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手老子右手孙子:千古成大事之道
26972700000033

第33章

中央电视台曾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女子特警队》,在剧中扮演铁红的演员是一个真正的武警队员——武警四川总队特警队区队长雷敏。

雷敏11岁开始习武,15岁就入了特警队。她凭什么这么小的年龄就能进入特警队呢?那时雷敏的年纪虽小,却有一股倔犟无比的毅力。她想练成的动作,无论如何也要拿下。她还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极高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除了参加队里正常的高强度、满负荷的训练之外,每天要提前半小时起床,双腿绑着沙袋跑5公里。每天晚上睡觉前,还要练100次单臂推砖、100次踢树桩、100次俯卧撑和100次仰卧起坐。

练习倒功自伤率很高,训练时要用垫子。可雷敏硬是不用垫子,别人在垫子上摔一次,她就在水泥地上摔10次20次,摔得皮开肉绽她也毫不在乎……因此,她终于练就了一身绝技。

她凭着一身绝技,几年来在30多次解救人质和处理突发暴力事件中完成任务,被评为“中国十大人民卫士”。

1995年10月,国际刑警组织成立的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100多个国家参加大会。她在会上大显身手,表演了抓捕一对一、一对二和拳碎木板、拳碎砖瓦等硬功夫,赢得全场掌声雷动。

1997年6月,她应非洲毛里求斯总理纳文邀请,前往毛里求斯培训女子特警队,荣获了毛里求斯国家警察队特别荣誉勋章。1999年8月,她又被调到北京国家武警总队的特警学校任教。

这就是一个准备充分者所取得的收获。

人们都知道朱明瑛成功了。她成了舞蹈家,也成了歌唱家。可是人们并不知道,其实,她根本没有舞蹈与唱歌的天分。她是靠什么成功的呢?靠的就是充分的准备。

朱明瑛12岁时报考舞蹈学院时,被认为不是跳舞的料。因为搞舞蹈身体条件必须好,跳芭蕾,需要关节很开;跳中国舞,需要腰腿很软,她的关节不开,腰腿硬。

为了来年能够考上舞蹈学院,朱明瑛开始练习,每天早晨五点起来,爬墙跳进学校,在平衡木上练压腿。为了练芭蕾中的“一位”,她把两腿绑在两边的床架上,把人整个撕开了睡觉。上厕所时,一边走,一边练踢腿,走一步踢一步。就这样,第二年再去应考时,她考上了,而有些先天基础胜过她的人,却没有考上。这就体现出了充分准备的关键性。

朱明瑛跳舞跳到30岁时想到,将来跳不动了怎么办?舞蹈演员的艺术生命太短了。不行,得开辟别的路。她决定练唱歌。她找到团里的一位声乐老师。这位老师劈头就说:“你想学唱歌?朱明瑛,不是我打击你的情绪,你要是20年后能把歌唱好,我就可以到联合国去做报告了!”

朱明瑛上来了犟劲,她想,练钢琴人家说不行,我练出来了;练舞蹈人家说不行,我又练出来了,还进了东方歌舞团这样出名的团体。现在我要练唱歌,我就不信我练不出来。

朱明瑛每天都把嘴张大了练无数遍,练得腮帮子酸痛,连馒头都不能嚼了。团里的声乐老师受感动了:“没想到你这么刻苦,来吧,我教你!”老师根据她的声音特点,找适合她的歌曲唱,她又成功了。

决定一件事情,就竭尽全力地去做准备,成就了朱明瑛这个没有任何先天优势的女人。

已故的《明尼阿波利斯杂志》出版人简斯,之所以能够在他并不具备经济实力的时候成功地干起了自己的事业,就因为具有先见之明,在事情尚未开始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做准备,从而为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当他还是《明尼阿波利斯杂志》的一位普通记者时,他就开始向一家银行筹借50元——虽然他当时并不需要这笔钱。这是以后几年中许多次借钱的开始。他之所以去借钱,除了树立起自己的声誉以外,并没有其他目的。他从来都没有动用过这些借来的钱,当还款的日子到了的时候,他还给银行的仍旧是借来的那些钱。渐渐地,他增加了借款的数目,最后一次他借到了2000元的巨款。

“我并不缺这些钱,但是,我却需要信誉!我要人家知道,我简斯借钱,一定会按时归还,我是讲信用的!”

