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毕业了,怎么闯
26975600000017

第17章 你还是那样张扬自我吗——毕业了,懂点儿办公室处世之道吧(1)

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系。根据一些人工作多年的职场体会,人际关系好的人,在职场更受重视。很多的人对于这一点并没有真正地重视,因此一直在就职道路上遇到障碍,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1.刚入职场,一定管好自己的嘴

职场是一个付出的地方、获得收益的地方,而同事是你最好的伙伴。在单位里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切记同事不是密友,你说出的言论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公司。

朱宁是个刚刚进入公司的年轻人,他性格开朗,为人直率,进入公司后和同事们相处得也都不错。由于公司有內部食堂,所以中午同事们大都聚在一起吃饭,嘻嘻哈哈,特别热闹。朱宁刚进公司,一脑袋的主意和意见,正愁没地儿去说。于是,经常能在中午的餐桌上,听见朱宁慷慨激昂地点评公司的政策、现状、客戶,甚至公司许多其他同事的情况。慢慢的,朱宁发现自己的饭桌上越来越冷清了。有的时候,他特意跟别人坐一桌,别人也会只低着头吃饭,吃完就走。而且他还发现,自己跟同事们的关系也慢慢冷淡了下来。

有一次,公司一位快退休的人告诉朱宁:“小伙子你人不错,就是话多了点,说实话,你的话有些我不太爱听。我不爱听还没啥关系,要是挟成你的顶头上司或者跟你有利益冲突的同事,那你就得多多小心了。可能,小伙子还没有‘上路’,就因为话太多而得罪了别人遭到他人的报复。年轻人,少说点话没关系,千万别多说。”听了这位同事的话,朱宁觉得很困惑,自己真的是错了吗?

的确,相信很多职场新人都有这样的困惑,难道在公司里连话都不能说吗?是的,聪明的公司职员都是不该开口就绝不开口的人,因为他们知道,“乱说话”对于职场人而言是多么致命的硬伤!职场新人切记: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如果你非常喜欢评头论足,这对你的声誉绝对是有害无益的,最终你将会成为大家都不愿意交谈和信任的人。当你刚加入一个新的团体,或一家新的公司时,新环境里自然会有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事物,但你首先要学会的不应该是高谈阔论,而应该是潜心、细致地观察和思考。当然,我们所说的少说话不是让你一句话不说,该表明自己立场的时候还是要说,不懂得该问的还是要问,否则你讲同样面临失败。

许多刚走出学校的毕业生都有一个相同的毛病,心里一有什么事,总需要找个倾诉对象。还有的人,不分场合,部分时间,见人就说。其实这样也没错,好的东西和别人分享,坏的东西更是不能放在心里,你可以说,但是不能随便找个人乱说,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说心里话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场合和对象,该说的再说,不该说的一定不能说。

王平刚参加工作时,想法很单纯,像学生时代那样与朋友无话不说,经常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告诉给别人。就在他刚工作不久,就因为表现突出成为了部门经理的候选人。可一次无意中和同事们吐露,董事长和他的父亲是好朋友。于是,大家就把所以注意力放在他和董事长的私人关系上了,而完全忘记了他为公司做过些什么。最后,董事长为了显示“公平”,任命了另外一个能力和他差不多的职员为部门经理。所以说,要是他能够把秘密藏在心里,可能他就不会错过这个升职的好机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们要记住一点,领导们都喜欢公私分明的员工,敬业的含义不仅是努力工作,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你能以大局为重,不把私人的感情带回到工作中。

同事之间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合作关系,他们不可能把你当成家人一样去包容你,体谅你。一般来说,与同事之间保持一种礼貌和互相尊重的的关系就足矣。而一些隐私性的东西,除深深地掩埋在心里之外,最好别拿出来“示众”。

