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26973200000004

第4章 孙子造势 老子立身(4)

李世民权衡利弊,终于接受了长孙无忌的意见。不久后,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紧接着,唐高祖退位,李世民继承了帝位,史称唐太宗。

[一语点“睛”]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面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危胁,李世民除了先下手为强之外,可以说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否则,李世民必会死于对方的残害之下。

胜在孙子智谋应用——先处战地 先入为“主”

霍英东敢为人先

霍英东是当今香港最成功的企业家,他所经营的公司就有60家之多。

但是,多数人都不知道,霍英东究竟是如何起家的。霍英东这位香港工商巨子,自幼家境贫寒,他白手起家,依靠个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取得了大成功。霍英东很有头脑,他精明、干练,能够认准机遇、敢走前人未走之路。

幼年之时,霍英东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落海遇难,为生活所迫的他刚刚7岁,就开始在渡轮上做苦工了。接着,他又驾起了母亲的一条破舢板在海上搞运输……

抗日战争胜利后,香港的运输业逐渐兴旺起来,霍英东仍然驾着那条小舢板搞运输。此时,他已成年,并在社会上闯荡多年,已经雄心勃勃,欲在这百废待兴的时期走出一条创业之路。

抗日战争后的香港,随处都是遗弃的废旧军用物资,伸手可捡,无人问津,霍英东是把目光投到这些废旧物资上的第一个人。

霍英东开始驾着那个小舢板,在香港的各个角落收购废品,再伺机出手。他通过大量收购,再转手卖出,很快就赚了大笔钱,他的小舢板变成了驳船。

后来,不少人见这一行有利可图,纷纷尾随其后,干起了“收破烂”的行当。霍英东则转向新的领域去掘金了。

二十世纪50年代的香港,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剧增,民用住宅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霍英东便成立了立信置业公司,干起了房地产业。

霍英东一改香港房地产的经营方式,将楼房分层售出(而在这之前,香港楼房从未分层出售过)。这一作法深受居民的欢迎,霍英东的立信置业公司因此得以在香港发展壮大。

霍英东奋斗的脚步仍没停止,不久,他又投入巨额资金干起了淘沙业,而在当时,是没有人愿意干淘沙业的,只有霍英东独具慧眼——他看到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原材料的需求量猛增,尤其是黄沙的供应紧张。

但是,当时的淘沙业还靠人工作业,从事淘沙业的也都是小本经营,投工多,赚钱少,利润微薄。霍英东却有先见之明,他认为,在淘沙业上,有一番大事业可做。于是他趁那些资金雄厚的经营者尚未插手之机,捷足先登了。

当然,他是不满足人工作业进行淘沙的,而是购进一批淘沙机、几十艘挖泥船和运输船,就这样,霍英东成为了香港淘沙业的垄断者。

如今,霍英东先生已经在商海中滚打了几十年,曾赢得一个又一个事业高峰。他的事业以及他的道路,能给世人以深深的启迪。

[一语点“睛”]

霍英东从白手起家,到家财过亿,成为香港最为成功的大商人,必定有其过人之处。从上面可以看出,霍英东很有眼光和头脑,每次都能够最先发现商机,成为行业第一人,因而往往能够“一人独大”、尝尽甜头。

胜在孙子智谋应用——先处战地 先入为“主”

三国首脑的生死瞬间

1943年11月3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统帅斯大林等34位国际级的贵宾应邀出席英国首相丘吉尔的69岁寿辰。在这次盛大的宴会上,担任宴会保卫工作的是丘吉尔的侍卫长汤普森。

汤普森对所有的贵宾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到罗斯福总统的私人秘书****曾与盖世太保的特务有过接触。汤普森将此事通知了罗斯福的侍卫长鲍杰、斯大林的卫队长米雅夫,但苦于没有证据和基于外交礼节,因而没有对****采取任何行动。

宴会开始后,汤普森不敢有半点大意,由于放心不下,他的目光始终不离那位****先生。****则坐在秘书们之中,显得坦然、彬彬有礼。但是,阅历丰富的汤普森不久便发现了一个问题:每当有侍者出现在门口时,他都要抬头看一看——****似乎是在等一个人!