这一招果然灵验,当他决定创办一种商业方面的新闻杂志时,至少需要15000元。当时他的所有存款加起来总共不过5000元。在这关键时刻,他来到银行,因为常去那里借钱的缘故,他们已经非常熟悉了。接待他的营业员很乐意地借给了他10000元,不过他说还得向经理请示一下。最后,这家银行行长的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赞成将钱借给简斯先生,”他说:“虽然我个人对他并不是很熟悉,不过,我注意到许多少年以来,他经常到我们这里借钱,并且每次都能按时偿还。”

正是因为简斯为了有一天能够向银行借到大笔的款子,早早地就为自己树立信誉,从而在关键时刻,他得到了银行的大力支持,使得他最终成了这家新闻杂志的老板。

英国《泰晤士报》的总编西蒙·福格曾在求职的时候创造过神话,奥妙无他,只是事先做好也充分的准备而已。

那是西蒙·福格刚从伯明翰大学毕业的第二天,他为了寻找职业来到伦敦,决定到《泰晤士报》碰碰运气,经过充分地准备,他来到了报社总经理办公室。

西蒙·福格问总经理:“你们需要编辑吗?”

“不需要。”

“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校对员呢?”

“不,都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都没有。”

谈话进行到这里,几乎所有的求职者都会失望地走开。因为总经理的态度表明,报社目前“不可能”录用任何人。而西蒙·福格却并不放弃,因为他是有备而来“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了!”他从包里掏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

可见,他事先已充分估计了自己将被拒绝,“精致的牌子”是福格的过人之处,也是他的杰作,这使事情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西蒙·福格被总经理破例录用了,被分配干报社的宣传工作。二十五年后,他已升至总编的位置。

其实,从福格在“什么空缺都没有”的情况下,居然找到了工作,就可以证明,他是“不简单”的。多年以后成为总编,也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懂得多思考、早做准备的人,总是能够取得更多的成就。

如果你做某件事成功了,可能是因为准备充分;如果你做某件事失败了,可就是因为准备欠妥。因此,在做事情之前,务必要有充分的准备,这样,胜算将会多一些。

[应用]

利而诱之——以小利换取大收获(第八篇)

《孙子兵法》中的“趋诸侯者以利”原意是:要使各国诸侯趋附,就要用小利去引诱他。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以小利换取大收获。

孙子说,要使各国诸侯趋附,就要用小利去引诱他。受到引诱后,他们就会听从我们的安排、调遣了。

“利而诱之”不仅在军事上起到重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作用。我们可以将孙子的“利而诱之”理解为:以小利换取大收获。

下面说说通过“利而诱之”智取绞城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发兵攻打绞国,迅速兵临都城,将其包围。绞侯看到楚国军队兵强马壮、气势旺盛,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就凭着绞城易守难攻的优势,紧闭城门,坚守不出。楚军的多次进攻,都被击退了。这样相持一个多月后,楚国大夫屈瑕经过仔细分析敌我双方情况,认为绞城只有智取,不可力攻。他想出了一条“以小利诱大鱼”的诱敌之计。

屈瑕对楚王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

楚王问他诱敌之法。

屈瑕建议:趁绞城被围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时,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先连续数十天让他们获些小利,等他们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后,就会疏于防范,定会派出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我们就趁机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

楚王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屈瑕却肯定地说:“大王放心,绞国小而轻躁,轻躁则少谋略,有这么香甜的钓饵,不愁他不上钩。”

楚军按屈瑕的计谋而行,由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绞侯听探子报告有樵夫进山砍柴的情况,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探子回报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山,并无兵士跟随。绞侯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着柴草出山之时,就突然袭击。如此绞国果然顺利得手,抓了几十个樵夫,劫夺了不少柴草。

连续数天之后,绞国从未失手。见有利可图,且无风险,绞国士兵出城劫夺柴草的就越来越多了。

楚军看到敌人已经完全中计,认为时机已到,就作好了一举攻下绞城的准备。

楚军再一次让楚兵装扮成樵夫去引诱绞兵。等绞兵仍像以前那样出城劫掠时,樵夫们故意装作吓得没命地奔跑,一直将绞兵引诱到楚军的埋伏圈内。一时间,伏兵四起,杀声大作,绞兵死的死,被俘的被俘。而绞城已经空虚,所以,楚军很容易就攻下了绞城。

楚军能够轻易攻下绞城,是因为他们抓住了绞兵的心态,便以他们缺少的柴草作为一种引诱,并让他们尝到几次甜头,从而越陷越深,直到习以为常。这样,楚军就可以有把握地对付他们了。结果正如屈瑕所料,楚军果然胜在“以小利换取大收获”上,而绞军则败在“贪图小利”上。这就是孙子的“利而诱之”在军事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以小利换取大收获”,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效,只要方式得当,就能够做到“以小利换取大收获”。无论大事业,还是小本生意,“以利诱之”的策略都是有效、可行的。