每个人都要注意保护隐私的尺度,到底什么时候需要保护隐私呢?我们每个人的信息可分为绝对隐私、非隐私、相对隐私三大类,前两种较好把握。例如,对你的工作产生影响的背景,人脉都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与上司,个人的社会关系,重要人物的私交等信息,都是属于绝对隐私。和别人交谈时,最好在说话之前先思考一下,想想这些话对这个人说了以后会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

刚进入职场的毕业生,管住自己的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得意之时莫张扬

每当自己因工作小有成绩而受到上司表扬或者嘉奖时,不少人就开始在办公室中飘飘然,四下张扬,或者故作神秘地对关系密切的同事细诉。如果消息传开,那同事们一定会妒忌,从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2.闲聊的话别深究

在业余时间里,和同事们聚会闲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很多人就是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如果你一定要追问下去的话,对方马上就会露馅了。这样既扫了大家的兴趣,也会让喜欢炫耀的同事难堪。

3.同事隐私不泄露

既然是隐私,就是不想被别人知道的关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要是同事从别人口中得知自己的隐私被你曝光,肯定会在心里不止千遍地骂你,并为以前付出的友谊和信任感到后悔。

4.不要搬弄是非

如果你十分喜欢散播谣言,那你也不能要求别人一定要倾听。喜欢搬弄是非,会让别人觉得反感和讨厌。

5.牢骚不可随便发

喜欢发牢骚不仅让同事反感,而且如果让领导知道,你在工作中将遇到很多无形的困难。“言多必失”的教训实在太多,因此时刻要告诫自己,不要试图通过说话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说多错多。尤其是在存在竞争关系、利益冲突的职场,千万要管好自己的嘴,切记祸从口出。

2.适当的低头,不代表你怂

工作中真正懂得表现自己的人,通常既表现了自己别人又察觉不到。他们不会自顾自地在那里大谈特谈,不会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能给人一种“参与感”,与同事交谈时,他们喜欢用“我们”,他们不喜欢用“我”,因为“我”给人产生一种距离感,而用“我们”不仅无形当中把其他同事拉到同一阵营,并且更有亲和力,而且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影响他人。

“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太出彩其实不是一件好事,我们要随时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才能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因此,我们在工作后的头三年里就要学会不露声色的让别人注意到自己,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低调地卖弄”。

张栋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他工作积极主动,待人热情大方,深受同事们的欢迎。可是突然有一天,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让他在同事眼里的地位一落千丈。

这天大家在会议室等待着经理来开会。一位同事觉得地板有些脏,于是就站起来开始打扫。张栋却没有注意到,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这时突然他走到拖地的同事面前说要替那位同事打扫,可是这时地已经拖完了,可张栋却执意要求,同事也没多想把拖把递给了他。

张东刚把拖把拿过来,经理便推门而入,正好看到他拿着拖把拖地的举动。于是,一切不言而喻。

大家突然觉得张栋十分虚伪,纷纷不再跟他交往

自我表现是人类的一种本性。就像百灵鸟喜欢炫耀清脆的声音一样,人类喜欢表现自己是很正常的行为。如果不分场合的表现自己就会让人觉得虚伪,做作,引起其他同事的反感,最终的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很多人在谈话的时候不管是否以自己为中心,老是爱表现自己,这种人会让人觉得轻浮,傲慢,最终让别人产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绪。

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赏。法国一位叫罗西法古哲学家曾说过:“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这时因为,当你的表现让朋友觉得比你优越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得到肯定的感觉;当你表现得比别人优秀是,很多人就会反感,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因为每个人都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本能的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形象,如果有人让他感觉到自卑,那么无形之中他就会对那个人产生一种排斥心理,严重的会产生敌意。

在职场中,即便你真的比你的同事强,在心理上你也要给别人应有的尊重,学会与他们相处,这样同事也就不会对你产生反感,同时他们也会慢慢认可你的能力。同时,你还要懂得适当暴露自己的劣势,减轻嫉妒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淡化危机。

李静是刚从大学毕业进入中学的新教师,对最新的教育理论颇有研究,讲课也形象生动,寓教于乐,很受学生欢迎,引起了一些任教多年却缺乏这方面研究的老教师的嫉妒。为了改变现状,李静故意在同事面前放低自己的姿态,并且很谦虚向其他老师学习。

