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毕业了,怎么闯
26975600000010

第10章 你要做孤独的天鹅还是合群的大雁——毕业了,搭建人脉桥梁就是搭建未来(3)

我们在寻找贵人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很多人都以为贵人是那些家世显赫、高高在上的人。其实不然,那些高高在上者尽管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但说不定多是一些徒有虚名酒囊饭袋之徒,对你的人生和事业起不到任何的帮助。真正的贵人,是指那些有内涵、为世人所称道的卓越人士。大体上,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两种类型:一为立身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人们,二为那些有着特殊才华的人们,对社会有着杰出的贡献,才能突出或学识渊博的学者,才华洋溢的艺术家,等等。

当贝尔前去拜访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那年,贝尔只有28岁。他向亨利提出了自己对“多路电报”的设想,但是亨利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不感兴趣。贝尔又告诉亨利一个在实验中遇到的现象:把包着绝缘材料的铜线缠成螺旋状,有间隔地通电,就能听到线圈上的嚓嚓声。亨利听了之后,对贝尔的设想终于产生了兴趣,他感觉到这个年轻人的想法具有很大价值。于是,他就要求贝尔再做一次这样的实验。说干就干,亨利起身准备即刻赶往贝尔的家。贝尔看到外面寒风刺骨,生怕这位老人的身体吃不消,就劝他留在家里,自己回去把仪器带回来。亨利答应了。

在实验中,两个人听到了电流通过铜线圈时所发出的声音。贝尔告诉亨利说,他想利用这一个原理让电线传递人的声音,但是自己又缺乏相关的电学知识,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个设想公布出来,让电学家们来做深入的研究。亨利听了之后,就鼓励他说:“如果你觉得自己在电学知识上面存在不足,那么就该去掌握它。你有发明新事物的天分,一定要坚持下去。”

后来,贝尔在给父母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我简直无法向你们描述这两句话是怎样地鼓舞了我……”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人都觉得通过电线传递声音无异于天方夜谭,痴人说梦,是不值得去考虑的荒诞做法。几年之后,贝尔又由衷地说:“如果当初不是遇上约瑟夫·亨利,我也许就没有勇气去进行下一步的实验,更不可能发明电话。”

优秀的人物总是站在时代的前沿,有着独特的眼光,有时候,他们的一句话就能够为你的前进提供动力和支持,甚至能够帮你找到走向成功的捷径。

我们常讲“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每一个年轻人都是一匹可以纵横驰骋的千里马,但是如果失去了“伯乐”的赏识,那么恐怕就要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了。因此,寻找事业中的贵人,对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是一门必修课。

6.职场哲学,不说和多说都是错

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卓越的说话技巧,可以让你得到别人的关注,建立起良好的人脉关系。但是在刚刚步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两种容易走极端的人,一种人喜欢沉默,好像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任何事都与他无关;另一种人是大嘴巴,这种人很喜欢表现自己,根本不会在乎别人的感受,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显然这两种人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冯潇大学毕业后在一家速冻食品公司当职员。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承认冯潇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人,领导们也都表扬他兢兢业业。对于领导布置的任务,他总是能够很快、很认真地完成,高效高质,领导对他的工作深表满意。可是冯潇有一个问题,他始终没有意识到,就是他非常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每次开会的时候,冯潇是最先到会议室的人,但当大家都在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冯潇却只是点头,埋头仔细记录着别人的看法。当领导向冯潇询问意见的时候,他总是微笑着说:“大家说得都很好,把我想说的都说出来了。”其实他也并不是不想说什么,只是他总是认为自己的资历太浅,贸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恐怕会犯错误,而认真记录就是要学习一下大家的想法,等到自己资历够的时候再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冯潇最初的想法经过他一直不提问后也就变成了习惯。

工作了几年,冯潇发现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被提升或加薪,而自己却止步不前。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其实对于一个领导来说,他们更喜欢一些有想法的员工,他们觉得这些人具有创新精神,能够为公司作更大的贡献,而冯潇只能做一些没有风险的工作。

其实就是这样,如果你一直不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人能知道你真实的想法,可能你的价值就会被埋没。作为员工,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注意多表达自己的意见,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当中。只有这样,员工们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工作中的重点、了解工作任务、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加强与同事的沟通和合作。