汤普森立刻就紧张起来,他想:倘若他的同伙是一名侍者,问题就复杂多了。

汤普森正在考虑对策之时,****突然不动声色地离开了座位,走到餐厅的最后一道门边坐了下来。汤普森立刻向****走去。但是就在这时,餐厅的南门“吱呀”一声响惊动了汤普森,他扭头望去:一名侍者端着一大盆盛有布丁、冰淇淋的杯子走入餐厅,一刹那间,侍者的脸上现出痛苦万分的神色,踉跄着要向一边栽倒,****立刻就站了起来……

令汤普森惊讶的是,鲍杰此时一边嚼着什么,一边也挤了过来,好像要到这边来找点什么好吃的,侍者身子一歪,把一大盘的布丁、冰淇淋全倾倒在了鲍杰的身上,弄得鲍杰全身红一块白一块的——这让来宾们哄堂大笑。

就在这一瞬间,宴会厅内停电了——几乎与此同时,“乒!”乒!”枪声在黑暗中炸响。

汤普森立刻惊呼:“抓住那个侍者!当心他的盘子!”同时,蹿到****和侍者身边。

在一片混乱中,保镖们拧亮了手电筒——好在三位领袖都平安无事,米雅夫举着手枪,紧紧地护卫在斯大林的身旁。

汤普森发现:****的头部中了一枪,死掉了,他的身边扔着一支手枪,而那个侍者的喉管上中了一根毒针,也死了。

汤普森警觉地拿起地上的盘子,发现盘子的底部有一枚小型定时炸弹,指针指在12点上。汤普森看了一眼手表:11点57分!他小心地拔出炸弹的引信—一好了!终于平安了。

好险!如果不是有人抢在****和侍者的前面动了手,那么,死亡的就是不是****和侍者了,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可能都性命难保。

[一语点“睛”]

在三国首脑面临生命危险的关争时刻,多亏有人暗中先下手,将危险的****和侍者置于死地。否则,不先发制人,便会受制于人,丧命的就是三国首脑了。

胜在孙子智谋应用——先处战地 先入为“主”

利比亚共和国的诞生

卡扎菲很早就心怀伟大的政治抱负,在寒卜哈中学读书时,他就把埃及前总统纳塞尔奉为心中的楷模。后来,他进入班加西军事学院,效仿纳塞尔推翻法鲁克国王的方式,秘密地组织了“自由军官”社团。

卡扎菲将“自由军官”社团发展到学院中的每一个班级中,成功地集结了一大批“革命者”。当时的伊德里斯王朝的统治者竟对此一无所知,可见卡扎菲有着非凡的领导力。

卡扎菲从班加西军事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在通讯兵团,头衔为上尉。此后,卡扎菲加快了推翻伊德里斯王朝的步伐,不断地把年轻的军官们拉到自己的阵营当中。到了1969年,利比亚军队中的军官已有一半加入了卡扎菲的革命队伍当中,卡扎菲认为:可以采取行动了。

为了窥探利比亚王室的动向,卡扎菲选择了班加西附近的加尔尤尼斯军营作为自己的革命基地,同时,对发动一场大规模武装政变所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武器、弹药等都筹集完备。

此刻,伊德里斯王朝对卡扎菲的行动似乎已有所警觉,于是,王朝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把一些“自由军官”调驻新的防地或派往国外受训,卡扎菲也被列入派往国外的名单中,卡扎菲觉得再也不能等待了,他知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1969年8月31日午夜,卡扎菲把革命者们召集到加尔尤尼斯军营,按照事先拟好的政变行动计划,有条不紊地分派任务——他决定“先发制人”。

缜密的计划和果断的行动,使事情出奇地顺利:在班加西,卡扎菲的革命队伍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广播电台和邮电大楼;在的黎波里,卡扎菲的战友震卢德中尉未遭到任何抵抗就接管了城外防空部队,还冲入皇宫捉到了****;在昔兰尼加,国王的卫队长阿卜杜拉是卡扎菲政变的同谋者,他们轻而易举地就占领了军火库;在塞卜哈,卡扎菲的战友里菲中尉同样未费一枪一弹就获取了胜利。

到了9月1日拂晓前,卡扎菲和他的革命队伍已完全控制了利比亚的军营、军火库以及全国政局,把伊德里斯王朝的大、小官员们全部投入了监狱。

从9月1日起,崭新的“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诞生了,卡扎菲的革命队伍彻底地取得了胜利,为世界历史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一语点“睛”]

有当时的情况下,多亏了卡扎菲和他的革命队伍抢占先机,提前发动政变,否则,一旦伊德里斯王朝事先采取镇压等手段,那么,一切都晚了。

第二节 老子之道:不卑不亢 稳步前进

居功不夸耀 韬光掩锋芒

[原文]

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原文释意]

培育万物而不要其报答,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夸耀。因为不居功夸耀,功绩也不会泯灭。

——《道德经》第二章

[智谋分析]

老子说,只有居功而不自我夸耀,懂得隐藏锋芒,功绩才能够长久。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为:“居功不夸耀,韬光掩锋芒”。