某街开了个小吃店,店主是一对小夫妻。开张这天,小俩口店面装修得体体面面,包子馒头做得又大又圆,开业仪式也搞得热热闹闹。可是,大概是新来乍到的缘故,摆出来时堆得像一座小山,过了一个时辰,仍然是小山一座,这可急坏了小两口,没想到开业第一天,就这么冷场。做生意都讲究开业大吉,怎么也得有个捧场的呀!

终于,来了个白白净净的书生样青年,小俩口见来了位顾客,终于眉头舒展,不约而同地起身相迎,一个笑容可掬,一个面若桃花,齐声道:“你是我们开张以来的第一个顾客,为了图个吉利,我们对你免费供应,你就敞开肚皮使劲儿吃吧。”

小伙子吃饱了,喝足了,起身付钱要走,小俩口死活不肯收。小伙子没办法,只好收起钱,要老板夫妻给他准备纸笔,说要给他们写上一张告示。 于是,他们拿来笔和纸给了小伙子。小俩口本来没指望这告示能有什么用,也就冷淡了小伙子,忙自己的事去了。小伙子也不介意,写好告示,自己踩了条长凳,将告示贴在店门旁边,就离去了。不料,小伙子走后,顾客一个接一个来了。起初,还像鱼上水,后来简直就如蚂蚁搬家,成群结队了。两个时辰不到,包子馒头山就被搬得一干二净。小俩口乐得合不拢嘴,怀疑自己遇到了神仙。

小俩口卖完了包子馒头,闲着无事,就好奇地来到门口,想看看小伙子写的到底是什么告示。他俩读完了,不禁同时笑了起来。原来,告示上面写道:

各位顾客:

本店今日逢吉开业,昨夜由于紧张忙乱,老板娘不慎将一枚金戒指揉进了面团,找了好久,没有找出来,敬请各位顾客食用本店包子馒头时务必小心注意。如果顾客吃进肚子造成事故,本店负责承担一切费用。如果哪位顾客发现了戒指,没有食下造成麻烦,此枚戒指我们权当礼物相送,不必归还。特此告示。

原来,这小伙子也是用的“以利诱之”的计策。小伙子真是帮了小两口的大忙,自这以后,这家小吃店的生意就火了起来,因为,这里的东西确实物美价廉。不过,还是多亏了小伙子的聪明之举,不然,哪里一下子有那么多的顾客认识到这家小吃店呢!

有的商家,做出一点表面上看起来很诱人的让步和牺牲,会换来多倍的回报,这就是“以小利换取大收获”的妙用了。

台湾一家美容美发院做了一则广告:从今天开始,凡是到本店来洗头都赠送一大瓶洗发精。

一瓶洗发精大概是600元新台币,这家美容美发院要求赠送之后这瓶洗发精就摆在店里,同时为顾客贴上标签、写上名字,以后每一次到店里洗头就可以用属于自己的这瓶洗发精。因为是使用自己的洗发精,所以洗头的费用就降低了10%。

算一算,一瓶洗发精大约可以使用40次,每一次洗头是180块钱左右,美容美发院因此就可以在一位顾客身上收入7200元钱,而一瓶洗发精平均进货成本是300元左右。只赔上一瓶洗发精,就使经营成效得以大大增加,而且固定了消费群体,还把其他店的顾客也吸引到这个店里来了,可以说是用芝麻换西瓜了。

自从做出广告,这家美容美发院的生意就越来越红火了。

美容美发院投入很少的钱送洗发精,却引来滚滚财源,而客人也觉得占了便宜,真是皆大欢喜的好办法。这不正是“以小利换取大收获”吗。

有一年,美国的芝加哥举办世界博览会,世界各大厂家都去参加。五十七罐头食品公司的经理汉斯先生在博览会中被安排在会场中最偏僻的小阁楼。

博览会开始以后,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拥挤异常。但是,到汉斯先生的小阁楼去参观的却寥寥无几。为此,汉斯感到很失望,又很不甘心。

于是,汉斯先生施展了他的高明手段。很快,会场中出现了一个新奇的小玩艺。前来参观的人常常会从地上拾到一些小铜牌,上面刻着字:“拾到这块铜牌,就可以拿它到阁楼上的汉斯食品公司领取纪念品。”