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手老子右手孙子:千古成大事之道
26972700000036

第36章

一天夜里,大雨滂沱,狂风骤起。蜀军乘势决口放水,一时间水流似山洪暴发,汹涌而下,直奔山谷而去。于禁、庞德见洪水铺天盖地而来,忙组织士兵堵截。魏军哪能挡得住迅猛的洪峰?他们顿时乱作一团,四下逃命。

魏军被洪水淹死大半,剩下的兵将正疲于奔命之时,忽听战鼓雷鸣,杀声震天,关羽率军采着大船和木筏杀奔而来,而此时的魏军已无丝毫抵抗之力。最终于禁与庞德均被蜀兵活捉。

关羽能够在几乎未损兵折将的情况下,就大胜了曹军,关键是利用了有利的地形。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地形对于作战的重要性。

东汉初年,刘秀部将岑彭与公孙述手下的田戎、任满在荆门对峙,战事对于汉军极为不利。当地土著越人企图趁机叛乱,驻扎于此的汉将臧宫,因为兵力单薄,无法以武力控制局势。

正巧当时辖境内各县运送粮食,有几百辆大车前来。臧宫灵机一动,连夜派人将城门门槛锯断,让大车进进出出闹腾了一整夜。“吱吱嘎嘎”的车轮声震天动地,传得很远很远。越人头领听说车声响了整整一夜,连城门门槛都磨断了,以为是汉军大批援兵已经赶到,连忙牵牛抬酒前来犒劳,不敢再动叛乱的念头。臧宫列兵排阵,磨刀擦枪,军威整肃,声势浩大,让越人头领看得目瞪口呆,直冒冷汗。然后又杀牛斟酒,设宴殷勤款待越人头领及其随从,还送给他们许多礼物,加以招抚。

从此,越人便一心归汉,平安无事了。

臧宫能够转危为安,靠的就是通过粮草车虚张声势的折腾壮大了自己的声势、创造了有处于自己的形势,使敌方误以为己方的援军已到,因此打消了判乱的念头,这才保全了自己,收抚了越人。

每一件事物都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它的成与败往往由周围的形势来促成。所以说,懂得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形势,完全能够促成本来模梭两可的事情。在商场上,为自己制造有利的形势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这位张先生就是通过这种手段成就事业的。

张先生经商之初,所开的公司不过是皮包公司而已,并无实力。开张后也是惨淡经营。迫不得已,他在自身的实力上下了功夫。

他重新租了一间比较像样的办公室,从别处借来了一套上档次的办公家具,精心布置一番,使办公室气派不凡。又借来一些商务方面的书,搁置书架上,而且专放些半新半旧的,这使人不致怀疑他在生意上的真才实学。他通过熟人买了一套计算机机壳,盖上好看的装饰布,只要人们不亲自操作,就谁也不知道那是样子货。

他花小钱认认真真地“包装”了他的公司。再加上他刻意学来的谈判技巧,配上有实力的表象,使人增加了对他的信任,从此,他公司的生意渐渐多了。

一次,他与一商人为一笔生意谈了一天,却在价格上不能达成统一。于是他雇人在第二天的谈判中闯进来,做出欲抢生意的样子,此举有效地使那商人让了步。

就这样,他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制造有利形势,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得到了相当可观的收入,继尔将公司搬进了一家饭店,办公室里的那台电脑也变成真的了。

虽然说上面这位张先生的经商手段不太光彩,不过,他的这种精明还是让人佩服的。虽然他是通过种种虚假的手段为自己制造的有利形势,但是,这并不侵害其他人的利益,所以说,我们应该学习他而没必要指责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久,战胜国决定成立一个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可是联合国设在什么地方,一时间成了一个颇费周折的问题。按理说,联合国的地点应该设在一座繁华的城市。可是,在任何一座繁华的城市建立联合国的总部都必须有大量的土地来建造楼房,这批土地必须花费大量的资金,刚刚起步的联合国总部根本无力支付这样一笔巨款。

正当各国的首脑想不出好办法的时候,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即出巨资870万美元在世界级的大城市纽约买下一块土地,并且同时买下了这块土地周围的全部土地。在人们惊异的目光中洛克菲勒家族把这块价值870万美元买来的土地无偿捐给了联合国。

联合国大厦建起来之后,周围的土地价格立即飙升上去,以至于没有人能够计算出洛克菲勒家族经营这片土地到底赚回来多少个870万美元。

洛克菲勒家族之所以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就是因为他们懂得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形势——送给联合国的土地带动了周围土地价格的飙升,这也正是他们的目的所在。不能不说,这是睿智,这是胆略,这是智谋。

下面说说日本一家企业是怎样通过为自己制造有利形势而在谈判中居于主动地位,从而占尽优势的。

一位美国商人因生意前往日本谈判。飞机在东京机场着陆时,他受到两位日方职员彬彬有礼的迎接,并替他办理所有的手续。

简单的寒喧之后,热情的日本人问道:“先生,您是否会说日本语?”