当然,在不同的业务部门、不同的管理体制、不同的公司文化、不同的经营理念下,每个企业的沟通风格都会有所差异。但是不管是怎样的沟通风格,你一定要保持和整体的风格一致。不要搞特殊化,尽量采取大家习惯和认同的方式,避免招徕其他人的非议和不满。善于与他人交流、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员工会更受欢迎。新员工必须抓住机会,在适当的场合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才能很快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卡耐基说过:“当众发言是克服羞怯心理,增强人的自信心、提升热忱的有效突破口。这种办法可以说是克服自卑的最有效的办法。”当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一种习惯时一定会让其他人了解你的看法。你会觉得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独立,一旦你热衷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时,哪怕是内容有限,你也会从自己的经验中搜寻到东西,作为谈话的资料。

生活中有的人口才很好,他们仿佛不知疲倦,总是夸夸其谈,滔滔不绝。这类人必然很好相处,而且十分容易交流,但是这样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犯错误,总是不给别人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即使他不是故意的,仍然给人一种自以为是的感觉,也很容易得罪别人。

美国某汽车公司,需要采购车座上的绒垫,当时有三家商店分别派职员前去推销。其中两家商店所派去的职员,都十分能言善辩。当时只有一家公司的职员因为身体不适无法表达他们的方案,那位职员去到汽车公司,用沙哑的声音勉强地说:“我实在不能说话,你们需要的商品,我只能为你们写下来为你们介绍。”汽车公司的领导,看到这种情况,便很友善地说:“你不必讲话了,你把商品拿出来,我们可以做出比较的!”于是他站在旁边默不作声。结果,他得到了这笔订单。

这个例子并不是很恰当,但是这个事实却说明了一个问题,有时候,不开口的效果比开口更好。另外还有一点,如果你对谈话的背景、内容不十分了解的话,就更应该注意在你了解之前,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免给自己带来尴尬。

7.同学的力量,威力无穷

一个人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努力奋斗时,如果能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所以,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可以想想寻求同学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王强刚开始做公关时,需要媒体的加盟,可是又苦于没有关系,于是他给某报社记者李建国打电话。谈起来,他们两个也算是“同学”,当时在一个学校学习,只不过专业不同。俩人是在大二参加社团时认识的,毕业之后很少联系。

李建国接到“叙旧”电话,当然很意外。聊了一会儿,王强便说出了自己的情况——他刚刚开始做公关,手头正好有个项目。这个项目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并且他们的时间很有限,他希望找知名媒体做推介,因此想让李建国帮他介绍几个报社的记者。问过大致情况后,李建国便推荐了合适的记者给他。这个记者跟李建国的关系不错,而且还比较容易说话。

在记者的联系方式到手时,王强千恩万谢。一个多月后,王强又给李建国打来电话,说要请他吃饭,因为他介绍的那个记者帮了自己的大忙,他把这次的公关活动做得很成功。

有一项很有趣的研究表明:某个特定的人和世界上任何其他一个人之间的距离只隔有5个人。不管你和对方身在何处,哪个国家,哪个人种,何种肤色,而且前提是这5个人之间肯定是有着理所当然的关系。

不用惊奇,构成这个奇妙6人链中的第二个人,很可能就是你认识的人,也许是你的父母,也许是你的同学,甚至有可能是在公司里做清洁工的阿姨。可以想到,人脉其实很好建立。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人脉是你成功的助动力。

一位刚从国外留学回国的海归尝试找了很多工作都没有被录用。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有一家跨国公司正在中国区招聘一名行政助理,他感觉这个职位十分适合自己,但是到这个岗位应聘的人又太多,他认为仅凭自己单枪匹马地去竞争,成功的概率太小。那时,他想起在他们学校的校友录上曾看到过一位学长,现在正是这个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于是他连夜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发给了这位从未谋面的学长。信中强调,他们是校友,同样来自国外某所大学,很希望获得这次机会与学长一起工作,并附上了自己的简历。

当时他并没有觉得自己能得到这份工作,心想就算那位学长给他回信无非也是一些官腔套话。

可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那位学长竟然给他回信了,信中的内容更是令他意外,让他有点不敢相信。信里说让他在第二天直接参加面试,并且还为他附上了一些成功的祝福语。最后,他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这个职位,显然在这当中他与学长的校友关系起了关键作用。

无论是在生活或是工作中,如果能够充分地利用人脉资源,会让你事半功倍,顺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