90多亿美元!世通公司的造假案与安然、安达信案件一起成为世界级的丑闻。世通公司轰然倒地,而司法部门也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事后,专家们分析发现,在世通上市的20年里,投资者们投到世通公司的1000亿美元中,有一半以上都被用在了无节制的收购兼并上,而从营业状况来看,整个1990年代,这家公司都没有出现任何积极的现金净流入。也就是说,世通采取的收购兼并策略,赤祼祼的是为了把账面做得漂亮,从而从资本市场获利,这也就难怪当资本市场翻脸之后,世通再也无法翻身,而埃伯斯耍弄资本市场的胆略,最终把他送进了监狱。

警惕:随意玩资本游戏如同玩火

在现代商业社会,买进卖出赚取差价的经营方式已经落伍,资本市场及金融业的发达,为企业运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除了用物赚钱(经营产品)、用人赚钱(经营服务),企业更可以用钱赚钱(经营资本),并且,用钱赚钱的效率常常会比前两者要高得多。比如制造业的可口可乐卖饮料卖了一百多年才把公司的市值做到一千多亿美元,服务业的沃尔玛做到上千亿的市值只用了三十年,而世通公司靠着资本运作,从白手起家到市值上千亿仅用了十几年时间。

难怪资本市场会令到无数企业迷醉,而市场的疯狂追捧更会让企业的经营者被来得太快的财富迷住双眼,一不小心,就会迷失在贪婪当中。

世通公司就是在“新经济”经营模式下,靠玩儿资本游戏做大的典型。

在整个扩展业务的过程中,世通一直关注的对象只有华尔街,至于收购来的公司生产的产品到底如何,并不是公司高层真正关心的问题,正如埃伯斯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我们的目标不在于获取市场份额或全球化,而是要成为华尔街股票中的No.1。”对于他们来说,公司旗下的那些产品的销售情况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公司高层只是运用数字在做游戏,他们不需要用产品销售所得来给公司提供资本积累,实际上,在绝大多数的收购与兼并中,世通并不需要支付现金,只是经由股票交换来获取控股权。也正因为如此,公司所需要的就只是那些能让股价上扬的数据。只不过,这个游戏做得太大,大到远远超出了公司高层可以控制和可以想象的程度。当世通的胃口越来越大,我们可以发现,世通的高层们已经玩游戏玩到忘乎所以,真以为自己是能够操纵资本市场的数字英雄。

当然,投资者与证券商们的热情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家都忘记了商业经营的本质是什么。但不管怎么说,建立在数字游戏上的世界始终是虚幻的,一旦市场清醒过来,商业的本质仍会发挥它的作用,并且对于那些背离了正常商道的企业和人来说,其作用是摧枯拉朽式的。

那些浮夸的、毫无节制的扩张模式很快会被扒掉漂亮的皮,露出丑陋的本色,倘若那些玩儿游戏的人还利令智昏,企图用虚假的财务数据来蒙蔽投资者,那么资本市场必定给予他们足够严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