“哦,不会,不过我带来一本日文字典希望能尽快学会。”美国人回答道。

“您是不是非得准时乘机回国?到时我们安排您去机场。”日本人又问。

毫无心理防范的美国人对日本商人的体贴周到非常感动,赶忙掏出回程机票,同时反复说明他到时必须离开日本回国。

于是,精明的日本人很容易就知道美国人只能在日本停留14天,只要让这14天时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就占主动地位了。首先,日本人安排美国人进行长达一个星期的游览,从皇宫到各地风情都饱览了一遍,甚至根据美国人的癖好,还特地带他参加了一个用英语讲解“禅机”的短期培训班,声称这样可以使美国商人更好地了解日本的宗教风俗。

每天晚上,日本人都会让美国人半跪在冷硬的地板上,接受日本式殷勤好客的晚宴招待,往往一跪就是四个半小时,令美国人厌烦透顶叫苦不迭,却又不得不连连称谢。但是,只要他一提出进行此次的商务谈判,日本人就会搪塞说:“时间还多,不忙,不忙。”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直到第12天,谈判才在一种胶粘状态下开始,然而下午又安排了高尔夫球运动,所以说,谈判仍没有确切的结果。

第13天,谈判又一次开始,但为了出席盛大的欢送晚会,谈判又只能提前结束。晚上,美国人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有气不打笑脸人,面对日本人的客气和笑脸,美国人只得强装笑脸,听从日本人周密细致的安排,把晚上的时间花在娱乐上。

第14天早上,谈判在一片送别的氛围中再开始,本应在长时间内妥善完成的谈判压缩在半日内进行,其仓促是可想而知的。正当谈判处在紧要关头的时候,轿车鸣响了喇叭,前往机场的时间到了。主客只好急卷起协议草案,一同钻进赶往机场的轿车,在途中商谈合作的具体事宜。就在汽车抵达机场,美国客人就要步入机场通道的时候,双方在协议书上签了字——美国人终于完成自己此行的使命,长出了一口气。

回到美国,美国商人履行协议时才发现自己处处吃亏,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日本人那一番“热情无比”的招待要的就是这种结果!是一切阴谋和计策都隐在他们那永恒不变的笑容之中了!

日本商人在与美国商人的较量中,通过在时间上做手脚,为自己创造了有利的形势而大获全胜,我们是不是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呢!

[应用]

战道必胜,君令不受——该出头时就出头(第十篇)

《孙子兵法》中的“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原意为:按照战争规律分析,必然会胜利的,即使国君说不打,将帅也可以坚持打。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该出头时就出头。

孙子突出论述了为将之道,他强调,“战道”是将帅在战场上必须遵守的原则。如果国君的命令违反了战争规律,那也只能“君命有所不受”了。优秀的将帅就要有主见,不以君王的命令为是,而是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如果按照战争规律分析,必然会胜利的,即使国君说不打,将帅也可以坚持打。这样的将帅才称得上国家的宝贵财富。

对于孙子的这种论述,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该出头时就出头。

该出头时就出头,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某些公司要求员工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了。下面这两位大学生,在求职时都是因为敢于“该出头时就出头”而取得了成功。

一天,一个大公司通知他去面试,地点在一家大宾馆。到了面试的那一天,宾馆前聚集了几十个前来面试的求职者。他们都被告知,保安没有接到公司的通知,不能随便进去。他心想:公司没有通知?这样大的公司恐怕不会开这样的玩笑吧!是不是其中有什么奥妙?

他思考片刻就向宾馆的大门走去,两个保安立即拦住不让进去。

他说:“我不是来面试的,是来找你们经理的,我是他的朋友,已经打电话预约过了,不信你就打电话问问。”

保安没有再说什么,很客气地让他进了大门。来到电梯间时,有几个跟他一样的应试者正在那里等着,说是电梯坏了,正在修理。他想,那几个人可能也像自己一样,是“混”进来的!这下,他更坚定了信心,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一定是招聘单位设的“路障”!