李静放低姿态后,有效地拉进了自己和其他老师的距离,也就消除了他们对她的敌视心态。

平易近人、低调谦和的人总能结交许多好朋友,而那些自私自大,自以为是的人,在交往中到处碰壁,让人反感,令人讨厌。

职场中往往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十分机智,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但是他们锋芒太露,让别人进而远之。他们人太喜欢表现自己了,总想让所有人知道他们比别人强,以为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其实结果只能让同事们讨厌、反感。

做人要学着低调,要学会谦虚。越是谦逊的人,别人越是喜欢和这种人在一起相处,最后发现其优点;越是孤傲自大的人,别人越会瞧不起他,喜欢找出他的缺点。因此平时一定要学会谦逊待人,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支持,为你的事业成功奠定基础。当你以谦逊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做事时,就能减少一些冲突,还容易被他人接受。即使你发现自己有错时,也很少会出现难堪的局面。

不管怎么说,作为职场新人,刚刚踏入公司,一定要学会低调做人。即使你的才华再出众,即使你学校的名字再大牌,也不要在同事之中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来。你可以表现自己,但是不要太过高调,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出色地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又得到大家的赞赏

3.大智若愚,不妨做个“糊涂人”

在我们工作当中,有很多人喜欢装有学问,让周围的同事感觉他是一个多有本事,多有能力的人;但真正有本事,有能力的人都喜欢装傻,这叫大智若愚。某个同事你怎么看都觉得他有点傻?其实他是在装傻,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在职场上,你只有懂得“装傻”,你才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傻瓜。

在其他同事的眼里,那些喜欢“装傻”的同事就是一个不识时务的顽固者,是别人眼中环境反应的迟钝者,但经过时间的考验后,很多聪明人的理论却站不住脚跟了,被一波接一波的大浪卷走,剩下的只是一些“迟钝者”却往往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闪耀出金子般的光芒,最终获得公司领导者的赏识,成功实现他们的梦想。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他们是大智若愚,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对于刚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你要学会“装傻”,那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智慧。

经过多年的辛苦经营,某公司成了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但同时,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也与日俱增:一方面竞争对手穷追不舍,公司的市场不断受到蚕食;另一方面,营销体系及相应的制度都有些混乱,区域市场的管理出现许多漏洞。戴明和方铮都是这家公司刚引入的两名高级营销人才,出任公司的营销副总监,分管不同的市场,共同向总经理及董事会汇报。这家公司引入戴明和方铮这两位高级人才,正是为了解决公司当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从工作背景来看,两个人十分相似:毕业于不同的名牌大学、都曾任职于著名跨国公司,而且二人都对工作充满高度的热情与信心,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成就。在公司举行的欢迎会上,两个人都向董事会许下承诺:一年半之内会让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市场有很大的改变。

在正式接过令箭牌之后,他们两同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从体制、人员和营销方案上等,引入外资公司一套成熟的制度进行实践。虽然职业背景非常相似,但戴明和方铮两人的工作风格却大相径庭。戴明很有外企经理人的工作风范,做事雷厉风行,而且说话直言不讳。他的洞察力与市场判断力,让许多下属很是佩服。而方铮却很像职场版的“许三多”,平时总是憨憨而笑,性格不温不火,做事淡定从容。许多人都认为戴明将会比方铮更能做出成绩。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方铮提前兑现自己的诺言,戴明主管的那块市场还是像死水一般,在期限到来之前,局面扭转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上述故事中的戴明做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而方铮则给人憨憨傻傻的感觉,按理说肯定是戴明能够成功,结果却大出人们的意料。其实,这样的结局亦是在意料之中。戴明白以为聪明,方铮让人觉得自己很“傻”,其实他才是真正地聪明。

所谓的“装傻”也就是说要有一种“钝感力”。“钝感力”一词是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