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揭秘羊皮卷 解剖狼图腾
26975200000016

第16章 今天我要控制情绪(2)

楚汉之争时,项羽将刘邦父亲五花大绑地陈于阵前,并扬言要将刘公剁成肉泥,煮成肉羹而食。项羽意在以亲情刺激刘邦,让刘邦在父情、天伦的压力下,自缚投降。刘邦很有智慧,没有为情所蒙蔽,他的大感情战胜了亲情,他的理智战胜了一时心绪,他反以项羽曾和自己结为兄弟之由,认定己父就是项父,如果项某愿弑其父,剁成肉羹,他愿分享一杯。刘邦的超然心境和不凡举动,令项羽预料不到,以至于无策回应,只能草草收回此招。

三国时,诸葛亮和司马懿在祁山交战,诸葛亮千里劳师欲速战决一雌雄。司马懿更聪明,他以逸待劳,坚壁不出,欲耗尽诸葛亮士气,然后伺机求胜。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闭门不战,无计可施,最后想出一招,送一套女装给司马懿,羞辱他如果不战乃小女子是也。古人很以男人自尊,尤其在军旅之中,更是不可失去尊严。如果在常人,定会接受不了此种羞辱。司马懿另当别论,他落落大方地接受了女儿装,情绪并无影响,而且心态依然甚好,还是坚壁不出,连老谋深算的诸葛亮也几乎对他无计可施了。

生活中,很多的人容易成为情绪的俘虏。在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战役中,孟获便是一个深为情绪役使的人,他之所以不能战胜诸葛亮,非命也,实人力和心智不及也。诸葛亮大军压境,孟获弹丸之王,不思智谋应对,反以帝王自居,小视外敌,结果完全不是对手,一战即败。败后,本应坐下慎思,再出应对之招,但他却自认一时晦气,以为再战必胜。再战,当然又是一败涂地。如此几番,把个孟获气得浑身颤抖。又一次对阵,只见诸葛亮远远地坐着,摇着羽毛扇,身边并无军士战将,只有些文臣谋士。孟获不加深想,便纵马飞身上前,欲直取诸葛亮首级。可想,诸葛亮已将孟获气成什么样子了,也可想孟获已被一己情绪折腾成什么样子了。结果,诸葛亮身前有个陷马坑,孟获眼看将至诸葛亮面前时,却连人带马坠入陷阱之中,又被诸葛亮生擒。孟获败给诸葛亮,除去其他各种原因,他生性爽直,缺乏脑筋,易为情绪蒙蔽,也是重要的因素。

情绪误人误事的例子,不胜枚举。一般心性敏感、头脑简单的人,或年轻人,容易受情绪支配,头脑往往发热,常常把事情办坏。问一问你自己,你爱头脑发热吗?爱情绪冲动吗?检查一下自己曾经因头脑发热和易于冲动做过哪些错事、傻事,以警示自己的未来。

记住,情绪成就一切。如果你正在努力控制情绪的话,可准备一张图表,写下每天的体验以及控制情绪的次数,这种方法可使你了解情绪发作的频繁性和它的力量。

一旦你发现刺激情绪的因素时,便可采取行动除掉这些因素,或把这些因素找出来充分利用。

将你追求成功的欲望,转变成一股强烈的执著意念,并且着手实现明确的目标,这是使你学会情绪控制能力的两个基本要件,这两个基本要件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其中一个要件获得进展时,另一要件也会有所进展。

勇于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感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进入洒脱豁达的境界,就等于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

人的情绪对健康影响极大,愉快的情绪会给人的健康带来正面影响,悲观的情绪会给人以负面影响,诱发各种疾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生活中一点烦心事没有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善于处世,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一个人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适应不同的办事对象和办事儿环境,也很重要。

处险而不惊,遇变而不怒。如果你不能及时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来适应办事的需要,那么在复杂的群体和环境中就没法办事。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动,这在办事中是很重要的。在门被“砰”的一声关上,玻璃杯被砸碎,一阵咆哮声以后;在被人无情地冒犯之后;当我们在办事时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时,我们的情感如何呢?