他没等下去,转身就沿着楼梯朝楼上跑去。当他气喘吁吁地走进招聘处时,该公司的几个主考官早已等侯在那里了。

进去之后,他刚做完自我介绍,主考官就说:“你已经被录取了。”

他感到有些突然。

负责的考官说:“既然你已经来到这里,说明你已经完全合格。”

看来,这家公司需要的就是员工具备该出头时就出头的魄力。

再看看下面这个事例。

某公司需要招聘一名高级管理人员,应聘者众多。小李揣着大学文凭,满怀信心地加入了报名求职的行列。

经过面试、口试、笔试三关后,小李与另两位为幸存者。三个人在会议室里等待着公司领导的最后裁决。

与小李相比,另外两位真是神气十足,因为他们有骄傲的资本——他们都从国外归来,一个从美国,一个从意大利,都曾是国外公司的高级职员。他们见过世面又有经验。

公司老总对他们说:“根据本公司的情况,决定迟一个月才需要用人。我肯定从你们三个人中挑选一个,但是现在不能。所以我通知你们,一个月后再来听候佳音。”

一个月以后,他们三个人都如期来到了那间会议室。那两个人还保持着原来的气质和风度。

小李的话很快就打消那两位的神气:“我是奉命来通知你们的,你们只能寻找别的机会了。他们录取了我。我知道你们两位都很出色,都是难得的人才,不过,很遗憾。”

那两位似乎不相信,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把小李放在眼中。

“先生,能告诉我为什么吗?”他们之中的一个人很有礼貌地问。

到了这个时候,告诉他们也没关系了。

小李对他们说:“我回去后,很着急,仅仅呆了一天就呆不下去了。我想,我正好利用这段时间熟悉公司的情况。我来到公司,深入底层,调查研究,然后找到老总,讲述了自己上岗后的设想和打算。没想到,老总特别满意,握着我的手,哈哈大笑。他说:‘只有你一个人通过了考试!你被录取了,而且你已经开始工作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心里不明白。老总告诉我:我们需要有主动工作精神、能主动出击的人。这是我们出的一道试题,你幸运地打了满分。’我恍然大悟。当然,不瞒您说,我也很高兴。”

小李因为敢于出头,就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另两位强敌。

通常情况下,下级是要听从上级的指示的。如果对上级的指示不加理会,就会造成一定的坏影响。不过,在特殊情况下,真正的好下级就不应该再听从上级的指挥与命令,比如说,像以下这种情况。

惠普公司一位聪明能干、积极努力的工程师查克·豪丝几年前正在研制一种新型显示监视器时,上级通知他放弃这个努力。他通过广泛调查,预见到了这种显示器必然有巨大的潜力。因此,他没有理会上级的指示,继续进行这种新产品的研制,而不顾上级多次要求他停止这项工作的压力。他说服他所在部门的研究与开发经理,把这种监视器投入了生产和市场。

结果,惠普公司销售了一万七千台这种监视器,赢利三千五百万美元,豪丝并没有因“超出工程师的正常职责范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藐视上级指示”而受到惩罚,相反,还受到了重用与奖赏。

可以说,促成豪丝出人头地的主要因素除了他超出常人的预见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敢于违反上级命令的胆识与魄力,做到了“该出头时就出头”。

创建了举世闻名的伦敦塞尔弗里奇百货有限公司的哈雷·哥登·塞尔弗里奇,能够步步高升,最终取得事业上的成就,有赖于他还是一个卑微的打包工的时候,敢于跃级向自己的老板提出职位上的要求,否则,可能就没有成功的哈雷·哥登·塞尔弗里奇了。

当哈雷·哥登·塞尔弗里奇还是一个打包工的时候,他的老板马歇尔·菲尔德是芝加哥的商人之王。为了换一份更好一些的工作,哈雷·哥登·塞尔弗里奇跃过自己的上级,直接拦住了老板,向他提出要换一种工作,原因是他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做这种工作太不应该了。在这之前,他曾经三次向他的直接上级提出这一请求,而连续三次他的请求都被拒绝了。最后,他不得不跃过自己的直接上级,向老板提出请求。

“大人好见,小人难缠”,一点也不假,老板菲尔德对哈雷·哥登·塞尔弗里奇提出的请求很重视。

菲尔德问当哈雷·哥登·塞尔弗里奇的上级:“你为什么不提拔这个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