功高权重之人,往往最易成为别人嫉恨和攻击的对象,很多功成名就之人,虽然一时风光、显赫,但却不能长久、不得善终,这往往就是不懂得隐藏锋芒所致。

而但凡是久居高位、得以善终之人,都是深懂此道的,他们的“隐”之功,帮助他们躲过了别人的明枪暗箭。

赢在老子智谋应用——居功不夸耀 韬光掩锋芒

杨修之死

杨修是我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他自幼才思敏捷,聪颖过人,成年后他在曹操手下担任主簿,为曹操掌管文书事务。不过,杨修的聪明却并没有为他带来好运,因为他虽有才华却不懂得做人。

杨修与曹操在一起共事的时候,杨修的才智总是比曹操要快出“三十里地”,致使曹操常常生出许多自愧不如的感慨和酸溜溜的妒意,因此对杨修事事提防。

有一次,曹操和杨修路过孝女曹娥的墓地时,见到墓碑正面刻着一段赞扬曹娥的文字,背面则刻着另外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齐臼。

曹操于是问身边的杨修:“你知道这几个字的含义吗?”杨修点点头,当即就要开口说出答案。

曹操见状,连忙阻止,摆摆手说:“你先别说,让我想一想。”

于是,两个人继续向前走。走了大约三十里地后,曹操才想出答案,便对杨修说:“我已想出了它的含义,不过,请你先说说看。”

杨修毫不迟疑,立马说道:“‘黄绢’是黄颜色的丝织物,隐含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隐含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隐含一个‘好’字;‘齐臼’是用来盛放辛辣食品的,它隐含一个‘辞’字,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这句隐语是来赞扬这块十分精彩的碑文的。”

曹操听后虽然口中连声称好,可是心中却已是大为不快。而此时的杨修却还只知得意,对自己所处的危险浑然不觉。

因为杨修的才华总是超过曹操,所以曹操始终把杨修看成是一种极大的威胁。而杨修却不知深浅地常常在曹操面前卖弄自己,这就是曹操对杨修越来越妒恨了。最终,杨修的恃才傲物终于让曹操忍无可忍,于是借“鸡肋”事件除去了杨修这根眼中钉。

当时,曹操正与刘备争夺汉中,刘备的军队防守严密,又逢连绵春雨,曹操由于出战不利,所以颇有退兵之意。

那天,曹操正一边吃饭,一边思考下一步的行动,一个军令官前来请示曹操当晚军中的口令。曹操当时正好用筷子夹着一块鸡肋骨,便脱口而出道:“鸡肋。”

这消息传到杨修耳里,他便悄悄地整理行装,做出发的准备。有人问他为何要这样做,他说:“我们马上就可以回家了。你看,丞相用‘鸡肋’做军中口令,‘鸡肋’的含义不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吗?如果我没猜错,丞相已考虑好撤军的事了。”

于是,曹操很容易就抓住了杨修的把柄,立即以惑乱军心的罪名,将杨修杀了。

曹操杀了杨修之后,还是下令退了兵。虽然杨修的预言没错,但他错就错在犯了曹操的大忌。所以说,杨修虽然聪明,但仅仅限于“卖弄聪明”的档次而已。

[一语点“睛”]

杨修之死可以说比较有典型性,凡是领导者,都不喜欢下属比自己更有才华,那样,他肯定会担心地位受到威胁。而下属如果真聪明,就会装得资质平平,以此来蒙蔽领导者,这样就有可能免于领导者的妒恨和刁难了。但杨修却只知卖弄聪明而不懂隐晦之道,所以招致杀身之祸就在情理之中了。

赢在老子智谋应用——居功不夸耀 韬光掩锋芒

大军事家李靖

唐代大军事家李靖出生于官宦世家,由于受家庭文化的熏陶,李靖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在安抚岭南时,李靖就展现出了政治家风范,随后短期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李世民即位后,李靖被封为刑部尚书,不久又被任命为宰相。次年,李靖任兵部尚书,准备出击突厥。

贞观四年,李靖大胜颉利可汗。回朝后,唐太宗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主理政务。但李靖并没有自矜军功,放纵任为,反而更加谦虚谨慎,以隐晦自己的才华。他每次参加宰相会议时,总是装出一副自己什么都不懂的姿态,很谦虚地听房玄龄、王珪、魏征等人议政,轮到他说话时,他便故意装的结结巴巴,似乎不擅言辞,与他在军中的善谋健谈判若两人。

唐太宗虽为一代明君,但为稳固统治,他对文臣虽能做到放心任用、虚心纳谏,但对武将中功高望重者则心怀警惕,时刻注意考察试探。

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心腹爱将,曾出生入死救过李世民之命,又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首功,而且他性格忠诚,毫无政治野心,对李世民可谓忠心不二。但就是这样一位忠臣,李世民还是对他有些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