你是否会动辄勃然大怒?你可能会认为发怒是生活的一部分,可你是否知道这种情绪根本就无济于事?也许,你会为自己的暴躁脾气辩护说:“人嘛,总会发火、生气的。”或者是“我要不把肚子里的火发出来,非得憋出病来。”

尽管如此,愤怒这一习惯行为可能连你自己也不喜欢,更别说别人了。

同其他所有的情感一样,愤怒是你思维活动的结果。它并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就认为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于是开始感到灰心,随后,便是一些冲动的相伴动作,这是很危险的,对办事者来说,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可言。

痛苦的感受会侵蚀我们的自尊。

我们也许会在早上起床时觉得自己像个百万富翁,但有时候,只1秒钟的时间,一个不赞成的、轻视的念头,或想起过去失败的一件事,就可以使我们刹那问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我们也许有洞察力,有先见之明或后见之明。然而只要有人碰触到我们敏感的枢纽,或是悲剧发生,这些都会在一瞬间逃得无影无踪。这时我们的每一根神经就会充满了感情,把所有理智的声音淹没掉。

我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很熟悉下面这些症状:麻木、失眠、疲倦、沮丧、叹息、太多的事要做但没有兴趣做,以致做事没有条理、悲伤、失去热忱、寂寞和空虚。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虽然我们不能防止坏的感受来临,但我们却能阻止它们的停留。

《你的误区》的作者韦恩·戴埃说:“你应对自己的情感负责。你的情感是随思想而产生的,那么,你只要愿意,便可以改变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首先,你应该想想:精神不快、情绪低沉或悲观痛苦到底有什么好处?而后,你可以认真分析导致这些消极情感的各种思想。”

一位演讲人站在一群嗜酒者面前,决心向他们清楚地表明,酒是一种邪恶之源。在讲台上摆着两个相同的盛有透明液体的容器。演讲人声明一个容器中盛有清水,而另一个容器则装满了纯酒精。

他将一只小虫子放入第一个容器,在大家的注视下,小虫子游动着,一直游到了容器边上,然后径直爬到了玻璃杯的上沿。这时他又拿起这只小虫子,将它放入盛有酒精的容器,大家眼看着小虫子慢慢死掉了。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我们办事的过程中,愤怒、沮丧就像酒一样,它可以使我们即将要办的事儿功亏一篑。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当一个人无意中触痛了你的敏感之处,你就不假思索地乱喊乱叫起来,人家对你的印象还会好吗?当对方同意你的一个问题时,你就高兴得手舞足蹈,他们对你的印象还会好吗?——也许他们认为你太幼稚了。

麦克科·迈克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星期六的上午,他去会见某公司主管。约见地点是这位主管的办公室。主人事先说明谈话会被打断20分钟,因为他约了一个房地产经纪人。他们之间关于该公司迁入新办公室的合同就差签字了。

由于只是个签字的手续,主人允许麦克科·迈克在场。

这位房地产经纪人带来了平面图和预算,很明显已经说服了他的顾客,就在稳操胜券的时候,他做下一件蠢事。

这位房地产经纪人最近刚刚与迈克的主要竞争对手签了租房合同。他大概很兴奋,仍然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之中,开始详细描述那笔买卖是如何做成的,接着赞美那个“竞争对手”的优秀之处,称赞其有眼力,很明智地租用了他的房产。麦克科·迈克猜想接下去他就要恭维自己也做出了同样的决策。

迈克站了起来,谢谢他做了这么多介绍,然后说他暂时还不想搬家。

房地产商一下子傻眼了。当他走到门口时,迈克在后面说:“顺便提一下,我们公司的工作最近有一些创意,形势很好,不过这可不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出来的。”

房地产经纪人在关键时刻忘了对方,只顾着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推销成果,而忽略了买方也有其做出正确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